【戚氏原文】
戚氏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暗淡夕阳闲。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流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诗人名片】
柳永(987~1059),本名三变,字耆卿,一字景庄,祖籍崇安(今属福建)。因排行之故,世称“柳七”。宋仁宗时中进士,官封屯田员外郎,所以又称“柳屯田”。他常年流连于青楼市井,深知底层人民的疾苦。又因为通晓音律,熟悉民间音乐,新创了很多慢词长调,拓宽了词的题材,堪称北宋专力作词的第一人。他的词清新直白,哀怨委婉,长于铺陈。著有《乐章集》,词有二百余首流传后世。
【戚氏注释】
江关:荆门、虎牙二山夹江对峙,古称江关,战国时为楚地。
宋玉悲感:战国时期楚国宋玉《九辩》曾以悲秋起兴,抒孤身逆旅之寂寞,发生不逢时之感慨。
陇水:北朝乐府有《陇头歌辞》,词曰:“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此处取此二首句意。
绮陌红楼:犹言花街青楼。绮陌,繁华的道路。
漏箭:古时以漏壶滴水计时。漏箭移即光阴流逝。
【戚氏译文1】
深秋的天气,一阵小雨洒落在庭院。栏干边的菊花已凋枯,井边的梧桐也落叶飘零,好像一片片碎云残烟。处处是凄凉景象,远望江水关山,只有夕阳西落淡云悠闲。当年宋玉悲秋,也曾在这里涉水登山。如今我远道而来,心中凄楚,不忍听这陇头流水呜咽。更不愿闻秋蝉伴落叶悲鸣,蟋蟀在衰草中啼叫,混杂秋声让人意乱心烦。
我在寂寞驿馆里度日如年,在风霜渐渐寒冷的秋夜,我静静地坐到夜深更阑。长天一清如洗,银河明净如泉,皓月当空高悬,漫漫长夜里面对此景,让我思绪绵绵,不堪屈指细算虚度的从前。那些年我未曾取得功名利禄,终日流连于楚馆秦楼,白白地过了一年又一年。
当年京城风光分外好,我年纪轻轻,一天天饮酒贪欢。更何况还有许多狂朋怪侣,遇到那酒宴歌舞更纵情流连。别后光阴如梭飞逝,想起旧游情景好像梦幻,不知这烟水征程还有多远?摆不脱的名利牵累让我憔悴不堪。追思往事只有满脸愁颜。漏箭在悄悄移动,稍稍地感到轻寒,又听到声声画角凄厉响耳边。闲站在窗户旁边,吹灭油灯等待拂晓,与自己影子相伴一夜无眠。
【戚氏译文2】
正是晚秋天气,忽有一霎细雨洒落庭院。栏边的秋菊已开败,井旁的梧桐叶正零落,依稀笼罩着淡淡烟霭。处处都是这般凄然景象,远望那江河关山,也只见一片黯淡的夕照晚霞。也许当初宋玉生发种种悲秋感慨时,也曾在此登山临水,见过我今日所见吧。走在这迢遥长路上,行路人神情凄楚,已然厌倦那陇头流水之声。道旁落叶衰草中,只有秋蝉和蟋蟀不知疲倦地吟唱着,此起彼伏,互相应和。
在驿馆里形影单只,度日如年。眼见这秋风渐凉,寒露渐生,夜色渐深。天空无一丝云翳,银河格外清浅,高悬着一轮皎洁皓月。相思本已绵绵不绝,长夜对此美景,却又忍不住屈指细数,一遍遍回顾往昔。悔恨当初功名未就,却终日耽溺流连歌楼妓馆,一年年将时光虚耗。
那时帝都繁华热闹,我也正青春年少,每日里只想着寻欢作乐,何况还有一班狷狂任性的好友相伴,遇到对酒当歌的场景就难免流连忘返。自别后,时光流逝如梭,那些玩乐寻欢的情景已似梦境,前路却又渺茫如烟,不知何时才能到岸呢?想今日为功名利禄羁绊,日渐憔悴。追想往事,却也只空留残容愁颜。更漏已深,寒意渐起,几声画角从远方断续传来,仿如呜咽悲鸣。且对着这书窗,把青灯熄灭,静候黎明到来,这孤零零的一夜,已注定彻夜难眠了。
【戚氏题解】
柳永善“变旧声作新声”,此词为其首创,为词史第二长词,仅次于宋代吴文英《莺啼序》。词写羁旅情愁与身世之叹,或作于柳永外放荆南困于驿馆之际,反思一生行事,百感交集,可谓其一生缩影。“停灯向晓,抱影无眠”为一篇词眼,写尽孤单伶仃的难眠滋味,传神勾勒出一独倚虚窗、形影相吊的天涯倦客形象。
宋代王灼《碧鸡漫志》曾引宋人评价:“离骚寂寞千年后,戚氏凄凉一曲终。”清代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评其:“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
此词一出,流传很广,当时就有“《离骚》寂寞千载后,《戚氏》凄凉一曲终”(转引自《碧鸡漫志》)之赞词。
【戚氏评点】
《戚氏》调为长调慢词,由柳永首创。全词共二百一十二字,在长调中属最长的体制之一。《戚氏》调句法轻松活泼,音律和谐优美,平仄韵位错落有致。本词共分为三片,围绕一个独居旅舍的行人在夕阳西下时、入夜时、深夜到拂晓时三个时间段内的所见、所思、所感而展开。
上片写雨后日暮时分,独居旅舍之人的见闻和感受。起首的“晚秋”二字,指出当时的时令是九月。然后词人由近及远,通过写景来抒发感情。首先描写近景:槛菊、井梧点缀着荒寂的旅舍,然而,槛菊已经“萧疏”,井梧已经“零乱”,使本已荒寂的旅舍更显萧条。“惹残烟”三字,字字含有丰富的意蕴。说“烟”为“残”,突出了菊、梧已凋零,失去了原先烟笼霭密的生机;说“残”为“惹”,刻画出了菊、梧还在尽力搔首弄姿、卖弄风情的情形,更惹人怜惜。接着,词人放开手笔,描写远景。“夕阳闲”的“闲”字,用强烈的对比、移情的手法,写出了自己当时的心境。而从“倦听”开始,词人又转而写听到的一切。“相应喧喧”中的“应”字,写活了秋蝉、蟋蟀鸣叫相互呼应的秋声。而二者的叫声正与词人内心的凄凉之感产生共鸣,词人此处采用的正是融情于景的写法。
中片随着时间的推移,由日暮进一步写到更阑。此时,风清露冷,万籁俱寂,词人独自一人,无法入眠,静坐在明月下,回想着过去,思念着家人,无限愁思袭来,更凸现出他此时心中的凄凉。“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望着浩浩夜空中片片云朵,清清的银河,沐浴着明月的清辉,自然会让人“思绵绵”。而在漫漫长夜,面对此情此景,哪还有心思屈指回忆从前?“未名”三句,皆为从前之事。这样以虚衬实,更显得情真意厚,出神入化。
下片“帝里风光好”几句,继续回忆曾经年少时狂放不羁的生活,仍为中片“暗想”所想的内容。而且同样采用虚写,与前面紧密衔接、天衣无缝。“别来迅景如梭”宕开一笔,由虚景转写实景。如此一来,整首词有虚有实,虚实相间,错落有致,腾挪自如。“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由过去的快乐时光,引出了现在的孤独寂寞,进而又引出了“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自己之所以离别亲朋好友,独自浪迹天涯,忍受这份孤独和煎熬,其实就是为了那点名利。词人回想着往事,不知不觉,更漏已快滴尽,远处传来阵阵凄厉的画角声,自己竟一夜未眠。结句“停灯向晓,抱影无眠”传神地刻画出一个独自依靠窗棂、回想往事、愁绪万千、难以入眠的天涯倦客形象,把游子孤独凄凉的处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是整篇的词眼。
柳永的这首词把一个浪迹天涯的孤独旅人的羁旅之愁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感同身受,堪称名篇。整首词以凄婉的基调,声情并茂的诉说,营造出凄怨感人的气氛,是一曲旷世的凄凉之歌。同时代的王灼其在其《碧鸡漫志》中提到:“《离骚》寂寞千年后,《戚氏》凄凉一曲终”,可见《戚氏》一词的成就之高。
文章标题:《戚氏·晚秋天》原文翻译赏析视频-柳永-宋词三百首
链接地址:http://www.yiduiyi.net.cn/libai/tsy/2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