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牛渚怀古 古诗全文
夜泊牛渚怀古【注释】
①牛渚:即牛渚矶,又名采石矶,在今安徽马鞍山市北,山突出江中,古来为形胜之地。
②谢将军:即谢尚,晋镇西将军。尝识拔袁宏于贫贱之中。袁宏字彦伯,有逸才,少贫,为人佣载运租。时谢尚屯牛渚,乘月夜泛江,闻运船中讽咏之声,甚有情致,所诵五言又其所未尝闻,遣问之,即袁宏咏其自作《咏史诗》,于是大相叹赏,引为参军。见《世说新语文学》。
夜泊牛渚怀古【题解】
开元二十七年秋溯江西上至当涂作。怀古情深而不着痕迹;司空图尝云“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诗品》),严羽尝云“镜中之花,水中之月,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王士祯以为此篇足以当之(《带经堂诗话》)。此诗八句平仄皆协,然通篇却不对偶,前人或以为律,或以为古。王琦以为律诗注重调与声韵,对偶与否可不论,此诗仍当视为五律。其说是。
《夜泊牛渚怀古》翻译译文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游云。
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地怀想起东晋谢尚将军。
我也能够吟哦袁宏的咏史诗,可惜没有那识贤的将军倾听。
明早我将挂起船帆离开牛渚,这里只有满天枫叶飘落纷纷。
《夜泊牛渚怀古》赏析一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佳作。牛渚山在安徽当涂西北,山北部突入长江,名采石矶。本诗题下原注:“此处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晋人袁宏少时贫寒,以运租为业。一个秋天的月夜,他在船上朗诵自己所作的《咏史》诗,被在牛渚江面泛舟游览的镇西将军谢尚听见,大加赞赏,邀他畅谈,直到天明。题中“怀古”,即指此事。
首联照应题面,描写夜泊牛渚所见景色。“无片云”,极写夜空之晴朗。举首,青天高远明净;远望,大江苍茫浩渺。从上到下,境界辽阔。当此之际,登船望月,怎么不思绪万千呢?地是此地,景是此景,当年的袁宏因有谢尚的赏识而得遂夙愿,可如今有谁来赏识自己呢?想到这些,诗人不能不有感于中,发出“空忆谢将军”的浩叹。更进一步,袁宏之所以被谢尚赏识,是因为他诗写得好,吟咏得好,可自己的诗并不比袁宏写得差,而且也能高声咏歌,怎么就遇不到一个真正的知音呢?“斯人不可闻”,明写谢尚这样的人在现实中不可能有,暗写整个社会的黑暗与混浊,诗人的愤世疾俗之情,也见于言外。
末联借想象之辞,展现了明朝离开此地时的景象,令人于纷纷飘落的枫叶之中,去体味扬孤帆远去的诗人那惆怅苦闷的情怀。
这首诗,从字句平仄韵脚等方面看,都符合五言律诗的条件。但中间两联全未对仗,则不合律诗的规定。在五律早已定型的时候,李白却为了更好的表现内容而在形式上有所突破,这正是他的豪迈之处。前人认为“律诗有彻首尾不对者”,举的例子就是李白的这一首和孟浩然的“挂席东南望,„„”一首。。
《夜泊牛渚怀古》赏析二
首句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次句写牛渚夜景,大处落墨,展现出一片碧海青天、万里无云的境界。寥廓空明的天宇,和苍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中融为一体,越显出境界的空阔渺远,而诗人置身其间时那种悠然神远的感受也就自然融合在里面了。
三、四句由牛渚“望月”过渡到“怀古”。谢尚牛渚乘月泛江遇见袁宏月下朗吟这一富于诗意的故事,和诗人眼前所在之地(牛渚西江)、所接之景(青天朗月)的巧合,固然是使诗人由“望月”而“怀古”的主要凭藉,但之所以如此,还由于这种空阔渺远的境界本身就很容易触发对于古今的联想。空间的无垠和时间的永恒之间,在人们的意念活动中往往可以相互引发和转化,陈子昂登幽州台,面对北国苍莽辽阔的大地而涌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感,便是显例。而今古长存的明月,更常常成为由今溯古的桥梁,“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月下吟》),正可说明这一点。因此,“望”、“忆”之间,虽有很大跳跃,读来却感到非常自然合理。“望”字当中就含有诗人由今及古的联想和没有明言的意念活动。“空忆”的“空”字,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也暗示了这份回忆注定没有回应。暗逗下文。
如果所谓“怀古”,只是对几百年前发生在此地的“谢尚闻袁宏咏史”情事的泛泛追忆,诗意便不免平庸而落套。诗人别有会心,从这桩历史陈迹中发现了一种令人向往追慕的美好关系—贵贱的悬隔,丝毫没有妨碍心灵的相通;对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重,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壁障。而这,正是诗人在当时现实中求之而不可的得。诗人的思绪,由眼前的牛渚秋夜景色联想到往古,又由往古回到现实,情不自禁地发出“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的感慨。尽管自己也象当年的袁宏那样,富于文学才华,而象谢尚那样的人物却不可复遇了。“不可闻”回应“空忆”,寓含着世无知音的深沉感喟。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象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
诗意明朗而单纯,并没有什么深刻复杂的内容,但却具有一种令人神远的韵味。这种神韵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文字语言和特定的表现手法。这首诗,写景的疏朗有致,不主刻画,迹近写意;写情的含蓄不露,不道破说尽;用语的自然清新,虚涵概括,力避雕琢;以及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的手法等等,都有助于造成一种悠然不尽的神韵。李白的五律,不以锤炼凝重见长,而以自然明丽为主要特色。此篇行云流水,纯任天然。这本身就构成一种萧散自然、风流自赏的意趣,适合表现抒情主人公那种飘逸不群的性格。诗的富于情韵,与这一点也不无关系。
《夜泊牛渚怀古》的人物与地名
古诗提要:
《夜泊牛渚怀古》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约作于开元十四年(729),李白东涉溟海后溯江西上洞庭,途经采石矶,有感而作。
这首诗当是诗人失意后在当涂之作,那时诗人对未来已经不抱希望,但自负才华而怨艾无人赏识的情绪仍溢满诗中。此诗叙写诗人望月怀古,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
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颔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颈联是由怀古回到现实,发出感慨,抒发不遇知音的深沉感喟;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远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凉寂寞。全诗结构层次分明,波澜起伏,意象瑰丽,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抒情豪爽豁达而不忸怩作态,意境高远,风格宏伟。诗中怀念晋代袁宏为谢尚赏识,而叹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诗不受格律束缚,通篇无对仗,风格浑朴含蓄。
清王士禛评曰:“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带经堂诗话》卷三)
诗中所涉及的地名:
牛渚:牛渚矶,即采石矶,在今安徽马鞍山市采石江边。即牛渚矶,又名采石矶,在今安徽马鞍山市采石江边,一巨岩突入江中,峭拔险峻。李白《劳劳亭歌》有“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横江词六首》(其二)有“海潮南去过寻阳,牛渚由来险马当”。《献从叔当涂宰阳冰》有“月衔天门晓,霜落牛渚清”。《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有“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登黄山陵歊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有“日入牛渚晦,苍然夕烟迷”。《夜泊牛渚怀古》有“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西江:指从江苏南京至江西九江之间这一段长江。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有“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杭州送裴大泽时赴庐州长史》有“西江天柱远,东越海门深”。《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其三)有“东道烟霞主,西江诗酒筵。”《江上赠窦长史》有“闻道青云贵公子,锦帆游戏西江水”。《赠友人三首》(其三)有“莫持西江水,空许东溟臣”。《示金陵子》有“落花一片天上来,随人直渡西江水。”《江夏行》有“适来往南浦,欲问西江船。”
采石矶:在安徽马鞍山,面临长江,原名牛渚矶,因相传古有金牛出渚而得名,又因此地产彩石而改今名。李白有《夜泊牛渚怀古》诗云:“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高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矶兀立江流,悬崖峭壁,与天门山隔江相对,水流湍急,故李白《横江词》云:“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李白晚年流寓当涂,常游此矶,并有诗作流传,后人于矶上建太白楼,又名谪仙楼、青莲祠,以纪念李白。矶上捉月台,又名舍身崖,传为李白醉酒跳江捉月之处,后人题咏甚多。相传李白既入水捉月溺死,衣冠落入江中,为渔人所得,葬于当涂采石镇古神霄宫,后迁至采石矶,即所谓李白衣冠冢。
《夜泊牛渚怀古》由李白诗词收集,为您整理了关于夜泊牛渚怀古的古诗原文、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诗词(诗歌)提供必要的帮助!
文章标题:夜泊牛渚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