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相镐二首(时逃难在宿松山作。萧士赟云下八首伪)
【其一】
神器难窃弄,天狼窥紫宸。六龙迁白日,四海暗胡尘。
昊穹降元宰,君子方经纶。澹然养浩气,欻起持大钧。
秀骨象山岳,英谋合鬼神。佐汉解鸿门,生唐为后身。
拥旄秉金钺,伐鼓乘朱轮。虎将如雷霆,总戎向东巡。
诸侯拜马首,猛士骑鲸鳞。泽被鱼鸟悦,令行草木春。
圣智不失时,建功及良辰。丑虏安足纪,可贻帼与巾。
倒泻溟海珠,尽为入幕珍。冯异献赤伏,邓生倏来臻。
庶同昆阳举,再睹汉仪新。昔为管将鲍,中奔吴隔秦。
一生欲报主,百代思荣亲。其事竟不就,哀哉难重陈。
卧病宿松山,苍茫空四邻。风云激壮志,枯槁惊常伦。
闻君自天来,目张气益振。亚夫得剧孟,敌国空无人。
扪虱对桓公,愿得论悲辛。大块方噫气,何辞鼓青蘋.
斯言倘不合,归老汉江滨。
【其二】
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
苦战竟不侯,富年颇惆怅。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
英烈遗厥孙,百代神犹王。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龙颜惠殊宠,麟阁凭天居。晚途未云已,蹭蹬遭谗毁。
想像晋末时,崩腾胡尘起。衣冠陷锋镝,戎虏盈朝市。
石勒窥神州,刘聪劫天子。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
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六合洒霖雨,万物无凋枯。
我挥一杯水,自笑何区区。因人耻成事,贵欲决良图。
灭虏不言功,飘然陟蓬壶。惟有安期舄,留之沧海隅。
《赠张相镐二首》翻译译文
【其一】
社稷神器不容盗用玩弄,天狼安禄山竟然窥视天子之位。六龙之车迁播白日,四海之内满是阴暗的胡尘。
苍天降下你张镐丞相,君子的品德,满腹经纶。澹然养育浩然之气,青云直上掌握大政。
眉秀骨秀如山岳耸立,英才谋略惊泣鬼神。可以与辅佐汉高祖解鸿门宴之危的张良媲美,你就是他在唐朝的化身。
仪仗威严,拥旄执金钺,鼓声隆隆,白马拉红色座驾。虎将如雷霆之士,统帅全军向东巡战。
诸侯拜倒在你的马首之下,手下猛士如骑鲸鲵一样威风。恩泽遍布,连鱼鸟都欢悦,令行禁止,草木又逢春。
你恰逢圣智,抓住良辰建功立业。安禄山那小丑不足挂齿,女人一样,送他几套女人的衣服和头饰。
你的幕僚都是明珠一样的人才,应是海里的明珠都收入你手。有冯异献赤伏之符,有邓禹闻你的英明而来。
你此行有似解救昆阳的壮举,我们再次看到汉朝威仪。我们曾经像管仲与鲍叔牙一样游乐,后来你在秦我在吴,两地分隔。
我一生都以报达主恩为己任,希望能光宗耀祖。有心而其事未成就,其哀哉难以陈述。
如今卧病寄宿在松山,孤独一人,四邻空空。战争风云激励我的壮志,但是身体枯槁,衰老之快超过常人。
听说你从天庭来,顿时目张气振,神采奕奕。猛将亚夫得到剧孟那样的谋士,可把敌人杀得空无一人。
扪虱与齐桓公聊天就可以破敌,愿与你一起谈谈这几年来的悲辛。大自然呼气则风起,可见于青苹之末。
如果我的言语不合你的意,我就浪迹五湖去了。
【其二】
我的本家原是陇西人,祖先为汉边将,传说是李广。功绩谋略高盖天地,英名高飞青云之上。
艰苦百战竟然没有封侯,少壮之时颇为惆怅。世传崆峒山的人勇猛善战,气激云霄,秋风悲壮。
英烈李广子孙遗传其勇猛,历经百代,仍然得其精神。我十五岁观阅奇书,作赋凌驾于司马相如之上。
曾经皇上龙颜殊宠,曾经在麒麟阁遥望天子的宫殿。晚途坎坷不平,命运蹭蹬,惨遭谗毁。
现在的情况与晋末有点类似,胡尘崩腾而起。衣冠富豪陷于刀光剑影之中,胡虏充溢朝廷和城市。
安禄山像石勒一样窥觑神州大地,又像刘聪一样想劫持天子。我常常在夜间抚剑吟啸,雄心不已。
我发誓要斩除害人的鲸鲵,澄清洛阳河水,让海内六合遍洒霖雨,万物欣欣向荣,再无凋枯。
我笑挥一杯酒,自己是什么啊?竟然以天下为己任。我也耻于依靠别人的力量来成事情,最重要的是先有良图在胸。
不要谈论灭虏的功劳,完事以后我就飘然去蓬莱仙岛。只是像安期生一样,把玉鞋留在沧海之隅。
《赠张相镐二首》作品赏析
整体赏析
第一首赠诗,前半篇叙安禄山叛乱及张镐肩负平叛重任。诗人视张镐为唐之张良,能解唐帝皇“鸿门”之厄,在国难当头之际,肩负平定安禄山叛乱的重任,睢阳一战关系重大,胜将复兴唐室,功不在张良辅佐汉室之下。
后半篇诗人借事托志,表示希望能在张相麾下建功立业。“一生欲报主,百代期荣亲。其事竟不成,哀哉难重陈。”对于自己平生报国荣亲的壮志未能实现,感慨万千,难以言表。目前自己虽然贫病交加,憔悴不堪,但风云壮志依然激切于胸中,一听说有报国的机会,立即目张气振,跃跃欲试。他十分自负地说:张相若得己能如当年周亚夫得剧孟一样,那叛军就无人可用,不足为虑了。
第二首赠诗,重在抒写怀抱,表明心志。张镐此行调度东南诸军事,作者视之为报国良机,不可放过,因此一再赠诗,书怀述志,字里行间充溢着澄清天下的豪情壮志。此诗首言家世,本汉李将军之后,秉承英烈之风,李白出生在西域碎叶,成长于四川江油,但他始终自称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因为他认定自己是汉代飞将军李广的二十五代孙,他也总是以作为李广的后人而自豪。
当年李广全身心投入抗击匈奴的事业中,身经大小七十余战,气概象秋风一样劲壮,其谋略为人惊叹,其功绩为人景仰,可是由于意外的挫折没有能够得到封侯,让后人无不痛惜。他英武的气概与壮越的情怀留传给了他的子孙,直至百代之后还旺盛地保持着。诗人认为自己作为李广的后裔,也继承了这种奋勇杀敌的精神。
他十五岁就饱读诗书,文韬武略无不齐备。后来得到天子的倚重,给予前所未有的殊荣。本以为可以完成祖先的遗志,建立不朽功业,可惜也是晚年蹭蹬,遭受谗言,郁郁不得志,失意潦倒。回想西晋末年,五胡乱华,祸及中原,石勒野心勃勃,窥视神器,刘聪也不甘落后,乘机劫持天子。
如今安史乱起,中原又陷入危机,战火蔓延,明皇幸蜀。在这山河破碎之时,他更不愿置身事外,即使年老多病,也要为澄清天下贡献一己之力,也要为恢复中原竭尽所能。待到歼灭胡虏,平定叛乱,然后自己再功成身退,飘然而去。次言自己的经历,曾因诗才为天子赏识,待诏翰林,然受小人谗毁,未能得志。中言当今之世,如晋末五胡之乱华,两京沦陷,而己却怀澄清之志,如有欲用我者,愿效微力,贡献良策,在此国家危亡之际,自己心绪难平:“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六合洒霖雨,万物无凋枯。”
诗人雄心勃勃,决心要有所作为,参与平定叛乱,澄清天下胡尘,拯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末言灭虏功成,不受爵赏,愿飘然退隐江湖。诗有自陈家世、身世、表明心志之意,非仅求援引也。待灭虏功成,不求封赏,立即飘然退隐江湖。
安史之乱爆发以来,诗人虽历经起落坎坷,囚牢磨难,但志扫胡尘、平叛报国之心始终如一,坚定不移。诗人时刻心系国运,忧念苍生,以“国耻未雪,何由成名”的呐喊,明确宣告自己不再执著于个人功名的追求,决心献身于平叛救国的大业。功成身退的理想这时期也就演绎为“灭虏不言功,飘然陟方壶”了。
这组诗,就语言而论,情真意切,表现的感情也是非常深沉真挚,通过这组诗,诗人沉重地向张镐述说了自己与国家的不幸,表达了诗人欲报国平叛的愿望和决心。
《赠张相镐二首》创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捕入浔阳狱,八九月间经宣慰大使崔涣和御史中丞宋若思的营救出狱,十月左右病卧于宿松山。此时,正逢宰相张镐率军东征睢阳(在今河南境内),平定安史叛军,李白就写了这组诗。
《赠张相镐二首》的人物与地名
古诗提要:
《赠张相镐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组诗第一首盛赞张镐在平叛中的功业,并表示要随他从军,戴罪立功。第二首述自己家世和一生遭遇,表明自己入永王幕府是“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是因投错了人,才遭此劫难。二诗语言沉痛,感情真挚,述说了自己与国家的不幸,表达了他欲报国平叛的愿望和决心。
《赠张相镐二首》(其一) 此题两首作于至德二载(757)十月。题下原注:“时逃难病在宿松山作。”宿松山在今安徽宿松县。李白因从永王,坐系浔阳狱,得宋若思为之昭雪出狱,继续寻求用世机会。
张镐,博州人,徒步扈从玄宗入蜀,肃宗拜谏议大夫,寻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河南节度使、持节都统淮南等道诸军事(详《旧唐书》本传)。《资治通鉴》至德二载十月:“张镐闻睢阳围急,倍道亟进,檄浙东、浙西、淮南、北海诸节度及谯郡太守闾丘晓,使共救之。”李白获知张镐此行,赠诗求用。
前半篇叙安禄山叛乱及张镐肩负平叛重任。诗人视张镐为唐之张良,能解唐帝皇“鸿门”之厄。“帼与巾”,《晋书·宣帝纪》载,诸葛亮遗巾帼妇人之饰,以羞辱司马懿。李白用此典故以示对叛军极端蔑视。
后半篇表示欲投张镐麾下建功立业之志。自比管仲、鲍叔牙,又以周亚夫得剧孟(见《史记·游侠列传》),桓温遇王猛(见《晋书·王猛传》),拟喻张镐之于己,以冀望委任录用。全诗借事托志,志以显事,前后衬映,气盛笔健。
冯异句,合用东汉冯异劝光武即帝位与彊华献赤符之事(见《后汉书·冯异传》、《光武帝纪》),喻指当时群臣拥唐肃宗即位。邓生,东汉大臣邓禹,闻光武集兵起事,杖策追从。
昆阳举,指东汉刘秀以三千兵破王莽数万军的昆阳之战,此为刘秀登基关键一战,昆阳在今河南叶县。再睹汉仪,原为吏士赞美刘秀仪仗之语(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与上句合观,李白以睢阳一战关系重大,胜将复兴唐室,以喻张镐此行责任之重。
《赠张相镐二首》(其二) 一作《书怀重寄张相公》。此为李白自传和述志之篇。张镐此行调度东南军事,李白视之为己替国效力之良机,故一再赠诗,畅述心迹。诗篇充溢澄清天下的豪情奇气。
晚途两句,叙己供奉翰林时受高力士,张垍等人谗毁。想像六句,以晋末五胡之乱比安史之乱。“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抒发光复壮志,犹金石震响。方壶,传说中的仙山。安期舄,先秦时方士安期生,不受秦始皇赐金璧等物,以赤玉舄(鞋)一双为报,曰:“后数年,求我于蓬菜山。”(见《列仙传》),诗以功成身退作结,转入另一层境界。
诗中人物与地名:
张镐,唐肃宗时宰相。两《唐书》有传。至德二载(757)五月,张镐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八月,兼河南节度使,都统淮南诸军事。乾元元年(758)五月,张镐罢相,出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不久,入为太子宾客,改散骑常侍,贬辰州司户。代宗即位,拜抚州刺史,迁洪州刺史、江南西道观察使。广德二年(764)九月卒。为人清廉,不营资产,谦恭下士,多识大体。李白《赠张相镐二首》自注:“时逃难病在宿松山作。”至德二载(757)李白出狱后入宋若思幕,不久当是又闻朝廷追究,故“逃难”卧病宿松山,此二诗当是向宰相张镐陈情之作。其时大约在至德二载十一、二月。李白又有《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至江夏,与张公相去千里,公因太府丞王昔使车寄罗衣二事及五月五日赠余诗,余答以此诗》。此诗作于乾元元年夏秋之际,时李白在流放途中至江夏(今湖北武昌),张镐已由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入为太子宾客,诗题中“太子詹事”当是“太子宾客”之误。
汉江,即汉水,源出今陕西宁强县北部嶓冢山,东南流经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和中部,在武汉市入长江,为长江最长支流。李白《襄阳曲》(其三)有“岘山临汉江,水绿沙如雪”。《赠张相镐》(其一)有“斯言傥不合,归老汉江滨。”《江夏送友人》有“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金陵望汉江》有“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寄远》(其七)有“妾在舂陵东,君居汉江岛。”《会别离》有“渺渺天海途,悠悠汉江岛。”
昆阳,汉县名,即今河南叶县。东汉刘秀以少胜多的昆阳之战即在此。李白《赠张相镐二首》(其一)有“庶同昆阳举,再睹汉仪新”。
鸿门,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阴盘镇东。秦、汉之际刘邦、项羽相会于此。李白《赠张相镐二首》(其一)有“佐汉解鸿门,生唐为后身。”
紫宸,天子所居处。李白《赠张相镐二首》(其一)有“神器难窃弄,天狼窥紫宸”。
陇西,郡名,战国时秦昭襄王置,因在陇山之西得名。治所狄道,在今甘肃临洮县南。三国时移治襄武,在今甘肃陇西县南。隋开皇时废。唐天宝年间,曾改渭州为陇西郡,治所在今陇西县南。唐代重郡望,李姓有十三望,以陇西李氏为第一。李白《赠张相镐二首》(其二)有“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送外甥郑灌从军》(其二)有“丈八蛇矛出陇西,弯弧拂箭白猿啼。”《赠别从甥高五》有“闻君陇西行,使我惊心魂。”
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唐为东都。李白《洛阳陌》有“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北上行》有“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猛虎行》有“秦人半作楚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扶风豪士歌》有“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赠崔侍御》有“洛阳因剧孟,托宿话胸襟”,《赠张相镐》(其二)有“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有“双鹅飞洛阳,五马渡江徼”。《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有“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魏郡别苏少府因》有“洛阳苏季子,剑戟森词锋”。《登黄山陵歊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有“相思在何许? 杳在洛阳西”。《金陵三首》(其三)有“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代赠远》有“妾本洛阳人,狂夫幽燕客”。《古风》(西上莲花山)有“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有“胡沙惊北海,电扫洛阳川”。《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有“左扫因右拂,旋收洛阳宫”。《放后遇恩不沾》有“何时入宣室,更问洛阳才”。《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其三)有“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君马黄》有“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闻丹丘子于城北山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有“长剑复归来,相逢洛阳陌”。《送岑征君归鸣皋山》有“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有“客星动太微,朝去洛阳殿”。
蓬壶,指传说中海上仙山蓬莱、方壶。李白《古有所思》有“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赠张相镐》(其二)有“灭虏不言功,飘然陟蓬壶”。《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有“蓬壶虽冥绝,鸾凤心悠悠”。《酬崔五郎中》有“举身憩蓬壶,濯足弄沧海”。《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有“华顶窥绝冥,蓬壶望超忽”。《莹禅师房观山海图》有“蓬壶来轩窗,瀛海入几案”。《哭晁卿衡》有“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秋夕书怀》有“始探蓬壶事,旋觉天地轻”。
麟阁,即麒麟阁。汉代阁名,在长安未央宫中。《三辅黄图》卷六:“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处贤才也”,“宣帝思股肱之美,乃图霍光等十一人于麒麟阁”。李白《塞下曲》(其三)有“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赠参寥子》有“著论穷天人,千春秘麟阁”。《赠张相镐》(其二)有“龙颜惠殊宠,麟阁凭天居”。《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一)有“麟阁峥嵘谁可见,承恩初入银台门”。《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有“小子谢麟阁,雁行添肩随”。《送梁公昌从信安王北征》有“旋应献凯入,麟阁伫深功”。《送张秀才从军》有“当今千古后,麟阁著奇勋”。《金门答苏秀才》有“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拟古》(其七)有“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
《赠张相镐二首》由李白诗词收集,为您整理了关于赠张相镐二首的古诗原文、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赠张相镐二首》诗词(诗歌)提供必要的帮助!
文章标题:赠张相镐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