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原文】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诗人名片】
韦应物(约737—约792)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作品风格:恬淡高远
诗人小传: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号不详,长安人,唐代著名诗人。他十五岁起即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他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后任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刺史、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故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宗元)”并称,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他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五律一气流转,五绝、七绝则清雅秀朗,而以五言古诗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乃有“五言长城”之誉。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注释】
郡斋:指州郡衙门的休息室,也即诗中提到的“燕寝”。此诗为唐德宗贞元年间(785年~805年)韦应物任苏州刺史时所作,故此郡斋当为苏州郡衙的休息室。
燕集:燕通宴,指文士聚会宴饮。
画戟:戟为古代长柄兵器,到唐朝时已退化为仪仗用具,戟杆施以彩绘,即被称为画戟。
烦疴(kē):烦躁和疾病,疴为病意。
居处崇:地位显贵。当时韦应物为一郡之长,故有此言。
斯民康:人民康乐,斯民指百姓,《孟子·万章上》有“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句。
理会:通达事物的道理,会是通之意。
遣:排除。
时禁:古遇灾荒,往往由政府下令禁止屠宰,禁食酒肉。
金玉章:文采华美、声韵和谐的好文章,这里是指客人们的诗篇。
彦:指有文才的杰士,《尔雅》说:“美士为彦。”
大藩:藩本指藩王封地,这里是指州郡,大藩即大州。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译文1】
卫兵们手执画戟,森然而列,休息室内凝聚着清雅的香气。此时正当风雨从东海吹来,池塘边的楼阁凉爽舒适,使人倍感逍遥。我的烦恼和疾病最近已然消散了,又赶上嘉宾满座,一起宴饮。惭愧啊,虽然身居此一州最高职位,却还没能看到百姓安乐康宁,但我既已通达了人生的道理,自然排遣掉凡俗是非,只要性情通达,自然忘却形迹。荤腥属于时下禁止之物,反倒使我们有幸品尝到新鲜的蔬菜和瓜果。我低头饮下一杯美酒,又抬头聆听华美的诗篇。因为精神愉悦,自然身体轻健,似乎想要御风而飞去一般。
吴中之地,文史学问本来就很昌盛,今天群贤毕至,仿佛汪洋大海一般。我这才知道苏州为何能够成为大州,不仅仅是财赋充足的缘故啊!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译文2】
官署前排满卫士的画戟,休息的内室凝聚着清香。
海面上的风雨飘洒过来,池阁亭台顿时适意清凉。
闷热烦躁都很快地消散,嘉宾高朋一时坐满厅堂。
惭愧自己居室这般华丽,却不见百姓们乐业安康。
通晓道理才会排遣是非,性情旷达方能物我两忘。
鲜鱼肥肉当为时下所禁,蔬菜水果敬请大家品尝。
俯身饮下这杯清甜米酒,抬头聆听金玉般的诗章。
精神欢畅身体自然轻飘,我真想乘风在长空翱翔。
自古以来苏州文化兴盛,一时多少俊秀恣肆汪洋。
才知道苏州大郡这地方,并非是财赋多就称富强。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赏析1】
诗本应情而发,无情的应制、应酬之作,本来不应忝居诗的行列。当然,这并不是说应制、应酬时人皆无情,所作皆为无情、无聊之作,比如韦应物这首诗,表面看来只是州中宴饮时的应酬,但细细读来,却能感受到诗人感慨之深,故此能列入上品。
先从表面上看,此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首句直到“未睹斯民康”,点明宴饮的地点、时间,周边环境、景物,以及群贤毕至的盛况,再说自己身居高位,却还未能治理好当地百姓,这是表明写诗人的身份——一州刺史。第二部分先抒情,写自己心情愉悦,再描写宴会菜肴,以及宴会中的活动——“仰聆金玉章”,也即写文作诗以遣兴。第三部分是慨叹吴中文史之盛,其实也是恭维宴会宾朋——“群彦今汪洋”。几乎所有诗句都围绕宴会而写,似乎并没有什么更深刻的含义。
更进一层分析,第一部分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兵卫森画戟”,以见宴会之庄重(因为是官宴),再说“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以见环境之舒适、气氛之融洽。将庄重和融洽融为一体,既引出其后对自身愉悦情感的描写,也显见大家手笔。第二部分以“未睹斯民康”为转折,既表明了作者的身份,也见他关心百姓,并非只沉湎于饮宴之中。“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两句略显突兀,但可对应前面“烦疴近消散”,说明自己愉悦的心情并非仅因飨宴而来,而是有更深层的考虑。“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表面上只是写宴会食品,实际直承上句,待“理会”才能“是非遣”,只“性达”才能“行迹忘”,只有抛弃那些甘美鲜肥,才能体味到蔬果之真味,从而觉“幸”。
那么诗人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深义呢?他抛弃了什么,才能体味到何等的快乐呢?最后一部分给出答案,虽然才刚赴任,地方尚未来得及治理,但发现“吴中盛文史”,非独“财赋强”而已,诗人是在为此而高兴。宴饮僚属,但见“群彦今汪洋”,增添了诗人治理好地方的信心,他想要以文教为重点,以尽其作为一郡最高首长的职责。全诗既清丽自然,又雍容华贵,将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和对地方文教事业的赞颂熔为一炉,并非普通应酬,而确实是有感而发的佳作。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赏析2】
本诗作于贞元五年(789),写的是作者和文士的宴饮。诗作写得雍容华贵,主要是赞美当地文化昌盛,文人荟萃,文士的诗文多名篇佳作,有如金玉文章。作为一州长官,能不拘形迹,朴素谦恭,与文士亲切相处,尤其是还能不忘人民的疾苦,表现出他的胸襟和气度。
韦应物于德宗贞元年间任苏州刺史时作此诗。白居易十分推崇此诗:“韦在此州,歌诗甚多,有《郡宴》诗云:‘后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最为警策。今刻此篇于石,传贻将来,因以予旬宴一章亦附于后,虽雅俗不类,各咏一时之志,偶书石背,且偿其初心焉。”
【扩展阅读】
郡斋旬假命宴呈座客示郡寮
唐·白居易
公门日两衙,公假月三旬。衙用决簿领,旬以会亲宾。公多及私少,劳逸常不均。况为剧郡长,安得闲宴频。下车已二月,开筵始今晨。初黔军厨突,一拂郡榻尘。既备献酬礼,亦具水陆珍。萍醅箬溪醑,水鲙松江鳞。侑食乐悬动,佐欢妓席陈。风流吴中客,佳丽江南人。歌节点随袂,舞香遗在茵。清奏凝未阕,酡颜气已春。众宾莫遽起,群寮且逡巡。无轻一日醉,用犒九日勤。微彼九日勤,何以治吾民?微此一日醉,何以乐吾身?
白居易这首诗主要是写劳逸结合,一方面勤劳以治民,再偶尔宴饮以乐身。此诗亦在苏州刺史任上所作,而且白居易曾在《吴中诗石记》中指出,乃是受了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一诗的启发,并说其诗“最为警策”,可见白居易是真正读懂了韦诗,并且深有同感的。
文章标题:《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原文翻译赏析视频-韦应物-五言古诗-唐诗三百首
链接地址:http://www.yiduiyi.net.cn/libai/tsy/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