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班数学认识10以内数字的组成教案反思
目标:
1.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和并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发展幼儿的逻辑能力,提高思维的敏锐性。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准备:数字组成卡片,标有0-10的卡片多套(幼儿人数的1.5倍)
过程:
1.数字游戏《找朋友》---- 每个幼儿都分得一张0-10的数字卡片,贴于胸前。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如7,请幼儿找胸前数字相加或者相减得数是7的另一幼儿做朋友。
(1) 首先两两找朋友,即两个幼儿的数字之和为7 .
(2) 再让找两个幼儿的数字之差为7的做朋友 .
(3) 请找对朋友的幼儿手拉手站着,并能说出如4+3=7的等式。
适时提醒:如果教师手中的数字为8,而有些幼儿胸前的数字为2,那么这些幼儿即可以和数字为6的幼儿做朋友,也可以和数字为10的幼儿做朋友,但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做好朋友哦。
2.游戏《翻得数》
(1) 两位教师示范游戏规则:把30张卡片打乱,游戏者轮流摸10张,剩余10张反扣在桌子中间。
其中一游戏者先翻开桌面的任意一张卡片,此卡片上的数即表示得数。再从自己的手中找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相加或者相减其得数与翻的牌一致,确认找对后就把着三张卡片整齐地放在自己的一旁。接着就轮到另一游戏者翻开桌面的一张卡片,依次类推。如果翻的卡片是5,而自己手中没有相加或者相减其得数等于5的,那么就把这张卡片拿到自己手中。桌子中间的卡片翻完后,手中牌少着为胜。
(2) 小组内幼儿两两轮流继续游戏。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2、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单数与双数的含义。
2.学习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各种玩具、食品等替代品)1—10的代币券,铅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骰子两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谈话引入,说说上超市的经历。
2.观看课件,说说上面的7代表什么意思?理解代币券的用途。
二、在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两个两个圈一圈,猜想你能买几样东西?还有没有剩下?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通过交流和比较,理解单双数
1.提问:你有几元钱?共买了几样东西?是不是跟你预想的一样,还有剩下的钱吗?
2.回收代币券:出示红黄两座房子, 引导幼儿将有剩余的排红房子下面,没剩余的排黄房子下面。
3.教师小结:
①两个两个地数,剩下一个的我们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叫单数,它们是1、
3、5、7、9;两个两个地数,都能找得朋友,并没有剩下的我们给他叫双数,它们是2、4、6、8、10。
②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4.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单双数用红黄两种颜色出现)
5.通过将数字从小到大进行排列,引导幼儿发现单数和双数是交替排序的。
四、通过进一步操作,巩固对单双数的认识
1.通过发现自身器官的数量,进一步巩固对单双数的认识:引导幼儿寻找
身体上某些器官的数量,并说出它们各是单数还是双数。
2.分组操作:
幼儿两人一组扔骰子,将所扔的数字写在表格中,看看最后得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3.老师和幼儿共同验证。
活动反思:
《认识10以内单双数》是一个数学活动,其主要目标是:初步理解单数与双数的含义。学习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如何将枯燥无味的数学活动融入孩子的生活,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是数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游戏时幼儿的生命”,我设计的这个活动,抛开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活动中,我通过设计了“2元超市”购物的情景。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购物活动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启发幼儿寻找身上哪些器官的个数是单数还是双数。在一系列活动中循序渐进、富有挑战性的游戏中促进了幼儿对单双数概念更深刻的理解。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10以内的单双数。
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活动中幼儿与老师的交流多了,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少了,不能很好的进行交流与沟通,这一点在以后教学中会多加注意。
总之,整堂课下来,课堂氛围很好,幼儿也很投入,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幼儿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来。
3、大班数学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及操作活动中感知探索分合现象,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能用图画、符号、数字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活动情况。
3、大胆尝试、探索,帮助幼儿主动建构数学知识、迁移相关经验。幼儿可以灵活地运用互换互补的规律较容易地掌握10以内数中较大数的组成,促进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设计思路
数的组成是幼儿掌握10以内数的一个重要而困难的内容,它涉及到整体与部分、分与合、两数之间互补、互换等数学内部的本质规律,这些规律需通过幼儿的反复感知、思考来获得。目前幼儿园从2、3开始学习数的组成,因为2、3的分合法比较简单,幼儿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就可以熟练掌握。因此我将重点放在学习5的组成上,因为5的分合中既有等量关系又可进行互补和互换规律的探索,有利于幼儿掌握数的组成的实质意义和基本方法,能够为进一步学习加、减法积累有益的学习经验。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而且本节课属于数概念教学,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比较难理解,因此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重难点,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特利用接近幼儿生活游戏的画面来帮助幼儿轻松学习。
教学重难点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因此将活动重难点定为:
活动重点:学习10以内的分解和组成,明确并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难点:在学习分解组成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能自己发现出分合式中部分数互换互补的关系以及分合式中组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流程
2的组成——感知分合现象3的组成——发现并理解组成中的交换规律5的组成——探索发现组成中的互换互补规律6的组成——体验组成中的互换互补规律7、8的组成——探索发现组成中组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9、10的组成——运用组成中的规律
教学反思
因为有了以前 的基础,幼儿在本次活动中基本到达目标,幼儿积极的和老师互动,认真的完成每一项活动。
4、大班数学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教案反思
活动目的:
使幼儿懂得运用互换和互补规律对9进行有顺序的分合。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材料准备:
1.物质准备:人手铅笔一支、雪花片若干、一张记录本;2.知识经验准备:复习8以内数的组成;指导要点:
1.游戏"碰碰球",复习8以内数的组成。
2.学习9的组成;3.幼儿人手一份人手一支笔放中间、雪花片若干、一张记录本,把雪花片撒在桌上,看看笔左右分别有几片、并记录。
4.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操作的结果。
5.引导幼儿发现两组数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让幼儿知道两个数的位置互换而总数不变。
6.整理记录结果7.用同样的方法学习10的组成。
8.幼儿分组操作。
9.把圆形和三角形分成数量不同的两份,并在空格内真上相应的数学。
10.提供带有圆点的半圆形纸,让幼儿寻找两张合起来总数是7或8的半圆形,拼命在一起。
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相关PPT课件:点击这里下载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5、大班数学认识10以内数字的组成教案反思
目标:
1.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和并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发展幼儿的逻辑能力,提高思维的敏锐性。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准备:数字组成卡片,标有0-10的卡片多套(幼儿人数的1.5倍)
过程:
1.数字游戏《找朋友》---- 每个幼儿都分得一张0-10的数字卡片,贴于胸前。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如7,请幼儿找胸前数字相加或者相减得数是7的另一幼儿做朋友。
(1) 首先两两找朋友,即两个幼儿的数字之和为7 .
(2) 再让找两个幼儿的数字之差为7的做朋友 .
(3) 请找对朋友的幼儿手拉手站着,并能说出如4+3=7的等式。
适时提醒:如果教师手中的数字为8,而有些幼儿胸前的数字为2,那么这些幼儿即可以和数字为6的幼儿做朋友,也可以和数字为10的幼儿做朋友,但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做好朋友哦。
2.游戏《翻得数》
(1) 两位教师示范游戏规则:把30张卡片打乱,游戏者轮流摸10张,剩余10张反扣在桌子中间。
其中一游戏者先翻开桌面的任意一张卡片,此卡片上的数即表示得数。再从自己的手中找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相加或者相减其得数与翻的牌一致,确认找对后就把着三张卡片整齐地放在自己的一旁。接着就轮到另一游戏者翻开桌面的一张卡片,依次类推。如果翻的卡片是5,而自己手中没有相加或者相减其得数等于5的,那么就把这张卡片拿到自己手中。桌子中间的卡片翻完后,手中牌少着为胜。
(2) 小组内幼儿两两轮流继续游戏。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