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归旧山 古诗全文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参考资料: 冬日归旧山-百度百科 、 冬日归旧山-百度汉语
《冬日归旧山》注释
旧山:此指江油境内的大匡山,李白长期在此隐居读书。
染尘缨:沾满灰尘的帽子。
芳草平:即芳草坪。
篁(huáng):竹子。
雉(zhì):野鸡。
素鱼:白色的蛀虫。
素贞:指清操。这两句的意思是要发愤读书,养成青松一样高尚的品格。
三清:最高的神仙境界,比喻朝廷。
冬日归旧山【题解】
李白在成都,曾得到苏颈的夸赏:“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上安州裴长史书》)。所以虽然干谒未成,却也未灰心丧气,“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可看作他钻研学问、留心经济、再整旗鼓的自誓之词。
《冬日归旧山》鉴赏
《冬日归旧山》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收录在《文苑英华》、《李太白全集》及《彰明县志》,是李白出游成、渝等地,返回匡山时所作。“旧山”就是大匡山,《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碑载:“太白旧山大明古寺,靠戴天之山”。“冬日”,一般学者认为是公元721年(唐玄宗开元九年)冬天。
这首诗是李白在出游成、渝等地,返回匡山时所作的一首五言排律古诗。采用移步换形之法,铺陈描写旧山景象和旧居的荒败,实际上表达了一种即将告别隐居读书生活的留恋之情。
这首诗首先写冬归旧山的急切心情,再写归山所见景象。虽然时值寒冬,地冷谷寒,但难掩诗人对旧山的喜爱:万点雪峰,在阳光下闪烁;爬满青藤的山间小路,依然充满生机。接着近距离描写旧居的荒凉破败。由于离居时久,诗人居所已成雉飞,猿啼、鼠走、兽奔之地。铺陈描写中诗人难以掩饰的叹惋之情表露无遗。最后诗人表示要重新振作,发愤读书,以求闻达于当世,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这首诗采用移步换形之法,铺陈描写旧山景象和旧居的荒败,实际上表达了一种即将告别隐居读书生活的留恋之情。结尾两句收束有力,正是年轻诗人又一次整装待发前的坚定誓言。
《冬日归旧山》古诗提要
《冬日归旧山》一诗,最早被收录在《文苑英华》中,《彰明县志》亦有记载。宋人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认为,“《冬日归旧山》一首为“晚唐之语”;而笔者认为,《冬日归旧山》应是李白少作。(后简称为“《冬》诗”)
其一,经考察证明,“旧”乃“故旧”之意,“旧山”即江油市之“大匡山”。“旧”字应是《文苑英华》作者为避讳而由“匡”改作之。李白“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的雄厚知识基础便于匡山打下。
其二,《冬》诗中所描绘的自然环境与大匡山一带逼似。李白描写大匡山之少作《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别匡山》等诗中描写之景物与《冬》诗中的景物及似。
其三,该诗形式上属排律,既讲求格式又不为格式所羁缚,且有失粘之处。故《冬》诗不可能是极讲格律的晚唐之作。
总之,严羽关于《冬诗》为“晚唐之语”之诊断可止矣,此诗当是李白少作无疑!
《冬日归旧山》由李白诗词收集,为您整理了关于冬日归旧山的古诗原文、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冬日归旧山》诗词(诗歌)提供必要的帮助!
文章标题:冬日归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