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诗人名片】
杜牧(803—853)
字号: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作品风格:豪迈俊爽,拗峭清丽
诗人小传: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内)人,唐代著名诗人。他是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的进士,授职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再任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终官至中书舍人。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成就,诗、赋、古文都可称为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义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的特殊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以相应唐朝前中期的李白、杜甫。其古体诗受杜甫、韩愈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重辞采的时代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就此产生了相当多的佳作。后世称其为“杜樊川”,有《樊川文集》传世。
【杜牧·旅宿注释】
凝情:凝神沉思。
悄然:忧伤的样子。
断雁:即孤雁、失群之雁,这里是指失群孤雁的鸣叫声。
侵晓:破晓,黎明。
【杜牧·旅宿译文1】
旅舍之中没有好的旅伴啊,我凝神沉思,不禁黯然伤神。面对凄寒的灯火,我怀想着往事,耳听孤雁的鸣叫,惊悚着惆怅的睡眠。魂魄归乡啊,等破晓方才入梦,家信远寄啊,须来年才能送达。想那清澈的江水上风景绝美啊,钓鱼的船儿就系在门前。
【杜牧·旅宿译文2】
旅舍里没有好朋友作伴,沉思凝想独自无语悄然。
对着寒灯回忆旧日往事,听到雁鸣惊起客中愁眠。
梦游家乡也要挨到天亮,捎封家书也是要隔一年。
沧江上一片美好的烟月,门外系着条钓鱼的小船。
【杜牧·旅宿译文3】
旅馆里没有好朋友做伴,冷清寂寞独自凝神思忖。
对着寒灯回忆旧日情事,听到雁鸣心中愁烦难眠。
梦游家乡天亮也难到达,捎回一封家书要隔一年。
看江上一片美好的风月,门外系着我倾心的渔船。
【杜牧·旅宿赏析1】
诗的文字是俭省的,凝缩的,因此也便容易产生歧义,五言句最短(汉以后四言诗即不常见,三言更少),那么歧义之多生也便在情理之中。歧义之产生,未必是作者没有说清楚话,有时候纯出于读者想象力之过于丰富,有时候则是不细思上下句文意所造成的结果。即以此诗为例:
首联不会产生什么歧义,诗人宦旅在外,寄宿馆舍,孤清一人,无“良伴”以遣怀,于是内心越来越沉郁,“凝情”之际,“悄然”悲怆。他为什么而悲怆呢?观后文即知是因为思乡,更因为对宦途感到厌倦,从而思乡之情、思隐之意,也便更为明显。倘若说首联是直言其事,直抒心意,用语直白,不多雕饰的话,那么颔联则是非常曲折、委婉,非常艺术性地抒发出自己苦闷的心情。“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本来也不大可能产生歧义,但却有人解说“灯不能思,却要寒夜愁思陈年旧事,物尤如此,人何以堪”云云,便正是想得太多,以致离题万里了。这里“寒灯”肯定不是主语,而是表“寒灯之下”含义的状语,主语应为诗人本人,只是省略了而已。诗人在寒灯之下,或者面对寒灯,回想往事,灯寒以状氛围之孤凄,灯自然不能思,这里丝毫也没有拟人用法之意,更何言“物尤如此,人何以堪”呢?
既然点灯,可知是在夜间,既是夜间,本当睡眠,但诗人却徒然闻听孤雁鸣叫,应和自己惆怅的心事,不禁悚然而惊,料想是很难入眠的,所以才可直承下句“远梦归侵晓”。梦如何“远”,又如何“归”?当是指梦中归乡之意,而故乡所在甚远。对于这一句,便有歧义产生,或解为“因距家很远,梦魂归家也只有到侵晓时才能到达”,恐怕不确。梦境与现实有极大的差距,梦中本无所谓远近之别,梦中想去哪里,即便难以到达,也并非因为所处甚远的缘故,故因家远而梦魂要走一夜,实属无稽。其实诗人正因听得孤雁鸣叫而惆怅,因惆怅而难以入眠,故直至破晓方才得梦。梦中虽然得以回归故乡,但时已破晓,很快便即醒来,不能长久梦游故乡,这才是此句凄怆之所在。
再云“家书到隔年”,因故乡所处甚远,寄一封信要来年才能抵达。这便又有歧义生成了,所谓“家书”究竟是诗人寄去家中的书信呢,还是家中寄予诗人的书信呢?私以为当以前一说为确。首先,诗人既在旅舍,则家中书信未必便能寄达他身边,其次,他若寄信还家,思须隔年才能送达,正好承接尾联。尾联云“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或云是指思念中的家乡,或云即指身处的旅舍,这便又产生歧义了。私以为前三联情感凄婉悲凉,尾联言欲归隐,氛围却徒然显得空灵、恬静起来,这种突兀的转折,不可能出现在同一处地方。也就是说,诗人身处旅舍,正因思乡而悲,便不可能晨见舍外江水,说出“好烟月”的话来。这应当是他思念家乡,说家中正有清澈的江水,江上正有绝佳风月,家门前系着钓鱼之船,自己正该放弃宦游,回家去乘舟垂钓,效法先贤归隐。眼前所见,只是悲凉,念中故乡,才真能使诗人内心变得平稳、恬静下来。所以“家书到隔年”所指是自己写信归家,然后即以此意引发对家中好“烟月”的想象,如此分析,脉络才清晰,转折才自然。
【杜牧·旅宿赏析2】
本诗抒写作者旅宿外乡的愁情。首联写旅宿外地,人地生疏,没有“良伴”,因而感到悄然寂寞。二联写“寒灯”、“断雁”,更进一步烘托旅宿生活的凄清难过。三联写离家之远,做梦难到,捎书隔年,这正是产生愁思的原因。四联以写江上美好月色作结,实际上表现思乡之情更深。在抒写思乡情怀中,也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厌倦和对现实的不满。全诗在章法上,层层推进,结构严密,意境清新自然。
蔡絛《蔡伯衲诗评》评杜牧之诗“风调高华,片言不俗”。陈振孙《直斋录书解题》评其诗“豪而艳,有气概,非晚唐人所能及也”。徐献忠《唐诗品》评其诗“含思悲凄,流情感慨,下语精切,含声圆整,而抑扬顿挫之节尤其所长”。
【杜牧·旅宿赏析3】
本诗为旅宿抒怀诗,含蓄隽永。全诗描写了诗人旅途中没有良伴,一个人孤独无依的寂寞凄凉,抒发了诗人生活失意的愁苦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远离家园,客居他乡,内心孤单寂寥,此是人之常情,本诗就将这种感情真实地抒发出来了。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诗人旅宿外地,人地生疏,在旅馆里也没有好友做伴,因而感到悄然寂寞,生出浓浓乡愁。一个“无”字和一个“自”字精准地道出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寂寞,“悄然”两字,将这种情绪渲染得更深。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诗人夜晚在幽暗的灯光下回忆往事,却听见大雁的鸣叫,让人更加哀伤愁闷。诗人对“寒灯”、“断雁”等意象的描绘,更深一层地渲染出了漂泊生活的凄凉寂寞。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此联极言家乡遥远、愁绪万千。诗人做梦都想回家,但这并不现实,因为离家太远,连家书也不能捎回去。念及此,诗人更添愁伤。此联意思曲折多层,实为千锤百炼的佳句。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看到江上的风光那般美好,渔船是那般悠闲自在,诗人更加思念家乡。尾联描绘江上月色以及江边渔船,看似跳出了乡思,实际上还是在借这他乡之物,表达思乡感情之真切。另外,诗人在表达这种感情的同时,其实也含蓄婉转地道出了厌倦仕途、不满现状的感受。
本诗结构层层递进,构思巧妙,逻辑严谨,语言清丽,写景抒情极其独特,新颖感人。
文章标题:《旅宿》原文翻译赏析视频-杜牧-五言律诗-唐诗三百首
链接地址:http://www.yiduiyi.net.cn/libai/tsy/2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