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数学绘本真正的魔法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悉序数,根据序数把握事物的空间位置。
2.能根据提示,找到事物相对的位置,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操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白板课件。
2. 蜡笔、操作单。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欢迎各位来到魔法之城,这是谁呀?(魔法师)魔法师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魔法师的本领可真多呀!今天有几位小魔法师也想成真正的魔法师,数数看有几位?(5位)教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我们跟他一起数。
(二)比较高矮进行排队。
教师:要想成为真正的魔法师,就要通过魔法考试,那谁是第一个来考试的呢?看看他们是怎么排队的(从矮到高排的),请一名幼儿上前进行操作。
(三)魔法考试。
1. 教师:魔法考试开始了,那我们来听听大魔法师是怎么说的,听录音(请在最大书架上数第4栏里,找出柜子的钥匙。)
2. 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些什么?教师:那从上数是什么意思呢?谁再来说一说(上数是从上往下数),原来上数就是从上往下数?(从上往下)那上数第七栏到底是哪一个呢?谁来找一找,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那到底是哪一个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真的是这个呢,钥匙在不在里面,我们来打开看一看,哇!上数第七栏里真的有一把钥匙呢,太棒了,我们给刚刚那位小朋友鼓鼓掌。播放鼓掌的声音。
3. 教师:在这一轮比赛中有2位魔法师被淘汰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找错了。
4. 教师:那剩下的3位魔法师找到了钥匙通过了考试,我们来看看是哪3位魔法师呀?
5. 3个魔法师排着整齐的队伍,去参加第二轮考试了,听听看第二轮会考他们什么呢?(小魔法师们,请在下数第六个抽屉里取出明信片)
6. 教师:谁听清楚了,下数是什么意思(从下往上数)原来下数是从下往上数,下数第六个抽屉是哪一个呢?那谁来试一试,找一找。那这个抽屉到底能不能打开呢?哇,真的打开了诶,太棒了,我们给他鼓鼓掌。(播放鼓掌的音乐)
7. 教师:那几个魔法师通过了考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只剩下2名魔法师了。他们拿到了明信片,那明信片上有什么呢?请你们讨论一下明信片上告诉我们要找什么,怎么数的?(动脑筋仔细想一想哦)谁看懂了?要我们找什么?怎么数?(你怎么看出是从左往右数的,哦,原来呀,箭头从左边往右边就表示左数。
(四)幼儿操作。
1. 现在到最关键的时刻了,进行最后一轮考试了。
2. 教师:请你们帮这几位魔法师找一找到底是哪一件衣服呢?请你将答案用蜡笔记录在操作单上。
3. 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 讲评操作单,教师:真的是这件,这件衣服上藏着一个机关,是通往魔法之城的楼梯。
5. 教师讲述绘本内容。教师:看,我们的魔法师通过了考试,来到了魔法之城哇,魔法之城可真漂亮,有好多玩偶在用饼干,冰激凌,面包制成的房子中跳舞,玩耍。
(五)结束活动。
教师:魔法师好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决定带她出去玩,在出发前妈妈要小魔法师找出帽子是从下往上数第几栏呢,等下次我们在一起学习好吗?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让幼儿说一说生活中的有哪些序数,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活动反思:
这是一本画面优美,故事动人,具有魔力的绘本。本活动以绘本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主,将绘本与数学活动有机结合,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作为线索串联整个活动,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通常讲到序数,能想到的就是第1、第2……这样的概念,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在这本绘本中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序数不是指绝对位置,而是指事物间的相对位置,即根据基准位置的不同,所指事物或事件的位置也随之变化。如同样都是第3,可是从上边数和从下边数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还有,同样都是5,从前边数第五和从后边数第五表现的位置也不一样。像这样,把握事物空间、时间、位置的相对性,在解决与序数有关的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让幼儿感受到绘本领域的多面性,激发幼儿对数学绘本的兴趣。
2、大班数学教案《真正的魔法师》含反思
活动意图:
这是本非常地道的数学绘本,内容侧重于“序数”。讲述了一个小魔法师如何通过三轮考验最终成为真正魔法师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小的心灵感悟到世界的缤纷和美丽。它的更大魔力在于,它讲的是世界万物的道理,讲的是世界万物的规律,讲的是孩子能懂秩序和方法,讲的是数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初的最浅的最好玩的最实用数学知识数学概念,都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让孩子在感动的同时也打开了心智,有美有暖有智慧陪伴童年。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熟悉表示顺序的序数。
2.感知上下、左右等不同方位,会根据方向及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绘本《真正的魔法师》ppt课件。
2.排序操作卡、十个魔法师的图片。
3.幼儿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序数1——10。
2、难点:区别数与序数的概念。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主题。
出示绘本画面1,认识十位魔法师,讲述他们要参加“真正魔法师考试”,激发幼儿兴趣。
(二)学习根据方向及第几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1.引导幼儿为十位魔法师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并边指边念出“第一、第二、第三……”,并能说出大个子魔法师的位置。熟悉表示顺序的序数。
2.教师讲述第一轮考试的要求,出示图书馆书架,引导幼儿找到装着钥匙的书。
3.出示画面2、3,引导幼儿看看魔法师考试的情况,说说哪些魔法师找对了,为什么。
4.教师讲述第二轮考试的要求,出示出示画面4法术柜子,引导幼儿先来找一找下数第六个抽屉里的9张法术明信片。
5.逐一出示画面5、6、7、8、9,引导幼儿说一说剩下的魔法师们第二轮考试的情况。
6.教师讲述第三轮考试的要求,并出示画面10,引导幼儿说一说从左边开始数第10件衣服的正确位置。
7.出示画面11,说一说第一个找的魔法师有没有找对,为什么?
8.出示画面12,说一说大个子魔法师有没有找对,为什么?
9.讲述画面13、14、15关于大个子魔法师到达玩偶之国的经历。
(三)幼儿操作
教师为每一位幼儿准备一份操作卡,交代操作要求,幼儿操作。
活动延伸:
让幼儿说一说生活中的有哪些序数,将操作卡投放到区域中,供幼儿区域活动时继续巩固序数的内容。
活动反思:
这是一本画面优美,故事动人,具有魔力的绘本。本活动以绘本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主,将绘本与数学活动有机结合,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作为线索串联整个活动,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通常讲到序数,能想到的就是第1、第2……这样的概念,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在这本绘本中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序数不是指绝对位置,而是指事物间的相对位置,即根据基准位置的不同,所指事物或事件的位置也随之变化。如同样都是第3,可是从上边数和从下边数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还有,同样都是5,从前边数第五和从后边数第五表现的位置也不一样。像这样,把握事物空间、时间、位置的相对性,在解决与序数有关的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让幼儿感受到绘本领域的多面性,激发幼儿对数学绘本的兴趣。
3、大班优秀数学教案《真正的魔法师》含反思
活动意图:
这是本非常地道的数学绘本,内容侧重于“序数”。讲述了一个小魔法师如何通过三轮考验最终成为真正魔法师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小的心灵感悟到世界的缤纷和美丽。它的更大魔力在于,它讲的是世界万物的道理,讲的是世界万物的规律,讲的是孩子能懂秩序和方法,讲的是数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初的最浅的最好玩的最实用数学知识数学概念,都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让孩子在感动的同时也打开了心智,有美有暖有智慧陪伴童年。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熟悉表示顺序的序数。
2.感知上下、左右等不同方位,会根据方向及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1.绘本《真正的魔法师》ppt课件。
2.排序操作卡、十个魔法师的图片。
3.幼儿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序数1——10。
2、难点:区别数与序数的概念。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主题。
出示绘本画面1,认识十位魔法师,讲述他们要参加“真正魔法师考试”,激发幼儿兴趣。
(二)学习根据方向及第几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1.引导幼儿为十位魔法师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并边指边念出“第一、第二、第三……”,并能说出大个子魔法师的位置。熟悉表示顺序的序数。
2.教师讲述第一轮考试的要求,出示图书馆书架,引导幼儿找到装着钥匙的书。
3.出示画面2、3,引导幼儿看看魔法师考试的情况,说说哪些魔法师找对了,为什么。
4.教师讲述第二轮考试的要求,出示出示画面4法术柜子,引导幼儿先来找一找下数第六个抽屉里的9张法术明信片。
5.逐一出示画面5、6、7、8、9,引导幼儿说一说剩下的魔法师们第二轮考试的情况。
6.教师讲述第三轮考试的要求,并出示画面10,引导幼儿说一说从左边开始数第10件衣服的正确位置。
7.出示画面11,说一说第一个找的魔法师有没有找对,为什么?
8.出示画面12,说一说大个子魔法师有没有找对,为什么?
9.讲述画面13、14、15关于大个子魔法师到达玩偶之国的经历。
(三)幼儿操作
教师为每一位幼儿准备一份操作卡,交代操作要求,幼儿操作。
活动延伸:
让幼儿说一说生活中的有哪些序数,将操作卡投放到区域中,供幼儿区域活动时继续巩固序数的内容。
活动反思:
这是一本画面优美,故事动人,具有魔力的绘本。本活动以绘本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主,将绘本与数学活动有机结合,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作为线索串联整个活动,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通常讲到序数,能想到的就是第1、第2……这样的概念,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在这本绘本中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序数不是指绝对位置,而是指事物间的相对位置,即根据基准位置的不同,所指事物或事件的位置也随之变化。如同样都是第3,可是从上边数和从下边数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还有,同样都是5,从前边数第五和从后边数第五表现的位置也不一样。像这样,把握事物空间、时间、位置的相对性,在解决与序数有关的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让幼儿感受到绘本领域的多面性,激发幼儿对数学绘本的兴趣。
4、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真正的魔法师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这是本非常地道的数学绘本,内容侧重于“序数”。讲述了一个小魔法师如何通过三轮考验最终成为真正魔法师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小的心灵感悟到世界的缤纷和美丽。它的更大魔力在于,它讲的是世界万物的道理,讲的是世界万物的规律,讲的是孩子能懂秩序和方法,讲的是数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初的最浅的最好玩的最实用数学知识数学概念,都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让孩子在感动的同时也打开了心智,有美有暖有智慧陪伴童年。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熟悉表示顺序的序数。
2.感知上下、左右等不同方位,会根据方向及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绘本《真正的魔法师》ppt课件。
2.排序操作卡、十个魔法师的图片。
3.幼儿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认识序数1——10。
活动难点:
区别数与序数的概念。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主题。
出示绘本画面1,认识十位魔法师,讲述他们要参加“真正魔法师考试”,激发幼儿兴趣。
(二)学习根据方向及第几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1.引导幼儿为十位魔法师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并边指边念出“第一、第二、第三……”,并能说出大个子魔法师的位置。熟悉表示顺序的序数。
2.教师讲述第一轮考试的要求,出示图书馆书架,引导幼儿找到装着钥匙的书。
3.出示画面2、3,引导幼儿看看魔法师考试的情况,说说哪些魔法师找对了,为什么。
4.教师讲述第二轮考试的要求,出示出示画面4法术柜子,引导幼儿先来找一找下数第六个抽屉里的9张法术明信片。
5.逐一出示画面5、6、7、8、9,引导幼儿说一说剩下的魔法师们第二轮考试的情况。
6.教师讲述第三轮考试的要求,并出示画面10,引导幼儿说一说从左边开始数第10件衣服的正确位置。
7.出示画面11,说一说第一个找的魔法师有没有找对,为什么?
8.出示画面12,说一说大个子魔法师有没有找对,为什么?
9.讲述画面13、14、15关于大个子魔法师到达玩偶之国的经历。
(三)幼儿操作
教师为每一位幼儿准备一份操作卡,交代操作要求,幼儿操作。
活动延伸:
让幼儿说一说生活中的有哪些序数,将操作卡投放到区域中,供幼儿区域活动时继续巩固序数的内容。
活动反思:
这是一本画面优美,故事动人,具有魔力的绘本。本活动以绘本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主,将绘本与数学活动有机结合,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作为线索串联整个活动,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通常讲到序数,能想到的就是第1、第2……这样的概念,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在这本绘本中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序数不是指绝对位置,而是指事物间的相对位置,即根据基准位置的不同,所指事物或事件的位置也随之变化。如同样都是第3,可是从上边数和从下边数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还有,同样都是5,从前边数第五和从后边数第五表现的位置也不一样。像这样,把握事物空间、时间、位置的相对性,在解决与序数有关的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让幼儿感受到绘本领域的多面性,激发幼儿对数学绘本的兴趣。
5、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绘本《真正的魔法师》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这是本非常地道的数学绘本,内容侧重于“序数”。讲述了一个小魔法师如何通过三轮考验最终成为真正魔法师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小的心灵感悟到世界的缤纷和美丽。它的更大魔力在于,它讲的是世界万物的道理,讲的是世界万物的规律,讲的是孩子能懂秩序和方法,讲的是数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初的最浅的最好玩的最实用数学知识数学概念,都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让孩子在感动的同时也打开了心智,有美有暖有智慧陪伴童年。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熟悉表示顺序的序数。
2.感知上下、左右等不同方位,会根据方向及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绘本《真正的魔法师》ppt课件。
2.排序操作卡、十个魔法师的图片。
3.幼儿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认识序数1——10。
活动难点:
区别数与序数的概念。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主题。
出示绘本画面1,认识十位魔法师,讲述他们要参加“真正魔法师考试”,激发幼儿兴趣。
(二)学习根据方向及第几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1.引导幼儿为十位魔法师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并边指边念出“第一、第二、第三……”,并能说出大个子魔法师的位置。熟悉表示顺序的序数。
2.教师讲述第一轮考试的要求,出示图书馆书架,引导幼儿找到装着钥匙的书。
3.出示画面2、3,引导幼儿看看魔法师考试的情况,说说哪些魔法师找对了,为什么。
4.教师讲述第二轮考试的要求,出示出示画面4法术柜子,引导幼儿先来找一找下数第六个抽屉里的9张法术明信片。
5.逐一出示画面5、6、7、8、9,引导幼儿说一说剩下的魔法师们第二轮考试的情况。
6.教师讲述第三轮考试的要求,并出示画面10,引导幼儿说一说从左边开始数第10件衣服的正确位置。
7.出示画面11,说一说第一个找的魔法师有没有找对,为什么?
8.出示画面12,说一说大个子魔法师有没有找对,为什么?
9.讲述画面13、14、15关于大个子魔法师到达玩偶之国的经历。
(三)幼儿操作
教师为每一位幼儿准备一份操作卡,交代操作要求,幼儿操作。
活动延伸:
让幼儿说一说生活中的有哪些序数,将操作卡投放到区域中,供幼儿区域活动时继续巩固序数的内容。
活动反思:
这是一本画面优美,故事动人,具有魔力的绘本。本活动以绘本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主,将绘本与数学活动有机结合,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作为线索串联整个活动,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通常讲到序数,能想到的就是第1、第2……这样的概念,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在这本绘本中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序数不是指绝对位置,而是指事物间的相对位置,即根据基准位置的不同,所指事物或事件的位置也随之变化。如同样都是第3,可是从上边数和从下边数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还有,同样都是5,从前边数第五和从后边数第五表现的位置也不一样。像这样,把握事物空间、时间、位置的相对性,在解决与序数有关的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让幼儿感受到绘本领域的多面性,激发幼儿对数学绘本的兴趣。
6、大班语言活动魔法奶奶的电话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不同季节带来的优劣。
2、乐意与同伴交流,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
二、活动准备:
1、自制手机一只,在手机上贴上春、夏、秋、冬四个号码键。
2、幼儿每人一张纸,水彩笔。
3、幼儿用书第16~17页。
4、语言磁带。
三、活动重点: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不同季节带来的优劣。
四、活动难点: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
五、活动过程:
1、出示手机,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看,这是什么。
(2)这可不是一般的手机,你知道它和我们平常用的手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这是魔法奶奶的手机,它有四个号码键,能拨通春姐姐、夏哥哥、秋姑姑和冬爷爷的电话。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魔法奶奶的电话》这个故事吧!
2、教师讲故事,幼儿倾听。
(1)故事里有那几位小朋友?
(2)他们要求魔法奶奶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3、幼儿再次倾听故事,结合幼儿用书理解故事内容。
(1)桌子喜欢春天的原因。
(2)汤豆喜欢夏天的原因。
(3)以同样的办法引导幼儿分析小添喜欢的季节和不喜欢的季节的原因。
(4)教师总结:每个人都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季节,每一个季节都有让人高兴和不高兴的事,那么魔法奶奶给谁打电话呢?她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说说魔法奶奶的话。
(5)回答问题:为什么魔法奶奶会这么说?引导幼儿说说每一个季节都有优点和缺点。
4、播放故事录音,幼儿完整倾听故事。
(1)卓子喜欢春天,汤豆喜欢夏天,小添喜欢秋天,他们都有自己的理由,你能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吗?
(2)幼儿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和不喜欢的季节,并且阐明自己的理由。
(3)教师小结:每一个季节都自己不同的特点,我们都应该喜欢。
六、活动反思:
在本节活动中,我以猜谜语的方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孩子们很感兴趣,能积极参与互动。通过谜语和谈话的方式来扩散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出故事,衔接严密。在教师提问"你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时,幼儿回答的内容有许多语言表述不完整、不连贯的现象,这也是我认为的难点,因此在幼儿回答时,教师适时给予引导让幼儿把话说完整,例如--我喜欢春天。春天可以······。通过让幼儿多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培养其合作意识,语言交往能力。
最开始的设计是用自制四季大转盘让幼儿拨打魔法奶奶的电话,引发幼儿对四季不同特征的关注,感受季节的不断变化,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运用生活已有的经验,完整讲述自己喜欢的季节的特征。在活动中,幼儿参与的效果不是很好,存在消极等待的现象,而且没有真实的电话机,幼儿不感兴趣。在多次试验的过程中吸取经验,改进方法,使之做得更好!
7、小班音乐游戏神奇的魔法棒之喜洋洋和灰太狼评课稿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游戏《神奇的魔法棒之喜洋洋和灰太狼》是借助德国音乐家德力勃所作舞剧中的一个片段《拨弦》展开的一节音乐游戏活动,这段音乐分成四个大句,每个大句又可再分为四个小句,各小句一般都以带两个重音的跳音结束。本活动是在喜洋洋和灰太狼捉迷藏的游戏中通过随着音乐走动或停顿,清晰的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每一个乐句。但这对小班幼儿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将乐曲游戏化、图谱化。因为音乐游戏是将音乐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幼儿更具体、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使幼儿在乐此不疲的游戏和玩耍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对于小班来说,音乐游戏是最好的音乐教学手段和方法,幼儿在愉快而自由的游戏活动中获得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快乐成长。
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新理念,目标的方向明确、全面;内容关注到了"情感、技能、知识";活动实施的过程能紧紧围绕目标展开,并做到环环紧扣,目标的达成度高。
教学策略的运用适宜、得当,关注到了幼儿的最佳兴趣点。老师选用了幼儿最熟悉最感兴趣的游戏《狼捉羊》来表现乐曲,以此作为切入点,更加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挖掘了幼儿游戏能力,提高了幼儿的有意注意、自我控制能力。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老师运用了听音乐做动作,在跳音的部分采用一动不动的形式,让幼儿知道这里是跳音,我们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使难点得到了比较好地解决。
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吴老师能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选择了音乐游戏来表现音乐,而且选用了幼儿较为熟悉的动画形象--灰太狼和喜洋洋,这样更能激起幼儿的学习乐趣。在教学方法上,老师极好地发挥"引导着、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改变那种"我教你学,我说你做"的单一传授式教学方式,使整节教学活动气氛活跃,充满欢声笑语。
整个活动,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互相渗透,处处体现着层层不断深入的模式。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吴老师通过手偶、图谱、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感知重音,逐步让幼儿了解音乐的性质和结构。
图谱的运用是本次活动的亮点:图谱有着强烈的视觉效果,借助图谱把抽象化的音乐具体化,它的出现让孩子们很快找到了"灰太狼回头"的音乐(乐曲中的重音出现的地方),通过视听有效结合,引导孩子们看图谱感受音乐的每个乐句,来突破重难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整个活动始终以情境化、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引领幼儿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感知乐曲,体现愉悦性、发展性。
这个活动之所以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老师的课前教具准备充分。教具的准备:老师用图谱很好地再现了音乐节奏,降低了幼儿的学习难度,取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还准备了幼儿最为喜欢的教具--灰太狼和羊的玩具,为整节课增加了亮点。
总体来看,这是一堂成功的课。
但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那怕再好的一堂课也总有疏漏之处。在整个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在关注活动的细节上还有些疏忽。例如:老师在与幼儿游戏的时候还可以更激情一点,动作还要更夸张一点,童趣一点,也许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乐趣,让整个活动氛围更激昂一点。
活动反思:
本次半日活动的集体教学活动我选择的是音乐游戏《喜羊羊与灰太狼》。之所以选择这首乐曲作为活动开放的游戏教学,是因为喜羊羊和灰太狼是孩子们异常熟悉和喜爱的动画片人物,无需做过多的渲染。用这两个形象作为游戏的主角,会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与接受。并且游戏中可以请家长参与共同游戏,增近亲子感情;还可以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在不同的动作中感知音乐的模型,提高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逐步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
8、小班数学神奇的魔术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学习观察并找寻三角形、圆形和方形。
2、愿意观察、比较,体验发现的快乐。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了圆形、方形。(事先了解过,幼儿已具备认识这两种形状的经验)
2、材料准备:黑板、每人三根长度不一的小棒;小的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大的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各一张。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2、活动难点:能按要求操作,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匹配。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通过摆弄、观察、比较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活动过程】
1、操作探索,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1)三点连线变三角形。
在黑板上画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老师扮魔术师:“我是神奇的魔术师,我能变出很多很多的东西,看我变变变。”将三个点用直线连起来:”看我变出一个图形。’
(2)摆图形
师:给你们每人三根小棒,看看能不能变出像魔术师一样的图形。幼儿自由摆弄、操作。
问题:大部分的幼儿并不能拼出三角形,面对三根小棒更多的茫然,需要老师帮忙才能拼出来,并且三根棒子的长度是一致的。
(3)数一数。
让幼儿数一数摆出来的图形有几个角,并总结: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问题:个别幼儿对角的概念还不能理解。
2、感知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请你仔细看看,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请你指出来。
用幻灯片的形式将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用过的三角形状的东西展示出来:如屋顶、彩旗、圣诞帽、三角形蛋糕等。
在这个环节,幼儿比较感兴趣,并且运用到自己生活经验说出了他们看到的三角形物品,但由于年龄尚小,经验不足中大班丰富,因此回答的也比较有限。
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三角形?
小结: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3、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匹配。
游戏1:看到图形,幼儿进入相应的圈中。
师:小朋友,看看地上有哪些图形?(圆形、方形、三角形)现在请看看老师手上是哪个图形,你们就进入它一样的图形中去,好吗?
评价:幼儿在认识这三种形状的基础上去玩这个游戏,才能玩得开心,幼儿的情绪很投入,能够很快的反应老师的指令跑到相应的圈中。
游戏2:听口令找图形
师:我的本领可大了,还能变出其他的图形,看我变变变。逐一出示大的圆形、方形、三角形。
将小的圆形、方形、三角形图卡四散放在地上,幼儿听指令取图卡。
小结:这个环节,幼儿的秩序有些混乱,很多幼儿没有听清楚老师的指令,就去取图卡,为了速度,随手乱抓。
游戏小结:(1)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将图形送回家的?
(2)启发幼儿说出圆形是圆的;方形是方的;三角形是三个角的。
评价要素:
1、幼儿是否能在活动感知到三角形的特征。
2、从幼儿找出圆形、方形、三角形的途径和方法上进行评价。
活动建议:
在活动区投放圆形、三角形、方形所组成的物品。
反思:
这次活动,幼儿参与性比较高,但同时活动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虽然我在活动前对这一内容的目标定位进行了仔细的考虑斟酌,但在活动后发现,我们设置的其它几个环节还是过于简单, 没有将活动目标真正的达成,在最后环节中,孩子们在找找身边的三角形时,对于正方形的认知出现了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我对自己的活动进行了反思。
9、中班语言教案:魔法奶奶的电话(四季)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魔法奶奶的电话(四季)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在倾听的基础上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四季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感受四季的明显不同。体验四季的变化与周围人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自制电话
活动组织:
一、看,这是什么?(手机)这可不是一般的手机,它可是魔法奶奶的手机,看一看它和我们见到的手机一样吗?”
请幼儿讲述。
“呀!它虽然只有四个号码键,但是它有神奇的本领,你们想知道吗。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魔法奶奶的电话》,听完你们就知道了”
二、倾听故事
1、请你仔细地听一听故事的名字叫什么?里面有谁?魔法奶奶的手机可以打给谁呢?”
教师讲述故事。
2、请幼儿讲述。
三、分段欣赏故事
1、“卓子喜欢什么季节呢?为什么?现在我们仔细地来听一听”
播放至春天可以穿漂亮的裙子放风筝。
请个别幼儿讲述。
2、“卓子喜欢的是春天,那汤豆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播放至莲蓬、莲藕!”
请幼儿讲。
3、“小天也着急了,我们来听听吧!”
播放至四季里面冬季最好!
“小天说了些什么呀?”
“卓子又是怎么说的?”
四、拓展幼儿的经验
1、“卓子喜欢的是春天和冬天,汤豆喜欢的是夏天,小天喜欢的是冬天,那你们喜欢哪个季节呢,为什么?要用完整的好听的话来说哦!”
请幼儿讲述。
2、教师小结。
五、结束活动
“我们坐在这里感觉到怎么样呢?跟着我一起来锻炼身体吧!”
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活动身体。
故事《魔法奶奶的电话》
魔法奶奶的魔法电话只有四个键,但它能拨通春姐姐、夏大哥、秋姑姑和冬爷爷的电话。
刚吃完汤圆,拿过压岁钱的卓子急忙要求魔法奶奶打电话叫春姐姐马上回来。卓子说:“冬天没有春天好,冬天要穿厚棉袄,春天可以穿漂亮的裙子放风筝。”
汤豆却说:“还是打电话给夏哥哥好,春天的花粉会让人打喷嚏,夏天赤膊游泳多舒服。还有西瓜大又甜,还有莲花、莲蓬、莲藕!”
小天却要给秋姑姑打电话:“夏天的太阳晒得身上疼,还是风凉的秋天好。秋日的蓝天最好看,柿子、枣子、山楂、玉米……好吃的东西数不清。”
卓子不服气:“我不要绿叶变黄叶,秋雨还不如冬雪好。过年都在冬天过,过年还有压岁钱,四季里面冬季最好!”
魔法奶奶拍手笑:“兜了一圈又说冬天好,我说四季像娃娃,有时开心有时笑,无论是哭还是笑,每个娃娃我都爱。”
忽然听见电话响,春姐姐打电话来了:“现在刚刚过二月,我正准备出门来,大家耐心等一等,哪个娃娃最乖,我送一朵报春花。”
10、中班音乐欣赏神奇的魔法汤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流畅的乐曲风格,辨识A段的渐强渐快与B段句末的重音。
2.借助故事情境加以想象,并能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
活动准备:
1.装有水的矿泉水瓶人手两个、魔法布人手一张、黑板、粉笔2.音乐:约翰斯特劳斯《加速度圆舞曲》节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题二、情境贯穿,感受旋律(1)完整欣赏音乐,幼儿感受音乐的变化。
(2)出示矿泉瓶水,教师随音乐完整表现"变魔法"的动作示范。
(3)初步分解动作:点一点、搅拌、放魔法、摇摇变。
三、借助道具初步完整表现,感受乐曲与情境的匹配。
(1)出示装有矿泉水瓶的框,请幼儿依次拿取。
(2)幼儿尝试听音乐变魔法汤。
(3)讨论没有变出魔法汤的原因。
四、结合图谱,运用肢体动作感应乐曲变化。
(1)教师随乐描绘图谱。
(2)引导幼儿理解相应的记录符号,梳理经验。
(3)感知A段旋律"渐强渐快"的特点,用肢体动作加以表现。
(4)辨识B段乐句句末的重音,用肢体动作加以表现。
(5)结合图谱,跟随音乐用肢体动作完整表现。
五、展现成果,升华活动。
(1)讨论:你想魔法汤帮你实现什么愿望?
(2)出示魔法布,交待游戏要求。
(3)师幼跟随音乐完整表现故事情境。
六、结束,小结。
11、中班语言绿魔法师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每个人在心中都会有这样一个梦想:能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魔法师,生活能因为魔法而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让自己的家与绿色森林融为一体,随时享受大自然清新的空气和充满生机的绿意,在爬山虎的绿荫理享受清凉,把桌椅变成树的模样,在绿色的帐篷理做梦,给爸爸妈妈化个怪异的妆―――故事里的魔法,既是孩子的童话,也说成人的梦想。
一.教学目标:
.感受故事的趣味性,观察画面中场景、人、物的变化。
.熟悉故事内容,能用完整的语句进行讲述。
.感受大胆想象的乐趣,能将自己的想象通过画、说的形式表现出来。
.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二.教学准备:
.幼儿准备:小图书人手一册.教师准备:大图书、录音带、变魔术道具。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教师利用道具变魔术,引起幼儿对魔术的兴趣。教师鼓励幼儿学一学,变一变。
.你们看过魔术表演吗?看魔术表演时,你是这样的心情?引导幼儿讲讲自己所看过的魔术,说说自己对魔术的感受。
.引出故事《绿魔法师》
(二)自由阅读.幼儿有序取书,自由地阅读故事,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
.教师适时引导:找一找,绿魔法师在家里的哪些地方是施了魔法?
.教师与幼儿一起感受故事的趣味性:你喜欢顽皮豆的魔法吗?说说最喜欢顽皮豆变的哪个魔法?引导幼儿说出魔法的细节。
(三)大图书阅读.师生一起看大图书,逐页观察讲述,理解故事内容。
顽皮豆从森林里玩耍回来有什么变化?他说了些什么?(学说:我是绿魔法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顽皮豆的绿色魔法吧。
顽皮豆的魔法从哪里开始?
顽皮豆的新窗帘是怎样的?这样的窗帘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魔法让桌子、椅子、小床变成了什么样子?周围有哪些变化?
妈妈爸爸有什么变化?
他的魔法让卫生间发生了什么变化?青蛙是怎样变出来的?小鸟为什么愿意到这里来?
顽皮豆家变成了什么?他喜欢吗?你喜欢绿魔法师给大家带来的变化吗?如果你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会做哪些有趣的事情?
. 录音机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四)创造活动顽皮豆是个绿魔法师,他把家里变成了一个绿色的世界。要是请你来当魔法师,你准备做一个怎样的魔法师呢?你想在自己家的哪些地方施展魔法?
请幼儿画一画,说一说。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语言活动中,我充分把握住孩子爱听故事的习惯,捉着幼儿的好奇心,通过观看魔术师变魔术的视频引导幼儿进入主题,幼儿在整节活动中注意力非常集中,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大胆想象、非常主动地去寻找答案。特别是在最后我还把环保教育渗入其中,当孩子们看到我所出示的图片时,每个小朋友都愿意当一个出色的魔术师,愿意把我们的大自然变得绿绿的,而且还想到了很多很多环保的方法(比如节约用水、多植树),在提高幼儿的语言发展时,环保意识也逐步增强了。
12、大班教案《魔法奶奶的电话》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并运用已有经验,进一步比较四季的明显不同及优缺点。
2、发现季节不断循环及时间不可逆转的特点,引发珍惜童年时光的情感。
3、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
魔法电话教具,故事投影片,故事动画片,四季转盘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1、通过引言出示魔法电话。
师:小朋友们,昨天晚上Kevin老师去了遥远的快乐森林王国,去找那里的一个会魔法的老奶奶,森林王国的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她,亲切地叫她魔法奶奶。魔法奶奶有一个魔法电话,她真有个好心肠,竟然愿意把她的魔法电话借给老师玩两天。你们看,这个魔法电话有意思吧!
2、观察发现魔法电话的特别之处。(4个号码键,能拨通春姐姐、夏大哥、秋姑姑和冬爷爷的电话)
3、讨论,如果拥有这个魔法电话,愿意打电话给谁?为什么?
小结:小朋友们的想法都不错,那你们知道昨天晚上魔法奶奶打给谁了吗?
二、听《魔法奶奶的电话》的故事
1、听故事,说一说故事里的小朋友对四个季节的看法。
2、想一想每个季节还有哪些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春天:阳光明媚,适合外出旅游,不好的地方是天气变化快,忽冷忽热,小朋友容易生病。夏天:炎热,但是景色很美,早晨和晚上外面都会舒服。秋天:丰收的季节,但是树叶会凋落,秋雨连绵下个不停。冬天:寒冷、潮湿,容易生病,但是小朋友穿得厚,摔倒了不疼。冬天还没有蚊子咬。)
3、看故事动画片,加深对四季的感受。
小结: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点,也有好的和不好的方面。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每个人也都有优缺点,对优点我们要赞扬,对缺点要接纳。四季的不同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多彩,每个小朋友的不同使我们的生活无比的精彩!
三、操作发现
1、展示四季转盘,发现季节不断循环及时间不可逆转的特点。
2、讨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受,明年的春天和今年的春天不一样,小朋友就会坐在小学的教室里学习了。幼儿园轻松快乐的时光会一去不返,引发幼儿珍惜童年时光的情感。
小结:春去秋来,大雁南飞,一年又一载;花开花谢,四季轮转,岁月不等人。小朋友们要学好本领、迎接未来!
活动延伸:
下次活动制作四季转盘。
活动反思:
1、超时问题:学习活动的时间标准是小班15-20分钟,中班是20-25分钟,大班是25-30分钟。实际活动过程第一部分是8分30秒,第二部分约30分钟,第三部分约8分钟。整体超时严重,学习活动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就涉及到课程在规定时间内的有效性问题。
2、内容的选择:我的问题是拓展的地方太多,就不能突出重点,也变成了一言堂,在学习活动的后半部分小朋友就坐不住,难以集中注意力。
3、教具问题:电话和转盘的教具太小,看不清楚。可以做成大的教具,或者通过图片显示在屏幕上。
4、操作活动:本来是只进行排序,相对而言是容易操作的。我的理解有误,应该按照教案的标准进行操作。
5、对幼儿回答问题的回应欠缺提升,回应较为简单。
13、大班教案《小精灵的魔法汤》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流畅的风格,结合图谱了解曲式结构。
2、感受乐曲渐强、渐快的旋律特点,并用肢体律动表现旋律变化。
3、乐于在音乐活动中大胆的表现。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物质方面:透明水瓶(均装半瓶水与幼儿人数相等)、颜料、
2、知识方面:幼儿初步感知乐曲的能力。
3、心理准备:对魔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对魔术有浓厚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乐曲欢快流畅的曲风。
难点是感受乐曲速度与强弱的变化。
【活动过程】
1、"在森林的小木屋里,住着一个可爱的小精灵,这个小精灵有一个非常大的本领,就是喜欢调制心愿魔法汤。调这个魔法汤是干什么呢?它不是让我们用来喝的,而是帮助别人实现愿望的。"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魔法:什么是魔法?怎样熬制魔法汤?
教师出示一瓶水(可变色),在音乐伴奏下演示魔法,并成功变出有色的魔法汤,让幼儿感受魔法的神奇。(提问:我是怎样变魔法的?做了哪些动作?你们想尝试吗?)
2、幼儿初次在无音乐伴奏下尝试变魔法,简单模仿魔法动作。(提问:为什么没有变出魔法?寻找原因引出音乐)
3、幼儿聆听音乐。
魔法音乐与魔法:请每位幼儿自取一瓶水(不带色),教师与幼儿一起随着音乐做动作。
讨论:为什么没有变出魔法汤呢?
4、幼儿聆听音乐,教师画图谱。"神奇的魔法秘方就藏在音乐里,我们来仔细聆听,把秘方找出来。"播放音乐,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图谱,幼儿观察。
5、观察图谱,分析曲式结构,理解符号与魔法动作的关系。
讨论:音乐的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像是在干什么?哪些代表搅拌、放魔咒、摇瓶子?
6、借助图谱分段欣赏。搅拌、摇瓶的音乐,感受乐曲速度和强弱的变化。解决难点问题:搅拌的速度--越来越快;摇瓶子的速度与强弱--轻轻摇,再快速使劲摇。
师幼一起边欣赏音乐边看着图谱"变魔法"。
7、教师与幼儿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投入的施变魔法,并成功炼制出各种颜色的魔法汤,幼儿间相互交流欣赏。
8、教师介绍乐曲的名字:《加速度圆舞曲》。
幼儿许心愿。"向着心愿魔法汤许一个小心愿,让神奇的魔法快点帮我们实现愿望吧!"
反思
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欣赏法、启发联系法和情绪感染法进行教学。首先,我用故事引入激发幼儿兴趣,使孩子们对制作“魔法汤”的过程感兴趣,最后,在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魔法汤、变出魔法汤的那一环节,有一个孩子还没等到我音乐响起就把颜色摇出来了,情急之下马上换了一瓶,才使现场没有尖叫的声音。课后在反思中,我意识到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个性。同时,也看到了随机教育策略的重要性,及自己在引导幼儿学习、随机教育策略方面的欠缺。通过课后的反思及与陆老师进行讨论以后,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亮点与不足:
1.孩子们通过游戏的开展,可以初步的感知ABA的曲式结构,但是对于渐强、渐快的旋律特点这方面老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因此孩子们在用肢体来感应旋律变化方面不能很好的来体现,目标二就没有完满达成。
2.教师能用森林里住着会变魔术的小精灵这个情景来贯穿游戏的始终,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并且在活动中老师让孩子尝试第一次变魔法汤的时候,最终失败,更加巩固了幼儿的搅拌、抓材料、点、摇等动作。
3.音乐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由于是网上下载的音乐有些浑浊,不够清晰,教师在节奏的把握上还不够。
4.由于音乐的不清晰,造成孩子在尝试当中没有了自主性,如果能将整段音乐里的搅拌部分、抓材料部分、摇的部分分段截出来,有针对性的去听音乐,孩子们可能更加清楚音乐的旋律与节奏。这样孩子们在结合音乐做动作时,也能更加的生动形象,更能切身的体会一个魔术师的快乐。
虽然在活动中我对于奥尔夫音乐的开展仍是一知半解,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但是我相信,只要每次认真的实践总结,一定可以有所收获。
14、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魔法奶奶的电话》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四季的明显不同以及和人们生活的联系,
2、积极参与讨论故事情节,萌发热爱四季的情感;
3、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的对四季的认识,课件,配乐歌曲。
活动重点:
理解四季的特征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萌发热爱四季的情感;
活动难点:
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性,完整表述自己对四季的理解。
活动过程:
1、情景表演
观看幼儿表演:四名幼儿在讨论哪个季节好,分别阐述自己的理由。
师:刚才四位小朋友都说了自己喜欢的季节,你赞同谁的?说说你的理由。
鼓励幼儿完整表述四季的特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验。
师:这里有四张图片,看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季节?
师出示春姐姐、夏大哥、秋姑姑、冬爷爷图片。
2、理解故事
师:有一位魔法奶奶将这四张图片做成了一部电话,我们来听听有什么奇妙的事情发生?
教师演示课件,和幼儿分解理解故事情节,找到四个键在哪里,引导幼儿完整表述,理解四个键分别有什么用意。
——卓子想打电话给谁?她喜欢什么季节?她的理由是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卓子的想法和体验,帮助幼儿体验春天的美好。
依次理解汤豆、小添的想法和感受,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积累生活经验,体验季节给人们带来的变化,知道季节与生活的联系。
师:原来四季都有自己的特点,会给我们小朋友带来很多的好处,我们再来看一遍动画片吧。
3、情感激发
师:四季各有自己的好处,我们都很喜欢,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歌曲,带着热爱四季的心情,我们来表演一下吧。
幼儿四个一组串唱,活动在宽松的氛围中结束。
活动延伸:
补充故事内容
师:卓子、汤豆和小添没有说完的话,四季肯定还有很多好处,我们下次再帮他们补充一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结合主题和季节特征进行选材,在整个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值得我思考和整理的地方,语言活动重要的是给幼儿创设大胆表达、敢说、会说的机会,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我尊重每位幼儿表达表现的机会,充分给予他们交流的机会,经过讨论和交流跃然已经能够知道四季与我们生活的联系,也能够知道四季对我们都有好处,所以很多幼儿在活动结束的时候都表示热爱每一个季节。当然,在整个活动中,也有许多值得我进一步思考的地方。
1、活动中的情景性还不够
活动中,我将预设了四名幼儿的话题表演讨论,让部分幼儿参与了其中,接着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讨论,如果我把开始的环节设计成类似辩论赛的形式,让全体幼儿参加辩论,也许更能引起问题的碰撞,也更有利于找到矛盾的焦点。
2、减少预设,给孩子更多的空间
活动中,开始是我预设的话题讨论,接着是对故事的理解欣赏,整个过程中我注意尊重幼儿的表达,注意归结幼儿完整表述的现象,但是整个过程凸显教师的预设性比较强,在幼儿自主性上我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相信在我们的勤奋、思考下结合先进理念的指导和我们同事之间的相互交流,我们会更专业,以上仅仅是我个人对活动的总结和反思,希望得到更好的建议,以便我以后更加自信地尝试语言教学活动。谢谢!
15、大班音乐教案《魔法师的学徒》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舞蹈音乐及动作结构,学习跟随音乐跳集体舞。
2、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舞蹈动作的含义及顺序,按规则交换魔术帽。
3、体验和不同同伴舞蹈和竞争带来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电脑、剪辑好的音乐。
2、幼儿座位,排在圈外。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了解基本动作
1、出示魔法帽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讲述游戏情节,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二、跟随教师,初步学会玩游戏
1、教师示范游戏动作,帮助幼儿初步熟悉音乐的旋律。
2、教师再次完整表演一次,帮助幼儿整理动作顺序。
3、教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4、幼儿战圈找同伴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5、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游戏的玩法。
6、幼儿听音乐尝试玩游戏1遍。
7、幼儿听音乐玩游戏。
三、学习交换舞伴游戏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学习交换舞伴的方法。
2、完整跳集体舞并游戏一遍。
活动反思
在"变魔术"这一环节,我让幼儿想象、创造出自己想要变的造型。这也是他们展示自我的一个部分,更能表现出他们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认识。
16、大班教案《魔法师的学徒》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舞蹈音乐及动作结构,学习跟随音乐在单圈上跳集体舞。
2.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舞蹈动作的含义及顺序,在语言的提示下,换朋友、竞争学徒和交换魔术帽。
3.体验和不同同伴舞蹈和竞争带来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重难点:
能交换朋友,竞争学徒。
能和不同同伴舞蹈。
物资准备 :
电脑、剪辑好的音乐。
幼儿已有单圈上两两结伴,面对面舞蹈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了解基本动作
1.难点前置,学习变魔法的动作模式。
教师用基本动作"变魔术",幼儿集体模仿。
2.教师讲述游戏情节,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二、跟随教师,初步学会玩游戏
1.教师示范游戏动作,帮助幼儿初步熟悉音乐的旋律。
2.教师再次完整表演一次,帮助幼儿整理动作顺序。
3.教师带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4.幼儿站单圈,两两面对面,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5.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游戏的玩法:教师做魔法师在音乐特定部分,选择一对幼儿,跳进他们中间,随后这一对幼儿要快速反应,在圈外进行反向追逐跑,首先跑回原位的幼儿为下一轮的魔法师。
6.幼儿听音乐尝试玩游戏一遍。
7.幼儿听音乐玩游戏。
三、学习交换舞伴游戏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学习交换舞伴的方法。
2.完整跳集体舞并游戏一遍。
活动反思:
在"变魔术"这一环节,我让幼儿想象、创造出自己想要变的造型。这也是他们展示自我的一个部分,更能表现出他们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认识。
17、大班语言教案《未来的家乡真正好》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看图标,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达对未来家乡的畅想。
3、抒发热爱家乡,对家乡充满希望的情感。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视频、ppt、图标。
【活动过程】
1、观看无锡风貌视频。
师:请大家和我一起去观光旅游。
你看到了什么?看出是哪个地方?
小结:介绍视频中特有的风景建筑。
2、讨论未来的无锡。
师:小朋友,你看我们家乡无锡美吧!可是好多年前,无锡还是一个很旧的小城市,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变化真大啊!请你们来想一想、造一造,你希望未来的无锡变成什么样?
3、学习儿歌。
(1)师朗诵
师:老师把我想象的未来家乡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
(2)根据图标掌握儿歌内容。
师: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诗歌里未来的家乡是什么样?有哪些新的地方?
(3)幼儿跟师一起朗诵儿歌两遍。
(4)分句练习。
4、总结。
师:未来的家乡需要大家来建设、创造。
儿歌《未来的家乡真正好》
小朋友们瞧一瞧,未来的家乡真正好。
新高楼新广场,这里的风景真美妙。
新商店新工厂,机器人呀手儿巧。
坐飞机乘地铁,速度快呀人人笑。
小朋友们爱科学,家乡的未来我们造。
【活动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督导课,学校领导及各教研室主任倾听并指导了这堂课。
上完课,首先个人对本课进行了反思。然后向各位领导和老师进行请教,认真听取了多方的意见,并及时进行总结如下:
1.本节课课前准备充分,材料收集全面,尤其是图片的准备更是结合了曲阜发展现状,贴近学生的生活。
2.对于曲阜衣、食、住、行的变化,以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方式,通过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学生感受深刻。同时,为了引导学生能更深刻的理解这一点,课前让学生的调查采访的形式采用的较好,使学生在课堂有更有了交流的兴趣。
3.课堂设计上,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4.本课能从从学生的经验入手,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5.课堂上,老师亲切感强,语言轻松活泼,节奏感强,与学生互动性强。
不足:
1.教师还需锤炼自己的语言,加强对学生的合理评价。
2.对于图片的介绍,可以让学生边看图边解说,所课堂尽可能还给学生。
18、大班数学教案《真正的魔法师》含反思
活动意图:
这是本非常地道的数学绘本,内容侧重于“序数”。讲述了一个小魔法师如何通过三轮考验最终成为真正魔法师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小的心灵感悟到世界的缤纷和美丽。它的更大魔力在于,它讲的是世界万物的道理,讲的是世界万物的规律,讲的是孩子能懂秩序和方法,讲的是数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初的最浅的最好玩的最实用数学知识数学概念,都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让孩子在感动的同时也打开了心智,有美有暖有智慧陪伴童年。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熟悉表示顺序的序数。
2.感知上下、左右等不同方位,会根据方向及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绘本《真正的魔法师》ppt课件。
2.排序操作卡、十个魔法师的图片。
3.幼儿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序数1——10。
2、难点:区别数与序数的概念。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主题。
出示绘本画面1,认识十位魔法师,讲述他们要参加“真正魔法师考试”,激发幼儿兴趣。
(二)学习根据方向及第几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1.引导幼儿为十位魔法师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并边指边念出“第一、第二、第三……”,并能说出大个子魔法师的位置。熟悉表示顺序的序数。
2.教师讲述第一轮考试的要求,出示图书馆书架,引导幼儿找到装着钥匙的书。
3.出示画面2、3,引导幼儿看看魔法师考试的情况,说说哪些魔法师找对了,为什么。
4.教师讲述第二轮考试的要求,出示出示画面4法术柜子,引导幼儿先来找一找下数第六个抽屉里的9张法术明信片。
5.逐一出示画面5、6、7、8、9,引导幼儿说一说剩下的魔法师们第二轮考试的情况。
6.教师讲述第三轮考试的要求,并出示画面10,引导幼儿说一说从左边开始数第10件衣服的正确位置。
7.出示画面11,说一说第一个找的魔法师有没有找对,为什么?
8.出示画面12,说一说大个子魔法师有没有找对,为什么?
9.讲述画面13、14、15关于大个子魔法师到达玩偶之国的经历。
(三)幼儿操作
教师为每一位幼儿准备一份操作卡,交代操作要求,幼儿操作。
活动延伸:
让幼儿说一说生活中的有哪些序数,将操作卡投放到区域中,供幼儿区域活动时继续巩固序数的内容。
活动反思:
这是一本画面优美,故事动人,具有魔力的绘本。本活动以绘本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主,将绘本与数学活动有机结合,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作为线索串联整个活动,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通常讲到序数,能想到的就是第1、第2……这样的概念,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在这本绘本中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序数不是指绝对位置,而是指事物间的相对位置,即根据基准位置的不同,所指事物或事件的位置也随之变化。如同样都是第3,可是从上边数和从下边数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还有,同样都是5,从前边数第五和从后边数第五表现的位置也不一样。像这样,把握事物空间、时间、位置的相对性,在解决与序数有关的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让幼儿感受到绘本领域的多面性,激发幼儿对数学绘本的兴趣。
19、大班语言教案活动《魔法奶奶的电话》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四季特征展开讨论,感受季节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关系。
2、学习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表述自己对四季的感受。
3、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趣。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T:你们打过电话吗?打给谁?
T:这里有一部电话,请你们看看这部电话和我们平时用的电话有什么不一样?
T:我们平时用的电话上有很多数字键,还有一些功能键,但这个电话上却没有数字,只有图片,真奇怪丫。
T:那你们觉得这四个键可能会是打给谁的呢?
T:我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哦,这部奇怪的电话是魔法奶奶的,它可神奇了,这上面的四个键可以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打电话哦。
T:那你们喜欢哪个季节?想打给谁?(追问: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T:我们小朋友都说了自己喜欢的季节,还说出了喜欢的理由,而且理由还都不一样。
二、欣赏故事《魔法奶奶的电话》
T:有几个小朋友知道魔法奶奶的电话这么神奇,可以打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想让魔法奶奶帮他们打电话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他们喜欢哪个季节,看看他们喜欢的理由和我们说的是不是一样。
播放Flash,欣赏故事《魔法奶奶的电话》
T:请魔法奶奶打电话的是哪三个小朋友?
T:卓子一开始的时候说他喜欢什么季节?他是怎么说的?
T:说到春天,你还会想到什么?
T:春天里小草大树都发芽了、花儿都开了,小动物们也都苏醒了,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T:汤豆同意卓子的说法吗?他想打电话给谁?
T:汤豆觉得夏天可以吃西瓜、可以去游泳很开心,你们喜欢夏天吗?为什么?
T:那小添呢?他喜欢夏天吗?那他喜欢什么?
T:到了秋天,很多果实都成熟了,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
T:那谁喜欢冬天?(卓子)T:卓子不是喜欢春天,可以穿漂亮裙子放风筝吗?怎么又喜欢冬天了?
T:那魔法奶奶,她喜欢谁?
T:魔法奶奶说兜了一圈又说冬天好,四季就像娃娃脸,有时哭有时笑,无论是苦还是笑,每个娃娃她都爱。因为每个季节都各有各的好处,都是很重要的,一个也不能少。
三、说说哪个季节好,巩固季节特征请大家根据自己喜欢的季节自由组合分成春、夏、秋、冬4个小组,围绕"我喜欢的季节"进行讨论。
游戏:四季轮换,当老师说:"春天来了",扮演春天的幼儿站到前面说"桃花开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等春天的特征。其他扮演夏、秋、冬的幼儿同样根据老师的口令进行游戏。
四、观看课件,了解四季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农民伯伯为例,引导幼儿观看农民在四季里的活动,知道春耕,夏管、秋收、冬藏,了解人们的生活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三、结束部分:
出示四季大转盘,展示作品,评价活动"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能把你最喜欢的季节画出来吗?"幼儿操作,展示作品,和同伴共同欣赏。(每个幼儿都有展示自我的需要,教师及时而又鼓励性的评价,使幼儿不仅体会到游戏的快乐,更多的可以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四、延伸活动将大转盘放在语言区,让幼儿找找喜欢的季节,说说喜欢的季节的特征。
教学反思:
在本节活动中,我以猜谜语的方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孩子们很感兴趣,能积极参与互动。通过谜语和谈话的方式来扩散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出故事,衔接严密。在教师提问"你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时,幼儿回答的内容有许多语言表述不完整、不连贯的现象,这也是我认为的难点,因此在幼儿回答时,教师适时给予引导让幼儿把话说完整,例如--我喜欢春天。春天可以······。通过让幼儿多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培养其合作意识,语言交往能力。
最开始的设计是用自制四季大转盘让幼儿拨打魔法奶奶的电话,引发幼儿对四季不同特征的关注,感受季节的不断变化,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运用生活已有的经验,完整讲述自己喜欢的季节的特征。在活动中,幼儿参与的效果不是很好,存在消极等待的现象,而且没有真实的电话机,幼儿不感兴趣。在多次试验的过程中吸取经验,改进方法,使之做得更好!
20、大班优秀数学教案《真正的魔法师》含反思
活动意图:
这是本非常地道的数学绘本,内容侧重于“序数”。讲述了一个小魔法师如何通过三轮考验最终成为真正魔法师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小的心灵感悟到世界的缤纷和美丽。它的更大魔力在于,它讲的是世界万物的道理,讲的是世界万物的规律,讲的是孩子能懂秩序和方法,讲的是数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初的最浅的最好玩的最实用数学知识数学概念,都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让孩子在感动的同时也打开了心智,有美有暖有智慧陪伴童年。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熟悉表示顺序的序数。
2.感知上下、左右等不同方位,会根据方向及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1.绘本《真正的魔法师》ppt课件。
2.排序操作卡、十个魔法师的图片。
3.幼儿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序数1——10。
2、难点:区别数与序数的概念。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主题。
出示绘本画面1,认识十位魔法师,讲述他们要参加“真正魔法师考试”,激发幼儿兴趣。
(二)学习根据方向及第几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1.引导幼儿为十位魔法师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并边指边念出“第一、第二、第三……”,并能说出大个子魔法师的位置。熟悉表示顺序的序数。
2.教师讲述第一轮考试的要求,出示图书馆书架,引导幼儿找到装着钥匙的书。
3.出示画面2、3,引导幼儿看看魔法师考试的情况,说说哪些魔法师找对了,为什么。
4.教师讲述第二轮考试的要求,出示出示画面4法术柜子,引导幼儿先来找一找下数第六个抽屉里的9张法术明信片。
5.逐一出示画面5、6、7、8、9,引导幼儿说一说剩下的魔法师们第二轮考试的情况。
6.教师讲述第三轮考试的要求,并出示画面10,引导幼儿说一说从左边开始数第10件衣服的正确位置。
7.出示画面11,说一说第一个找的魔法师有没有找对,为什么?
8.出示画面12,说一说大个子魔法师有没有找对,为什么?
9.讲述画面13、14、15关于大个子魔法师到达玩偶之国的经历。
(三)幼儿操作
教师为每一位幼儿准备一份操作卡,交代操作要求,幼儿操作。
活动延伸:
让幼儿说一说生活中的有哪些序数,将操作卡投放到区域中,供幼儿区域活动时继续巩固序数的内容。
活动反思:
这是一本画面优美,故事动人,具有魔力的绘本。本活动以绘本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主,将绘本与数学活动有机结合,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作为线索串联整个活动,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通常讲到序数,能想到的就是第1、第2……这样的概念,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在这本绘本中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序数不是指绝对位置,而是指事物间的相对位置,即根据基准位置的不同,所指事物或事件的位置也随之变化。如同样都是第3,可是从上边数和从下边数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还有,同样都是5,从前边数第五和从后边数第五表现的位置也不一样。像这样,把握事物空间、时间、位置的相对性,在解决与序数有关的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让幼儿感受到绘本领域的多面性,激发幼儿对数学绘本的兴趣。
21、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小精灵的魔法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欢快、流畅的音乐风格,用图谱来感受、了解ABA式的曲子结构特点。
2.运用肢体感应A段的渐强渐快,分辨B段乐句的音乐元素。
3.借助故事情境来想象,体验倾听、辨析、互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小精灵教具。
2.矿泉水瓶每人两个(其中一个盖子上涂有颜料)。
3.每人一块魔法布、约翰斯特劳斯《加速度圆舞曲》节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题
师:在一个大森林里,有一间小木屋,里面住着一位可爱、能干的小精灵,这个小精灵啊,她可神奇了,会变魔法呢!她喜欢调制魔法汤,调制这个魔法汤干什么用呢?(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这个汤啊可不是给人喝的,是用来帮助别人实现愿望的。小精灵啊,每天都在家这样搅啊、搅啊、搅啊,然后就往里边放神秘的东西(师做抓放的动作)小精灵就这样开始变魔了。
(二)情境贯穿,感受旋律
师:朱老师今天和中二班的小朋友玩游戏,我正想把小精灵的这个变魔法的本领交给你们,想不想学啊?
1.小精灵说它把魔法配方藏在音乐里,我们先来听一听音乐。
2.师出示瓶子,放音乐,完整的表演整个神秘的变魔法的动作,水变色了。
师:摇一摇愿望就实现了,我现在的愿望就是和中二班的小朋友们永远都是好朋友。提问:
(1)告诉老师,如果你像小精灵一样会变魔法,你会变些什么呢?(幼:变好吃好玩的东西、会有很多神奇的事情发生、想变什么就变什么„„)
(2)你们刚才有没有看见,朱老师变魔法的时候,做了些什么动作呢?(点一点、搅拌越来越快、手指收拢放开抓放的动作、慢摇到快摇)
问:猜一猜:这是在干什么呢?(幼:加水、放神奇的果子、加魔咒、放神奇的小药丸、放调料)
(三)绘画记录,引出乐谱。
1.承接:小精灵把魔法配方藏在音乐里,那我们现在就把变魔法的每一个动作用笔记下来,我们一起研究研究,来学会变魔法汤的本领,好不好?
2.边完整听音乐旋律,边用粉笔在黑板上描绘乐谱。
3.梳理经验,提问:
谁能看明白,这个魔法秘诀告诉我们,要做些什么事情?
(搅拌——用力转圆圈;追问:一共要搅拌几次?3次。在什么时候要搅拌?)
(手晃动——谁能看出来用有什么不一样?解释:看上去,下边要比上边要长一点,大一点)
(追问:还有两个很小的点点。 。在哪里?幼儿在乐谱上指认。解释:点住它,不让魔法逃掉噢。)
(??——这是问号。就好像在说:“看一看,有没有变?看一看,有没有变?”)
(∮∮——这个动作表示应该加魔法、放东西进去)细节提问:每一次搅拌好后,要加几次魔法?(4次)
4.幼儿通过图谱,聆听音乐,帮助理解。(师带动幼儿看图谱做动作)
(四)动作感知,深入乐段
1.师问:学会了吗?是不是每一个小朋友都把秘方记在心里了?那想不想试试看?
(1)师出示没有在瓶盖上涂上颜料的瓶子,提出拿瓶子的要求
师:听好啊,我们要像小魔法师那样,轻轻地拿着瓶子,然后小心的回到自己的座位前面,慢慢地坐下来,把瓶子放在前边,伸出你的小手指轻轻点瓶盖,不要乱动噢,不然魔法可要逃走了。
(2)分组请幼儿取瓶子(师:小心哦,可不能让里面的魔法逃走了)
2.师幼共同听音乐变魔法。(师:准备好,我们要开始了)
3.讨论为什么没有变出彩色水的原因。
师提问:变出来了吗?怎么没有变出来呢?怎么回事呢?哎呀,好遗憾啊!可能是我们刚才呀,还有一些窍门没有找到呢!(收瓶子) 细节回顾讨论:我们再来想一想,刚才音乐告诉我们,在搅拌的时候有什么窍门儿啊?
(1)先轻一点搅拌(师:好轻松哦),然后变快速度。
(2)揺的时候力气不一样,速度不一样。
4.再次尝试听音乐找魔法。
师:刚才我们已经找到很多窍门儿了,我们再一边听音乐,一边闭上眼睛想一想,小精灵会用音乐把魔法传递给你们,告诉你们在音乐的这个时候应该干什么? (师换瓶子、摆放)
(五)展现成果,升华活动
1.师请小朋友们随意站在一个瓶子前面,用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魔法师变魔术可要用到魔法布噢。”请幼儿将布盖在瓶子上。
2.师幼随着音乐变魔法。
3.音乐停止,师: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每个小朋友先许个愿,就能美梦成真啦。(揭开布,孩子们发现了瓶子水色的变化。)
教学反思:
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个性。我的主打比较强,没有放手让幼儿自己大胆去思考讨论尝试,在引导幼儿音乐欣赏上面还没有达到目的,在分析音乐上让幼儿去说,去做,不一定一直是我带着幼儿说,同时,也看到了随机教育策略的重要性,及自己在引导幼儿学习、随机教育策略方面的欠缺。
22、小班教案《我的魔法棒》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探索纸棍的多种玩法,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通过自主尝试与同伴间的相互学习,感受游戏的快乐。
3.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根纸棍。纸球若干,方筐若干。
2.录音机,磁带。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用纸棍锻炼身体的多种方法。
指导要点:在活动中要积极启发幼儿创造出更多的游戏玩法,感受纸棍与其他活动材料的不同特性。
活动过程:
一、 准备部分:(4分钟)
1.幼儿手持纸棍,随教师开火车进场进行游戏“小火车”。(快快开,慢慢开,转个弯,开进站)。
师:这是一根魔法棒,现在它变成了方向盘,我们一起去开车吧。
1.听音乐做棍操(上肢,下肢、腰腹等)
二、 教学与练习部分:
1.幼儿探索纸棍的各种玩法。(8分钟)
(1) 幼儿自由探索纸棍的各种玩法,教师注意发现幼儿有创意的玩法。
师:这根魔法棒还可以怎么玩呢?大家动脑筋想一想,看看谁最聪明。
(2) 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的玩法。
师:你是怎么玩的?请你来做给大家看一看。(教师带领幼儿跟学)
(3) 小结纸棍的玩法:纸棍可以用来当做金箍棒玩耍,还可以跳格子,钻山洞,骑大马,开火车等。
2.幼儿分散自由玩,教师观察,指导。
师:刚才我们学会了魔法棒的很多玩法,现在,小朋友去找一个空地玩一玩吧。
1.游戏:赶小猪
(1) 教师讲解、示范:
师:今天,小猪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要请小朋友来帮忙把小猪赶回家。你们先看看老师是怎么赶小猪的。(教师示范,用纸棍将纸球赶到筐里)
(2) 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师:现在你们也去赶小猪回家吧。赶小猪的时候不推不挤,赶完一只你还可以再去赶一只。
反思:
三、 结束部分
1.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2.离场。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的目的是一物多玩,探索纸棍的多种玩法,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在探索纸棍玩法环节,单单一根纸棍要玩出多种玩法对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开始的准备部分,教师有意识的将“魔法棒”(纸棍)变成方向盘,开汽车入场;拿魔法棒做热身操,在音乐声中引领幼儿拿魔法棒做棍棒操,如:可以变成大象的鼻子甩一甩;变成大马跳一跳。穿插一两种纸棍的玩法在里面是为后面的探索玩法环节做铺垫。在探索纸棍玩法环节:虽然给了一定的方向,但由于小班幼儿爱模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幼儿只能想出几种类似的玩法,这时就需要老师直接给出几种玩法让幼儿跟学并练习:跳格子、当做金箍棒玩耍等。最后总结出:骑大马、跳格子、当金箍棒、开汽车等几种玩法让幼儿分散自由练习。在练习时我发现大部分的孩子比较喜欢金箍棒、和骑大马。接着老师引出游戏——赶小猪,这是整个活动的高潮,是幼儿手持纸棍(魔法棒)将散落在地的纸球(小猪)赶进横立在场地周围的篮筐(小猪的家)里,游戏中幼儿很感兴趣,但因篮筐口有一定厚度不是很平所以赶进去对幼儿来说有难度,有的赶到筐口直接用手拿进去,在这个教具上我们需要思考改善。
23、小班语言优秀教案《皮皮的魔法棒》含反思
目 标:
1、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大胆合理的想像,并愿意表达。
2、激发幼儿帮助他人的情感。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准 备:
课件。
关键点:能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合理的想象
环 节: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出示小老鼠,提问:这是谁?这只小老鼠的名字叫皮皮。
2、皮皮有一样神奇的宝贝,猜猜是什么?
3、问:你们觉得魔法棒会变出什么东西?有什么用?
过渡:让我们一起听听故事《皮皮的魔法棒》就知道!
二、观看课件,合理想象
1、观看课件:故事《皮皮的魔法棒》
2、边看边插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兔怎么了?小兔已经有小萝卜了,为什么还不高兴?皮皮会怎么帮助它呢?
3)小猪的肚子怎么会难受的?皮皮会用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呢?
4)看看小鸡在哪里?"屈,老师.教,案,网"皮皮会帮助它吗?
3、完整欣赏故事。
过渡:皮皮用它的魔法棒帮助了这么多的小动物,你们喜欢它吗? 你们为什么喜欢它?
三、经验回忆,激发情感
1、如果你也有这样一根神奇的魔法棒,你会做什么?
2、小结: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宝宝,为自己拍拍手。
故事:
有一只小老鼠长得非常可爱,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皮皮。皮皮有一个神奇的魔棒。这个魔法棒的本领很大很大。摇一摇,能变出想要的东西。摇一摇,能把大的东西变小,也能让小的东西变大。
皮皮拿着这个神奇的魔棒,心想:我要用这个魔棒做好事,帮助其他小动物。
皮皮带着他的魔棒上路了。走着走着,看到一只小兔很不高兴,就问:“小兔小兔,我可以帮助你吗?”小兔说:“我找到一只萝卜,可这萝卜太小了,我想吃大萝卜。”皮皮的小魔法棒一敲。说:“大大大,小萝卜变得大萝卜。”小萝卜一下子变成大萝卜,小兔非常高兴。小兔又向前走呀走。看到一只小猪站在家门口。皮皮问小猪:“我可以帮助你吗。?小猪说:我一大早出去找吃的,找到了许多好吃的,我吃呀吃,吃得肚子鼓鼓的,自己的肚子太大,大得不能回家了。真着急,想想看,皮皮会怎么帮小猪呢?
皮皮帮助了两个小动物真开心,它又向前走去。忽然,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声音。怎么了?奥。下起了大雨。这时他看到一只小鸡背着一个大包袱,在雨中奔跑。皮皮怎么办的?
反 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24、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猜想、组合,理解图形间的关系,尝试用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拼出狗、鸟、帆船等形象。
2、发展观察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初步养成与同伴间的协调合作能力,体验图形分、合的乐趣。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活动重难点】
重点:复习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及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
难点:幼儿合作操作,用几何图形拼贴图完成一本书。
【活动准备】
1、故事《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课件。
2、幼儿的操作材料5组、自制图书11本。
3、幼儿专用胶水、蜡笔、篮子等。
4、经验准备:知道各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进入“哈哈阿姨吃了魔法药”的故事情节中,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讲述故事:从前有一个叫“万事烦”的懒惰的魔法师。万事烦的梦想就是什么事都不做。所以他抓来了烤饼干的哈哈阿姨。魔法师让阿姨制作魔法药……
2、引导幼儿看课件,复习巩固对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的认识及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
(1)教师讲述到“哈哈阿姨悄悄地想逃走。这时在门前睡觉的猫突然睁开了眼睛。‘喵!’猫竖起爪子想扑向阿姨。”的时候,停顿,提问:你们猜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
幼儿根据图画,自由回答。
师:原来……哈哈阿姨因为喝了魔法药,也变的有魔法了他念了咒语“方方正正的砖头啊,变成勇敢的大狗吧,耶!”就这样,方方正正的砖头飞过来变成勇敢的大狗把猫赶走了。
(2)师:我们来观察一下,大狗是用什么变成的?“方方正正的砖”,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是方方正正的?
教师小结:我们身边的黑板、窗子、书、文具盒……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
师:谁愿意试一试用正方形、和长方形拼成大狗。
(3)师:哈哈阿姨逃走了,阿姨把圆圆的饼干拿出来,把其中几个掰成两半。这回她变出了什么呢?
3、幼儿进行拼搭的游戏活动:幼儿操作,合作完成狗、大鸟、帆船的拼贴。
(1)用圆形和半圆形拼成大鸟。(把圆对称的分成两份就成了半圆形)
(2)用三角形拼成帆船。(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小结:原来每种图形都有自己的秘密,比如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等等。
4、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看运用多种几何图形拼成的图片。
5、幼儿分组操作练习,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25、中班社会公开课教案《有魔法的一分钟》含反思
背景:
一个小故事: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给孩子讲了一个《面包大侠》的故事:面包大侠是个奶油面包,谁只要吃他身上的一粒面包渣,就能支持一星期不吃饭。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侠。面包大侠救活了许多条人命。终于有一天,面包大侠身上只剩一粒面包渣了,失去这一粒面包渣,他就会消失的。但是他还是把自己的躯体奉献给了一只快要饿死的小鸟。最后,面包大侠死了……也许故事的悲剧色彩使孩子产生了强烈的震撼!--"面包大侠太伟大啦,它真善良,是一只好心的面包!""面包大侠是一个乐于助人的英雄!""我知道,面包大侠和雷锋叔叔一样,虽然它死了,但是它会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听着来自孩子内心深处自然迸发的心声,我有一种欣慰的感动!
忽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面包大侠真笨,死了就什么都没了,让人家记着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帮助小鸟,又没有好处!"不和谐的声音立刻引起公愤!
--"你们心眼真坏,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呀!""对呀,我妈妈也告诉我,别人快乐了,我们自己也会快乐!"不和谐的声音还是振振有辞:"可面包大侠都已经死了,死了就没有快乐啦,这都是骗人的!"孩子的争辩让我猛然意识到残酷的事实--在当今这个现代社会里,有一种病很厉害,就是精神衰弱症!
生活中的现代人常让世俗的尘埃蒙蔽了眼睛,让太多的功利给心灵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于是,来自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压力纷涌踏至,被压抑的现代人不停地逃避自我,不停发生冲突,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精神空虚等现象着实令人担忧。难道这就是人类所追求的文明、发展、进步吗?
让我们把事情的外表一层层剥离,露出中间最简单、最基本的真相--快乐才是人类活动的最终目标!
怎样才能快乐?--给别人带来快乐!就这么简单。如果每个人都能让别人快乐起来,那么地球上还会有不快乐的人吗?
给别人快乐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要一分钟就能做到。真的,这个一分钟就是从现代款式的腕表上读出的一分钟。也许我们会不屑一顾:"一分钟!?能做什么?"不要小看一分钟,生活就是由无数个一分钟组成,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也只是发生在一个瞬间,一分钟真的能做很多事!一分钟真的具有让别人快乐起来的魔力!姑且称它为"有魔力的一分钟"吧!而且只要你愿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拥有"有魔力的一分钟"的魔法师。
让我欣喜的是:我们的孩子也可以成为魔法师!
中班孩子已初步具有关心他人的道德意识,而孩子所独有的天真烂漫、懵懵懂懂更是一股神奇的力量,能使孩子成为最有魅力、最吸引人、最受欢迎的魔法师!一分钟--为妈妈拿双拖鞋;为长辈敲敲背;为全家唱首歌;为朋友讲个笑话;为陌生人送上一句亲热的"你好"……甚至一句有病语的赞美、一个微笑、一次拥抱都能让笑悄悄爬上人们的脸庞……给别人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一分钟!
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呢?
我告诉自己:我要让孩子发现"有魔法的一分钟"!
一:活动目标:
1、幼儿体验一分钟,知道一分钟是很短的,但可以做很多事。
2、幼儿尝试做一件能让别人快乐的小事。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有秒针的大钟
3、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门房爷爷不快乐(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画面出现不快乐的门房爷爷。)教师:瞧,门房爷爷怎么了?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孩子:不开心,很难过……孩子:爷爷在叹气;爷爷的眉头拧在一起;爷爷的头发乱七八糟,看来心情很坏……
2、有魔法的一分钟
(1)一分钟是多久?
教师:可是,一分钟后忽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儿。(多媒体课件中门卫爷爷露出了笑脸。)提问:
奇怪呀!在这一分钟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使门卫爷爷变得快乐起来?
孩子:到超市买了很多吃的东西;有小鸟为他唱歌……一分钟是多久呢?
孩子:一会儿;妈妈说'分针走一圈;挺长的吧……
(2)体验一分钟A:第一次体验孩子看大钟体验一分钟。
B:第二次体验孩子自己做一件事体验一分钟。(有的孩子走了十步;有的孩子唱了一首英文歌……)C:小结:一分钟很短,但是可以做很多事情。
(3)有魔法的一分钟A:观看多媒体课件(内容:我们班的然然边给爷爷敲背边为爷爷唱歌,爷爷快乐地笑了……)B:提问:
一分钟里发生了什么事?
为什么这些事能让爷爷变得快乐起来?
C:小结:一分钟--做一件能让别人快乐的小事!这一分钟太神奇啦,简直就是有魔法的一分钟!真的那么神奇吗?真想试一试呀!
3、送你有魔法的一分钟
(1)提问:一分钟,你准备做一件什么事让别人快乐?
(2)幼儿尝试让客人老师快乐
反思:
"有魔法的一分钟"的确具有神奇的魔力!我没有想到"摩法师"竟成了"快乐"的第一受益者。教室里,不时会有孩子从我身边走过:"李老师,你真漂亮!""谢谢,听了你的夸奖我觉得很快乐!""不用谢,我也觉得很快乐!""李老师,你真辛苦,需要我的帮助吗?""李老师,这是我的爱心卡片,我把它送给你,因为你也有一颗爱心!"……我快乐极了,心情出奇地好,不知不觉也变得特爱说话,而妙语连珠、灵感闪耀!
"宝贝,理发啦!象个'阳光小子',真帅!""哎呀,李老师,我真高兴被你发现我的小秘密,你摸摸后面的头发,有什么感觉?""哎呀,刺刺的,象仙人球!""别怕,以后有危险,我会用我的头保护你!""真了不起,我真快乐,我有仙人球保护神啦!""我也很快乐,我是不是很勇敢!"而且,奇怪的是整个上午,所有的孩子都洋溢着快乐的笑脸,也许是孩子纯真的心灵,大家似乎很有默契,做了一件"让别人快乐的事"后总会产生这样的对话:"你快乐吗?"--"快乐!"--"我也很快乐!"于是,"快乐"成了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有了"快乐",突然之间,教室里发生了一些变化:教室成了快乐的海洋!
"快乐是一种香水,洒给别人,自己手上总会留下余香!"快乐就是如此简单。
接着,快乐开始走向家庭。不时听到家长们欣慰又激动的反应--"我嗓子哑了,孩子竟在我包里悄悄放了一卷清凉糖!""早餐时,孩子为我剥了一只鸡蛋。""昨晚,孩子又是为我敲背,又是为我揉肩,还问我'快乐吗'!""可不是,我家孩子也总在说'快乐',我倒真被他说'快乐'了!"……这就是"有魔法的一分钟"!是世界上最神奇、最简单的魔法!
"有魔法的一分钟"除了能让别人快乐,还有其他魔力吗?
从斯宾塞.约翰逊的《给你自己一分钟》的书中我得到了启示:一分钟,让我们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事业成功,并减轻来自工作与家庭中的压力,使我们的人生找到动力与意义,使我们的一生走向完满与成功。我想:对于孩子来讲,这些太深奥,太玄乎了,但由此我发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奥秘:
一分钟,我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多的魔力!
一分钟老师:每天可让不同的孩子做一分钟老师,也许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一分钟认字:也许每天只要花上一分钟认识一个字,日积月累的效果具有滴水穿石般的功力!
一分钟床头小幽默:睡前一个好玩的小笑话,能使孩子带着快乐的笑脸进入梦乡。也许,孩子以后会很有幽默感哦!
一分钟问题:告诉孩子,当你生气地要伸出拳头的时候能否用一分钟问自己一个问题"除了拳头,怎样才能让我不生气?";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一分钟勇气:孩子遇到困难时,用一分钟让自己安静一下"没关系,我还有其他办法吗?"一分钟忘记:也许同伴之间会发生很多不愉快的事,给自己一分钟,忘记不愉快!
一分钟干净:花上一分钟,洗洗手,洗一块手帕,整理一下抽屉,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有魔法的一分钟",你发现它的魔力了吗?
我想:它可以为孩子提供一种积极、快乐、健康的生活观,这对今后的成长无疑有着莫大的帮助,是他们孩子美丽人生崭新起点的最好礼物!
26、中班数学优秀教案《哈哈阿姨的魔法饼干》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对图形组合的变化产生兴趣,感受图形组合的神奇有趣。
2、大胆想象,尝试用各种图形拼搭简单的物体。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物质准备:
1、ppt
2、大背景
3、人手一份操作材料(三角形、圆形、方形等饼干和树木墙壁图片)
活动背景:
刚刚升入中班的幼儿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的图形图案,对各种形状十分感兴趣,但对于图形的组合变化正缺少一个启蒙。这本《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讲述的是一个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被坏魔法师控制,后来利用各种图形组合变化逃出魔法师城堡的故事。孩子们可以通过故事领悟到各种图形变化组合可以变成另外一种事物,扩展他们的空间感、图形思维。因此我们以此为载体,设计了本次数学活动。
活动过程:
一、谈谈饼干大不同(意图:通过聊一聊、说一说,唤起幼儿对饼干形状的记忆,激发活动兴趣。)师出示饼干盒,猜猜是什么?
提问:你吃过饼干吗?你吃过什么形状的饼干?
小结: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不同形状的饼干。
过渡: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饼干高手--哈哈阿姨,她会做各种各样的饼干,你们想吃什么形状的饼干,她都会做。
二、看看图形变一变(意图:在故事情境中使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图形组合的图案产生兴趣。);.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师讲述故事,哈哈阿姨咒语:好吃的饼干啊,如果你们能变成小老鼠陪我聊天那该多好啊!变变变!
1、提问:饼干真的变成小老鼠了吗?太神奇啦,饼干是怎么变成小老鼠的?
小结:原来圆形和三角形在一起,就可以变出东西来。
过渡:哈哈阿姨真的有魔法了,这下可以逃出去了。
2、要想逃出去,首先要打开这扇门,哈哈阿姨只有这些饼干,你觉得她会把这些饼干变成什么逃出去呢?哈哈阿姨咒语:好吃的饼干啊,请你们变成锯子让我逃出去吧?这个锯子是怎么变出来的呀?
小结: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在一起,可以变出许多东西。
3、提问:哈哈阿姨逃了出来,但是发现有一只小猫守在大门口,哈哈阿姨咒语:好吃的饼干啊,方方正正的砖头,你们可以变成什么来吓走小猫呢?谁来变变变?(讨论互动)这样东西是怎么变出来的?
小结:原来许许多多的图形在一起,拼一拼、搭一搭,就可以变出各种有趣的东西。
三、试试图形变变变(意图:大胆想象,尝试用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拼搭出简单的物体。)
1、哈哈阿姨终于能走了,打开大门,哇,原来城堡竟然在这么高的天空中,哈哈阿姨咒语:好吃的饼干啊,方方正正的砖头啊,高大的树木们,请你们变、啊变、变成什么才能下去呢?哈哈阿姨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你们能帮助她吗?你想变出什么来帮助哈哈阿姨下去呢?
2、幼儿尝试用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拼搭各种不同造型的东西。
重点关注幼儿拼搭过程中的想象和创造。
3、分享交流:你想了什么办法?是用什么图形变出来的?
提升:原来拼拼搭搭时两种图形重叠起来会更好看。原来一种图形可以由两种图形合起来代替。
四、吃吃:延伸活动(意图:使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图形的组合产生持久的兴趣。)在大家的帮助下,哈哈阿姨终于回到了家,为了感谢大家,哈哈阿姨准备送饼干给大家,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27、中班音乐优秀教案《神奇的魔法汤》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流畅的乐曲风格,辨识A段的渐强渐快与B段句末的重音。
2.借助故事情境加以想象,并能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装有水的矿泉水瓶人手两个、魔法布人手一张、黑板、粉笔2.音乐:约翰斯特劳斯《加速度圆舞曲》节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题二、情境贯穿,感受旋律(1)完整欣赏音乐,幼儿感受音乐的变化。
(2)出示矿泉瓶水,。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教师随音乐完整表现"变魔法"的动作示范。
(3)初步分解动作:点一点、搅拌、放魔法、摇摇变。
三、借助道具初步完整表现,感受乐曲与情境的匹配。
(1)出示装有矿泉水瓶的框,请幼儿依次拿取。
(2)幼儿尝试听音乐变魔法汤。
(3)讨论没有变出魔法汤的原因。
四、结合图谱,运用肢体动作感应乐曲变化。
(1)教师随乐描绘图谱。
(2)引导幼儿理解相应的记录符号,梳理经验。
(3)感知A段旋律"渐强渐快"的特点,用肢体动作加以表现。
(4)辨识B段乐句句末的重音,用肢体动作加以表现。
(5)结合图谱,跟随音乐用肢体动作完整表现。
五、展现成果,升华活动。
(1)讨论:你想魔法汤帮你实现什么愿望?
(2)出示魔法布,交待游戏要求。
(3)师幼跟随音乐完整表现故事情境。
六、结束,小结。
反思
颜色精灵的魔法汤》的乐曲选自约翰·施特劳斯的《加速度圆舞曲》中的第一小圆舞曲,是典型的ABA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在本次音乐欣赏活动中,我请幼儿欣赏约翰斯特劳斯的《加速度圆舞曲》中的"第一小圆舞曲",让幼儿体验倾听、辨识、表现音乐的兴趣。
音乐是开启幼儿智力大门的一条捷径。我希望幼儿能将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与所欣赏的曲子相联系,帮助幼儿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为此,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欣赏法、启发联系法和情绪感染法进行教学。
28、幼儿园大班科学《会魔法的吸管》教案
设计意图:
幼儿对自然界的事物有着独特的好奇心,生活中的他们不断探索和发现着来自身边的一切有趣的事情。而水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喜欢的东西,我们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创设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成为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纲要》中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从而我们选择的《会魔法的吸管》,这一活动内容也正体验了科学活动生活化的原则,引导孩子探索水杯中有大气和水的压强,水就会沿着管子向压强小的低处流出。
活动目标:
1.感知虹吸现象,了解虹吸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探究产生虹吸现象的条件,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让孩子乐于观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重、难点:
能够在探索水杯中有大气和水的压强的过程中,发现水就会沿着管子向压强小的低处流出。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大杯子1个、小杯子2个、弯曲吸管1根、颜料(色素)、水。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嗨,我是佳佳老师。
——嗨,我是小淘气。
——佳佳老师:今天佳佳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游戏:《会魔法的吸管》;
——小淘气:噢!到底是什么吸管会魔法这么厉害呢?
二、出示视频(马桶中的虹吸现象)
——小淘气:妈妈,为什么按下马桶的放水按钮就会有水流出来呢?
——妈妈:因为马桶在放水时,利用了虹吸原理。
——小淘气:什么是虹吸原理呢?
(PPT:出示实验材料)
实验1:
——虹吸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变身科学小侦探,一起来探索其中的科学原理吧!
一、(出示视频,探索虹吸现象。)
——实验发现:
——高杯子里的颜料水,被吸管吸到低杯子中;这就是虹吸现象。
科学原理:虹吸效应,又称虹吸现象,物理上原本是指由于液态分子间存在引力与位能差能,液体会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虽然水两边大气压强相同,但由于水位差,水压大的一边由于重力下流,水压小的一边由于大气压上流,直到两边的大气压力加水压相等,容器内的水面变成相同的高度,水就会停止流动。利用虹吸现象很快就可将容器内的水抽出。
(实验材料:)
实验2:
——按照这个原理,我们还可以做另一个有趣的小实验
——实验发现:当水杯液面持续升高但不超过小孔位置时,杯中吸管内的液面始终与杯中液面保持平齐。当水杯液面高于小孔位置后,水开始从吸管的最高处往另一端流出,并且当水杯中的液面低于小孔位置后,吸管中的水依然持续往另一端流出,直到杯中吸管底端与液面平齐才停止。最终,3个杯中的水汇集到最下端的杯子,这就是虹吸现象。
——结束语:虽然这些实验原理听起来晦涩难懂,要孩子们完全理解还存在一定难度。但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个奇妙的科学现象和小实验,正在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探索的欲望。
29、音乐活动《小精灵的魔法汤》中班优质教案
设计意图:
音乐游戏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与创造,进而形成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本节活动的音乐节选自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加速度圆舞曲》第一小圆舞曲,是典型的ABA三段式曲式结构,乐曲欢快流畅,有明显的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对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这节课幼儿在故事情境中加以想象,运用图谱和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旋律,尝试创编动作,让幼儿对音乐有更直观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大胆的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象,体验倾听、辨析、表现音乐的乐趣。同时为幼儿创设了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大胆想象,发挥创造力。
活动目标:
1.通过图谱来感受、了解ABA的曲子结构。
2.大胆表现,尝试用创编的动作表现音乐。
3.借助故事情境来想象,体验在音乐中变魔法的乐趣。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重点难点:
大胆表现,尝试用创编的动作表现音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一份,瓶子(瓶盖有颜色和无颜色)各一个,魔法袋子每人一个,披风,皇冠,手杖,音乐《蓝精灵》《小精灵的魔法汤》
活动过程:
一、 情境导入
《蓝精灵》入场
引导语: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魔法森林,到这里来的每个人都能得到魔法(魔法棒点一点),我是最会变魔法的—魔法精灵,我最喜欢做魔法汤,我做的魔法汤可不是用来喝的呦,是帮人们实现愿望的!
二、观看“魔法”,初步制作魔法汤
1、你们想知道我的魔法汤是怎么做的吗?请小朋友们仔细看我做了哪些动作?怎么做的好吗?
串词:有请我的道具:这是一瓶普通的矿泉水,小朋友看一看,还需要一块魔法布,你们检查一下,在小朋友面前抖一抖,请小朋友摸一摸,有没有问题?接下来我要把魔法布盖在矿泉水瓶上面,掀开让幼儿看一眼,有问题吗?再次盖上,有请我的魔法音乐,我要开始做魔法汤了。
2、听着音乐,教师完整演示。★
3、倒数3个数,看我成功了没有?水瓶里的水变色了。在变魔法时,老师做了哪些动作?(点一点、搅一搅、摇一摇,手指收拢放开的动作……搅拌是为了让魔法汤更均匀,放材料是为了增加魔力,点住是为了不让魔法流走,摇晃是为了混合魔法材料。)
4、你们想变吗?请小朋友们随意站在一个瓶子前面,将魔法布盖在瓶子上。(没有成功)★
三、引出图谱,感受ABA的音乐结构。
1、坏了,我忘了告诉你们我的魔法配方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边完整听音乐旋律,边看乐谱。
2、梳理经验,提问:谁能看明白这个魔法配方代表做哪些事情?
(圆圈—点住魔法,不让魔法逃掉2次。螺旋-用力转圈圈-越来越快的搅拌,4次。箭头-施加魔法-4次。摇一摇,看一看,前面轻轻地摇,后面重重的摇。)
3、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第一段和第三段音乐是一样的)
4、我们一起来跟着魔法配方试一下。(教师带动幼儿做动作)★
5、(看图谱)还有人没有学会这个魔法配方?那我们再来练习一次。★(师不做,简单提示)
四、展现成果,升华活动(再次制作,尝试创编)。
1、师:我们用刚才学会的魔法再变一次好不好,注意按照魔法配方来操作哦~★
2、师幼和着音乐做动作。音乐停止,师: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揭开布,孩子们发现了瓶子水色的变化。(收瓶子)
3、恭喜你们,都成为了合格的魔法师,不过你们现在还是初级魔法师,你们想当高级魔法师吗?刚才我们除了这样摇还能怎么摇?怎么搅拌?★
4、还有没有更厉害的搅拌方法?还可以怎么摇?我们再试一试用自己不一样的魔法看还能不能做出魔法汤来。★恭喜你们已经成为一名高级魔法师了。
5、做出来的魔法汤可以喝吗?不能,是帮助人们变快乐的!让我们回班再研究一下更厉害的魔法吧!
活动总结:
幼儿在故事情境中加以想象,运用图谱和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旋律,尝试创编动作,对音乐有更直观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大胆的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象,体验到了倾听、辨析、表现音乐的乐趣。同时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大胆想象,发挥创造力。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30、中班数学绘本优质课教案: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反思
活动目标:
1.根据绘本故事内容,尝试将图形组合拼图。
2.能将不同图形进行创意组合,并尝试统计图形的数量。
3.体验探索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点:
根据故事情节,大胆展开想象,能将不同的图形进行创意组合拼图。
活动难点:
在创意组合拼图的基础上,能够尝试统计图形的数量。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PPT课件。
2.幼儿操作卡。
3. 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图片若干。
经验准备:有拼搭图形的已有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通过ppt的演示出示主要人物,激起幼儿兴趣。
今天啊我带来了一件非常神奇的东西,(魔法棒)魔法师能用魔法棒变出许多神奇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变出了什么东西
二、基本部分
(一)欣赏故事,感受图形的变化
1.讲述画面2——6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
2.讲述画面7——13内容,初次感受单一图形的组合。
3.讲述画面14——16内容,尝试进行两种图形的创意组合。
师:从前有一位非常懒惰的魔法师,他什么事情都不喜欢做,可是他需要做魔法药啊,于是他用魔法变出了一个正在烤饼干的哈哈阿姨,魔法师想让哈哈阿姨来给他做魔法药,于是哈哈阿姨在辛辛苦苦做魔法药的时候,这个魔法师把哈哈阿姨做的饼干全部都吃光了,哈哈阿姨觉得非常生气,哈哈阿姨把所有的魔法药都喝光了,于是魔法师就把哈哈阿姨关进了监狱里,小朋友们,哈哈阿姨被关进监狱了,你们有没有办法可以帮帮她,可以用什么办法可以帮她逃出来?
师:她听到了小朋友给她想的办法,于是她偷偷的逃出来了,可是这时候在门口睡觉的大猫突然醒了,张开爪子想扑向哈哈阿姨,哎,刚才哈哈阿姨是不是喝了魔法药啊,哈哈阿姨也有了魔法,哈哈阿姨念了一个咒语,把墙上的砖头变成什么,变成了一只大狗,你们看看大狗的身上是什么形状(长方形)长方形有几个角几条边,它的边是一样长的吗,哪两天边是一样长的,长方形相对的边是一样长的,这就是说这只大狗是由许多这样的长方形拼起来的,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朋友你们觉得大狗用圆形来拼可以吗?你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一个图形圆溜溜,没有脚,滚动起来真能跑,那个圆形能不能一个挨着一个拼呢,我们来试一下,你们觉得圆形拼的和长方形拼的有什么不一样,因为这个圆形圆圆的没有脚,所以它拼起来中间会有空隙,那你们觉得是长方形拼出来的小狗好看一些还是用圆形拼出的小狗好看呢,为什么呢,因为长方形有四个脚,四条边,拼起来可以紧紧的挨在一起,圆形圆圆的没有脚拼出来中间会有空隙,所以用长方形拼出的大狗更加厉害,一下子把大猫赶走了。
师:哈哈阿姨来到了城堡的门口,发现这个城堡在天上,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啊,他们要什么逃走你们的想法非常棒,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他们还可以用什么飞下去呢,那你们有想过有没有什么有翅膀的东西可以帮助她呢,找一个大一点小鸟来帮助他们,我们来看一看,这只小鸟它是什么样子的,那你们想一想这个小鸟可以用什么来拼呢?现在老师给你们变个魔术,睁大眼睛来看一下(把圆形对折)这个圆形变成了什么(半圆形)这回又变成了什么(半圆展开)来仔细看一下这个圆形是不是有两个半圆,老师在这里给你们准备了很多图形,在这个框子里一共有几个图形,有几个圆形,几个半圆形,接下来请小朋友来前面进行一共拼小鸟的有游戏,
(1)幼儿大胆想象,交流想法。
(2)个别示范拼图,共同讨论完成大鸟的拼图并尝试记录。
师:谁想来试一试,一个孩子拼一个部分,想好你要拼什么部分,孩子们他在这个框子里拿出了一个图形,还剩下几个图形呢?
小结:小朋友真会动脑筋,帮助哈哈阿姨变出了一只大鸟逃出城堡。
(二)继续讲述故事,幼儿交流讨论,进行不同图形的创意拼图。
1.激发幼儿想象力,通过观察帆船的实物图片,思考如何利用手中的图形用拼出帆船
师:哈哈阿姨看到小朋友们拼出的小鸟,她也从口袋里拿出了几块饼干,用魔法拼了一只大鸟,哈哈阿姨和大鸟来到了三角树森林里,这个三角树森林下面有一条非常宽的河,那为了过河哈哈阿姨该怎么办呢,这个河太宽了大鸟飞不过去怎么办呢,可以用魔法拼一个大帆船,这个帆船可以用什么形状来拼呢 ,我这里也有很多三角形,这个绿色的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个三角形的边是斜斜的,长出的扁扁的
这个三角形呢,这个边是直的,边有点短,这个三角形,它的两个边一样长,它们三个都不要,后面的桌子上,老师都为每个小朋友们准备了五个不一样的三角形,请你们用三角形来帮哈哈阿姨来拼帆船,帮哈哈阿姨过河,再拼之前老师提一个小要求,你们只有三分钟的时间,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拼完,计时开始
2.幼儿进行创意拼图,并进行记录。
3.作品展示验证,评价小结(在孩子操作工程中,老师将孩子的作品照照片进行展示)
你拼出了什么?用了哪些材料?交流、检查。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31、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真正的大力士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体会故事中主人公乐于助人的精神。
2.理解故事,能根据画面讲述故事情节,大胆预测故事发展。
3.能对角色有自己的评价。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故事,根据画面讲述故事
难点:大胆预测故事发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过帮助别人的经验。
2.材料准备:
教师用材料:教学读本7-7、教具“真正的大カ士”中的字卡、课件“真正的大力士”。
幼儿用材料:幼儿读本7-7、学具“真正的大カ士”中的字卡。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谈话导入,引出故事。
教师:咱们班上谁的力气大?カ气大的人有一个称呼叫作“大力士”。今天的故事里,
大象文文要去参加森林大力士比赛,它能赢得比赛吗?一起来看看吧!
二、理解阅读
1.幼儿自由阅读,教师引导幼儿大致了解故事内容。
2.翻开教学读本,教师用不同语调模仿角色对话,生动地朗读故事,幼儿完整欣赏。
3.阅读封二~第1页,引导幼儿了解故事背景。教师:文文有什么本领?它要参加什么比赛?你覚得文文有可能获胜吗?三
4.逐页阅读第2~9页,引导幼儿模仿角色对话,感受文文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师:兔子、山羊、熊猫、小猪分别让文文帮忙做什么?文文是怎么做的?
背上这么多东西,你觉得文文会有怎样的感受?如果是你,你会愿意帮忙吗?
5.阅读第10~11页,引导幼儿观察圆圈里的小图,并大胆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教师:文文分别把东西送给了谁?为什么报名结束了?文文的心情如何?猜一猜事情
会有转机吗?
6.阅读第12~13页,揭晓故事结局,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文文最终获得了大力土奖杯吗,为什么?你觉得文应该获奖吗,为什么?
小结:文文虽然失去了比赛资格,但它不怕辛苦和麻烦,热心帮助了其他动物运送东西,是真正意义上的大カ士。
三、拓展阅读
1.播放课件“故事宝盒”,引导幼儿再次完整欣赏故事。引导幼儿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帮助过他人的事情。
教师:你帮助别人做了什么?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完成第14页“趣味阅读”的活动,进行句式仿编。鼓励幼儿使用多样的动词,如搬、举、抬、扛等。
四、结束活动
教师与幼儿约定今天做一件帮助别人的事情,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总结:
通过《谁是大力士》这节课,孩子们理解到了故事内容,体会到了主人公乐于帮助他人的的精神,也让孩子们懂得有时候帮助他人或许会让我们错过成功的机会,但付出就会有所回报,朋友之间的互相帮助会让你收获更有价值的东西。这节语言课,让宝宝们更开心的去接受了知识,相信:只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一定会在教育教学中有所突破与长进的,学会打破自己的固有的状态,改变教师的身份位置,关注幼儿的内心世界,实际教学中多从幼儿的角度考虑;在教学中要追随幼儿的自然状态来调整预设的目标、程序和内容,尊重幼儿的现在状态与水平。最重要的是真正地转变教育观念,不能将幼儿看成是被教育和改造的对象,而应当将幼儿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而在实践中更好地尊重幼儿。作为ー名幼儿教师,我们的爱不应该是盲目的。教师只有在坚持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发挥自己在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32、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精灵的魔法汤》反思
设计意图
乐曲选自约翰·施特劳斯的《加速度圆舞曲》中的第一小圆舞曲,是典型的ABA三段体的曲式结构。A段的音乐不断由弱变强,由慢到快而得名为“加速度”,B段音乐格外轻松活泼,最后回到A段。整首乐曲欢快流畅,让人情不自禁地想翩翩起舞。这种音乐力度、速度产生的变化能带给孩子愉悦和激情,也能引发孩子情绪的自主表达。
本活动力图借助图像符号、肢体律动来帮助孩子对音乐有更直观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将“小精灵制作魔法汤”为游戏情境贯穿始终,帮助孩子富有兴趣地反复倾听感受,富有创意地表达表现。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欢快、流畅的音乐风格,通过图谱来感受、了解ABA式的曲子结构特点。
2、感受乐曲渐强、渐快的旋律特点,并用肢体动作表现旋律变化。
3、借助故事情境来想象,体验倾听、辨析、互动的乐趣。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ABA的曲式风格。
难点: 感受A段音乐渐强渐快的旋律特点。
活动准备
矿泉水瓶、水、盖子里有颜料、黑色塑料袋、约翰斯特劳斯《加速度圆舞曲》选段1:27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故事导入,激趣引题。
师:森林里住着一只小精灵,她发现森林里的树木感染了病毒,这将会毁灭整片森林。正当小精灵一筹莫展的时候,魔法师告诉他只要熬制一种神奇的魔法汤就能消灭病毒拯救整片森林。熬制魔法汤的配方就藏在一首音乐里面……让我们一起仔细的听一听吧!
二、基本部分:
(一)幼儿第一遍完整欣赏音乐,交流感受。
教师:小朋友听完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
教师小结: 这是一段欢快、流畅的乐曲。既然魔法汤的配方藏这段在音乐里,那我们就就尝试着破解其中的奥秘,帮助小精灵拯救他的森林,好吗?
(二)分段欣赏音乐,绘画记录引出图谱。
1、播放A段音乐用粉笔在黑板上描绘乐谱。
(1)梳理经验,引导幼儿发现A段音乐的渐强、渐快。
提问:咦!符号和熬制魔法汤有什么联系呢?谁能看明白这些符号?(搅拌、加魔法)让幼儿指出相对应的符号。
(2)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渐强、渐快。
教师:我们可以怎么搅拌呢?每一次搅拌好后,要加几次魔法?(4次)追问:速度一样吗?
(3)聆听A段音乐,一起做动作。
2、播放B段音乐用并描绘乐谱。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受B段音乐的轻松活泼。
3、播放A段音乐。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发现ABA的曲式结构。
(三)动作感知,深入乐段。
1、第二遍完整播放音乐。老师带动幼儿共同听音乐做动作。常规要求:瓶子拿好后,放前边,不要乱动噢,不然魔法可要逃走了。
道具准备:这一次没有在瓶盖上涂上颜料。
提问:怎么了?——幼:没有变出来。
2、讨论为什么没有变出彩色水的原因。
教师:为什么没有变出来?(可能是我们动作没做好)
小结:我们把刚才没做好的地方改过来再来一次好不好?
3、再次完整听音乐变魔法两次。
每次失败后一起讨论要注意的细节。
4、完整欣赏音乐。
请幼儿闭上眼睛回忆动作要领,教师轻轻的将瓶盖有颜料的瓶子放到幼儿前面。
5、展现成果,升华活动。
(1)教师用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魔法师变魔术可要用到魔法袋噢。”请幼儿将布盖在瓶子上。
(2)师幼和着音乐做动作。
(3)音乐停止,师:1、2、3幼儿揭开魔法袋,发现魔法汤熬制成功。
(4)揭开布,孩子们发现了瓶子水色的变化。
三、结束部分:
师:我们可以帮小精灵破解了魔法,他可以去拯救整片森林啦!开心吗?这首藏着配方的音乐好名叫《加速度圆舞曲》,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欣赏这首好听的乐曲。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欣赏法、启发联系法和情绪感染法进行教学。首先,我用故事引入激发幼儿兴趣,使孩子们对制作“魔法汤”的过程感兴趣,最后,在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魔法汤、变出魔法汤的那一环节,有一个孩子还没等到我音乐响起就把颜色摇出来了,情急之下马上换了一瓶,才使现场没有尖叫的声音。课后在反思中,我意识到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个性。同时,也看到了随机教育策略的重要性,及自己在引导幼儿学习、随机教育策略方面的欠缺。孩子们通过游戏的开展,可以初步的感知ABA的曲式结构,但是对于渐强、渐快的旋律特点这方面老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因此孩子们在用肢体来感应旋律变化方面不能很好的来体现,目标二就没有完满达成。
虽然在活动中我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但是我相信,只要每次认真的实践总结,一定可以有所收获。
33、小班音乐教案:小精灵的魔法汤反思
小精灵的魔法汤音乐教案,音乐游戏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与创造,进而形成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作品《加速度圆舞曲》第一小圆舞曲,是典型的ABA三段式曲式结构,乐曲欢快流畅,有明显的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对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这节课幼儿在故事情境中加以想象,运用图谱和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旋律,尝试创编动作,让幼儿对音乐有更直观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大胆的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象,体验倾听、辨析、表现音乐的乐趣。同时为幼儿创设了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大胆想象,发挥创造力。
活动目标
1.通过图谱来感受、了解ABA的曲子结构。
2.大胆表现,尝试用创编的动作表现音乐。
3.借助故事情境来想象,体验在音乐中变魔法的乐趣。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重点难点
大胆表现,尝试用创编的动作表现音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一份,瓶子(瓶盖有颜色和无颜色)各一个,魔法袋子每人一个,披风,皇冠,手杖,音乐《蓝精灵》《小精灵的魔法汤》
活动过程
一、 情境导入:
《蓝精灵》入场
引导语: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魔法森林,到这里来的每个人都能得到魔法(魔法棒点一点),我是最会变魔法的—魔法精灵,我最喜欢做魔法汤,我做的魔法汤可不是用来喝的呦,是帮人们实现愿望的!
二、观看“魔法”,初步制作魔法汤
1、你们想知道我的魔法汤是怎么做的吗?请小朋友们仔细看我做了哪些动作?怎么做的好吗?
串词:有请我的道具:这是一瓶普通的矿泉水,小朋友看一看,还需要一块魔法布,你们检查一下,在小朋友面前抖一抖,请小朋友摸一摸,有没有问题?接下来我要把魔法布盖在矿泉水瓶上面,掀开让幼儿看一眼,有问题吗?再次盖上,有请我的魔法音乐,我要开始做魔法汤了。
2、听着音乐,教师完整演示。★
3、倒数3个数,看我成功了没有?水瓶里的水变色了。在变魔法时,老师做了哪些动作?(点一点、搅一搅、摇一摇,手指收拢放开的动作……搅拌是为了让魔法汤更均匀,放材料是为了增加魔力,点住是为了不让魔法流走,摇晃是为了混合魔法材料。)
4、你们想变吗?请小朋友们随意站在一个瓶子前面,将魔法布盖在瓶子上。(没有成功)★
三、引出图谱,感受ABA的音乐结构。
1、坏了,我忘了告诉你们我的魔法配方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边完整听音乐旋律,边看乐谱。
2、梳理经验,提问:谁能看明白这个魔法配方代表做哪些事情?
(圆圈—点住魔法,不让魔法逃掉2次。螺旋-用力转圈圈-越来越快的搅拌,4次。箭头-施加魔法-4次。摇一摇,看一看,前面轻轻地摇,后面重重的摇。)
3、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第一段和第三段音乐是一样的)
4、我们一起来跟着魔法配方试一下。(教师带动幼儿做动作)★
5、(看图谱)还有人没有学会这个魔法配方?那我们再来练习一次。★(师不做,简单提示)
四、展现成果,升华活动(再次制作,尝试创编)。
1、师:我们用刚才学会的魔法再变一次好不好,注意按照魔法配方来操作哦~★
2、师幼和着音乐做动作。音乐停止,师: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揭开布,孩子们发现了瓶子水色的变化。(收瓶子)
3、恭喜你们,都成为了合格的魔法师,不过你们现在还是初级魔法师,你们想当高级魔法师吗?刚才我们除了这样摇还能怎么摇?怎么搅拌?★
4、还有没有更厉害的搅拌方法?还可以怎么摇?我们再试一试用自己不一样的魔法看还能不能做出魔法汤来。★恭喜你们已经成为一名高级魔法师了。
5、做出来的魔法汤可以喝吗?不能,是帮助人们变快乐的!让我们回班再研究一下更厉害的魔法吧!
活动总结
幼儿在故事情境中加以想象,运用图谱和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旋律,尝试创编动作,对音乐有更直观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大胆的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象,体验到了倾听、辨析、表现音乐的乐趣。同时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大胆想象,发挥创造力。
34、幼儿园教案反思中班体育游戏:我的魔法棒一物多练
设计意图
在户外自主游戏时,我发现小朋友们总喜欢去幼儿园大树下捡树枝玩, 一些树枝被小朋友分成一根根短棒,这些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最爱的游戏。但是男孩子最喜欢的玩法就是把树枝作为攻击别人的武器。根据幼儿对树枝的喜爱,为了引导孩子们玩出更多安全有趣的玩法,特设计了本次体育活动。树枝可以拿在手上玩,叶可以放在地上玩,让幼儿在玩中探索出更多好的玩法,结合幼儿走、跑、跳等动作练习就成了一种简易、好玩的运动器械,这可以给幼儿带来不同的锻炼,同时也让幼儿体验了一种环保的游戏方式。
活动目标
1.技能目标:探索树枝的各种方法,发展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2.认知目标:通过自主尝试与同伴相互合作游戏,体验树枝的多种玩法。
3.情感目标:进一步增强对游戏的兴趣及感受集体游戏的快乐。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树枝锻炼身体的多种方法。
难点:启发引导幼儿自由探索树枝的各种玩法。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根树枝(长短为 50—60 厘米左右)、头饰若干(猴王、小猴子)、纸球。
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的图形标志各 1 个,分别放在场地四周。
3.小扩音器、音乐(欢快的音乐、西游记主题曲)。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集体)
幼儿以小猴身份手持树枝进入场地,四散地围在猴王身边(教师)边听音乐边做小猴热身操:伸展运动(前平举、上举)——体侧运动(上举、体侧)——下蹲运动(前平举、下蹲)——腹背运动(上举、前屈)——跳跃运动(跳、前后左右分腿跳)。
基本部分:(集体与分组轮换)
1.游戏《金箍棒》
(1)介绍游戏名称,讲解玩法;猴王念儿歌:“小猴小猴真聪明,小猴最爱动脑筋,手拿金箍棒变成正方形,正一方一形。”小猴边听儿歌边在场内四散慢跑。当听到“正一一方形”时,立即朝正方形标记方向跑去,用树枝搭成正方形。当听到“三——角——形”时,立即朝三角形标记方向跑去,用树枝搭成三角形。
(2)游戏进行三遍,分别变成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游戏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同伴间要团结合作。
规则:要听到最后一个“形”字后才能用树枝搭图形。
2. 幼儿探索树枝的多种玩法。
(1)猴王鼓励小猴用棍棒搭出许多图形,而且还会用树枝锻炼身体。(示范2-3 种玩法)请小猴也动脑筋,想出各种用树枝锻炼身体的办法。
(2)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自由组合玩树枝,教师启发指导,并参加活动。
(3)幼儿自由探索树枝的各种玩法,教师注意发现幼儿有创意的玩法。教师:树枝可以怎么玩?请你去找一个空地方试一试
(2)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的玩法。
教师:你是怎么玩的?请你来做给大家看一看。
(3)集体探索、总结树枝的玩法:树枝除了可以用来当做金箍棒玩耍,还可以跳格子、钻山洞、骑大马、开火车。
(4)再次探索,鼓励幼儿学习同伴的玩法。教师:刚才小朋友介绍的这些玩法中有哪些是你没有玩过的?请你再去试试吧。
3.区域游戏。
(1)赶小猪:用树枝把小纸球赶回“猪圈”。
(2)跳格子:用树枝拼成多个格子,依次跳过摆好的树枝。
(3)划小船:两人配合双手握住树枝,念着“嘿哟、嘿哟、嘿嘿哟”,然后翻过身体。
(4)跳树枝: 三人为一组,尝试合作用长树枝有节奏的在地面敲打,其中一名幼儿单脚、双脚跳交替跳。
结束部分:(集体)
放松游戏:“穿山洞”回花果山。
幼儿放好树枝后,每两人相对用手搭成山洞,末组幼儿从山洞中穿过后, 其余各组依次个一穿行,直接全部穿过。在欢快的乐曲声中结束。
活动反思
1.注意事项:树枝的长短、粗细的设计都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保证活动器械的安全性。
2.延伸情况:
(1)在活动中,要积极启发幼儿大胆创造出更多的游戏玩法,感受树枝与其它活动材料的不同特性。
(2)在日常活动中,带领幼儿进行多种树枝的组合玩法,提高幼儿运动兴趣和相互协助的意识。
35、幼儿园中班数学绘本:真正的魔法师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序数的基础上能根据提示,找到事物相对的位置。
2.在绘本情境中,看懂数学符号“→”,体验数学思考的乐趣。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有关绘本内容的PPT,任务卡(利用现有场景设置的带有箭头的任务卡)、图片(各种魔法帽)、魔法帽各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能熟练点数1~10。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PPT1(魔法城)。师:这是哪里?这是谁?(魔法师)
小结:欢迎来到魔法城,这里住着一位大魔法师,他办了一所魔法学校。
2.出示PPT2(小魔法师们在玩耍)。师:有几位小魔法师?
出示PPT3(小魔法师们按照大小个排队)。师:他们是怎么排队的?
小结:魔法学校里一共有十位小魔法师,他们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好队,准备去参加魔法考试了。
(价值分析:通过魔法城图片的解读,帮助孩子们迅速地进入活动情境,并初步接触“→”)
二、魔法考试
(一)找钥匙
1.出示 PPT4(第一个考试——找钥匙,并添加“↓7”)。师:第一个考试是找钥匙,钥匙在最大的书架上的柜子里。
提问:钥匙在哪里?“↓7”是什么意思?
小结:“↓7”就是按照箭头的方向,从上往下数第7个。
2.出示 PPT5(小魔法师们找钥匙)。师:哪几位小魔法师找对了?
小结:箭头“↓”表示从上往下数,一共有5位小魔法师闯关成功。
(二)找魔法卡片
1.出示 PPT6(第二个考试——找卡片,并添加“↑6”)。师:大魔法师给出了第二个题目,谁看懂了?是什么任务呢?
小结:第二个考试是从下往上数,在第6个抽屉找9张卡片。
2.出示 PPT7(小魔法师们找卡片的情况)。师:他们错在哪里?
小结:箭头从哪里开始,就表示从哪里开始数数。先要从下往上数,找到第 6 个抽屉,还要在抽屉里找9张牌,才算完成任务。
(三)寻找魔法斗篷
1.出示 PPT8(两位小魔法师通关)。师:通过两轮考试,最后只剩下了两位魔法师,让我们为这两位小魔法师拍手庆贺吧。
2.出示 PPT9(第三个考试——找衣服,并添加“→10”)。师:请仔细阅读任务卡,获得卡片上的信息,把这些信息都用起来就能完成挑战了。(从左到右数,第10件衣服)
(价值分析:通过三个任务,有层次性地帮助孩子们了解并内化相关符号。第一次任务,在幼儿解读的基础上由教师来告知任务内容;第二次,主要由幼儿来解读,并用语言组织,说出任务内容;第三次,由幼儿解读任务,并自己寻找图片上的答案)
三、寻找魔法帽
1.过渡。师:小魔法师终于来到了魔法城,他为了感谢我们,从魔法城给我们寄来了几张卡片。
2.解读卡片信息(寻找魔法帽图片的任务)。师:请说说卡片上藏着的任务是什么。(请幼儿一张张解读卡片上的信息)
3.幼儿两人或是三人一组,持一张任务卡,去寻找魔法帽图片。
4.展示幼儿找出的图片(各种魔法帽),教师给每一位幼儿分发魔法帽。
(价值分析:结合现实的情境,运用任务卡,在真实的操作中帮助孩子们真正地了解本次活动中数学符号的含义,激发幼儿运用逻辑与关系,寻找礼物,并获得真实的礼物,给予幼儿活动中参与的满足感)
活动反思
首先,活动目标的达成情况较好。为了达成目标,我主要采取了三个措施:一是在PPT中,为了方便幼儿验证,在图示上加入了数字;二是故事情境中,安排了三个与目标匹配的任务,并且利用“找对”与“纠错”来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三是操作紧紧围绕目标,结合活动场地,提供了任务卡片,让幼儿在现实操作中去运用序数与箭头。
36、幼儿园故事《真正的大力士》大班语言教案
通过活动让幼儿体会故事中主人公乐于助人的精神,理解故事,能根据画面讲述故事情节,大胆预测故事发展,能对角色有自己的评价。
设计意图
《纲要》在语言领域指出“幼儿能连贯地讲述事件以及对图片和物品的认识,能大胆地使用适当的词、句、语段来表达,乐于参加讨论和辩论。”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话来讲述故事,并体会到帮助别人的乐趣。
活动目标
1.体会故事中主人公乐于助人的精神。
2.理解故事,能根据画面讲述故事情节,大胆预测故事发展。
3.能对角色有自己的评价。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根据画面讲述故事
难点:大胆预测故事发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过帮助别人的经验。
2.材料准备:
教师用材料:教学读本7-7、教具“真正的大カ士”中的字卡、课件“真正的大力士”。
幼儿用材料:幼儿读本7-7、学具“真正的大カ士”中的字卡。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谈话导入,引出故事。
教师:咱们班上谁的力气大?カ气大的人有一个称呼叫作“大力士”。今天的故事里,
大象文文要去参加森林大力士比赛,它能赢得比赛吗?一起来看看吧!
二、理解阅读
1.幼儿自由阅读,教师引导幼儿大致了解故事内容。
2.翻开教学读本,教师用不同语调模仿角色对话,生动地朗读故事,幼儿完整欣赏。
3.阅读封二~第1页,引导幼儿了解故事背景。教师:文文有什么本领?它要参加什么比赛?你覚得文文有可能获胜吗?三
4.逐页阅读第2~9页,引导幼儿模仿角色对话,感受文文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师:兔子、山羊、熊猫、小猪分别让文文帮忙做什么?文文是怎么做的?
背上这么多东西,你觉得文文会有怎样的感受?如果是你,你会愿意帮忙吗?
5.阅读第10~11页,引导幼儿观察圆圈里的小图,并大胆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教师:文文分别把东西送给了谁?为什么报名结束了?文文的心情如何?猜一猜事情
会有转机吗?
6.阅读第12~13页,揭晓故事结局,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文文最终获得了大力土奖杯吗,为什么?你觉得文应该获奖吗,为什么?
小结:文文虽然失去了比赛资格,但它不怕辛苦和麻烦,热心帮助了其他动物运送东西,是真正意义上的大カ士。
三、拓展阅读
1.播放课件“故事宝盒”,引导幼儿再次完整欣赏故事。引导幼儿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帮助过他人的事情。
教师:你帮助别人做了什么?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完成第14页“趣味阅读”的活动,进行句式仿编。鼓励幼儿使用多样的动词,如搬、举、抬、扛等。
四、结束活动
教师与幼儿约定今天做一件帮助别人的事情,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总结
通过《谁是大力士》这节课,孩子们理解到了故事内容,体会到了主人公乐于帮助他人的的精神,也让孩子们懂得有时候帮助他人或许会让我们错过成功的机会,但付出就会有所回报,朋友之间的互相帮助会让你收获更有价值的东西。这节语言课,让宝宝们更开心的去接受了知识,相信:只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一定会在教育教学中有所突破与长进的,学会打破自己的固有的状态,改变教师的身份位置,关注幼儿的内心世界,实际教学中多从幼儿的角度考虑;在教学中要追随幼儿的自然状态来调整预设的目标、程序和内容,尊重幼儿的现在状态与水平。最重要的是真正地转变教育观念,不能将幼儿看成是被教育和改造的对象,而应当将幼儿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而在实践中更好地尊重幼儿。作为ー名幼儿教师,我们的爱不应该是盲目的。教师只有在坚持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发挥自己在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37、幼儿园大班语文教案《我的老师真正好》
活动名称:语言
活动内容:诗歌《我的老师真正好》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激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心意。
2、通过儿歌欣赏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
3、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
4、理解诗歌内容,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5、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分析:重点——了解教师节的有关常识,并能大胆地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难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活动准备:知识——请家长在家中与幼儿讨论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之情。物质——布置老师爱我的照片展。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导幼儿知道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
二、利用《老师爱我》的照片展,激发幼儿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之情。
提问:照片上的老师在干什么?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老师关心爱护小朋友时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为什么?
三、通过欣赏诗歌《我的老师真正好》,激发幼儿爱老师的美好情感。
1、完整欣赏诗歌。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掌握诗歌内容。
提问:老师都教小朋友什么本领?当你的衣服扣子掉下来的时候,老师是怎么做的?当你感到不舒服的时候,老师是怎么做的?
3、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四、鼓励幼儿大胆地说一句祝福老师的话。
38、大班数学教案《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反思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
【活动目标】
1、通过猜想、组合,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
2、大胆想象,尝试运用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拼出各种图案。
3、体验图形分、合的乐趣。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交互式电子白板及课件。
2、电脑若干台。
3、三角形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游戏“身体变变变”。教师说咒语,幼儿变成相应的物品。
2、师:有一位懒惰的魔法师,他想制作一种魔法药,只要吃了这种魔法药,不管什么愿望都能实现。
(二)教师讲述故事,初步巩固图形的特征。
1、教师讲述故事至“猫竖起爪子扑向阿姨。”提问:你猜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
幼儿根据图画,自由回答。
2、师:看看大狗是用什么变成的?“方方正正的砖”,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是方方正正的?
小结:我们身边的黑板、窗子、书、文具盒……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
3、师:谁愿意试一试用正方形、和长方形拼成大狗。请个别幼儿在白板上操作。
(三)尝试探索图形之间的转换。
1、继续讲述故事至“魔法师的城堡竟然飘在空中,怎么才能下去呢?这时阿姨摸到了口袋里的圆圆的饼干,她想变出一只会飞的大鸟”,可是,圆圆的饼干怎样才能变成小鸟呢?
2、教师引导幼儿共同完成小鸟的拼图。
3、幼儿探索:你能把三角形和正方形变一变吗?
4、继续讲述故事至“咱们避开乌鸦群到湖对面去吧”,可是,她们怎么过河呢?
5、幼儿探索:用三角形拼成其他图形。
(四)幼儿创意拼图。
1、师:魔法师知道哈哈阿姨逃走了,变成了凶恶的大灰狼追了过来,阿姨又念了咒语“圆圈、三角形、方块们,变成比大灰狼更厉害的动物吧。这次,阿姨会变出什么厉害的动物呢,我们也来试一试把。
2、幼儿两人一组,在电脑上进行创意拼图。
3、展示幼儿作品,互相评价。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提供更多的几何图形卡片,供幼儿自由拼搭、分合。
附故事: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
从前有一个懒惰的魔法师,他非常非常的懒,所以他决定研究一种只要念了咒语就什么都能实现的魔法药,可是他又懒得自己动手做。于是他念起了咒语“天灵灵,地灵灵,给我一个手艺好的厨师,耶!”说完,就出现了一个正在拷饼干的哈哈阿姨。魔法师命令哈哈阿姨制作魔法药。哈哈阿姨做完魔法药,魔法师就把阿姨的饼干全吃了,又香又脆真好吃。魔法师说:以后你就住在这儿给我拷饼干吧。阿姨听了非常生气,就把魔法药全喝光了,魔法师一气之下就把阿姨关了起来。
有一天趁魔法师睡觉的时候,阿姨偷偷地溜了出来。这时,在门口睡觉的猫突然睁开了眼睛,“喵”猫竖起爪子想扑向阿姨。“方方正正的砖头啊,变成勇敢的大狗吧,耶!”就这样,方方正正的砖头飞过来变成勇敢的大狗把猫赶走了。阿姨这才明白,原来她吃了魔法药,可以实现任何魔法。
但是打开门后阿姨惊呆了。魔法师的城堡竟然飘在空中!怎么才能下去呢?这时阿姨摸到了口袋里的圆圆的饼干。阿姨把圆圆的饼干拿出来,把其中的几个掰成两半。“圆圆的饼干,半圆的饼干啊,都聚在一起变成一只大鸟吧,耶!”念完咒语,饼干变得越来越大,真的变成了大鸟。
大鸟带着阿姨经过一片三角形的树林,来到了湖边。阿姨对着三角形念了咒语,“长三角、宽三角、大三角、小三角,都聚在一起变成一个大帆船吧,耶!”刚念完咒语,这些三角形就开始移动,“砰”的一下变成了帅帅的大帆船,阿姨和伙伴们坐在帆船上,飘到了湖对岸。
这时,睡醒的魔法师追了出来,他变成了一只凶恶的大灰狼,阿姨看着这么多的图形,这次她会变成什么才能逃脱魔法师呢?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忙吧。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39、大班形体活动优秀教案:《魔法师与小精灵》反思
一、设计思路:
幼儿形体教学活动是我园艺术特色课程的内容之一。正规的形体训练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是枯燥又乏味的机械训练,幼儿年龄小,动作协调和控制能力差,怎样才能使幼儿积极参与到形体活动中去主动探索,激活幼儿的学习兴趣,乐意参加形体活动,是我设计本活动的目的所在。《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提供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还要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于是我设计了大班形体活动《魔术师与小精灵》,让幼儿在丰富的情境中以玩游戏的形式来接受形体训练知识,使幼儿在活动中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大胆想象,发挥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敢于大胆尝试,乐意用身体摆出各种造型动作。
2、在活动中大胆想象、创造,乐意与同伴共同游戏,体验合作的快乐。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音乐教学具:每人一个小人(纽棒)、魔术棒一根。
四、教学过程:
(一)、利用故事导入引导幼儿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初步进行想象、创编。
1、老师头戴魔术帽、手持魔术棒走进活动室。师:大家好!我是魔术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一段音乐,一起来听听!
2、幼儿听音乐后请几位小朋友讲一讲。听了音乐有什么感觉?你想干什么?
3、这段音乐还有一个故事呢!从前有一个魔术师,本领非常大,他可得意了。他有一个魔盒,里面有许多小精灵。一天,魔术师睡着了,小精灵们就从魔盒中逃出来,尽情的听音乐跳舞。魔术师醒来后生气极了,瞪大眼睛说:“我要把你们变成一个个不会动的舞蹈雕塑! “变”!魔术师挥动他的魔术棒,小精灵就变成了神态各异的雕塑。
4、幼儿第二次感受音乐。让我们带着这个故事再来欣赏这首曲子,听听它可以分几段?(同时,师根据音乐变化画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提问:
1)这首曲子有几段?(3段)
2)第一段音乐讲了谁?他会干什么?这时候小精灵在哪里?会怎么做?
3)第二段音乐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谁上场了?你们也来高兴地跳跳舞!(全体幼儿听音乐跳舞)。
4)这时候魔术师醒来了,他说了什么?小精灵会变出哪些造型动作呢?
(鼓励幼儿自编动作,老师从形体的角度来对幼儿的动作进行简单评价,提醒幼儿除了上肢和下肢可以变换动作以外,身体的其它部位也可以动起来。)
(二)、引导幼儿根据要求大胆想象、尝试创编优美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1、听音乐游戏,小精灵在第三段音乐开始前摆出一个动作,直至音乐结束。
2、利用扭棒小人帮助小精灵在第三段音乐的表演过程中能随魔术棒变换多个造型动作。
1)师:我越玩越开心,我的魔术棒也兴奋极了,不停的跳动。变!变!变!刚才大家只变了一个动作,现在该怎么办?
2)我今天还带了许多变形高手,今天你们可以和他一起做个游戏!以4人为一小组给小人摆个造型,固定好后大家一起学学它们的动作。把设计的动作编入游戏。
3)幼儿自主操作,老师巡回辅导。引导幼儿身体各部位动作的设计,如:腰、臀、胯、头等等。
4)分组请幼儿上来展示自己设计的动作。(教师从身体姿态、造型不同高度、动作连贯等方面进行简单的评价!)
5)随第三段音乐,跟这魔法棒的变化来变出不同的动作。
6)我们最后再玩一次游戏,相信我们会有出色表现。和你们在一起游戏真开心,我都快忘记时间了,我今天还要参加一个音乐会呢!你们想去吗?快!我们一起去吧!
活动反思:
1、本节课从语气上表情上来讲都应该是高昂,可以调动孩子们积极性的那种感觉,不可以低沉。
2、在过程中应该随时关注孩子们的,认真听孩子们的回答,并及时的给予点评(适当的展开)、鼓励、帮助或是指正。
3、在画的时候注意观察谁画得好,介绍作品时就可以叫这个孩子来介绍。若有不会画的,可以悄悄的给予帮助,最好不被发现。
4、本课的亮点和**都应该是编广告语,所以这块用的时间相对来说可以稍多一点。所以应该要注意把握画的时间和介绍自己作品的时间,若画的时间超过八到十分钟的话,那么就可能造成编广告语的时间不够,结束语就显得太仓促。
5、整节课的环节还是很紧凑,设计也还行。
40、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封住季节的魔法》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在十年前,面对陈学俊院士的提问,我园曾有幼儿对化学有着言简易赅的总结:化学,就是一种物质与另一种物质反应,产生一种新物质。长久以来,我园幼儿对化学科学一直以来抱有浓厚的兴趣,却因缺少足够可供操作的化学操作材料而缺乏与其动手能力相符的化学科学实践能力。在保证幼儿安全操作的前提下,接触更多的化学类活动设计和材料投放将兴趣不断转化为幼儿热爱化学,学习科学的动力,为今后人生发展科学学科的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是幼儿维护和促进自身身心健康的积极方式与重要方面,也是今后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前提。在本活动中,动手能力涉及液态的溶液配比从而保障自制作品的顺利完成,探究配比过程需要幼儿的反复实践。因此,在活动展开之前,平日的区角活动的进行中应有意识的在科学区角投放自制作品的液态主体材料——环氧树脂溶液,同时应有老师保持对区角的观察,保证幼儿正确按照防护要求进行材料操作。利用周边丰富的自然条件,使大班幼儿能够自主选择最具能够代表季节回忆的材料(例如树叶,干花等),根据老师的指导能够使用新颖的液态材料进行独立操作,发挥自身想象力,并结合使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完成自己的作品,增进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培养幼儿对化学溶液操作材料的好奇心和敬畏心,注意使用目镜,手套等对自己进行保护。
活动目标:
1. 了解接触化学实验材料使用正确防护措施的重要性;
2. 能够使用自己最中意的素材,完成简单的溶液比例配比,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自制纪念品;
3.获得自己动手制作水晶纪念品的成就感;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前期准备:
活动前期投放一部分溶液材料到教室区角(需要让幼儿佩戴保护工具),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利用量杯等工具先进行溶液的自由配比,通过提供溶液配比干湿对照组照片让大班幼儿逐步自行寻找溶液配比凝点。
活动准备:环氧树脂(A胶或者硬胶AB合成)、保护工具(目镜、口罩、美术遮罩衣、医用手套)、量杯、几何模具、色精及碎彩色片等填充工具、幼儿自选填充材料。
考虑到操作中存在少量危险性,本次微课采用教师与幼儿一对二的活动形式,确保活动安全进行。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的朋友给向老师展示了封住季节的魔法,我也想分享给小朋友们看一看,你们觉得漂亮吗?
基本部分:
一、观察水晶,感受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多样性。
1.观察不同形态的水晶,感受几何的多样性。
师:你看到了哪些颜色和形状?
师:这些漂亮的水晶藏有许多秘密,你们发现了吗?
3.联系季节,感受颜色和形状所代表不同季节的美感。
师:你们看!这样的颜色和形状会不会让我们想到冬天的寒冷?那么哪一个能让我们联系到夏天呢?
师:秋天到了,之前准备了许多秋天的树叶正好能够用上,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把秋天封起来的魔法。
二、提供材料,佩戴防护工具,请幼儿按要求进行操作,并发散思维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装饰。
1.介绍防护工具,要求幼儿操作前必须做好安全准备。
2.介绍操作材料,教师提操作要求。
(1)介绍材料。
师:量杯用来称量,每组倾倒4个格子,请你们从下往上数;
冰棍棒用来搅拌,也可以用来倾洒闪粉,沾染过溶液后,把冰棍棒轻放到抹布上;
AB胶是我们要小心使用,避免接触我们的身体;
模具用来盛放我们搅拌好的溶液,请注意不要太用力使里面的胶洒出来
师:请小朋友可以选择二种或三种以上的材料填充在提供的小方块里面,想想你要怎么样制作最美观漂亮。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进行介绍交流,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述。
4.上交半成品作品交给老师,等待自然固化。
结束部分:整理材料,结束活动。
师:我们现在已经制作完毕,期待几天后我们的秋天水晶到底有多好看。
活动延伸:凝固后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展示自己的作品投放到相关区角。
主要化学液态操作材料介绍:
液态环氧树脂化学式为C2H30-[C18H20O3]nC15H14O2-C2H3O
主要化学特性呈现为弱酸无色液体,与水比重(水=1):1.0-1.25
不溶于水,不易分解为土壤,不易生物降解,有燃点(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
反应特性稳定,不产生危害聚合物(热分解产生CO CO2R-N)
应避免强氧化剂、还原剂、无机酸等不相容性物质
水溶性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树脂材料无毒
在实践操作中AB胶按固定比值配比操作形成环氧树脂溶剂,固化后凝固,可长久保存。
安全处置:
活动设计中幼儿开始操作过程前应及时佩戴目镜,和手套围裙,避免溶液直接接触皮肤;
需要远离明火及一切火源;储存于阴凉,干燥,及无阳光直射的地方。
废液可用抹布擦拭或用沙土吸收,或准备用定量容器盛放,直至凝固后废弃。
大班跨领域艺术活动《封住季节的魔法》活动反思
在本节艺术活动中,采用幼儿前期探究认识并搜集材料,中期观察成品特点,结合四季变换的特点,赋予了水晶纪念品不同的季节形态,通过操作溶液配比,溶液搅拌反应,混合材料凝固形成水晶成品,使幼儿体验到化学操作的严谨、职称成品的快乐。活动中主要关注点放在了保证幼儿安全操作,多次强调操作安全,注重前期经验总结的积累,使得在微课活动的具体操作中较少让幼儿去自主探索发现。教师归纳小结不够及时,成品形成需要时间等不利因素。故推后课后延伸和作品总结的环节到成品形成之后。活动操作发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创设宽松愉快的氛围。前期经验总结的积淀,让幼儿操作时感觉到他们有新发现,是自己得到结果和找到答案的,体验了探索的乐趣。总体目标能够较好地达成,让幼儿在体验制作的乐趣的同时,能够学会接触化学材料时应当进行自我保护,为今后养成良好的化学实践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