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诗人名片】
韦应物(约737—约792)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作品风格:恬淡高远
诗人小传: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号不详,长安人,唐代著名诗人。他十五岁起即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他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后任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刺史、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故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宗元)”并称,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他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五律一气流转,五绝、七绝则清雅秀朗,而以五言古诗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乃有“五言长城”之誉。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注释】
扬子:扬子津,在今天江苏省江都县南,是当地一个重要渡口。
元大校(jiào)书:姓元行大的某人,名字不详,时任校书郎一职。
泛泛:上浮,借指船只。
广陵:即今天的江苏省扬州市。
沿洄:沿即顺水而下,洄是逆流而上。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译文1】
悲伤地告别亲爱的友人,因为我将要从此地乘船返回洛阳。我所乘的小舟深入烟雾之中,耳畔传来钟声余响,眼底只有广陵烟树。今天我们在这里分别,不知道还能在何处重逢啊?世事就正如同水波上的舟船啊,或顺流而下,或逆流而上,哪有停歇的时候呢?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译文2】
悲伤地离开亲爱的朋友,船儿悠悠驶入茫茫烟雾。
乘船回归的是洛阳游子,远离了广陵的烟树钟声。
今天在这里我和你分别,不知以后还在何处重逢?
人生在世就像浪中小舟,不论顺流逆流怎能停住?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译文3】
悲伤地离开亲爱的朋友,船儿漂漂驶入茫茫烟雾。
乘船回归的是洛阳游子,闻钟声回望广陵的绿树。
今天在这里我和你分别,不知以后还在何处相遇。
人生在世就像浪中小舟,不论顺流逆流怎能停住。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赏析1】
此诗写别离之情,结构紧凑,用语顺畅,是不可多得的佳作。首句与第三句皆写事,别离亲友,返回洛阳,二、四句则写身周景物,小船深入烟波雾霭之中,耳畔尚有残钟,眼底还有余树。“残钟广陵树”一句,只罗列两物,但配合上下文则意境甚深——小舟渐行渐远,是以城头钟响越来越弱,故谓“残钟”,而广陵的烟树尚依稀可见。就此作者距离友人越来越远,内心惆怅越来越深的况味,便毕现于笔端。
五、六句写依依不舍之情,今日一别,不知道何时何处才能相逢。结末两句则将情绪更浓一层,思虑也更深一层,由亲友间的分别更联想到人生际遇——世事便如这小舟一般漂泊不定,无一时停歇啊。至此而忧思更深,所感怀者也不再是一时一地一事,而拔至更高角度,虽然不免略显颓唐,依时依景,却也自然无滓。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赏析2】
这是作者离开广陵回归洛阳的途中在船上写给元大的留别诗。诗的前四句将离情别意的抒发寄寓于舟行的景物描写中,借景抒情,不着痕迹。“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表达了诗人留恋难舍的深情,是历代公认的名句。后四句慨叹身世浮沉,世事无常,友人难以聚会,感情极为深沉。表现方法仍是借景抒情,以舟的沿洄不定比喻世事无常,寓人生哲理于景象描写中,妙语天成,含蓄深婉。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赏析3】
韦应物离开广陵(今江苏扬州)归洛阳,在途中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元大的惜别之情,而此时诗人刚刚离开广陵不远,他就写诗准备寄给广陵的朋友元大,可见两人的情谊非常深厚。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诗人在广陵和元大分别,心情很悲伤。可船终究开了,船儿飘荡在烟雾中,越行越远。“凄凄”表现了诗人离别时的悲伤心情。“亲爱”二字,体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亲密的情谊。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诗人依依不舍地回望广陵,只见广陵城外的树林变得越来越模糊,此时,诗人忽然听到广陵寺庙中的钟声又响起来了,一种不忍与朋友分离而又不得不离开的心情,和深沉悠长的钟声、迷蒙的树林交融在一起。诗人没有直言不舍之情,而是将这种心情寄托在了迷茫的景色和深沉的声音中,使这种不舍的情感更加具体生动,情感表达更加强烈了。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诗人想到在此一别,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才能再度相见。这使诗人心情非常惆怅。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最后诗人写到,人生世事就像是波涛中的行舟,不是被水带走,就是在风中打旋,不能自己做主,怎么能停得下来呢?这一句既是自我慰藉也是在开导朋友。其中,饱含了诗人对朋友的难舍难分的心情。
这首五律诗,写得波澜不惊,看似平淡,但内含情感深沉而又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赏析4】
本诗为诗人写给友人的留别诗。诗人登州离去,看小舟在江上飘摇,忽生世事无常、命运无法自主的无奈之感。诗人寓情于景,描写眼前景,表达意中情,揭示世间理,抒写离别的惆怅忧伤,慨叹世事多变人生多艰。全诗用语看似平淡,实则内蕴深厚,意境凄婉悲凉。初发,启程。扬子,扬子江,即长江。元大,姓元,排行老大,生平不详。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省称。
开篇“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两句,写诗人启程离开,透出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三、四句写诗人坐船离去。“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两句正是本诗中最著名闻名的佳句。诗人与友人分别,心情十分难过,但船儿最终还是出发了。船儿在烟雾中飘荡,诗人仍不停回头看着广陵城,城外的树林越来越模糊不清。正在这时,忽然又传来在广陵时经常听到的寺庙钟声。诗人不得不离去而又不舍与友人离别的矛盾心情,同响钟的悠扬余音、城外模糊的树色交织融合在一起。在这两句中,诗人没有写动情之语,而是通过形象来抒发感情,让形象的魅力感动读者。“残钟广陵树”五个字的感情色彩极其浓烈。接下来,“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四句,一是述说两人分别后不容易再相逢;一是诗人自我开解、宽慰:世间之事就像波涛中的行船,不是被水带走,就是在风浪中打旋,由不得你停下来。诗人恰是用行船不定,来譬喻世间之事的顺逆很难由自己做主。这样写,不仅是开解自己,也是宽慰友人。
【J后人点评】
清人沈德潜:写离情不可过于凄惋,含蓄不尽,愈见情深,此种可以为法。(《唐诗别裁集》卷三)
文章标题:《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原文翻译赏析视频-韦应物-五言古诗-唐诗三百首
链接地址:http://www.yiduiyi.net.cn/libai/tsy/2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