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人名片】
王昌龄(698-756)
字号:字少伯
籍贯:京兆(今陕西西安)
作品风格:雄健清朗,意深韵长
诗人小传:
王昌龄(约690年~约756年),字少伯,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早年贫贱,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词,授汜水尉,因事贬谪岭南等地。开元末返回长安,改授江宁丞,安史之乱起后,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诗人均有交往,诗作以七绝见长,能以极短的文字概括极丰富的社会内容,尤以登第前赴西北边塞所作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最受推崇。后人誉之为“诗家夫子王江宁”,今存诗一百七十余首。
【王昌龄·闺怨注释】
不知愁:别本作“不曾愁”。
凝妆:精心梳妆。
【王昌龄·闺怨译文1】
那闺中的少妇啊,并不懂得忧愁,春光明媚,她精心梳妆打扮后登上楼台去赏春。可是当她突然看到路边杨柳青翠的颜色时,便懊悔让丈夫前去求取功名了。
【王昌龄·闺怨译文2】
闺中的少妇不知道忧愁,春日里盛装登上了翠楼。
路边忽然看见柳色青青,后悔让丈夫去立功封侯。
【王昌龄·闺怨译文3】
闺中的少妇不知道忧愁,春天里浓妆艳抹上翠楼。
忽然看见田头柳色青青,后悔让丈夫去立功封侯。
【王昌龄·闺怨赏析1】
诗写闺怨。闺怨诗大抵为妇女孤身一人,或遗憾丈夫远行不归,或怨恨丈夫移情别恋,此诗属于前一类型。诗题中的“怨”,不是指怨恨,而是指哀怨,指惆怅,可是题作“闺怨”,开篇却反言“不知愁”。欲抑先扬,欲言愁反从不愁下笔,手法非常新颖老练。
因为“不知愁”,故而“春日凝妆上翠楼”。闺中少妇因丈夫不在家中,自己的青春平白流逝而不敢欣赏春景,这本是诗中惯见意象,诗人却偏要反其道而行,说本未意识到愁烦,待见春色,才始哀怨,故而以“忽”字相接,作急促的转折。“杨柳”不单言“杨柳”,而多着一“色”字,呼应前面“春日”二字,便知此刻杨柳青青,恰如女子美好的青春。于是主人公见此青翠,便联想到自己青春虚度,又因杨柳有送别意,或而想起丈夫远离相送之际,不禁黯然垂首,忧思浮上心头。
那么丈夫为何而远离呢?原来是为了“觅封侯”。主人公不禁懊悔,当初若能够阻其远行就好了,但自己不仅没这么做,反而“教”,也即鼓励、怂恿他离开家庭,去为事业打拼。当时的自己又怎能想到,独守空闺的日子会是如此凄清难挨啊!诗以不愁起,而至愁终,以不愁反衬愁,用一个“悔”字,即将少妇原本天真无垢,经过世事磋磨始识惆怅滋味的心理描摹得极为细腻、生动、丰富。
“觅封侯”,旧注大多称指边塞从军,以求封侯之赏,恐怕理解得过于狭隘了。固然侯封多从军功而来,但观诗意,未必单指从军,应为泛指的求取功名。士人求取功名,既可以从军建功,也可能是科举应试,这是所谓士人的事业(逮宋以后,士人事业则专指文道,武道反受鄙弃)。现在男性的事业非常广泛,而古时士大夫是轻商贱农的,他们的事业只有“功名”二字,故此“觅封侯”即指代求取功名,非独从军为然。
【王昌龄·闺怨赏析2】
这是一首闺怨诗,是王昌龄的名篇之一。诗中这位少妇本不知愁,春天里盛妆倚翠楼闲望,兴致勃勃之际,忽然看见杨柳又吐绿发青,才想起丈夫从军不归已久。为此,她后悔自己当初不该让丈夫去追求功名富贵,辜负了自己的青春幸福。诗抓住一刹那间的感情波动,塑造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表现了追求世俗荣华不如朝夕相爱的感情。全诗构思新巧,表现手法也不同一般,本写“闺怨”,却从“不知愁”写起,先扬后抑,起伏跌宕,耐人寻味。
【王昌龄·闺怨赏析3】
这首闺怨诗主要描写少妇登楼赏春时,见景而悲的心理变化过程。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这本是写闺中愁怨,但是诗人在开始却写少妇不知道愁,还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精心打扮自己,盛装登翠楼赏春。这里没有一点闺怨的愁闷、抑郁气氛,反倒给我们描绘出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妇形象,我们不禁想问,难道少妇真的不知道愁吗?不是的,诗人笔锋一转,在三四句写到少妇的愁。
“忽见陌头杨柳色”,这句是少妇感情变化的关键。“忽见”表现的是少妇情感变化。这个词生动地刻画了少妇情感变化那一瞬间。在古代,柳不仅是春季的象征,在亲朋离别时,人们经常折柳赠离人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所以,柳树在这首诗里就显得不再寻常,它是触发少妇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少妇看到柳树,突然就想到与丈夫的离别情形,想到曾经和丈夫在一起时恩爱幸福的日子,而现在无人和她共同欣赏大好春景,也可能会想到自己青春年华在孤寂中慢慢枯萎,想到征战丈夫在外的情况……总之,这普通的柳树,却勾起了少妇无限的愁绪,一发不可收拾。难道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柳树就使少妇产生了这么多的离愁别绪吗?其实,这些离愁别绪已经积累了很长时间,一旦受到外界柳色的挑动,内心积怨就汹涌而出了,所以,少妇心情发生突然变化也就在情理之中。诗中的大好春光越发衬托少妇的孤寂,其中酸楚之情自然流露。最后少妇发出“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深深的叹息,体现了少妇内心的惆怅,表达了少妇幽怨的情怀,也回扣了“闺怨”这个题目。
这首七言绝句,诗人巧妙地运用透过一层的写法,不直写悲,而由喜急转写悲,心理上急剧变化,使前后心情形成鲜明对比,产生极具震撼的效果,使悲情更悲。此诗语言简洁明快,涵义丰富,韵味悠远。
【王昌龄·闺怨赏析4】
这是王昌龄一系列闺怨诗中的代表作。本诗写了少妇春日登楼见大好春光却因夫婿为功名奔波在外不能共赏而悔恨愁苦,含蓄生动地表现了少妇心情的微妙变化。闺怨,闺中女子的怨情。
诗以“闺怨”为题,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曾愁”。难道闺中少妇果真没有发过愁吗?当然不是。诗人这样写更突出强调了由“不曾愁”到“悔”的幽怨、离愁和遗憾。当时正处于大唐盛世,远征他乡、建立战功、封侯封爵是绝大多数有志男儿的毕生追求。这位闺中少妇想必也是希望自己的夫君能有朝一日“建功封侯”,所以“不曾愁”也是合情理的。
紧接下来的第二句勾勒出这位少妇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画面。春日清晨,闺中少妇精心梳妆打扮后,却不能随便出门,只能独自一人在自家的高楼远望。这两句既表现了她的“不知愁”,又为下句的“悔”做了铺垫。
第三句是全诗的“诗眼”之所在。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何以谓之“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在于少妇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心理变化和联想。在古代人的心中,杨柳不只代表着“春色”,同时也是友人分别时互相赠送的礼物。很早以前,古人就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因为那迷蒙的杨花柳絮与人的离情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之处,所以少妇看见春风吹拂下的杨柳,必然会联想起许多事情。她会想起日常生活中夫妻间的恩爱,想起和丈夫分别时的不舍之情,想起自己的大好青春在孤独寂寞中渐渐逝去,而眼前这美妙的春光却没有人和她一起欣赏……也许她还会想到,丈夫驻守的边关,不知道是黄沙漫天,还是与家乡一样杨柳依依呢?
在这一系列的联想之后,少妇心里那积聚已久的哀怨、离情及缺憾感就突然变得强烈,并一发不可收拾。于是,“悔教夫婿觅封侯”就成了少妇自然流露出的情感。“忽见”二字说明,杨柳色仅是引起少妇情绪变化的一个媒介,只是外部原因。如果没有少妇平日感情的积聚,她的希望和无可奈何,她的幽怨和哀愁,杨柳是不可能这样强烈地触发其“悔”的情感的。因此说,少妇的情绪变化看起来很突然,实际上却并不突然,而全是合情合理的。
【J后人点评】
明朝唐汝询:伤离者莫甚于从军,故唐人闺怨,大抵皆征妇之词也。知愁,则不复能“凝妆”矣;“凝妆”上楼,明其“不知愁”也。然一见“柳色”而生悔心,功名之望遥、离索之情亟也。虫鸣思觏,南国之正音;萱草痗心,东迁之变调。闺中之作,近体之《二南》欤?(《唐诗解》卷二十六)
文章标题:《闺怨》原文翻译赏析视频-王昌龄-七言绝句-唐诗三百首
链接地址:http://www.yiduiyi.net.cn/libai/tsy/2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