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原文】
定风波
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诗人名片】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祖籍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仁宗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神宗熙宁五年(1072),因和王安石政见不和,主动请求外调。元丰五年(1082),受“乌台诗案”之累,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哲宗即位,他奉召回朝,后来又被贬到惠州、琼州。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轼北上,第二年死于常州。苏轼是一个全才,诗词书画样样精通。他主张以诗为词,冲破了“艳情”的藩篱,开创了雄浑豪迈的新词风,对词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东坡乐府》传世。
【定风波注释】
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处。
芒鞋:草鞋。
【定风波译文1】
莫要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低吟长啸缓步徐行。竹杖草鞋轻松胜过骑马,风狂雨骤有何可怕,一件蓑衣迎烟雨度过此生。
料峭春风把醉意吹醒,略略感到有些冷,山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看那刚下过雨的地方,回去吧,风雨虽已停止天还未放晴。
【定风波译文2】
莫要去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高声吟诗长啸,一边悠然自在前行。有这手里的竹杖、脚上的草鞋,这样的步行可以轻捷得胜过骑马,怕什么!披着这一身蓑衣,就在这风雨中过上一生又何妨。
还带着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刚感觉有点冷,那山头上初晴的斜阳却又殷殷相迎。回头望望那曾风雨萧瑟的来路,我信步归去,哪管它是刮风下雨还是天晴。
【定风波题解】
此词作于元丰五年春天,与《临江仙》为同一时期作品,主旨相似,相对《临江仙》旷达中仍流露的疲惫之意,此篇所表达的身处困境中仍追求心之自由的信念更清晰。全词语调明快,直抒胸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个意态萧散、神情傲然的词人形象呼之欲出。
结句“也无风雨也无晴”乃点睛之笔,也是双关语,将人生种种领悟融通于自然万物变换常理,是高高举起,却轻轻放下,达到了无喜无悲的哲学境界,也充分彰显其思想格局的超迈之处。
【定风波评点】
本篇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乐观情怀。
词的上片以“莫听穿林打叶声”开篇,一方面写出了风大雨疾的情景,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写出外物不足萦怀之意,即使雨再大,风再烈,都不会受影响;“何妨吟啸且徐行”承接上句,何不低吟长啸缓步徐行,突显出词人的情趣和兴致。“何妨”二字写出一丝俏皮之意,增添了和雨挑战的意味。前两句是全词的枢纽,以下词句皆是由此发出。“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脚穿芒鞋手持竹杖雨中前行的情景,“轻胜马”三字传达出从容之意,“谁怕”二字诙谐可爱,值得玩味;“一蓑烟雨任平生”由眼前风雨进一步写到整个人生,表达了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喜悦和豪迈。
下片写雨停后的情景,“料峭春风吹酒醒”写醉酒被春风吹醒,暗示雨停。“微冷”,风吹雨停,词人突然感觉有点冷,抬头一看“山头斜照却相迎”,已雨过天晴;“回首向来萧瑟处”,回头看看那刚下过雨的地方,发出感慨:“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此乃本篇的点睛之笔,道出词人对天气微妙变化的顿悟,表达了词人宠辱不惊的超然情怀。“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是大自然的风雨,又暗喻了政治风雨和人生的荣辱得失。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幽默诙谐,值得一读再读。
【定风波鉴赏】
本词写于苏轼谪居黄州之时,叙述了词人在路上遭遇一场阵雨的经历,字里行间显现出词人宠辱不惊的生活态度,蕴涵着深邃的哲理。
上片写词人路上遇雨。前两句写风雨“穿林打叶”,迅疾而来,既突出了风雨的狂暴,又反衬起首的“莫听”,突出词人对风雨的不以为然。“莫听”、“何妨”、“且”,以散文的句式入词,层层深入,揭示词人宠辱不惊、悠然自得的心态。“竹杖”句以俗语入词,把词人当时的悠然、坦然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轻胜马”满怀戏谑。“谁怕”两句拓展时空,更显词人面对无端风雨仍能泰然不惊的旷达胸怀。
下片写风雨过后词人所感。“料峭”三句,写风雨已去,天已放晴。“迎”字赋斜阳以情感,有这样的客人在山头迎接自己,料想谁都会心胸豁然。最后几句是词人在经历了这场大自然洗礼之后的所得:在大自然中有风风雨雨无端来去,人生亦是如此,只要我们能调整好心态,从容面对,那么什么风雨都不能奈何我们了!这样的感悟,与其说是词人在林中遇雨之所得,不如说是词人在经历人生风雨沉浮之后的洞彻。
这首词内容丰富,蓄意深沉,能激发许多人的共鸣。
文章标题:《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翻译赏析视频-苏轼-宋词三百首
链接地址:http://www.yiduiyi.net.cn/libai/tsy/2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