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古诗全文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参考资料:秋日登扬州西灵塔-百度百科 、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百度汉语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翻译译文
【译文一】
宝塔高高,直指苍穹,登上绝顶,饱揽四周风光。塔顶与天空的元气相接合,高耸的标志在海云之上。
地面的万物与天际分界清晰,高塔的上绘满图画的塔梁在三层天之上。湖水把金色的古刹与塔影袅袅摇晃,太阳正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如同燃烧的火球一样。
飞鸟箭一样穿过琼玉的珠帘,彩漆的塔拱拥抱着明媚的霞光。眼光随着蜿蜒的大路远去,心思却追随着离别的船帆。
秋露把梧桐与楸树叶洗白,寒霜把柚子与柑橘催黄。隐约中看到了那玉白的毫毛,刹那间把迷茫的世界照亮。
【译文二】
宝塔高高耸立,登到高处观览四方景色。在高高的塔顶感应自然之气,塔远远高出水平线。世间万象分为三界,宝塔上与天相接。
水波摇动宝塔和太阳的倒影。鸟儿掠过塔檐,塔伸出去的雕饰很美的拱和云霞相连。
目光一直望到路的尽头,诗人的心也随着江上的船只远去。露水把梧桐、楸树都洗白了,霜降之后橘子、柚子也都黄了。
我想如果可以遇到能照遍万物的玉毫,那么就请它为我照亮迷茫的前途吧。
【注释】①元气:指天地之气。②标:高。③三天:指天空。④金刹:这里指宝塔。⑤张:拱起、突出。⑥玉毫:佛教用语,它可以照遍一切事物。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赏析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做的一首五言古诗,作品出自《全唐诗》。此诗的艺术风格明快,描写精当全面,水摇金刹影这句简直可以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媲美,结句很有禅意。
此诗的艺术风格是明快的,描写精当全面,水摇金刹影这句简直可以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媲美,结句很有禅意。这首诗中饱含着诗人对于前途渺茫的忧虑和无奈。诗中有很多排偶句,礼佛的思想浓郁。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安旗主编《李白全集编年注释》俱以此诗为开元十四年(726)作。西灵塔,即栖灵寺塔,建于隋文帝时,在城西北五里。诗多排偶句。礼佛情绪颇浓,如结末曰:“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玉毫,如来眉间白毫毛,可放大光明,照十方界。
扬州:①三国吴置。治所在建邺(后改建康)即今江苏南京市。隋开皇九年改为蒋州,大业初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扬州,七年(624)又改名蒋州,次年复名扬州,九年(626)移治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李白《酬崔侍御》有“自是客星辞星座,元非太白醉扬州”。②隋以吴州改置,治所在江都、江阳二县,即今江苏扬州市。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一)有“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有“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有“扬州花落(一作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另有《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西灵塔:即栖灵寺塔,建于隋文帝时。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是唐代伟大诗人,也是我国诗歌史上乃至世界诗歌史上少见的天才。他留下的千余首诗歌和六十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1200 多年来震撼着广大人民的心魄。他不愧为人间少有的“谪仙诗人”,无与伦比的“一代诗豪”!
李白的诗,不但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且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他继承、发展了屈原、庄周以来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并融会前人的许多艺术手法,把古代诗歌艺术和散文艺术推向新的高峰,形成了他特有的雄奇、奔放、飘逸的风格。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由李白诗词收集,为您整理了关于秋日登扬州西灵塔的古诗原文、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诗词(诗歌)提供必要的帮助!
文章标题:秋日登扬州西灵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