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数学活动学习3的减法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减法,理解每幅图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学习"走掉","还剩"的含义。
2、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述的图意。
活动准备:
场景图片,蝴蝶图片和鸽子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学习看图列算式3的减法
1.出示三幅图:这三幅图讲了一件事情,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讲清楚。
谁会把每幅图用一句话讲清楚?第二幅怎样讲?
2.请一幼儿书写算式:我们用一道怎样的算式把这件事记下来呢?
3.集体检验操作结果,并说说这些数字都表示什么意思?"-"呢?"="呢?
4.幼儿看算式编题:谁能看着这个算式来说一件事情呢?
5.(再次出示另外三幅图)这三幅图也说了一件事情,谁来说说看?(请个别幼儿讲述图意)
6.谁会用一道算式把这件事记下来呢?(请一幼儿操作)
7.集体验证,大家来读一读吧!(幼儿集体读算式)
8.幼儿观察找出两道算式题之间的秘密。
师小结:原来减法算式的朋友题是第一个数字不变,等号前后的两个数字进行交换。
二、幼儿操作
练习一:看三幅图列算式,分合式填补数。
练习二:看点子列算式,看算式填空格。
(1)教师交代作业要求。
(2)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业评价。
交流作业,进行更正。
四、结束部分
教学反思
1、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们学习激情很高,互动很好!
2、我发现对于数学活动,我们应该多以游戏和出示教具等实物更加生动、形象的讲解,这样会让幼儿能容易接受,获取知识。
2、大班数学《学习3的减法》教案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3的减法,理解每幅图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走掉”,“还剩”的含义。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述的图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范例一(图一画好三只兔子,图二画好1只表示走了的一只,图三画好剩下的2只)
范例二(图一画好三只氢气球,图二画好2只氢气球,图三画个疑问号)
活动过程:
一、复习3的组成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碰球游戏,我的球和你的球合起来要是3。
二、集体活动
一)1、(出示图一)这三幅图记的是一件事情,谁会把每幅图用一句话讲清楚?先讲第一幅。
想想第二幅怎样讲?(注意用“走了”,而不是“又走了”)把两幅图连起来说说看。
第三幅图应该怎样讲呢?“还剩”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原来的3只兔子,走掉了1只,没走的,现在还在这里的2只)
大家一起把这三幅图连起来完整地讲一遍吧!
2、个别幼儿进行算式书写:谁愿意用一道算式把这件事记下来,边讲边记。
集体检验操作结果:大家一起来看看他记的对不对?这些数字都表示什么意思呢?“-”呢?“=”呢?
大家一起读一读这道算式吧!
二)出示范例二
1、这三幅图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这个疑问号可以表示什么意思呢?第三幅图里可以是什么呢?(请幼儿开动脑筋,试图猜测图义,并作出合理的讲述)
2、重点讲解减法:谁会用一道算式边讲边记下这件事。(请一幼儿操作)
3、集体检验操作结果:他记得对吗?大家来读一读吧!(幼儿集体读算式)
4、谁来说说这道算式里每个数字和符号都表示图上的什么意思呢?
二、幼儿操作
1、介绍材料,讲解操作要求: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好了学具盒,学具盒里有数字卡和符号卡,待会请小朋友仔细听题目。根据老师说的题目,摆出算式题。摆好后检查检查并说一说你摆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再读一读算式。
2、教师报题目:如:老师手上有3本书,给了1本给小红,老师手里还剩下基本书,请小朋友摆出算式来表示这件事。(幼儿操作,摆好后,引导幼儿说说算式中各数字和符号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三、结束部分
组织幼儿收拾学具,结束本次活动。
3、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2和3的减法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减法算式的含义,会列出 2、3 的减法算式。
2.能准确的理解图意,具有逻辑思维和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3.积极地思考与操作,养成自觉整理学具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教师自制课件、雪花片。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观察图 1,学习 2-1=1
(1)启发幼儿用一句话讲清图上所说的一件事并在图片下面用相应的数字表示。引导幼儿说出:草地上有 2 只小松树,跑走了 1 只小松鼠,还剩下 1 只小松鼠,2-1=1。
(2)出示“-”,让幼儿知道“-”是去掉、拿走的意思,将“-”放在 2 和 1 中间,表示从 2 里面去掉、拿走 1 的意思。
“2-1=1”,读作 2 减 1 等于 1。启发幼儿用数的组成知识来回答:因为 2 可以分成 1 和 1,从 2 中去掉 1,还剩下 1,所以 2-1=1。
(4)请幼儿说出算式所表示的图意,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走了”是“减少”的意思,从总数里去掉一个数・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2.引导幼儿观察图 2,学习 3-1=2
(1)请幼儿用一句话将图中所说的事情进行表述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引导幼儿说出:花从中有 3 只蝴,飞走了 1 只蝴螺,花丛中还剩下 2 只蝴 3-1=2
(2)请幼儿说出算式所表示的图意,重点掌握“飞走了”是“减少”、“去掉”的意思。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从总数里去掉一个数,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3.可引导幼儿观察图 3,学 3-2=1
请幼儿快速地观察图片,指导幼儿又对又快地摆出算式,准确地表示图 3 的意思:树上有 3 只小鸟,飞走了 2 只小鸟,树上还剩下 1 只小鸟,3-2=1。
4.请幼儿进行操作练习,巩固对 2、3 减法的学习的视析
(1)请幼儿看图摆算式,说说算式所表达的意思。例如:2 个圆圈减掉 1 个圆图,还剩 1 个圆圈,表示为 2-1=1。
(2)请幼儿操作雪花片摆算式,将 3 个雪花片排成一排,逐一拿 1 个或 2 个摆出减法算式后相互交流,讲出各符号的意义,理解减法的含义。
(3)请幼儿根据教师编的口头应用题,摆出 2、3 的减法算式,并说出算式中各数表示的意 义 。
5. 活动结東,请幼儿整理、收拾好自己的学习用具。
4、大班数学教案《学习3的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3的减法,理解每幅图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走掉”,“还剩”的含义。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述的图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范例一(图一画好三只兔子,图二画好1只表示走了的一只,图三画好剩下的2只)
范例二(图一画好三只氢气球,图二画好2只氢气球,图三画个疑问号)
活动过程:
一、复习3的组成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碰球游戏,我的球和你的球合起来要是3。
二、集体活动
一)1、(出示图一)这三幅图记的是一件事情,谁会把每幅图用一句话讲清楚?先讲第一幅。
想想第二幅怎样讲?(注意用“走了”,而不是“又走了”)把两幅图连起来说说看。
第三幅图应该怎样讲呢?“还剩”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原来的3只兔子,走掉了1只,没走的,现在还在这里的2只)
大家一起把这三幅图连起来完整地讲一遍吧!
2、个别幼儿进行算式书写:谁愿意用一道算式把这件事记下来,边讲边记。
集体检验操作结果:大家一起来看看他记的对不对?这些数字都表示什么意思呢?“-”呢?“=”呢?
大家一起读一读这道算式吧!
二)出示范例二
1、这三幅图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这个疑问号可以表示什么意思呢?第三幅图里可以是什么呢?(请幼儿开动脑筋,试图猜测图义,并作出合理的讲述)
2、重点讲解减法:谁会用一道算式边讲边记下这件事。(请一幼儿操作)
3、集体检验操作结果:他记得对吗?[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大家来读一读吧!(幼儿集体读算式)
4、谁来说说这道算式里每个数字和符号都表示图上的什么意思呢?
二、幼儿操作
1、介绍材料,讲解操作要求: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好了学具盒,学具盒里有数字卡和符号卡,待会请小朋友仔细听题目。根据老师说的题目,摆出算式题。摆好后检查检查并说一说你摆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再读一读算式。
2、教师报题目:如:老师手上有3本书,给了1本给小红,老师手里还剩下基本书,请小朋友摆出算式来表示这件事。(幼儿操作,摆好后,引导幼儿说说算式中各数字和符号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三、结束部分
组织幼儿收拾学具,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1、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们学习激情很高,互动很好!
2、我发现对于数学活动,我们应该多以游戏和出示教具等实物更加生动、形象的讲解,这样会让幼儿能容易接受,获取知识。
5、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3的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减法,理解每幅图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学习"走掉","还剩"的含义。
2、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述的图意。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场景图片,蝴蝶图片和鸽子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学习看图列算式3的减法
1.出示三幅图:这三幅图讲了一件事情,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讲清楚。
谁会把每幅图用一句话讲清楚?第二幅怎样讲?
2.请一幼儿书写算式:我们用一道怎样的算式把这件事记下来呢?
3.集体检验操作结果,并说说这些数字都表示什么意思?"-"呢?"="呢?
4.幼儿看算式编题:谁能看着这个算式来说一件事情呢?
5.(再次出示另外三幅图)这三幅图也说了一件事情,谁来说说看?(请个别幼儿讲述图意)
6.谁会用一道算式把这件事记下来呢?。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请一幼儿操作)
7.集体验证,大家来读一读吧!(幼儿集体读算式)
8.幼儿观察找出两道算式题之间的秘密。
师小结:原来减法算式的朋友题是第一个数字不变,等号前后的两个数字进行交换。
二、幼儿操作
练习一:看三幅图列算式,分合式填补数。
练习二:看点子列算式,看算式填空格。
(1)教师交代作业要求。
(2)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业评价。
交流作业,进行更正。
四、结束部分
教学反思
1、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们学习激情很高,互动很好!
2、我发现对于数学活动,我们应该多以游戏和出示教具等实物更加生动、形象的讲解,这样会让幼儿能容易接受,获取知识。
6、大班数学教案:3的加减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3的加减法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加减法,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理解其含义)。
2、学习书写加减法算式。
活动准备
1.2-64 分开和聚集
2.2-65分开和聚集
3.课件:图片-螃蟹4
活动过程
一、学习3的加减法
1、出示图片:螃蟹
教师:请小朋友看看这幅图上有什么?看完后讲给大家听。
什么地方有谁?”
(石头说有两只螃蟹)
再看看旁边(又来了一只螃蟹)
一共有三只鸡怎样表示?
幼儿回答老师边用数字记录。
用什么符号表示又来了呢?(+)
用什么符号表示一共有呢?(=)
(2+1=3)“这算式什么意思?我们一起说说看。
石头上有2只螃蟹, 又来了1只螃蟹, 一共有3只螃蟹
2 + 1 = 3
2、出示数学卡
(1)2-64 分开和聚集
谁会把这幅图讲一讲?
有一个面包,再拿来一个面包,一个有3个面包。
那用算式怎样来表示呢?”(2+1=3)
(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
有3个面包,拿走1个面包,还剩几个面包?
3 - 1 = 2
“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叫什么名字?(减号)怎样读?(减)
这道算式叫做减法算式。”
3、谁来说说这道算式里的每个数字和符号都表示图上的什么意呢?
3 –1 = 2 2 –1 = 3
二、操作活动
1.看图讲述含义,指导幼儿正确列出3的加减算式。
讲清楚含义,然后列出算式。
2.看分合式写数字。
3.依样填空格。
7、大班教案《3的加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幼儿理解3的组成。
2、通过操作、实践、启发幼儿看图口述3的加、减法应用题。
3、培养幼儿的思维、动手能力。
4、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能熟练地口算3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准备
数字卡、硬纸片、挂图、3的加减法算式卡、宝藏。
活动过程
1、看图启发幼儿在“2”的基础山发现“3”的形成。
给“2”添“1”是3,3里面有3个“1”。
2、教师利用游戏,引导幼儿理解3的组成,并让幼儿观察游戏人数的变换来摆硬纸片。
3、教师和幼儿玩“凑数”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熟练3的组成。
4、教师出示挂图示范口述3的加减法应用题,让幼儿列出算式并学习看图口述3的加、减法应用题列算式。
5、游戏“寻找宝藏”学习计算3的加、减法算式。
(教师在藏宝的途中放着3的加减法算式,把全体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算对一题前进一步,哪组幼儿能最先算完找到宝藏,哪组获胜)。
1+2=3 2+1=3 3+0=3
3—1=2 3-2=1 3—0=3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刚刚从幼儿园来学前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够集中,课堂的过程又是一个比较枯燥无味的过程,所以我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的培养来设计教案,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这才是一节较成功的课。经过教学之后我作出以下反思:学前班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数学活动对于善于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呢?从数学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我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教学
一、使用游戏活动,一节课时间很长,孩子好动,长时间坐不住,课堂中我插了一些游戏,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在比赛中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幼儿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在小组中进行“夺红旗”比赛,比一比谁做的有对又快,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我将不断总结好的教学方法,将所学真正运用于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大班数学学习的4的减法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减法,继续感知三幅图之间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走了”、“还剩”的实际意义,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
3.独立将三幅图连起来,表达其中的含义。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有关4的减法图三幅。视频仪、电视机。
2.学具:幼儿数学操作材料P25,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4的分合。集体、个别与老师口头对4的分合。
二、学习4的减法。
(一)、学习4的第一组减法。
1.教师依次出示3幅图,(小鸡在草地上),请幼儿用完整句讲述每一幅图的意思,注意提醒幼儿用正确的词(走了,还剩)表达图的含义,可以多请几个幼儿说一说。
2.请幼儿说说每一幅图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为图列出算式。
3.集体读算式。
(二)、学习4的第二组减法。
教师直接将3幅图出示,(天空中的飞机),让幼儿观察后用完整句表达,并列出算式,集体、个别讲述。
(三)、学习4的第三组减法。
也是直接出示三幅图,最后一幅打上问号,让幼儿编出题目,(河里的小鸭子),方法同上。
(四)、集体读4的三个减法算式(4-1=3、4-2=2、4-3=1)
三、操作活动。
1.看图列减法算式。
教师先讲述做法,然后让幼儿操作。启发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的变化,启发幼儿用 “吃了”、“还剩”等词汇,讲一讲三幅图的含义,再将算式填写完整。
2.将分合式填写完整。(方法同上)
四、评讲
集体检查做的对不对,请个别幼儿上来讲一讲自己是怎么操作的(放在视频仪上)。
9、大班教案《3的组成和加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幼儿理解3的组成。
2、通过操作、实践、启发幼儿看图口述3的加、减法应用题。
3、培养幼儿的思维、动手能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熟练地口算3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准备
数字卡、硬纸片、挂图、3的加减法算式卡、宝藏。
活动过程
1、看图启发幼儿在“2”的基础山发现“3”的形成。
给“2”添“1”是3,3里面有3个“1”。
2、教师利用游戏,引导幼儿理解3的组成,并让幼儿观察游戏人数的变换来摆硬纸片。
3、教师和幼儿玩“凑数”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熟练3的组成。
4、教师出示挂图示范口述3的加减法应用题,让幼儿列出算式并学习看图口述3的加、减法应用题列算式。
5、游戏“寻找宝藏”学习计算3的加、减法算式。
(教师在藏宝的途中放着3的加减法算式,把全体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算对一题前进一步,哪组幼儿能最先算完找到宝藏,哪组获胜)。
1+2=3 2+1=3 3+0=3
3—1=2 3-2=1 3—0=3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刚刚从幼儿园来学前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够集中,课堂的过程又是一个比较枯燥无味的过程,所以我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的培养来设计教案,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这才是一节较成功的课。经过教学之后我作出以下反思:学前班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数学活动对于善于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呢?从数学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我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教学:
一、使用游戏活动,一节课时间很长,孩子好动,长时间坐不住,课堂中我插了一些游戏,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在比赛中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幼儿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在小组中进行“夺红旗”比赛,比一比谁做的有对又快,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我将不断总结好的教学方法,将所学真正运用于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0、大班数学课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3的组成和加减法》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幼儿理解3的组成。
2、通过操作、实践、启发幼儿看图口述3的加、减法应用题。
3、培养幼儿的思维、动手能力。
4、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二、准备:
数字卡、硬纸片、挂图、3的加减法算式卡、宝藏。
三、教学过程
1、看图启发幼儿在“2”的基础山发现“3”的形成。
给“2”添“1”是3,3里面有3个“1”。
2、教师利用游戏“大风吹”引导幼儿理解3的组成,并让幼儿观察游戏人数的变换来摆硬纸片。
3、教师和幼儿玩“凑数”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熟练3的组成。
4、教师出示挂图示范口述3的加减法应用题,让幼儿列出算式并学习看图口述3的加、减法应用题列算式。
5、游戏“寻找宝藏”学习计算3的加、减法算式。
(教师在藏宝的途中放着3的加减法算式,把全体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算对一题前进一步,哪组幼儿能最先算完找到宝藏,哪组获胜)。
1+2=3 2+1=3 3+0=3
3—1=2 3-2=1 3—0=3
6、复习总结。
反思:作为一名刚刚从幼儿园来学前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够集中,课堂的过程又是一个比较枯燥无味的过程,所以我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的培养来设计教案,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这才是一节较成功的课。经过教学之后我作出以下反思:
学前班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数学活动对于善于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呢?从数学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我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教学:
一、使用游戏活动,一节课时间很长,孩子好动,长时间坐不住,课堂中我插了一些游戏,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在比赛中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幼儿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在小组中进行“夺红旗”比赛,比一比谁做的有对又快,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我将不断总结好的教学方法,将所学真正运用于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1、大班数学教案《学习的4的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减法,继续感知三幅图之间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走了”、“还剩”的实际意义,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
3.独立将三幅图连起来,表达其中的含义。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有关4的减法图三幅。视频仪、电视机。
2.学具:幼儿数学操作材料P25,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4的分合。集体、个别与老师口头对4的分合。
二、学习4的减法。
(一)、学习4的第一组减法。
1.教师依次出示3幅图,(小鸡在草地上),请幼儿用完整句讲述每一幅图的意思,注意提醒幼儿用正确的词(走了,还剩)表达图的含义,可以多请几个幼儿说一说。
2.请幼儿说说每一幅图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为图列出算式。
3.集体读算式。
(二)、学习4的第二组减法。
教师直接将3幅图出示,(天空中的飞机),让幼儿观察后用完整句表达,并列出算式,集体、个别讲述。!.快思.教案网出处!
(三)、学习4的第三组减法。
也是直接出示三幅图,最后一幅打上问号,让幼儿编出题目,(河里的小鸭子),方法同上。
(四)、集体读4的三个减法算式(4-1=3、4-2=2、4-3=1)
三、操作活动。
1.看图列减法算式。
教师先讲述做法,然后让幼儿操作。启发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的变化,启发幼儿用 “吃了”、“还剩”等词汇,讲一讲三幅图的含义,再将算式填写完整。
2.将分合式填写完整。(方法同上)
四、评讲
集体检查做的对不对,请个别幼儿上来讲一讲自己是怎么操作的(放在视频仪上)。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教师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幼儿在互相启迪、互动互学中促进幼儿不断思考,不断获得有益经验,促进其“善”学。幼儿的兴趣被引发了,他们都争抢着参加各种游戏,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让幼儿通过实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教师也积极地参与活动中去,师幼配合得很好,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通顺、流畅。“热闹”而不“杂乱”,当时听课的教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赞叹这次活动很成功。
12、大班数学探究《贪吃的老鼠―5的减法》
活动目标
1、认识并理解减法算式,学习五的减法运算。
2、尝试通过操作与游戏活动感知并理解减法的意义。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重点难点
1、认识并理解减法算式,学习五的减法运算。(重点)
2、尝试通过操作与游戏活动感知并理解减法的意义。(难点)
活动准备
教师用材料:挂图《贪吃的老鼠》、教具《贪吃的老鼠》、数字卡“1234”、符号卡1。
幼儿用材料:探究册第22至23页、亿童数学区“点数高楼”、自备气球卡,雪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请小朋友们猜一个谜语:嘴巴尖尾巴长,偷油吃又偷粮,白天洞里躲,夜晚出来忙。请小朋友们猜一种动物。(谜底:老鼠)。
(二)集体探究。
1、初步感知减法的意义。
教师将教具中的五根香肠放在挂图上,提问:厨师晚上在储藏柜里放了五根香肠,贪吃的老鼠偷走了一根。大家看看还剩下几根香肠?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字卡和符号卡记录操作结果。
小结:储藏柜原来有五根香肠,老鼠偷走了一根,还剩下四根,可以用减法算式5一1=4表示。减法就是从原有的数量中减去拿走的数量等于剩下的数量。(用汉字算式表示出来:原有的一拿走的=剩下的)
2、进一步理解5的减法。
教师提问:还有一些食物也被偷走了,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储藏柜上每层还剩下多少食物?
教师请幼儿展示结果后,小结:我们可以先数出储藏柜每层有多少食物,然后再数老鼠偷走的食物,最后将原有的食物减去偷走的食物就是剩下食物的数量。
(三)分组探究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分组探究。
第一组:操作亿童数学区“点算高楼”。幼儿在数字棒上操作方块积木,进行5的减法计算与填写算式的活动。
第二组:操作自备材料气球卡。两人一组,一人在桌子上摆出五个气球卡片,另一人拿走其中几张气球卡,摆卡片的人迅速说出算式及答案。
第三组:操作自备材料雪花片。两人一组。一人先用雪花片摆出总数,如五个雪花片,另一人用手遮住其中几个,同伴迅速说出算式及答案。
(四)结束活动
1、玩游戏“老鹰抓小鸡”。
教师扮演鸡妈妈,请五名幼儿上台扮演小鸡,一名幼儿扮演老鹰。游戏开始后,“鸡妈妈”带领“小鸡”躲避“老鹰”的追捕。“老鹰”每抓到一只“小鸡”,其余幼儿说一说还剩下几只“小鸡”,可请其他幼儿轮流扮演小鸡和老鹰,尽可能让每名幼儿的参与游戏中。
2、幼儿收拾材料。
教师与幼儿共同收拾整理活动材料,结束活动。
活动总结
课程设置结合幼儿生活容易理解,活动过程清晰幼儿容易理解减法的意义。
13、大班数学7的减法教案反思
教学分析:
大班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解和10以内的加减法,本次活动是在孩子已经学习了7的组成的基础上来进行的。为了更好地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本次活动我将数学融入图片、游戏中,让孩子在这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教学目标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还是偏向于设计意图,教材分析应该分析教材里存在的有教育价值的东西,而不是我们的教法)
教学重点:掌握7的减法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互换规律列出不同的减法。
教学目标:
1、在掌握7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7的减法,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2、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不同的减法算式
3、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激发探索数学的兴趣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教具准备:1、幼儿数学用书
2、"-""=",数字1~7,水果动物等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一、利用"碰球"游戏复习7的组成
例:老师说出数字1,"嘿,嘿,我的1球碰你几球?"幼儿"嘿,嘿,你的1球碰我6球"
二、学习7的减法
1、出示磁性教具7个苹果,提问:7个苹果用数字几来表示?请小朋友把7个苹果分成两份,看看有几种分法?(个别回答,教师演示)你们用什么方法分出来的?(减法)请小朋友根据7的组成列出减法算式例:7-6=1、7-5=2、7-4=3、7-3=4、7-2=5、7-1=6(依次类推得出算式)提问:为什么7-6=1?(因为7可以分成6和1,所以7-6=1……)
2、理解减法算式中的互换规律
(1)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题,他们有个小秘密?看谁先能找出秘密来。小结7―1=6、7―6=1中三个数字相同,位置却不同,所以看到 7―1=6,马上就想到7―6=1。为了我们好记忆,我们把他们称做为朋友题。(这个环节可能有难度,或者这样问:你们找找看,哪两道题里的数字是一样的?然后把它们放在一起,请孩子们找找规律,教师再总结。)
(2)教师以开火车的形式引导幼儿说出朋友题。如:教师说7-1=6,幼儿马上说出7-6=1或者男生说7-1=6,女生就要马上说出7-6=1等
三、幼儿操作
幼儿操作幼儿数学用书第8页"学习7的减法"进行练习
四、课后延伸
引导幼儿使用幼儿数学用书第9页"复习7的减法",进一步巩固幼儿7以内的加减运算
活动反思: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我首先通过游戏复习7组成。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课件图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动手摆一摆、议一议、说一说中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与收获。虽然大班的小朋友已经有了1-6的分成与计算初步感知,但要经历观察、质疑、自己解决问题这一系列过程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6、7岁的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短,一节课呈现内容、形式太多,学生注意力就会被分散,所以我设计了课件演示、花片、闯关游戏等形式,幼儿园的孩子比较没接触过用课件上的数学课,所以会更吸引孩子。
幼儿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阶段,大班为小学一年级做准备。小学一年级是学校教育的开始,是幼儿园大班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提高,他们二者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幼儿园的课堂主要以育为主,以教为辅,注重的是玩中学,教学的形式是以游戏为主,灵活、自由、趣味性强,没有严格的约束力和规范性。而小学的课堂,是以教为主,以育为辅,有较强的学习目的性,知识的密度相应增大,课堂的规则也比较多,行为上存在一定的约束力。这种教学形式上的“动”—“静”,教师教法上的差异,许多孩子存在着不适应。
14、大班数学8的减法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我上的是《8的减法》,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幼儿根据老师所出示的图案写出8的减法算式,让幼儿知道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并由幼儿自由创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列算式,学习8的加减法。
2、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
3、会口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知道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
8只小鸟飞啊飞,1只小鸟飞在前面,后面跟着几只小鸟呢?(7只),你是怎么知道的?(8可分成1和7)8还可以分成几和几,以此类推说出8的组成。
2. 组织幼儿学习8的减法
出示课件:
(1)树上有8只小鸟,飞走了1只,树上还剩多少只小鸟?
幼儿说出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说出8去掉1还剩7 即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引导幼儿列出8-1=7并知道8,1,7代表什么,教师版书。(2)草地上有8蝴蝶,飞走2只,草地上还剩多少只蝴蝶?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2=6,教师板书
(3)天上有8架飞机,飞走3架,还剩多少架飞机?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3=5,教师板书
(4)小红有8个气球,送给小花4个,还剩多少个气球?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4=4,教师板书
3.让幼儿自由创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
引导让幼儿口述有关8的减法数学问题,如:姐姐有8颗糖,吃了5颗,还剩多少颗?河边有8条鱼,游走了6条,还剩多少条鱼?等等。
小结: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按照减数从1到7的规律说出8的减法算式:
8-1=7,8-2=6,8-3=5,8-4=4,8-5=3,8-6=2,8-7=1。
教学反思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15、大班教案《8的减法》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列算式,学习8的减法。
2 . 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
3. 会口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4. 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5. 引发幼儿学习减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知道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
8只小鸟飞啊飞,1只小鸟飞在前面,后面跟着几只小鸟呢?(7只),你是怎么知道的?(8可分成1和7)8还可以分成几和几,以此类推说出8的组成。
2. 组织幼儿学习8的减法
出示课件:
(1)树上有8只小鸟,飞走了1只,树上还剩多少只小鸟?
幼儿说出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说出8去掉1还剩7 即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引导幼儿列出8-1=7并知道8,1,7代表什么,教师版书。(2)草地上有8蝴蝶,飞走2只,草地上还剩多少只蝴蝶?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2=6,教师板书
(3)天上有8架飞机,飞走3架,还剩多少架飞机?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3=5,教师板书
(4)小红有8个气球,送给小花4个,还剩多少个气球?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4=4,教师板书
3.让幼儿自由创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
引导让幼儿口述有关8的减法数学问题,如:姐姐有8颗糖,吃了5颗,还剩多少颗?河边有8条鱼,游走了6条,还剩多少条鱼?等等。
小结: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按照减数从1到7的规律说出8的减法算式:
8-1=7,8-2=6,8-3=5,8-4=4,8-5=3,8-6=2,8-7=1。
教学反思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小百科;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表示减法的符号是“-”,读作减号。
16、大班教案《10的减法》
活动目标:
1.以同伴10个手指的“藏起”为情境进行10的减法算式的记录,体会减法算式在记录数量变化中的简单、便捷。
2.比较同伴间10的减法算式记录条目的多、少、一样多,体会“有顺序”的操作活动给记录带来的帮助。
3.在游戏活动反复进行中,增进幼儿对“一”、“一”等符号的理解,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减法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过两两结伴进行合作运算和记录的经验。
2.教师自制10只手指分别藏起1个到9个的图片,以及对应的10的减法算式PPT课件。
3.记录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手指游戏。
和幼儿一起玩他们所喜欢的手指游戏。
师:你有几个手指头?你喜欢它们吗?你会用手指头摆造型吗?这个造型要用几个手指头?
(这一环节的意义在于让孩子从对手指游戏、手指造型的自由表现中’,丰富和加深幼儿有关手指和数量的特殊表象,为接下来的数的运算活动建立“跳板”。)
2.看“图”玩游戏——手指头,藏起来!
(1)介绍游戏玩法,激发幼儿的兴趣:老师喜欢一个“藏起来”的手指游戏。我来藏,你来猜,看看能不能猜出老师藏了几个手指头。
(2)教师演示,幼儿猜测。幼儿猜测后,教师追问:你怎么猜得这么准的呢?鼓励幼儿把自己的观察、思考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知道少掉了××,它们一共是4个,所以藏起了4个”。
(3)鼓励幼儿自主玩这个游戏。教师可以用激将法,比如说:你们会玩这个游戏吗?让你看“图”玩“藏手指头”的游戏你能行吗?
(4)出示“图卡”,逐张和幼儿讨论图画的意义:这是什么意思?提醒你们藏几个手指头?
(5)幼儿自主看“图”游戏。
(由“藏起”的游戏,自然引发到对“少掉”的直观理解,再分别与数学符号“10”、“一”、 “4”等之间建立更进一步的联系,引发幼儿自主建构“10一4”这一算式中所隐藏的数学运算意义,并通过自身的实践——也来玩“藏起”游戏,在动作表现中不断巩固和加深对减号以及减号前后数字的理解认识。这个过程必须以孩子自身的反复动作为基础建构,孩子的理解认识才能深入透彻,日后的应用也才有可能自如流畅。)
3.“示意图”大变身——看看“?”来回答。
(1)将“10一1”变化成“10一1=?”,引导幼儿观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什么意思?如果让你来回答这个“?”你会怎么回答?
(2)结合情境小结“10—1=9”所表达的完整意思:原来是10个手指头,藏起了一个手指头,还剩下9个手指头。
(3)通过追问,引导幼儿理解各种符号的意义:“一”后面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后面的数字又是什么意思?
(4)出示图片“10一4=?”,引导幼儿思考:你会回答吗?你怎么回答出来的?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
(5)请幼儿自主出题进行运算:让你来出“题目”考考大家,你还会出些什么题目?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及时书写算式,并引导集体中的其他幼儿及时回答。
同时引导幼儿思考:哪些题目我们回答比较快?为什么?有没有什么方法把那些让我们“回答得慢”的题目再快一点呢?
小结:如果让你给今天我们玩的这个游戏取个名字,你说是什么游戏? (10的减法)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图”就是“减法算式”。
(至此,孩子们对于10的减法算式的完整结构才有了整体认识和理解。回顾这个逐步建构的过程,是以孩子的操作游戏为基础,让孩子主动观察发现、积极猜测理解的动态的过程。抽象的减法运算因为有了孩子手、眼、.脑的相互协同、互为补充,因而在理解时孩子感觉自然、轻松。另外,运算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内化的过程,教师鼓励孩子将“感觉回答得快”的题目提升出来,并结合手指的形象进行印证、点评,既能够分享个体的学习心得与经验,又收获了来自集体的智慧解析。)
4.你来玩,我来记——10的减法算式还有哪些?
(1)引导幼儿分组自主玩减法游戏:10的减法算式可不止“10—1=9、10—6=4”这几条。现在请你和你身边的小伙伴一起,一个表演手指游戏,一个来记录算式,想想怎样表演记录的算式多、而且不重复。
(2)交流、展示与分享:看一看、比一比,哪些算式你们都找到了,哪些你没有找到?为什么?
(3)小结:有顺序地表演手指游戏,所有的l0的减法算式都会被一条条地记录下来。
(4)再次结伴活动,展示作业成果。在这过程中追问:你的小伙伴在记录10的减法算式时记得怎么样?错了没有?你怎么帮助他的?
(利用结伴分组来讨论一个已经明确了目的的活动——10的减法,能让孩子们以更加专注的状态,在分别作为说话者、倾听者、记录者的角色转换中,思考自己和合作伙伴的想法、表现,形成和回答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提升出操作游戏中的经验、结果。这种“幼一幼”互动中动态的、变化的探索过程,较之于“幼一作业纸”的静态作业活动,能给予孩子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浓厚的兴趣,更能促进他们相关数的减法知识的自主建构。)
5.延伸——10的减法算式还能记录什么?
(1)拓展幼儿的思考:10的减法算式不止是能记录10个手指藏起来的游戏,还能记录、表示很多事情呢,你猜猜看。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出问题情境并配上完整的减法算式记录。
(3)结伴讨论:还有什么事情可以用得上这些减法算式?
(“藏起”本身所带来的“减少”相对于手指游戏情境是特殊的。而数的减法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应该具有一般的、普遍的应用意义。从当前的学习出发,引导孩子将已有的减法知识进行迁移、演绎,这既是当前的数学学习活动的必要环节,也是日后的所有的数的加减学习活动所必须注意的。)
17、小班数学加减法的乐趣教案
活动目标
1、 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活动过程:
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
3、复习。
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
18、大班数学学习7的减法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组成和十以内的加减法,将数学学习融入图片、游戏、生活中,让孩子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通过此活动让幼儿知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和它们友好相处并保护好它们。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特征分解画面,并能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学习编减法应用题,列减法算式。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积极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实物图(一棵大树,树上有7只鸟,一只大的、六只小的;两只白色的、五只黄色的;三只停在树上、四只刚起飞);算式题卡、粉笔、人手一套1-7的数字卡片,运算符号若干、毛毛虫图片若干。
活 动 过 程一、小鸟来做客出示图片,今天鸟妈妈带着小鸟飞到我们班来做客,小朋友们为它们表演一个节目吧!
二、为鸟儿们表演节目1、 教师出示算式题卡(如5+2),幼儿快速从1-7的数字卡片中找出正确答案并举起。
2、 游戏进行若干次。
三、鸟妈妈出难题小朋友真能干,现在鸟妈妈出难题要考考你们。
1、 引导幼儿仔细看图,分解画面。
问:图上有谁?有几只?它们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颜色、动态不一样)2、 引导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编减法应用题。
⑴、 幼儿相互讨论小朋友都看见了树上有1只大鸟、6只小鸟;有2只白色的鸟、5只黄色的鸟;有3只停在树上、4只刚起飞;你能根据这些特征编出减法应用题吗?(幼儿讨论)⑵、 集中讨论①、 教师根据鸟大小不同编减法应用题:树上有7只鸟,有1只是大的,几只是小的呢?然后请幼儿列式计算,并说说各数表示什么。
②、 谁能根据鸟颜色不同编减法应用题呢?(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编应用题,幼儿编出应用题后,集体列出算式,然后一起说说算式中各数及各符号所表示的实际意义。)③、 用同样方法根据鸟的动态编减法应用题,为什么要问还剩下多少只?
幼儿讲述,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3、 带领幼儿读7的6种减法算式。
四、与鸟儿们玩捉迷藏鸟妈妈对我们小朋友的表现很满意,它们想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
1、 教师遮住若干只小鸟,让幼儿看图并列出减法算式。
2、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列的算式题中各数所表示的含义。
活动反思: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我首先通过游戏复习7组成。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课件图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动手摆一摆、议一议、说一说中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与收获。虽然大班的小朋友已经有了1-6的分成与计算初步感知,但要经历观察、质疑、自己解决问题这一系列过程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6、7岁的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短,一节课呈现内容、形式太多,学生注意力就会被分散,所以我设计了课件演示、花片、闯关游戏等形式,幼儿园的孩子比较没接触过用课件上的数学课,所以会更吸引孩子。
幼儿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阶段,大班为小学一年级做准备。小学一年级是学校教育的开始,是幼儿园大班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提高,他们二者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幼儿园的课堂主要以育为主,以教为辅,注重的是玩中学,教学的形式是以游戏为主,灵活、自由、趣味性强,没有严格的约束力和规范性。而小学的课堂,是以教为主,以育为辅,有较强的学习目的性,知识的密度相应增大,课堂的规则也比较多,行为上存在一定的约束力。这种教学形式上的“动”—“静”,教师教法上的差异,许多孩子存在着不适应。
19、大班数学学习10的减法教案反思
活动内容:学习10的减法
活动目标:
1.学习10的减法,感知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守恒关系。
2.尝试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并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3.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幼儿已掌握10的组成。
物质材料:PPT,钥匙题卡,门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游戏,复习10的组成。
二、看一看PPT,学习10的减法。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小白兔家的门终于开了。咦!小白兔在家吗?(不在)看,桌上有一张纸条,原来啊是灰太狼留下的,它说小兔被它抓走了,想要救小兔,去狼村找!我们一起出发吧!
1.学习第一组算式10-1=9和10-9=1
(1)师:你们看前面有群小鸡,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这幅画的意思?(图上一共有10只小鸡,1只小鸡在小桥上,还剩下9只小鸡在草地上)
(2)师:谁能根据小鸡的不同位置,列出一道减法算式题?(10-1=9)
(3)师:10表示什么?(图上一共有10只小鸡)1表示什么?(1只小鸡在桥上)9表示什么?(9只小鸡在草地上)
(4)师:谁还能根据小鸡的不同位置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题?(10-9=1)这里的10、9、1又表示什么?
(5)师:这两道题中有什么秘密呢?
小结:原来这两道算式都有数字10、1、9,最大数排在最前面,等号前后的数字交换了一下位置,算式仍然成立。
2.学习第二组算式10-2=8和10-8=2
(1)师:我们一起到前面去看看吧!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鸭子这幅图的意思?(图上一共有10只小鸭子,有2只蓝色的鸭子,还剩下8只黄色的鸭子)
(2)师:谁能根据鸭子颜色的不同列出一道减法算式?(10-2=8)
(3)师:谁能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题?(10-8=2)
(4)小结:以后看到10、2、8就可以列出两道不一样的减法算式题。
3.学习第三组算式10-3=7和10-7=3
(1)师:走的好累呀,我们休息一会吧!看,好多鸟呀!谁能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2)师:谁能列一道减法算式来表示这幅图的意思?(10-3=7)
(3)师:看到10、3、7这三个数字,谁能列出另一道的减法算式题?(10-7=3)
4.学习第四组减法算式10-4=6和10-6=4
(1)师:前面到沙滩了,你们能用完整的话来表示沙滩上的乌龟吗?
(2)师:用一道减法算式来表示,谁来?(10-4=6)
(3)师:看到10、4、6还可以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题,谁来试一试?(10-6=4)
5.学习第五组算式:10-5=5
(1)师:羊村到了,谁来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草地上一共有10只懒羊羊,5只在吃东西,5只不在吃东西)
(2)师:用一个减法算式来表示,谁来?(10-5=5)
(3)师:10,5,5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前面一个5和后面一个5分别表示什么)
(4)师:这个算式等号前后的数字一样吗?那它还可以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吗?
三、游戏活动:送数字宝宝回家
(1)师:看,是灰太狼,听听他会说些什么呢?想要进去,先回答我的问题!我这儿有些数字宝宝找不到家了,请你们送他们回家!
(2)师:你们愿意接受灰太狼的挑战吗?
四、玩一玩游戏,复习10以内加减。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从两方面谈一下:因为本班都是维吾尔族小朋友,对于汉语的表达还是有困难的,前几节课学过1-9的加法,部分幼儿有了一些基础。因为是纯汉语授课,对于我的授课一部分幼儿听起来还是有困难的,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就知道根本就不懂,只有少数幼儿可以和我配合一下,在我讲完以后,民考汉教师再进行解释,那些和我配合的幼儿进一步理解了,至于那些听不懂的幼儿,对民考汉教师的讲解的维语可以理解了,但是用汉语就根本表达不出来。所以一节课上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我的备课是按照教师指导用书的思路设计的,课也是按照几个环节的设计开展的,能听得懂汉语的孩子和我配合得很高兴,听不懂汉语的孩子认识一脸的茫然,总之,每次上课之前我准备一些教具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结果在语言的障碍中“枯萎”了。
20、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学习用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达的图意,体验“还剩”的含义。
观察图案的排列规律,依样接着画。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教具:三幅实物图,贴绒数字及符号。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出示图一。
“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仔细看看谁能把每幅图用一句话讲清楚?”先讲第一幅。(花上有4只蜜蜂。)“看看第二幅谁会讲?”“到底是来了还是走了,你怎么看出来的?”(飞走了两只蜜蜂。)“我们把第一幅与第二幅连起来说一说,再想想第三幅图应该怎样说?”(花心上还剩两只蜜蜂。)“大家把三幅图连起来说一说。”
用算式记录,并表达图意。
1、“谁会用一道算式来记录这件事?大家看他记的对不对?”
2、“谁来说说这道算式里的每个数字和符号都表示图上什么意思。大家把算式读两遍。”
小组活动看三幅图列减法算式。
教后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每一幅图的图意,并且学习用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达的图意,体验“还剩”的含义。
活动反思
该活动教师能依据《纲要》的精神,创设数学情境,提供直观形象可操作的材料,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发幼儿观察、思考、探索、操作,有效地训练了幼儿的多向思维,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1、大班探究数学《贪吃的老鼠―5的减法》教案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5至6岁幼儿数学认知的目标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十以内的加减运算,通过实物操作,引导幼儿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并用简单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为此,我选择了大班探究数学《贪吃的老鼠――5的减法》,鼓励幼儿通过学习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家里来了五位客人,桌子上只有三个杯子,还需要几个杯子等。
活动目标
1、认识并理解减法算式,学习五的减法运算。
2、尝试通过操作与游戏活动感知并理解减法的意义。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重点难点
1、认识并理解减法算式,学习五的减法运算。(重点)
2、尝试通过操作与游戏活动感知并理解减法的意义。(难点)
活动准备教师用材料:挂图《贪吃的老鼠》、教具《贪吃的老鼠》、数字卡“1234”、符号卡1。
幼儿用材料:探究册第22至23页、亿童数学区“点数高楼”、自备气球卡,雪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请小朋友们猜一个谜语:嘴巴尖尾巴长,偷油吃又偷粮,白天洞里躲,夜晚出来忙。请小朋友们猜一种动物。(谜底:老鼠)。
(二)集体探究。
1、初步感知减法的意义。
教师将教具中的五根香肠放在挂图上,提问:厨师晚上在储藏柜里放了五根香肠,贪吃的老鼠偷走了一根。大家看看还剩下几根香肠?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字卡和符号卡记录操作结果。
小结:储藏柜原来有五根香肠,老鼠偷走了一根,还剩下四根,可以用减法算式5一1=4表示。减法就是从原有的数量中减去拿走的数量等于剩下的数量。(用汉字算式表示出来:原有的一拿走的=剩下的)
2、进一步理解5的减法。
教师提问:还有一些食物也被偷走了,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储藏柜上每层还剩下多少食物?
教师请幼儿展示结果后,小结:我们可以先数出储藏柜每层有多少食物,然后再数老鼠偷走的食物,最后将原有的食物减去偷走的食物就是剩下食物的数量。
(三)分组探究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分组探究。
第一组:操作亿童数学区“点算高楼”。幼儿在数字棒上操作方块积木,进行5的减法计算与填写算式的活动。
第二组:操作自备材料气球卡。两人一组,一人在桌子上摆出五个气球卡片,另一人拿走其中几张气球卡,摆卡片的人迅速说出算式及答案。
第三组:操作自备材料雪花片。两人一组。一人先用雪花片摆出总数,如五个雪花片,另一人用手遮住其中几个,同伴迅速说出算式及答案。
(四)结束活动
1、玩游戏“老鹰抓小鸡”。
教师扮演鸡妈妈,请五名幼儿上台扮演小鸡,一名幼儿扮演老鹰。游戏开始后,“鸡妈妈”带领“小鸡”躲避“老鹰”的追捕。“老鹰”每抓到一只“小鸡”,其余幼儿说一说还剩下几只“小鸡”,可请其他幼儿轮流扮演小鸡和老鹰,尽可能让每名幼儿的参与游戏中。
2、幼儿收拾材料。
教师与幼儿共同收拾整理活动材料,结束活动。
活动总结
课程设置结合幼儿生活容易理解,活动过程清晰幼儿容易理解减法的意义。
22、幼儿园探究数学《贪吃的老鼠――5的减法》大班教案
在活动中让幼儿认识并理解减法算式,学习五的减法运算,尝试通过操作与游戏活动感知并理解减法的意义
设计意图
《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5至6岁幼儿数学认知的目标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十以内的加减运算,通过实物操作,引导幼儿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并用简单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为此,我选择了大班探究数学《贪吃的老鼠――5的减法》,鼓励幼儿通过学习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家里来了五位客人,桌子上只有三个杯子,还需要几个杯子等。
活动目标
1、认识并理解减法算式,学习五的减法运算。
2、尝试通过操作与游戏活动感知并理解减法的意义。
重点难点
1、认识并理解减法算式,学习五的减法运算。(重点)
2、尝试通过操作与游戏活动感知并理解减法的意义。(难点)
活动准备
教师用材料:挂图《贪吃的老鼠》、教具《贪吃的老鼠》、数字卡“1234”、符号卡1。
幼儿用材料:探究册第22至23页、亿童数学区“点数高楼”、自备气球卡,雪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请小朋友们猜一个谜语:嘴巴尖尾巴长,偷油吃又偷粮,白天洞里躲,夜晚出来忙。请小朋友们猜一种动物。(谜底:老鼠)。
(二)集体探究。
1、初步感知减法的意义。
教师将教具中的五根香肠放在挂图上,提问:厨师晚上在储藏柜里放了五根香肠,贪吃的老鼠偷走了一根。大家看看还剩下几根香肠?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字卡和符号卡记录操作结果。
小结:储藏柜原来有五根香肠,老鼠偷走了一根,还剩下四根,可以用减法算式5一1=4表示。减法就是从原有的数量中减去拿走的数量等于剩下的数量。(用汉字算式表示出来:原有的一拿走的=剩下的)
2、进一步理解5的减法。
教师提问:还有一些食物也被偷走了,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储藏柜上每层还剩下多少食物?
教师请幼儿展示结果后,小结:我们可以先数出储藏柜每层有多少食物,然后再数老鼠偷走的食物,最后将原有的食物减去偷走的食物就是剩下食物的数量。
(三)分组探究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分组探究。
第一组:操作亿童数学区“点算高楼”。幼儿在数字棒上操作方块积木,进行5的减法计算与填写算式的活动。
第二组:操作自备材料气球卡。两人一组,一人在桌子上摆出五个气球卡片,另一人拿走其中几张气球卡,摆卡片的人迅速说出算式及答案。
第三组:操作自备材料雪花片。两人一组。一人先用雪花片摆出总数,如五个雪花片,另一人用手遮住其中几个,同伴迅速说出算式及答案。
(四)结束活动
1、玩游戏“老鹰抓小鸡”。
教师扮演鸡妈妈,请五名幼儿上台扮演小鸡,一名幼儿扮演老鹰。游戏开始后,“鸡妈妈”带领“小鸡”躲避“老鹰”的追捕。“老鹰”每抓到一只“小鸡”,其余幼儿说一说还剩下几只“小鸡”,可请其他幼儿轮流扮演小鸡和老鹰,尽可能让每名幼儿的参与游戏中。
2、幼儿收拾材料。
教师与幼儿共同收拾整理活动材料,结束活动。
活动总结
课程设置结合幼儿生活容易理解,活动过程清晰幼儿容易理解减法的意义。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23、大班数学10的加减法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归纳概括10的组成,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联系,初步掌握10的第一、二组加减法。
2.提高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及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3.能积极探索新知,在活动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重点难点:
体会加减法的含义,直接快速地凑10。
活动准备:
1.人手雪花片10个人手这样表格若干。
2.10个苹果卡片,10级台阶图 ,小狗、骨头卡片,喜羊羊手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孩子们,你们看今天谁来了?(出示手偶)大家猜一猜喜羊羊给我们带什么来了?(从桌下拿出一盘苹果)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喜羊羊一共带来了多少个苹果。(将盘里的苹果一个一个地摆在桌上)生:10个。
(将10个苹果卡片横排摆在黑板上)10个苹果我们就用10来表示。(板书:10)师:现在喜羊羊想把这10个苹果分成两堆,可是又不知道怎样分。孩子们你们能帮喜羊羊分一分吗?
师:喜羊羊说,今天谁分得好,她就把苹果奖励给他。
(二)探究新知,体验发现1.动手操作培养幼儿数感。
(1)分一分师:现在请你们听清老师的要求,请每位幼儿把桌子右上角的10个雪花片放到桌子中间。
生:(放雪花片)师:我们用这10个雪花片代替10个苹果,分一分。看谁分得又快又好,开始。
(在幼儿动手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贴10个苹果卡片)(2)说一说师:请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把10分成了几和几。
2.幼儿汇报后整理凑10法师:现在我要请最勇敢的孩子,把他的分法展示给大家看。其他小朋友请仔细观察他是如何分的,方法和你一样吗?(抽1位幼儿上台分苹果)师:XX把10分成了1和9,小朋友们你们同意吗。
师:老师也同意他的分法,笑笑的苹果奖励给你。
师:(指图形)从左往右看10可以分成1和9,从右往左看10还可以分成9和1,它们是一对好朋友,我们记的时候就可以这样来记,(填表格1、9)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记一记吧。
生: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
师:现在又听老师要求,请把这10个雪花片放在一起。
师:请你们动动脑筋,刚才我们已经把10分成了1和9,接着我们又可以怎样来分呢?分好后,把你的分法小声的告诉同桌的小朋友,开始。
(生动手分,教师在黑板上贴10个苹果卡片)。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我把10分成了2和8。
师(分苹果,中间用一条虚线分开)师:从左看10分成了2和8,从右看10还分成了8和2,它们也是一对好朋友。(填表格2、8)我们一起来记一记吧。
生:10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8和2。
师:请你们又把这10个雪花片放在一起。想一想接着我们又可以怎样分呢?分好后,把你的分法小声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开始。
(生动手分,教师在黑板上贴10个苹果卡片)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又找到了哪两个好朋友?
(带着幼儿把剩下的几种分法一起分完,把表格完成。)师:你们真能干,帮喜羊羊把10个苹果分成了两堆,并且有这么多种分法。现在我们一起来记一记你们的分法吧。
(三)整理算式。
师:刚才大家帮喜羊羊分苹果,她夸你们真聪明。现在,喜羊羊还有一个问题要考考大家,请你们把刚才分苹果的这几种分法用加减法算式表示出来,我们看谁最能干。我们一起来看第一种分法,左边有1个苹果,右边有9个苹果,可以怎样来列加减法算式呢?
生:(1)1+9=10师:为什么这样列式呢?你能看着图告诉我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1):左边有1个苹果,右边有9个苹果,合起来就是10个苹果。
师:谁再来列另一个加法算式?
生(2):9+1=10师:为什么这样列式呢?你能看着图告诉我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2):左边有9个苹果,右边有1个苹果,合起来就是10个苹果。
师:谁来列一个减法算式?
生(3)10-1=9师:为什么这样列式呢?你能看着图告诉我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3):一共有10个苹果,去掉1个苹果,还剩下9个苹果?
师:谁再来列一个减法算式?
生(4)10-9=1师:为什么这样列式呢?你能看着图告诉我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3):一共有10个苹果,去掉9个苹果,还剩下1个苹果?
师:为了你们能更准确的计算10的加减法,我们还可以通过找好朋友的方法来计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吧。
(师指表格,学生算)(四)应用拓展,寓学于嬉1.口算师:你们会了吗?好,老师来考考大家。现在,请大家看老师的卡片,很快的口算出答案,比一比谁算的最快最好。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2.小狗抢骨头师:(把台阶图贴上黑板)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真好,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好吗?
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
教师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在本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游戏情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他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把数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应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24、大班数学4的加减法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前面刚学习了2、3的加减法。为了让幼儿更进一步的理解加减法的含义。特设计了此活动内容让幼儿通过实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实物的数量,能口头列出算式。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培养幼儿能自编应用题的能力和分析为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4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学会自编4的加减法口头应用题。
活动准备
篮球4个、篮球筐一个、钓鱼竿、卡片、小筐等,幻灯机。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运球(复习4的加减法)
1.幼儿分成两组,四个球用两个筐运,看每个筐装几个球,复习4的组成。
2.师幼齐读: 4 4 4
^ ^ ^
3 1 2 2 1 3
二、小小篮球赛
1.师说话引发幼儿兴趣:刚才的运球游戏小朋友们表现的很棒,你们是那么聪明,大家合作的那么好,老师真高兴!现在老师宣布一个让小朋友们更高兴的事,今天我们班要举行一个篮球比赛,希望大家积极参加。
2.幼儿积极报名,老师把幼儿分成四人一组。
3.老师当裁判,哨声响起,幼儿进行投篮比赛,台下的小观众加油助威。
4.算一算每组投了多少球,列出4的加减法算式,教师相应板书。
1+3=4 3+1=4 2+2=4
4-1=3 4-3=1 4-2=2
5.给获胜队发奖章一枚,大家为他们鼓掌。
6.齐读加减法算式。
三、看动画编应用题
教师播放幻灯片,请幼儿看动画编应用题。教师引导幼儿分析应用题,口头列式解答。
四、游戏:小猫钓鱼
1.师:猫妈妈领着小猫们来到河边钓鱼,它们钓到了几条鱼呢?
2.老师和小朋友们戴着头饰,坐到讲台边用鱼竿钓鱼,算出每条鱼上的算式题。巩固4以内加减法。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教师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幼儿在互相启迪、互动互学中促进幼儿不断思考,不断获得有益经验,促进其“善”学。幼儿的兴趣被引发了,他们都争抢着参加各种游戏,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让幼儿通过实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教师也积极地参与活动中去,师幼配合得很好,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通顺、流畅。“热闹”而不“杂乱”,当时听课的教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赞叹这次活动很成功。
25、大班数学学习5的加减法教案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往往在组织教学时,会感到孩子们的兴趣不高,主动学习的欲望不强。《纲要》中明确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创设一个让幼儿的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我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情境空间,让幼儿在“布置超市”、“购买活动”等一系列操作、游戏活动中主动获得“5的加减法”的有关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提前告诉幼儿设立贝贝玩具超市,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准备各种玩具。
2、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玩具超市(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玩具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
3、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
4、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
5、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
6、泡沫垫20块。
7、幼儿每5人为一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与 教师一起布置贝贝玩具超市。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起来好吗”
二、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
26、大班数学活动学习10的减法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学习10的减法,感知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守恒关系。
2.尝试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并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3.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
PPT,钥匙题卡,门三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游戏,复习10的组成。
(二)看一看PPT,学习10的减法。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小白兔家的门终于开了。咦!小白兔在家吗?(不在)看,桌上有一张纸条,原来啊是灰太狼留下的,它说小兔被它抓走了,想要救小兔,去狼村找!我们一起出发吧!
1.学习第一组算式10-1=9和10-9=1
(1)师:你们看前面有群小鸡,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这幅画的意思?(图上一共有10只小鸡,1只小鸡在小桥上,还剩下9只小鸡在草地上)
(2)师:谁能根据小鸡的不同位置,列出一道减法算式题?(10-1=9)
(3)师:10表示什么?(图上一共有10只小鸡)1表示什么?(1只小鸡在桥上)9表示什么?(9只小鸡在草地上)
(4)师:谁还能根据小鸡的不同位置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题?(10-9=1)这里的10、9、1又表示什么?
(5)师:这两道题中有什么秘密呢?
小结:原来这两道算式都有数字10、1、9,最大数排在最前面,等号前后的数字交换了一下位置,算式仍然成立。
2.学习第二组算式10-2=8和10-8=2
(1)师:我们一起到前面去看看吧!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鸭子这幅图的意思?(图上一共有10只小鸭子,有2只蓝色的鸭子,还剩下8只黄色的鸭子)
(2)师:谁能根据鸭子颜色的不同列出一道减法算式?(10-2=8)
(3)师:谁能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题?(10-8=2)
(4)小结:以后看到10、2、8就可以列出两道不一样的减法算式题。
3.学习第三组算式10-3=7和10-7=3
(1)师:走的好累呀,我们休息一会吧!看,好多鸟呀!谁能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2)师:谁能列一道减法算式来表示这幅图的意思?(10-3=7)
(3)师:看到10、3、7这三个数字,谁能列出另一道的减法算式题?(10-7=3)
4.学习第四组减法算式10-4=6和10-6=4
(1)师:前面到沙滩了,你们能用完整的话来表示沙滩上的乌龟吗?
(2)师:用一道减法算式来表示,谁来?(10-4=6)
(3)师:看到10、4、6还可以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题,谁来试一试?(10-6=4)
5.学习第五组算式:10-5=5
(1)师:羊村到了,谁来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草地上一共有10只懒羊羊,5只在吃东西,5只不在吃东西)
(2)师:用一个减法算式来表示,谁来?(10-5=5)
(3)师:10,5,5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前面一个5和后面一个5分别表示什么)
(4)师:这个算式等号前后的数字一样吗?那它还可以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吗?
三、游戏活动:送数字宝宝回家
(1)师:看,是灰太狼,听听他会说些什么呢?想要进去,先回答我的问题!我这儿有些数字宝宝找不到家了,请你们送他们回家!
(2)师:你们愿意接受灰太狼的挑战吗?
四、玩一玩游戏,复习10以内加减。
活动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
27、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的减法教案
活动目标:
1、看三幅图列算式,感知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学习5的减法。
2、进一步学习几种运用减法的情况,体验消去型、比较型、分合型减法。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卡四组、本子、笔、幼儿用书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消去型的减法。
1、教师一边出示相应的图卡一边交代题意:树上有5只小鸟,飞走了1只,还剩几只?(4个)
2、你是怎么算出来的?你能把它记录下来吗?(请个别幼儿上前记录)
3、幼儿一起检查、订正。
4、你知道这算式中的数字和符号是什么意思吗?请幼儿说说。
5、集体读算式并把算式写在本子上。
二、复习比较型的减法。
1、教师一边出示相应的图卡一边交代题意:文文得了5朵大红花,明明得了2朵大红花,明明的大红花比文文的大红花少几朵?
2、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用加法还是用减法?为什么用减法?你能把它记录下来吗?
3、幼儿说老师记录。请幼儿说说算式中各数字与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4、请幼儿一起读算式并把算式写在本子上。
三、学习分合型减法。
1、教师一边出示相应的图卡一边交代题意:有5个小朋友在做游戏,男孩有3个,女孩有几个?
2、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用加法还是用减法?为什么用减法?你能把它记录下来吗?
3、幼儿说老师记录。请幼儿说说算式中各数字与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4、请幼儿一起读算式并把算式写在本子上。
5、教师一边出示相应的图卡一边交代题意:桌子上有5颗生花生和熟花生,生花生有4颗,熟花生有几颗?
6、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用加法还是用减法?为什么用减法?你能把它记录下来吗?
7、幼儿说老师记录。请幼儿说说算式中各数字与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8、请幼儿一起读算式并把算式写在本子上。
四、发书,请幼儿翻书至第28页。
1教师读题:请看图并根据范例,把下面的减法算式填写完整。
2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更差的孩子完成作业。
3集体检查、订正。
五、活动结束。
28、大班教案《8的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列算式,学习8的加减法。
2、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
3、会口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4、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5、使幼儿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知道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
8只小鸟飞啊飞,1只小鸟飞在前面,后面跟着几只小鸟呢?(7只),你是怎么知道的?(8可分成1和7)8还可以分成几和几,以此类推说出8的组成。
2. 组织幼儿学习8的减法
出示课件:
(1)树上有8只小鸟,飞走了1只,树上还剩多少只小鸟?
幼儿说出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说出8去掉1还剩7 即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引导幼儿列出8-1=7并知道8,1,7代表什么,教师版书。(2)草地上有8蝴蝶,飞走2只,草地上还剩多少只蝴蝶?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2=6,教师板书
(3)天上有8架飞机,飞走3架,还剩多少架飞机?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3=5,教师板书
(4)小红有8个气球,送给小花4个,还剩多少个气球?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4=4,教师板书
3.让幼儿自由创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
引导让幼儿口述有关8的减法数学问题,如:姐姐有8颗糖,吃了5颗,还剩多少颗?河边有8条鱼,游走了6条,还剩多少条鱼?等等。
小结: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按照减数从1到7的规律说出8的减法算式:
8-1=7,8-2=6,8-3=5,8-4=4,8-5=3,8-6=2,8-7=1。
教学反思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29、大班教案《5的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的:
一、运用数的分解法学习“5”的减法,通过看图能分别说出5的减法列式,并迅速准确的算出得数。
二、通过游戏的形式,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性。
三、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引发幼儿学习减法的兴趣。
教学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课件1、图中一篮苹果和一篮梨子,点击可逐一出示数字。
课件2、草地上放有两个红、绿米盘,5只鸡可跑过来吃米。
课件3、“小天使送信”画面,四间房子(房门上有门牌号),按门铃主人可开门。
课件4、5只动物运动员和5只帆船。(连线找对了,动物会发出叫声)
课件5、小猴背着桃子袋,袋子破了一个洞,一个桃子从袋中掉下来。
二、幼儿学具:
1、幼儿人手一张两个米盘及记录分解的图画和5只小鸡图卡;
2、幼儿人手一张“帮助动物运动员找帆船”的图画。
教学过程:
一、以参观“动物王国”的形式,引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刚才动物王国的小精灵给老师打来了电话,说今天动物王国要举行智力游戏活动,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参加。小朋友高兴吗?”
1、玩“猜水果”游戏。(复习“5”的分解)
“哇!原来动物王国里举办了很多的智力游戏,我们一起来看看、猜猜。”
播放课件①。师介绍、示范游戏玩法:“这里有两篮水果,一篮苹果,一篮梨,这两篮水果的数量合起来是5。点击苹果篮下面出示数字1,苹果篮里有1苹果,请小朋友猜猜,这只梨子篮应装几个梨子呢?”(例:一篮苹果,一篮梨,苹果有1梨有几?)幼儿回答后。点击出示数字4。师依次出示课件苹果有2、有3、有4;幼儿逐一回答,逐一出示数字。
2、小结:小精灵夸我们小朋友真聪明,玩游戏时回答得又快又对!
二、幼儿操作探索,交流自己的发现。(学习“5”的减法)
1、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智力游戏:播放课件②
“草地上有两个米盘,一个是红色的,一个是绿色的,几只小鸡跑过来吃米呢?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这5只小鸡跑过来吃米,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小精灵已经为小朋友准备了米盘及记录分解的图画和小鸡的操作学具,请小朋友摆一摆小鸡图片,把你发现记录下来并与旁边的小朋友交流。”
2、幼儿探索5的分解法。
幼儿动手操作图片,把5只小鸡分别摆放在两个米盘吃米,有几种分法。并记录下来。教师观察巡回指导。
3、请幼儿交流自己操作的过程与结果。
鼓励幼儿大胆把自己操作的过程和结果与大家一起交流。
播放课件②,逐一出示小鸡吃米,例:“草地上有5只小鸡,如果有4只跑到红盘子吃米,绿盘子有几只小鸡在吃米?”(1只)“对了,因为5可以分成4和几”(4和1)怎样列减法算式?(5—4),列出算式,得数是多少?(得数是1)。师逐一演示课件其它组的分解及算式和得数。
4、小结:“小精灵刚才看到小朋友能够根据图中的内容操作5只小鸡在两个米盘吃米的多种几种分法,还会列出减法算式,算出得数,开心吗?接下来想请小朋友一起在来玩个游戏“帮助小天使送信。”
延伸活动:
1、游戏——找朋友(复习“5”的加减法),音乐磁带、数字卡片。
2、数学区角:投放操作材料:雪花片、扑克牌、磁性动物图片、水果图片、自制小沙包、自制摇摇珠盒(两个大果冻盒口对口粘和,中间一硬纸板,纸板中有一洞,装上5个玻璃珠。)……
教学反思:
该活动教师能依据《纲要》的精神,创设数学情境,提供直观形象可操作的材料,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发幼儿观察、思考、探索、操作,有效地训练了幼儿的多向思维,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