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燕·咏燕原文】
双双燕·咏燕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娥,日日画栏独凭。
【诗人名片】
史达祖(约1163~约1220),字邦卿,号梅溪,祖籍汴京(今河南开封)。曾效忠韩胄,韩胄败后,被处以黥刑。其词刻画细腻逼真,形神兼备,多为咏物词,也有感怀时事的作品。著有《梅溪词》。《全宋词》收录其词一百一十余首。
【双双燕·咏燕注释】
差(cī)池:羽翼不齐貌。《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藻井:用彩色图案装饰的天花板,形状似井栏,故称藻井。
【双双燕·咏燕译文1】
春社日刚刚过去,你们就在帘幕中穿飞,去年筑巢处满是灰尘冷冷清清。分开羽翼想停下来,再试着进入旧巢双栖并颈。好奇地张望雕梁藻井,又呢喃软语商量不停。倏然间飘然而起掠过花梢,翠尾如剪划开红色花影。
花香溢满小径,春雨将芹泥融融浸润。喜欢紧贴地面争飞,好像要比比谁更俊俏轻盈。到傍晚才飞回红楼,看够了昏暝中的柳枝花影。但只顾自己在巢安稳栖息,却忘了捎回天涯游子书信。这可愁坏了闺中憔悴佳人,望穿双眼天天画栏独凭。
【双双燕·咏燕译文2】
社日刚过,就见双燕身影在帘幕中穿梭,轻拂过屋梁上清冷的积尘。展开羽翼似要停下来,试着钻进旧年燕巢双栖。却又四下里打量雕梁藻井,还呢喃软语商量个不停。忽然间又飘然而起掠过花梢,翠绿的尾羽将花影剪碎。
小径上花香袭人,春泥湿润。燕儿们喜欢贴地争飞,都尽情炫耀自己的俊俏轻盈。直到天色已晚,看够了暮色中柳枝花影,这才恋恋不舍飞回红楼。想来是一回巢就安心栖息,早忘了还要为天涯游子传送书信。可怜那苦苦等待的闺中人,每日独倚画栏,翘首凝望,愁损了蛾眉。
【双双燕·咏燕译文3】
春社刚过,一双燕子穿飞在楼阁的帘幕之中,只觉得去年生活的地方冷冷清清,灰尘落满。双燕翩翩尾翼参差不齐,欲飞又停,试着钻入旧巢双宿并颈。它们张望着雕梁和藻井,不断地进行商量,呢喃软语。倏然间快速掠过花梢,如剪的燕尾分开了鲜红的花影。
芳香的小径,春雨将芹泥浸润地又柔又软。燕儿喜爱贴着地面争逐飞纵,竞相夸耀着轻俊的身形。傍晚时飞回红楼,已把柳暗花迷的美景赏尽。燕儿该是自顾在香巢栖息得正稳,便忘了捎回天涯游子的芳信。使那位佳人终日愁眉不展,天天独倚画楼栏杆期盼郎归。
【双双燕·咏燕赏析】
此词为咏燕名篇,充分体现了史达祖咏物词独具一格的描摹功力。全词以拟人手法,表现了春燕初归后觅巢、嬉游的欢乐场景。结构上,结尾宕开一笔,嗔怨燕儿只顾兴尽归巢,全忘了还要代有情人传信,让人深闺寂寞空等,将咏物词延伸到了相思闺怨。
清代黄苏《蓼园词选》评:“词旨倩丽,句句熨贴,匠心独造,不愧清新之目。”清代王士祯《花草蒙拾》赞曰:“咏物至此,人巧极天工错矣!”
本篇为史达祖的代表作,是一首很精美的咏物词。纵观全词,读者亦不妨遗貌取神,容易发现,“归”字乃一篇统摄。燕为候鸟,逢春北归,故有上片回归故园的欢欣;一日之中,阅尽春色,晚归红楼,又是“归”的满足;再加以双飞双宿,故能有归后“栖香正稳”的踏实。至结二句,已由物及人,写思妇盼归。全词在修辞上采用拟人手法,用语上用采用白描,结构安排上也匠心独运,用春燕双宿双飞衬出思妇盼归之情,完整而自然。
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说:“咏物至此,人巧极天工错矣!”
【双双燕·咏燕评点】
本篇咏春燕。全词既刻画了燕子的生动形象,又抒发了闺怨之情,是宋朝咏物词中的名篇。词的上片写燕子飞回,重回旧巢的愉快场景。下片写燕子在春光中嬉戏,夜幕降临时回巢栖息,让人羡慕。双燕的欢聚正好反衬出闺妇的孤苦寂寞,所以全篇最后以思妇凭栏来结束全词。一首咏物词写得如此活泼而有情致,非常难得。
全词神形兼备地描写了春燕的特征,见出词人观察的细致和表现的高超。全词妙处有三:一是词人观察细致入微。“欲住”二字拟人化,把燕子有点生怯的神情写得惟妙惟肖。“飘然”两句写燕子倏然间飘起,掠过花梢,翠尾如剪划开红色花影。一个“掠”字就把燕子速度之快、身姿之轻盈全部表现了出来。二是描写神形兼备。咏物容易传神难,但本篇燕子不仅有神采,还有感情。“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把温柔多情的双燕形象刻画得出神入化。“还相”、“软语”等动作还表现出了双燕的喜悦欢快。三是前后呼应。在咏燕中也透露出了伤春之感。“度帘”二句为伏笔,“愁损”二句与之遥相呼应。“去年尘冷”是说从去年秋天到今年春天这段时间一直冷冷清清的,梁上的灰尘都无人打扫。为什么呢?因为思妇埋怨燕子只是自得其乐,而不给自己带回情人的书信。情人远在天涯,她又如何不思念、不愁苦呢?全词到此戛然而止,耐人回味。
文章标题:《双双燕·咏燕》原文翻译赏析视频-史达祖-宋词三百首
链接地址:http://www.yiduiyi.net.cn/libai/tsy/2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