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英雄教案一等奖(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档大全 > 中学教案

真正的英雄教案一等奖(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时间:2022-10-10 12:42:17

真正的英雄教案一等奖(人教版七年级选修)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中学教案的您有所帮助。

1、真正的英雄教案(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行道树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新词,提高阅读能力

  2、理解行道树的形象

  3、揣摩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4、认同自我牺牲精神的崇高,立志做一名奉献者

  教学重点:

  行道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假如我是一棵树,我愿意站在,因为”的句式说一句话。

  二、简介作者

  张晓风,1941年出生,台湾著名女作家,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1977年辈台湾地区的评论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散文《愁乡石》《地毯的那一端》《再生缘》等

  三、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堕落点缀牙龈冉冉贪婪繁弦急管红灯绿酒

  四、指导朗读

  1、听读课文。

  2、自读课文。

  3、小组为单位,组织朗读比赛。

  五、整体感知课文

  生齐读课文,思考:

  1、行道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本文其实借行道树赞扬一种人,赞颂一种精神。。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六、合作探究

  1、第二段,为什么说是一种堕落?

  明确:“堕落”一词在字典里的解释是沦落,流落。在文中的含义是流落到恶劣的环境里。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大大跌落了,堕落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

  2、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这一句中哪三个词最关键?

  明确:“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1为什么行道树认为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什么样的事业是神圣的?

  明确:行道树认识到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

  ○2“神圣的事业”为什么是“痛苦”的?“痛苦”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它们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跟城市欢度夜生活的人们相比,它们寂寞、孤独、苦熬。它们还时时为城市的污浊而忧愁。

  ○3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明确:一切神圣的事业总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承受牺牲,但是只有这样的代价才能为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如行道树承受痛苦,为城市和行人带来“清新”“浓阴”这种牺牲体现的是奉献精神,这种为人民的幸福而牺牲个人的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

  3、为什么说行道树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明确:这一句前面说“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车辆、烟囱不断制造烟尘,污染城市。城市居民早已麻木不仁,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他们并不珍惜清新。树木的感觉是非常鲜明的,在他们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4、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忧愁什么?最后一段话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上文说,“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污浊严重损害着市民的健康,遗憾的是,人们竟然习惯了,麻木不仁了,不想办法治理污染。行道树尽管尽力制造清新,但是毕竟有限,改变不了大局,他们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制造清新,夏日能献出浓阴,黎明时能迎接太阳,迎来光明。)与开头照应,是文章结构完整,同时起到深化中心的作用。

  5、文中有两处对比,请找出来,说明它们的作用

  行道树繁华热闹的城市

  (对比)

  原始森林孤独寂寞的行道树

  作用:突出表现行道树的奉献精神

  六、作业设计

  1、抄写“堕落点缀苦熬冉冉贪婪繁弦急管红灯绿酒”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1和二.1

2、真正的英雄教案(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材说明:

  《真正的英雄》是人教版试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深切哀悼罹难的七位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通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2.熟读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3.体会课文思想感情,感受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思路,熟读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难点:把握文中几句富有哲理的句子,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速读课文,理清思路。

  (1)这篇演讲词讲到了哪些内容?

  讨论明确:

  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1~4自然段)

  追忆七位英雄(5一13自然段)

  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向太空进军(14—2l自然段)

  (2)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明确:

  全文蕴涵着两种思想感情:悲痛,英雄已死,对人类,对亲人,对朋友都是巨大的损失;力量,我们不能停留于悲痛,而应化悲痛为力量,沿着英雄的足迹继续前进。

  二、细读课文,赏析品悟

  1.要求生自读课文,从文中画出自己感动的、有些想法的句子,有什么想法在句子旁边做批注。

  2、同位交流,全班交流。个人谈感受的基础上老师用引读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语言。

  主要是这几句: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教师引言:

  ①人类向太空进军的历史是一部冒险的历史,是一部充满艰难险阻的历史,他们迎难而上,不畏艰难,不畏危险,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出示幻灯片)

  ②七名宇航员具有美国英雄主义和崇高献身精神的品质,他们把全社会的责任作为自己的责任,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不企求些微的报答,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英雄!——(出示幻灯片)

  ③七位宇航员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归根到底在于——

  ●在痛苦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教师引言:

  ①人类在探索太空奥秘的进程中,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危险和困难:1967年1月27日,美国的“阿波罗号”飞船在升空时爆炸,三名宇航员遇难,这让我们认识到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出示幻灯片)——

  ②1971年6月,前苏联飞船返回时,返回舱发生空气泄漏事故,三名宇航员因急性缺氧、体液沸腾而遇难,这再次让我们认识到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

  ③2003年2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地面时爆炸,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至此,人类载人航天活动中遇难的人数增加到了22人,这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

  ●我们所能找到的惟一安慰是……生命的归宿。

  2.从这篇演讲词中,你体会到里根总统宣扬的美国精神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种精神?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明确:

  里根总统宣扬的美国精神包括:开拓创新精神,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等。这种精神是全人类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的代表,是人类精神的精华。

  三、联系生活,体验情感,拓展文本

  1、在里根总统向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发出这样的号召之后,美国的航天事业有着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幻灯片出示图片)。

  2、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也在蓬勃发展着,你们能例举出一些例子吗?(幻灯片出示图片)

  3、我们的三位宇航员是胜利地回来了,回到了亲人们中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们为他们骄傲,为他们自豪!结合本课的学习,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

  4、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茫茫宇宙,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开拓,去发现,去献身。从“挑战者号”到“哥伦比亚号”,人类从失败中一次次站起来。相信终有一天,人类会冲出太阳系、银河系,去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同学们,目前我想我们所能做的是:将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向往及对逝去的人的哀思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相信经过自己锲而不舍的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3、《竹影》教案(转)(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学习目标:

  本文涉及到一些美术方面的知识,但文章的主旨并不局限于美术,而是富有童趣,并由竹影引发到其他如对孩子的引导、教育等。因此,学习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领会作者对绘画和生活有着怎样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竹是中国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梅、兰、竹、菊”古称“四君子”,在诗歌、文章、图画中到处可见它的身影。那么,在几个小伙伴的眼里,竹影又有些什么样的特殊趣味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先生的文章,感受竹影的趣味吧。

  二、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人,我国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特别是他的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内涵深刻,耐人寻味,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散文除评论外,大多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文字朴实无华,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三、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就来阅读这篇文章,读的时候注意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主要叙述了我和小伙伴夏夜乘凉时看竹影,描画竹影以及与爸爸谈论竹影的事情。

  四、再读课文,交流感受:

  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一篇古文《童趣》,描写了小孩子眼中的奇特的世界。本文也是写孩子眼中的世界。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速度可以稍快些,看看文中的小伙伴在夏夜乘凉时都看了些什么?做了哪些富有童趣的事情?

  ——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

  ——研究天空中光线、颜色的变化;讨论人影头上有烟气的原因;用画笔描地上的人影和竹影……

  在这其中,你觉得最富有童趣的是哪些描写?为什么?

  我个人觉得,第三小节的两处描写最有趣:

  ——华明“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

  ——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

  这两处都很有趣,特别是华明描自己的影子,把自己描成一只青蛙竟然还笑。而大人这时候往往就会赶紧趁无人注意,把这影子涂掉,因为会觉得这是一种丑化。

  其实每个人都有过童年,也有过充满童趣的心灵和思维,只是许多人在长大后就渐渐把童心丢失了。我们在童年时常常做游戏,用泥巴捏小动物,偷砖头垒房子,在墙壁、在地上到处画画……还可能因此被家长、老师责怪。其实这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有人在这个时候关心你、引导你,也许你就会有艺术上的发现,也许日后,你就会在这些方面有所成就。

  文中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很好的引导者。读一读文章中对父亲的描写,想一想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父亲的善于引导,简要地作些评价。

  主要有三处:

  1、第3小节:

  忽然一个大人的声音在我们头上慢慢地响出来:“这是管夫人的!”……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

  ——父亲早就来了,却耐心地在一旁观察孩子的作为,在合适的时机参与话题,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引导孩子。

  2、第3小节:

  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思,立刻对着他说道:“谁想出来的?这画法真好玩呢!我也来描几瓣看。”

  ——能细心体察孩子的心情,并为他们解围,这真是难能可贵的长者风度。

  3、第8小节:

  我回到堂前,看见中堂挂着的立轴——吴昌硕描的墨竹,似觉更有意味。那些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似乎都有意义,表示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

  ——童年时的作者活学活用,审美水平马上有了提高。这正是有了实践经验作为指导的结果,胜过多少空洞的理论教育。

  由此可见,大人对孩子的指导,特别是引导孩子步入艺术的殿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丰子恺有这样一个好父亲,也许,这就是他后来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大家的原因之一吧。

  五、研读探究:

  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思考、质疑,想一想“作者到底想要说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这样说对吗?”等等,这样进行阅读,才能真正获益。

  1,思考题一:

  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为什么用“竹影”作为本文的标题,而不是“谈

  画”或者“童年趣事”?

  “竹影”实际是本文的叙述的缘由、源头;也是文章的线索,即:看竹

  ——画竹——品竹。用“竹影”做标题,比用“谈画”或者“童年趣事”

  更具体、实在。

  2,思考题二:

  读完全文,请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说说,中国画有什么特点?西洋画有什么

  特点?

  ——中国画要求“传神”。所谓“神”,就是活的神气,神韵。

  ——西洋画则看重写实,要求“画得象”,“画得同真物一样”。

  3、思考题三:

  你觉得竹子在中国画中,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神”?也就是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内在精神?

  ——一提到竹,我就会想起宋朝大诗人苏轼的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竹在中国人心中之所以会有如此重的份量,是因为它象征着一种风度,一种精神,一种气节。正像明朝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所赞颂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锤万磨还节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六、延伸训练:

  读完全文,你对童心童趣,对中国画,对竹的认识,或许会有一些不同于作者的感受。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任选一个角度,具体地说说。

  我来说说我的想法,也算是抛砖引玉,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独到的见解。

  七、家庭作业:

  1、课外搜集、阅读、欣赏一些写竹的诗歌、文章或画竹的图画,可以整理成为一本小册子,并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2、或将你对一件艺术品(这件艺术品可以是图画、音乐、舞蹈、工艺品等等)的认识和感情写成一段短文,不少于300字。

4、《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人教版高二选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使用熟语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词和词语的区别,整体认识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正确使用熟语阅读和写作

  二、重点、难点

  1、掌握辨析熟语的方法,能正确辨析和使用熟语认识

  2、理解熟语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看挂图,猜成语”,通过挂图向学生展示一幅与“马”有关的图画,让学生根据图画猜猜那个成语适合它。

  师:在古代,人和马是息息相关的,古时候行军打仗离不开马,交通运输更离不马,人们不仅需要马,而且喜欢马,例如许多将军都以有一匹千里马、良驹而为荣,同学们是否还能够说出其它带“马”的成语呢?

  (二)课堂活动

  1.让学生讨论与“马”有关的成语。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在我们的语言文字中出现那么多跟“马”有关的词语,正体现了人们对“马”情有独钟。其实,在这些有关“马”的成语中,隐藏着许多的典故和故事,谁能试着讲讲有关“马”成语的故事?

  2.提问学生,让学生自己说一个与“马”有关的成语,并向同学们介绍这个成语的故事及寓意。

  师:同学们讲的很好,一个成语的使用可以使句子更加形象、具体、生动,收到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好,我们看下一个问题。

  (三)知识拓展

  2008年5月12日四川的汶川发生大地震,用成语来表达下列情景:(分组讨论)

  1、形容地震强烈、巨大的成语:地动山摇、山崩地裂、天塌地陷、天摧地塌、天翻地覆、震天动地

  2、形容地震之后的景象的成语:触目惊心、惨不忍睹、断壁残垣、满目疮痍、千疮百孔

  3、汶川大地震,当时人们的心情可用成语:惊慌失措、黯然销魂、战战兢兢、百感交集、胆战心惊、毛骨悚然、惊慌失色、大惊失色

  4、形容发生地震后形势的紧迫的成语:千钧一发迫在眉睫间不容发生死攸关近在咫尺刻不容缓十万火急险象环生一触即发急如星火剑拔弩张

  5、现场抢救的人们的表现:奋不顾身、勇往直前、舍生忘死、舍己为人

  6、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的表现:感人肺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戮力同心、齐心协力、

  (四)阅读文本,完成下列问题

  1、填表

  特点类型

  结构用法语体或感情色彩语义

  成语固定、四字严格书面语双层

  惯用语固定、三字灵活口语、多贬义双层

  歇后语固定、两部分灵活口语双层

  谚语固定灵活口语比喻义少、多表面义

  2、总结概括熟语的特点(学生根据熟语不同类型归纳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明确:1、结构上的稳固性2、意义上的整体性3、各自有特殊的形式

  五、课堂巩固

  1、判断下列熟语属于那一类型

  (1)、开天辟地、精卫填海、朝思暮想、世外桃源

  (2)、背黑锅(比喻代人受过)、穿小鞋(比喻使人暗中吃亏)、刀子嘴,豆腐心、跳龙门

  (3)、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现多比喻在集体生活中,各有各的办法或本领来完成共同的事业。)

  (4)、情人眼里出西施、瑞雪兆丰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06浙江卷)

  A.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

  B.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

  C.正是这些变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D.他鲁莽草率,刚愎自用,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闹得一团糟,真可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3、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熟语

  ①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义接近的有《醉翁亭记》中的。

  ②与“痴心妄想”相近的熟语有。

  (五)总结

  4、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熟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

  (1)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的瞧着锅里的,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

  (2)“喝水不忘掘井人”,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过去二十年卓有成效的合作深表感谢。

  (六)布置作业

  完成“小试身手”第一、三题

5、《论语》六则教案(七年级)(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朗读,感知古今汉语的异同。

  (二)从积累文言字词入手,理解课文内容。

  (三)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学以致用。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自由发言,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名言、格言或谚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境。(可采用竞赛记分的方式活跃气氛)

  2新课导入:在我国古代的春秋时期,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对于如何学习有着独特的见解。他是谁呢?他又是怎么说的呢?(简介孔子,引入新课)

  (二)指导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运用工具书,读准下列字音,掌握加点字的写法。

  曰(yuē)说(yuè)愠(yùn)罔(wǎng)殆(dài)

  识(zhì)厌(yàn)诲(huì)哉(zāi)焉(yān)

  解说:“说”是通假字,通“悦”,愉快、高兴的意思;“罔”字中,“丷”不能写成“艹”;“殆”字,左边是“歹”旁,里面是“丶”;“识”是多音字,作记住、标记、记号的意思时,读作“zhì”,另一个读音为“shí”;“诲”字是“讠”字旁,“母”中是两点;“焉”字下面是四点,第一点是撇点。

  2教师范读,点拨难读句的停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是以/谓之‘文’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学生自由朗读一遍,再指名朗读,要求字音、停顿准确,师生共同评判。

  4引导学生回顾影视剧中古人读书的语调,体验现代文与古文读法的不同,教师范读第一则后,让学生试读课文,要求语气舒缓,读出韵味。

  (三)疏通文意,指导翻译

  1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学习合作小组,共同研讨解决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2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拨打”求助热线——让学生将问题写到黑板的相应位置(分字词和句子两块),向全班同学和老师求助。

  3师生共同解决黑板上的疑难问题。

  4点拨“而”在文中的几种用法。(顺承,转折,修饰)

  5请6位学生展示翻译结果。(最好用实物投影仪;用普通投影仪,可在教师巡回时,将胶片发给准备展示的小组,让学生用钢笔正楷字将译文写在胶片上;也可让学生将译文直接写在黑板上。)

  6师生共同评价纠正学生的翻译。

  (四)熟读成诵,加深理解

  (五)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理解文意。

  2完成“思考与练习三”,扩充表格,将自己学习时的疑难字词纳入表格之中。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诵读课文。

  2交流上堂课作业“2”。

  (二)研习课文,理解要点

  1本课所选六则《论语》,就内容而言,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明确:都是谈学习的。

  2它们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谈学习的?

  明确: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3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自己认为是阐述学习方法的语句下画上“——”,在自己认为是阐述学习态度的语句下画上“~~”。

  4指名发言,学生相互补充,教师板书。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点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的是与人交往的态度。“诲人不倦”说的是教导人的态度。)

  5《〈论语〉六则》这篇课文我们读来可能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为什么呢?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其中有不少语句现在已凝固为成语流传下来。大家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找一找,这篇课文中包含了哪些成语?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吗?

  明确:“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

  6就形式而言,你能否从《〈论语〉六则》这篇课文概括出《论语》这部著作的特点呢?(点拨:引导学生注意每则中都有“子曰”二字,结合p153注释①)

  明确:“子曰”的意思是“孔子说”。结合注释我们可以推测,《论语》是一部以记录孔子言行为主的著作,这种形式有一个称呼,叫“语录体”。

  7追问:那么,《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吗?

  明确:不是,《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辑录孔子的言论和孔子的一些弟子的言论而成的。

  8小结:《论语》的行文以对话体为主,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它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宋代朱熹将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我们今天学习的《〈论语〉六则》一至三则主要涉及学习方法问题,四至六则主要涉及学习态度问题。孔子的这些观点虽然是在二千多年前提出的,但至今仍然有其积极的意义,值得我们在学习上借鉴。(勾画美化板书)

  (三)交流心得,提高升华

  同学们,在学习上你或许曾经有过困惑,或许你现在正在经受着困惑。那么,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后,是否有所感悟呢?课文中哪一句或哪几句话你感受最深呢?能否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的切身体会呢?(可让学生准备两三分钟,然后自由发言,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要从肯定的角度加以赞赏。)

  (三)布置作业

  背诵并用正楷默写课文。

  板书设计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学而时习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厌

  学而不思则罔,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思而不学则殆       择其善者而从之,

  默而识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选读教案(人教版高一选修)(人教版高一选修课堂实录)

  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永远永远要受人纪念。

  ——郭沫若

  这里选取了《论语》中对现代人影响最大的70个句子,请同学们理解(老师讲解)、背诵,备考。并能与写作结合起来,发现论语的穿越时空的力量与价值。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参考理解: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他说一个君子的作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一个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这样一个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比”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字,古写的篆文比字,是这样写的——,象形两个人相同,同向一个方向;而古文北字——就是相背,各走极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说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这样就不能够普遍。

  7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9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注:八佾,古代乐舞的行列,一行八人叫一佾。按照周代礼制的规定,天子举行乐舞用八行人,叫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只能用四佾。季氏为大夫,却用了八佾,这是对天子之礼的僭越。

  1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注:淫,古人凡过分以至于到失当的地步叫淫。如言“淫祀”:不应该祭祀而去祭祀的祭礼。淫雨:过久的雨水。

  11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粟,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5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6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7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18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老。”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9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20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5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劳之将至云尔。”

  26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2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8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9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偱偱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3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1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着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3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4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

  35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36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37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38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39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0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1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2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3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44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45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6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4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8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9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50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51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52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53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54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55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56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焉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57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58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59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60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61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6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5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6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9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当时的器皿专用化程度很高,就酒具而言,盛酒的、温酒的、冰酒的、喝酒的都不同。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该象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处。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时文选粹:从“君子不器”到“君子不气”

  **《论语.为政》有这么一条:“子曰:君子不器。”孤零零的,没前言也没后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后人只能猜测。历来对这条的解释和评说也不少,各有道理。此文拟从三个方面予以探讨。

  一、器为何物?最早,器的本义是陶器,后来泛指器具、用具、物品,即东西。按此本义,“君子不器”应该翻译为“君子不是东西”。但在现代汉语中用“东西”这个词来说人带有贬义,孔夫子听了会不满意,会连连摇头说“NO.NO!"那么他说的“器”是什么呢?“器”在古汉语中还有引申义,它常常与“道”形成相对的概念。《系辞传》认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的东西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形而上的抽象,形而下的具体;形而上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形而下是物质层面的东西。《礼记》说“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也是说真正的“道”是无形的,放之四海而皆准;不会局限在某个具体而实用的领域。朱熹解释说:“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由此看来,孔子说的“器”肯定是指物质层面实用的东西。结合朱熹的观点,这个“器”应该是指具有某种专业用途的职业技能、本事,即一技之长。

  二、君子何为?孔子认为君子不需要也不应追求某项技能,他自己就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那些技能只是一种在物质层面谋生的手段,是有限的本事,只能被他人“器之”、使用,成为没出息的劳力者。这是君子所鄙视的——君子是劳心者,是上等人,掌握那些下等人的技能干什么?那么君子需要什么和追求什么呢?当然是精神层面的“道”。儒家的道,外延较广,主要是指社会、政治、伦理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此四者中,“道”是最高的追求,“德”与“仁”是根本,至于“艺”(专长、技艺)就无所谓了。在他们心里,道比生命更重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道不行,乘桴桴于海。”

  君子是干大事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因此君子重精神追求,轻物质追求:“君子谋道不谋食。耕者,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固穷”。“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他们重道而轻器的价值观十分鲜明:“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那么如何实现“道”呢?答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于达到什么程度还要视情况而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三、谁人为器?在上面的探讨中,已经蕴含了一些答案,到此再综合一下:为器者是那些掌握某种手艺、技艺、专长,为了谋求物质利益而为他人所用的人,是胸无大志的人,是君子所不齿的“劳动者”。(器也有大器、小器之分,有些人想器还不成器呢。)那么君子是什么人呢?说来说去是指品德高尚的士,多为小知识分子。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贵族(天子、诸侯、大夫、士)和平民(士农工商)之别,士为贵族之末,平民之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以不劳而获地“食于人”。可是随着封建制度的形成,士的贵族特权名存实亡,没人供饭了,地位也降低了,明道救世之类大事也不需要他们操心了,他们便逐渐成为贵族阶层中多余的人,噩梦一般跌入了君子不屑的平民阶层。但是农工商是什么东西?那些种地的农民、打家具的木匠、沿街叫卖的商贩之流,怎么可以与士相提并论、混为一谈呢?是可忍孰不可忍!

  更为急人的是,士这个阶层迅速分化:少数士有造化,加上个偏旁成了仕,当了官,当然不错;但更多的士有辱斯文,为了获取一点物质利益(谋食)而陆续加入农工商的行列,放弃了谋道的大志,悲哀呀悲哀!于是作为士大夫阶层代表的孔子焦急地站了出来,意欲力挽狂澜。他这突然的一嗓子乃是痛心疾首的苦劝,或是倔强的誓言——“君子不器!”但是对于穷困潦倒的士来说,首先需要的是吃饱肚子,至于什么君不君子就顾不得了。此后誓死不器的君子越来越少。事到如今,农工商自不必说,那些科学家、艺术家、专家学者又何尝不器呢?这年头,没有点真才实学,没有一技之长,只凭摇唇鼓舌、坐而论道,别说不能兼济天下,就连独善其身也不成啊!我们只能抱歉地劝慰孔老夫子:“Sorry,sorry!君子不气,气大伤身啊!我们也是没办法呀!”

  不过事物都该一分为二去看。“君子不器”虽有迂腐、不合时宜的一面,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还要有一点精神的,不要整个成了金钱的奴隶,因此这种倡导还有可取之处。但也不可全信,全信就成了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他倒是个誓死不器的君子,除了满口之乎者也,知道“茴”有四种写法之外,什么都不会:谋道不成,谋食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样样落了空!孔夫子——孔乙己?原是本家呀!呵呵!

  7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这句话出自《论语》。所谓“德”,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会感到孤单;就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为什么呢?孔子说,这是因为“必有邻”。从字面上来理解,“邻”就是“邻居”。我们知道,在生活中邻里关系是人们接触最多、也是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亲近和谐的邻里关系,是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说,“邻”就可以引申成为邻居之间互相亲近的关系,所以“德不孤,必有邻”的意思就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古人常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他们看来,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一种朝着与自己相近的事物移动的倾向,相同或者相近的事物总会走到一起的,所以我们现在也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里的类和群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的。志同道合的人们之间,或许时空距离很近,或许很远,但是不管是近是远,最终他们都会产生共鸣,这就是“德不孤,必有邻”。

  “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意味着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自己是否努力,而不是旁边的人刚开始的时候会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讲道德、讲原则,可能会使自己陷入某些困境里面。例如,由于放弃一些物质利益,讲道德、讲原则的人往往会被人讥笑,说他们迂腐,甚至虚伪,从而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思想压力;我们也许就会因此反问自己:为什么自己身边的人都不是这么做的?我们是不是做错了?我们是不是真的迂腐、虚伪?

  答案是否定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古人看来,只要真是道德君子,那么即便在短时间内或许没有互相呼应的伙伴,但是时间长了就总会有同样性情和抱负的人过来与他亲近。“德不孤,必有邻”,孔子在这里讲的,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经验,更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规律。

  虽然“德不孤”强调的重点是个人的努力,是我们应该如何着手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然而,从我们今天来理解,“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不仅仅只讲述了一个提高道德修养的问题。我们做任何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都希望有人理解,有人支持,不过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许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得不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但是,“德不孤,必有邻”,只要自己不懈地追求,身边的人可以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支持到支持,而远方的志同道合的人们,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我们的所作所为之后,一定会给我们送来遥远的帮助和祝福。

7、散步(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品味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感悟亲情美。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有一种水,能让人喝醉,这种水叫做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做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整天辛辛苦苦的工作,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他们年纪大了,孱弱的双肩已经不堪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提示:全文的表现应该是一种轻松温暖的气氛,平常事现真情。注意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和语气的把握)读后思考: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有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2)散步的过程中出现了怎样的分歧?(明确: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3)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一分歧的?当时是怎样想的?明确:(散步时关于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时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我伴儿子的时日还长——尊老母亲:走小路疼爱孙子——爱幼我:走大路委屈儿子顺从母亲

  因为我伴母亲的时日已短)

  (4)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师小结:大家的的用词非常丰富,团结友爱、幸福美满、互敬互爱,最后我们都可以把它归结为一个词“和谐”。(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也融入到这样一个和谐的家庭,跟着舒缓地音乐读起来,开始!)

  (5)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同学们,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文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让这个种美德在自己的身上绽放光彩。

  三、细读6、7、8三小节,研读有关句子,学生讨论解决

  1、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问题:把我解决在散步时遇到的分歧说成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作出选择,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

  明确:民族领袖在关键时候做出的决策会影响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我是家庭的中心人物,如果处理不好这个分歧,就会影响家庭的和谐,所以这样说决不是小题大做,这也是我感到责任重大的原因。

  拓展:在发生分歧时,如果依从了儿子,结果会怎么样?

  明确:母亲心中或多或少会有阴影,儿子会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

  家庭将不再和睦

  引申:同学们,平时在家中与爷爷奶奶也会发生这样的分歧吗?

  如吃饭,老年人爱吃软饭,年轻人爱吃硬一点的

  老年人爱吃清淡的,年轻人爱吃油腻的

  看电视,老年人爱看戏曲,年轻人爱看偶像剧……

  这时该怎么办,我们应从这篇文章中得到启示,凡事应以尊老为前提,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

  2、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①问题:“不算重”、“轻”与“整个世界”矛盾吗?

  ②为什么“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明确:“不算重”、“轻”是指母亲和儿子的体重,“整个世界”是说母亲和儿子在我和妻子心目中的分量,因而并不矛盾。

  我背上的是母亲,代表过去;妻子背上的是儿子,代表未来,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我和妻子背的可不就是整个世界吗?所以我和妻子稳稳地、慢慢地、仔细地,可见我和妻子对生活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可见,本文写了一件“散步”的小事,却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大主题,这就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3、集体朗读6、7、8,体会文中三代之间浓浓的亲情

  四、这篇文章不光情美,景也美,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南方初春的田野新绿嫩芽咕咕的冬水金色的菜花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

  作用:美丽的景色烘托了人物愉快的心情,也是作者庆幸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的心情的写照。作者从春景联想到生命,希望母亲也像这春天里的万物一样,充满生命的活力,希望母亲健康长寿。

  五、韵律美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从文中找出对称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3、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作用:整齐匀称,读起来连贯流畅,富有形式美和音乐美。增强了表达效果。

  六、体验拓展:

  (1)亲情是无处不在的,它不仅停留在作者家中,还弥漫在每一个人的生活里,需要我们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那你了解哪些亲情故事,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2)当我们闭上眼睛,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便呈现在我们面前,是谁在日落昏黄时,倚在窗前焦急地盼我们归家,又是谁在我们出门时,仔细叮咛;当然是我们的父母。

  仿写:“爸爸妈妈是_______;我是_______。”(“和美”的家需要我们用爱去经营,需要我们用责任去支撑。)

  老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父母为我们做的太多了,父母的深爱我们无以回报,怎样才能表达对他们的感激,怎样才能承担起家的责任,让父母快乐轻松一些,是我们做儿女值得深思的问题。过渡语:

  七、课堂小结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愿同学们把这种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把它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

  板书设计

  散母亲承前

  分歧“我”、妻子使命感

  步儿子启后

8、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二单元唐诗之旅(下)9.李商隐诗三首教案(:《无题二首》(其一)《贾生》《柳》(粤教版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李商隐的生平,诗歌感叹身世忧时悯乱,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气氛。

  2、体味李商隐无题诗、政治诗的艺术特点。

  3、感悟作品意境、了解有关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体味李商隐无题诗、政治诗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名句,情境导入。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二首》其一)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其一)3、何当共剪两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4、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柳》)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图》)

  二、李商隐简介: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子,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一生政治上很不得意,潦倒终身。是晚唐骈文的代表作家。其骈文属对工整,用事精切,疏密相间,气韵自然。他的无题诗很有名,都有很美的意境。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行次西郊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贾生》、《隋宫》、《富平少侯》等较突出。无题诗也有所寄寓,至其实义,诸家所释不一。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也工四六文。有《李义山诗集》,文集已散轶,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无题二首》(其一)

  1、齐读,整体感知——写对昨夜相知相会而今日很快分离的情人的思念之情

  2、简介写作背景:诗当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诗人时在京城任秘书省校书郎。这是一个“方阶九品,微俸五斗”的小官,诗人在政治上仍然是沉沦下僚。原题共两首,另一首是七绝,其中有“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之句,可知诗人怀想的当是席间的一位贵家女子。◎画楼、桂堂,指贵家华丽的楼宇居室。

  3、基本解读:

  1)首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对昨夜相会的追忆。星光闪烁,阵阵轻风,诗人与意中人在画楼之西、桂堂之东相会。画楼,雕饰华美的楼。桂堂,用桂花香熏过的厅堂。诗人没有具体写昨夜情事,

  而是借助于星辰好风、画楼桂堂等外部景物的映衬,烘托出昨夜柔美旖旎的环境气氛,语句华美流转,富于唱叹的情致,将读者带入温馨浪漫的回忆中。

  2)颔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通过比喻,写今宵诗人心中引发的复杂而微妙的感情。尽管自己身上无彩凤那样的双翼(飞去与对方相会),但彼此的心却能像犀牛的角一样灵异,得以互相感知。彩凤,彩色的凤凰。《山海经》:“丹穴山,鸟状如鹤,五彩而文,名日凤。”灵犀,犀牛在古代被视为灵物,特别是它的角的顶端和底部之间有白色的线(角质层)相通。

  3)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写宴会之热闹。这里的宴会既可理解为昨夜的宴会情景,也可理解为今宵诗人对意中人的想象之语,写出了诗人此刻凄清寂寞。送钩,古代人们在宴会上玩甲一种游戏。把钩依次在人们手中传送,然后藏于某人手中,令人猜,不中者罚酒。分曹,分组。射覆,古代的一种游戏,用器皿覆盖着东西让人猜。

  4)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通过比喻抒发诗人无限惆怅之情。自己正如飘转不定的蓬草,又不得不去上班报到。爱情的间隔的惆怅与诗人身世飘蓬的慨叹融为一体。听鼓应官,听到报晓的鼓声后到衙门报到。兰台,唐朝对秘书省的称呼。转蓬,被风吹得不断在空中飞转的蓬草。

  4.小结:这首诗写出诗人多情而又无奈的相思。诗人与情人心心相印,可欢会的时光是那么短暂!这是多么令人痛苦而又无奈的现实。“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为千载名句,写情人间虽难随时相会,日日厮守,但心心相印,写出了甜蜜与痛苦相交织的爱情。

  5、艺术手法:此诗构思巧妙,事件与场景的描述常常打破时空次序,昨夜——现在——最初相识——此时;虚实结合,回忆昨夜(虚)——现在(实)——回忆最初相识(虚)——此时(实)。并随着心理活动的变化来展现。全诗看起来以赋体写诗,但断续无端,变幻迷离,富有浪漫气息。诗中时空的转换当中,有虚有实,富有想象张力,只要解释得合乎情理,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可作多样阐释。

  (二)、学习《贾生》

  1、齐读,整体感知——写贾谊与汉文帝君臣遇合的片段史实,托古讽今,抒发自己的感慨

  2、背景简介:贾谊贬长沙,成了历代文人抒写怀才不遇时常用的题材。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别有新意。《史记•屈贾列传》载: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祐),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诗人却独具只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诗的议论。

  3.基本解读:

  1)首句“宣室求贤访逐臣”正面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一“求”一“访”,把文帝求贤意愿之殷切和诚恳表现出来,特别还是对一位被贬的臣子,真可谓贤明的君主了。这是诗人欲抑先扬之处。

  2)次句“贾生才调更无伦”是对贾谊的赞扬,着眼于其才华高超、议论风发和神采照人,无与伦比。

  3)第三句“可怜夜半虚前席”是全诗承、转的关键。“可怜”,可叹,诗人笔触一转,文帝虚心倾听的细节成了诗人叹息和微讽的对象。着一“虚”字,举重若轻,把文帝前面求贤的举动从根本上让人产生疑问,留下悬念,诗情就显得跌宕起伏。

  4)末句“不问苍生问鬼神”是全诗警策之句,是直接对“可怜”一词的回应。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样的求贤对天下苍生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君臣遇合对臣子来说是幸还是不幸呢?词锋犀利,讽刺辛辣,感慨深沉,却又抑扬顿挫。

  4、小结: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宣室夜对”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的盛事。但诗人却独具慧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这件事,借题发挥,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议论。汉文帝史称明君,贾宜更是一代贤才。文帝把谪居长沙的贾宜召回京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晤谈,直至夜半。尽管文帝求贤若渴,可惜,他殷殷垂询的不是安民之策,虚心听取的只是鬼神之事,虽然听得入神,甚至移膝前席,又有何用?这是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讽文帝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怜。诗人夙怀“欲回天地”之志,但偏遭党争,沉沦下僚,诗中常有“贾生年少虚垂涕”之类的感慨。

  5、写作特点:欲抑先扬(先扬后抑)。诗人先赞扬,实际上是为了后面的讽刺。

  6、艺术手法:此诗托古讽今,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丰富。诗中有讽刺,有感慨。从表面看,诗人是讽汉文帝,实际上是托古讽今,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或信道,服药求仙,以求长生,而不问民生疾苦,更难礼贤下士。

  (三)、学习《柳》

  1、齐读,整体感知——这是咏柳寄慨之作,其中隐含诗人身世之感。(主旨)

  2.基本解读:

  1)首二句“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写(柳枝)曾在繁花似锦、令人陶醉的春日,如同婀娜多姿的舞女一样,在乐游苑的宴会上随风起舞。“舞”,生动地写出了春柳的婀娜多姿,也写出了柳枝的欢乐。乐游春苑,即乐游原,长安东南名胜,地势高,可俯瞰长安全城,是当时人们节日游乐场所。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即销魂,指美好的春日令人陶醉。

  2)后二句“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以春日之柳的繁华得意对比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重在写秋柳的凄凉情形。柳在春日是那样地风光无比,受人瞩目,而眼下时值深秋,它又如何愿意面对夕阳西下、寒蝉凄切的凄凉处境呢!“清秋”,秋色已深。“肯”,岂肯,不太愿意,既是反诘,又是感叹。

  3.写作手法:

  1)这首咏物诗用暗示手法融会了诗人深沉的感慨。此诗全篇无一“柳”字,却又是句句写柳;句句写景,可又是句句含情;句句咏物,可又是句句写人,其中隐含诗人身世之感。也有人认为诗中表达的是对先荣后悴人事的感喟,或对官场上只知上进而不知后退者的讥刺。

  2)诗中虚词运用精妙。“如何”、“肯”连用,加强了反诘语气,使诗人的感叹更为悲怆而深沉。“已”、“又”,层层推进,正是“数虚字转折唱叹,弦外有音”。(纪昀《李义山诗集辑评》)

  四、小结李商隐诗的特点:往往在言情写物的小小题旨中渗入家国身世的感伤,形成兴寄遥深、意旨朦胧、体式华美的风格。咏史——借古讽今,寄寓怀才不遇的身世感伤;咏物——托物传达身世感伤;无题-意旨隐秘,呈现委婉深曲的朦胧美。

9、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秋天》(人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执教:兴仁民中张应欣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课后能诵。

  2、把握诗歌内容,能说出诗中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

  过程与方法

  读中开始,初步感知—找准意象,品味语言—充分想像,再现意境—教师小结,艺术创造—活动仿写,智能提升。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读中开始,初步感知—找准意象,品味语言—充分想像,再现意境—教师小结,艺术创造—活动仿写,智能提升。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幻灯1并播放音乐“秋日私语”——教师导语)

  秋天是个宁静的季节,忙了一夏的世界安静下来了;秋天是个幽怨的季节,客走他乡的游子纷纷做起了回乡梦;秋天还是个多情的季节,你没听说过“信誓旦旦,秋以为期吗”?秋天更是个严重的关头,沙场也要秋来才点兵!今天,我们坐在秋日里,也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吧?那么,你们眼里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抽2个学生回答)

  1、在你眼中,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呢?

  2、文人墨客笔下的秋天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赏图说诗)

  ①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幻灯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②秋词(刘禹锡)(幻灯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诗人何其芳笔下的秋天呢?

  板书课题:(幻灯4)

  秋天何其芳

  二、作者介绍(在幻灯4中打出)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作品诗歌合集《汉园集》,散文集《画梦录》。

  三、朗读感知

  一读:读准字音。

  1、请一位同学朗读。

  2、学生评议后正音。(幻灯5)

  丁丁zhēng背篓bēilǒu肥硕féishuò栖息qīxī

  归泊bó寂寥jìliáo枯涸hé清冽liè

  梦寐mèi乌桕jiù鳊鱼biān

  二读:读顺。注意节奏和重音(幻灯6、7、8)(PPT播放配乐诗歌朗诵《秋天》)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三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全班朗读第一节,返回幻灯6)

  四、整体感知,体会意境

  (一)学习第一节——农家里的秋天。

  1、设置问题,把握内容(意象)【PPT展示(幻灯9)】

  ①诗中所描述的秋天属于什么地方的秋天呢?(乡村)

  ②你们是通过那些景物看出来的?(露珠、幽谷、镰刀、背篓)

  ③中心句是哪一句?(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2、设置问题,品味语言,感知艺术。(幻灯10)

  ①用词形象生动,贴切传神。(学生找词语)

  “满披”:形象地表现出清晨晶莹的露珠披满大地的景象。

  “飘”:贴切传神。

  ②拟人的修辞,意味隽永。

  “饱食过稻香的镰刀”:拟人,写丰收之景。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拟人,概括秋天在农家里的情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3、借助意象,进行想象,体会意境。(幻灯11)

  清晨挂满朝露的时候,丁丁的伐木声便传出幽谷,震落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午时的田野,仿佛还飘着阵阵稻香,稻田里挥镰割稻的农夫,早已放下饱食的镰刀,满心的喜悦就是那笑盈盈的脸庞;傍晚,竹篱间,瓜果飘香,人们摘下一篓篓沉甸甸的秋果,把丰收的秋天也带回了农家里。

  4、你可以为第一节起个美丽的名字吗?(农家丰收图)

  (二)讨论第二、三节——渔人的秋天牧羊女的秋天

  1、作者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表现乡村秋景的?(幻灯12出示问题)

  (1)体现农家特色的:背篓渔船

  (2)表明秋天天气的:露珠冷雾白霜

  (3)暗示秋天事物的:蟋蟀溪水

  2、语言品味

  (1)第二节中心句是,“秋天游戏在渔船上。”从哪些词句可见是“游戏”?“游戏”有何韵味?

  ①“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②“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一句的比喻似拙实妙。

  A、用青鳊鱼来比喻乌桕叶的影子,形象生动,给人以想像。

  B、网起的是乌桕叶影子,不在鱼,而在渔,在游戏。

  ③“游戏”——写出了渔民那份安适自由、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2)第三节中心句是,“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怎么理解“梦寐”?

  “梦寐”的本意是睡梦。梦寐一词,不仅表现出秋天的农家和渔船在牧羊女的眼中是梦幻般的美,同时也是牧羊女眼里写满的淡淡的情思。

  3、请为另两幅起名字并用美丽的语言说意境(课外作业)

  五.审美提升,感悟秋天——那一种氛围

  (一)教师小结(时间不够则简——幻灯17)

  板书设计(幻灯13)

  丁丁飘听觉悠远

  山谷伐木

  农家丰收图场景露珠震落视觉触觉情韵

  篱间背瓜果欣喜笑盈盈心情表情(想像)

  栖息视象化松弛、闲静

  秋环境氛围雾霜露清凉冷寂朦胧

  霜晨归渔图活动撒网收渔摇桨淡远清静

  天游戏闲适宁静悠远

  草野蟋蟀溪水野草寥廓溪水清洌起兴外景

  少女思恋图笛声心灵萌动内情

  梦寐微妙心灵深处

  (二)悟秋天,学生活动(幻灯14)

幼儿园中学教案推荐 《甜甜的泥土》学案一等奖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琴俱亡》学案一等奖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长城万里行》教案一等奖(鄂教版七年级上册) 《背影》导学案一等奖(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黔之驴》学案一等奖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责任伴我行主题班会稿(七年级下册) 主题班会“我是我的船长”(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做人的根本——诚信主题班会稿(七年级下册) 关爱别人——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稿(七年级下册) 《我有一个梦想》《你是你的船长》《演讲词写作》导学案一等奖(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中考复习热点精粹——名著阅读 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教学总结(高一上册) 教材文言文考点对应训练——中考传记类中考复习(九年级下册) 《我看“闻鸡起舞”》写作训练(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金色花》教案一等奖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一等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哭晁卿衡》《丁都护歌》《越女词五首(其三)》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下册) 初二班家长会发言稿(八年级上册)

最新中学教案 真正的英雄教案一等奖(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学案一等奖例三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瓦尔登湖教案一等奖(人教版高一必修) 《囚绿记》教案一等奖之一(人教版高一必修) 《荷塘风起》教学设计、评点及教学后记(鲁教版高一必修) 《华罗庚》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 《马嵬》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木兰诗》教案一等奖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李将军列传》公开课教案一等奖(苏教版高二选修) 《大道之行也》教案一等奖(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相关信息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作文父母的爱 七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专项训练 人教九年级上《谈生命》教案一等奖(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一等奖设计) 英雄之城学习个人感想优质范文 七年级下册《斑羚飞渡》教案一等奖(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一等奖设计) 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总复习 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安塞腰鼓》教学范例(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一等奖设计)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模板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