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人名片】
杜甫(712—770)
字号:字子美,号少陵
籍贯:原籍襄阳(今湖北襄樊),生于河南巩县。
作品风格:沉郁顿挫
诗人小传: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曾担任过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而被贬为华州参军,后辞官归隐于成都,建草堂而居。剑南节度使严武荐其为属官,杜甫全家因而移居四川奉节,两年后他离开奉节,辗转流离于江陵、衡阳一带,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病逝于湘江的一艘小船中。
杜甫半生漂泊,又经安史之乱,惯见民间疾苦,其忧国忧民的情怀毕见于作品之中。青年时代他亦怀抱大志,与李白等人交游,诗风较为明快、恣意,中年后则变为沉郁顿挫,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因此被誉为“诗史”。尤其在律诗上,他表现出了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后人也因而赞其为“诗圣”,诗而能成圣者,唯杜甫一人而已。唐诗人元稹评价说:“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诗经》里的国风)、骚(屈原的《离骚》),下该沈(沈佺期)、宋(宋之问),言夺苏(苏味道)、李(李峤),气吞曹(曹操)、刘(刘备),掩颜(颜延之)、谢(谢灵运)之孤高,杂徐(徐陵)、庾(庾信)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注释】
明妃:指王昭君,名嫱,是汉元帝时期的宫女,以美貌著称,后受封公主,远嫁匈奴为呼韩邪单于阏氏(夫人),使西汉与南匈奴缔结为牢固的姻亲关系。西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昭”字为“明”,故此俗称“明妃”。
紫台:犹紫宫,指帝王居所。江淹《恨赋》有“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句。
朔漠:指北方沙漠地带,《后汉书·袁安传》有“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单于反其北庭”句。
省:清楚、明白。
论:平声,指倾诉。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译文1】
我在重重山峦之中来到荆门,这里据说仍存留着当年王昭君出生的村落。可怜昭君前去和亲,从汉宫直抵北方荒漠,最后只留下青冢遗迹,独对黄昏落日。图画中能够清楚地识别她春风一般美貌容颜吗?但她带着环佩之声归来的,却只是夜晚月色下的魂魄。千年以来,琵琶始终发出胡地的声响,分明是在曲调中倾诉内心的怨恨啊。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译文2】
千山万壑随着波涛奔赴荆门,至今尚可见昭君生长的小村。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只留下坟墓对着黄昏。
依凭画图不识得如花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昭君空归魂。
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是昭君怨恨。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译文3】
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
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是昭君怨恨。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赏析1】
这首诗感怀王昭君,开篇即言“群山万壑赴荆门”,气势非常宏大,明人胡震亨在评注《杜诗通》时对此表示异议,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认为以如此博大的开篇,却描写一个女子,未免不太契合。然而清初学者吴瞻泰在《杜诗提要》中却解释道:“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为什么要把一女子写得如此惊天动地呢?观下文即可得解。
次句“生长明妃尚有村”,根据《一统志》记载:“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也就是今天湖北省秭归县的香溪。诗人身在夔州,距离归州不远,想望其地,乃作此感,在这里他不言“生长明妃自有村”,却着一“尚”字,指其地名仍然存留,立刻就产生出一种凝重的历史氛围,从而将过往和如今紧密结合起来。然后颔联、颈联,即用诗意的笔法来叙述昭君事迹,并隐约透露出所思所感的真相。
“一去紫台连朔漠”,疑出江淹《恨赋》,云:“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指昭君去国万里,出塞和亲事。“独留青冢向黄昏”,指昭君先嫁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去世后又按胡俗改嫁其子复株累单于,终身未能再履汉土,直至死葬青冢。“画图省识春风面”,是暗指《西京杂记》所载一则轶闻: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其形,案图召幸。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巨万。”
诗以反问来表述,仅凭图画是无法识别昭君真容的,她为此而被迫出塞和亲,终身不能归来,或许所能归来的,已经是月夜下的魂魄了吧。无疑诗人是对王昭君的遭遇寄予着深深的同情。对于昭君,历来评价不一,或者从国家、民族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认为和亲有助于边境的太平,昭君以一人而安天下,贡献是巨大的,进而更将其描绘成一位悲壮的殉道者,这也正是杜甫要以雄浑博大的开篇来怀思昭君的主要缘由。但是,倘若真正从个人的角度去尝试理解昭君,则去国远行,终身不归,很难说她是心甘情愿的,是主动为了国家而抛弃个人利益的,在她的内心里,应当多少是会存在怨恨愤懑情绪的吧。此诗中两联即言此情。
况且,话再说回来,汉元帝之时匈奴内乱,南北分裂,国势大衰,但相比之下,汉朝也早无武帝时代强横的武力,甚至不复昭宣时代清明的政治了,根本没有能力发兵平灭早已日薄西山的匈奴,而只得依靠和亲手段来羁縻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将国家民族的安危系于一女子之身,既无奈而又可悲。杜甫经过安史之乱,又身历吐蕃、回纥、契丹、奚等外族不停侵扰的时代,他既希望能够有昭君这样的女子出塞安胡,又不禁认识到这样对于女子本身来说是太不公平了,且是国家和民族的悲哀,因此矛盾心理,才会开篇以英雄目之,中段又极言其悲怨。
尾联亦深言悲怨,并作总结。西晋石崇在《明君词序》中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于是诗人就由昭君而联想到传自胡地的琵琶,仿佛一声声琵琶鸣奏,都是在诉说着昭君内心的悲怨。同时,诗中还包含有另外一层含义,即君主不识人才,使其流落异邦,国家衰败,平安只能系于一女子之身。这是对时代的不满,也是对自身遭际的不满,都通过怀念王昭君而隐约阐发出来。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赏析2】
这首诗是杜甫经过明妃村时有感于王昭君故事而作。诗的开始即以飞动之笔触,描绘了三峡一带的群山万壑,像起伏的波涛奔赴荆门山。二联十四字概述了昭君的一生:远嫁朔漠,心向汉宫,结果死于异域,独留青冢,死后还生发着思汉的幽怨。三联追叙昭君离汉而远嫁匈奴是因为昏庸的汉元帝不辨美丑,并以浓重的抒情笔调,写昭君死于匈奴,遗恨不尽,环佩空归。末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寄寓了诗人的深切同情。
全诗的主旨在“怨恨”二字,首先怨恨汉元帝昏庸,才造成了昭君远嫁、葬身沙漠的终身悲剧。也表现了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故国的怨恨忧思。更深一层是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不被见用的怨恨之情。
文章标题:《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原文翻译赏析视频-杜甫-七言律诗-唐诗三百首
链接地址:http://www.yiduiyi.net.cn/libai/tsy/2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