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在多元智能活动中主动性的培养
论文摘要:
“以人为本,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宗旨的现代教育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而现代教育还存在着以追求幼儿对知识的掌握为主要目的,在教学活动中幼儿不会自己思考,在游戏中不会也不敢自己动手探究,怕影响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的印象,使得幼儿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再加上家庭对孩子的过度服务,对孩子无微不至地关怀,使幼儿在各方面的主动性较差。而主动性强的幼儿对环境中的事物能产生积极的反应,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并常常表现有探索的实际活动,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发展起来的主动精神,将为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发展创造性和首创精神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他们未来自觉地学习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改造世界产生长远影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是基于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基于培养完整儿童的科学依据。”《纲要》的科学领域还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产生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对幼儿来说,培养他们各方面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兴趣能促使幼儿勇于探索,主动学习,并会导致成功。在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培养幼儿敢于创新的精神,而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条件就是幼儿有思考、选择、批判、怀疑、设问、主动探索的权利和机会。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应该注重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教育的落脚点应放在幼儿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而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幼儿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从幼儿的角度出发,通过幼儿的兴趣进行一系列的生成式主体教学以及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展开了本班幼儿“在多元智能活动中积极主动性的提高”。
一、问题的提出
“以人为本,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宗旨的现代教育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而现代教育还存在着以追求幼儿对知识的掌握为主要目的,在教学活动中幼儿不会自己思考,在游戏中不会也不敢自己动手探究,怕影响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的印象,使得幼儿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再加上现代的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过渡服务,对孩子无微不至地关怀,使幼儿在各方面的主动性较差。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他提出:多元智能是以潜能的形式存在的,有个别差异,是多元性的,发展性的。儿童期是脑部成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智能发展的黄金期,及早发现幼儿的潜能并加以培养,对其将来的成就有相当大的影响和帮助。《纲要》的科学领域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产生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对幼儿来说,培养他们各方面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兴趣能促使幼儿勇于探索,主动学习,并会导致成功。中那如何达到并促进幼儿多元智能引导幼儿主动学习这一理想目标,问题是我们运用什么样的理论,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开启幼儿想象的大门,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与生俱来的创造潜能得到开发和利用。我们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所见所闻以及生成式的主体教育教学中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根据幼儿的个体智能差异因材施教,扬长补短,以长促短,从而全面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发展每个幼儿的特长智能,使幼儿更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日常的学习活动。
二、研究的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通过各种多元开放的环境和多元的教育教学活动,来提高中班幼儿的积极主动性。
A、我们提供一种能兼顾幼儿发展个别差异性和幼儿发展全面性的课程构架,寻找相对符合幼儿兴趣和可能容许不同幼儿学习的内容。
B、我们寻找各个发展领域的核心概念和核心技能,并将此有效整合到课程目标、内容中去,使幼儿在学习中逐步掌握和发展这些领域感念和技能。
C、我们通过活动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学习,尽可能地为不同需要的幼儿提供轻松自在的、合适的学习情景。
2、预期目标:
⑴ 幼儿成长目标——积极主动的参与各项活动,善于提问、探索、操作 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如:自主的设置多样学习环境,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等等。
⑵ 教师成长目标——合理的创设多元、开放的环境,设计多领域的教育活动。培养中班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提高自身的多元智能观。如:抓住平时的一点一滴,及时捕捉幼儿感兴趣的所见所闻。及时表扬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幼儿,积极鼓励那些主动性不够的幼儿。
三、研究时间和对象:
研究时间:2005、9——2006、6
研究对象:中二班34名幼儿
四、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的主动参与性。
3、行动研究法:通过一定的多元教育活动,提高幼儿在多元智能活动中主动性的提高。
五、研究过程及其措施:
多元智能理论关注人类智能的多元本质,提出多元地认识、理解和研究孩子智能的观念和方法。人人都有八种智力或智能,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个人内在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多元智能论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每个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虽然并非每个方面都能达到最高水平,但有一方面是最佳的,并且每个人的最佳智能单元是平等的;其二,智力是一种潜能,人的发展就是对内在潜能不断开发、挖掘的过程,教育可以促进人的潜能的发展。我们吸纳了这一国际先进的教育理论,作为我们进行教育实践的理论依据进行转变观念,尝试有效的教学实践。我们一直追求“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但在幼儿园的实际生活中,每天都和孩子们一起,究竟怎样看待儿童,具体应该怎么做,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工作中却困扰和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以往,我们也谈“尊重孩子个性”,但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性情感方面,而多元智能则强调“尊重孩子独特的个性,不仅是一个有关人格尊严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学中有关大脑结构的生理问题。它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耐力,这些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相对独立的存在,人际交往,自然观察等八种智能,八种智能相对独立,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序组合在一起,表现出个人智能的独特性”。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拓宽了认识智力的视野,为尊重儿童个性、促进幼儿教育健康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面对千差万别的幼儿,教师要真正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需要在强有力的理论背景下形成的深刻观念予以支持,让教师充满信心地面对每一个幼儿。会以多元的角度去分析,理解幼儿,以宽容的心态接纳和信任每一个孩子。幼儿园里没有“笨孩子”,他们是各具智力特点,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的幼苗汇集,要相信“人人都是创造之人”。
(一)、生成式主题中多元智能活动渗透对幼儿主动性的提高
主题一:香香的蔬菜
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这种“多元”是开放的“多元”,不是封闭的“多元”。因此,各种智能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在网络式主题活动中,我们根据已有的多元智能创意课程预设了分题网,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鼓励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对每个分题网的设计都依赖幼儿的兴趣和发展进行调整与完善,每天吃中饭之前,孩子们都会问我“老师,今天吃什么菜呀,是不是吃番茄,我最爱吃了”,“是吃紫茄子”“吃青豆玉米”……因此根据孩子对菜的积极讨论中我们班生成了《香香的蔬菜》主题活动;在《香香的蔬菜》中《菜来了》分题活动中,我们增添了《逛菜场》这一活动,在这之前,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孩子,孩子们都兴奋得不得了。开始了有关的“菜场”的讨论,鹏鹏说:“菜场里的菜可多了,我和妈妈去过”。丁丁说:“你们买过菜吗?我买过西红柿”。孩子们的好奇和疑问让我们大家都十分乐意去尝试这一活动。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认知,我们找到许多关于蔬菜的书及图片,让孩子们观看,他们对书的内容很感兴趣,还不时的主动提问题。当我们真正走到菜场时,孩子能主动的向卖菜的叔叔阿姨寻问。孩子们很快认识了不少蔬菜,在与卖菜人的买菜过程中,能主动大胆与人交谈,主动的询问,顺利地买到了几样蔬菜;在活动后孩子们还根据买菜当时的情景,自己玩起了“买菜”的游戏,看到孩子们兴致那么高,那么投入,于是我们又增添了《蔬菜超市》、《我喜欢的蔬菜》《种植蔬菜》等几种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开始了计算概念、科学常识探索、美术创作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将自己的发现、感受和作品与同伴分享,在活动的整合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每个活动的自然递进性,融入不同领域的知识,激发幼儿的主动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开展主题系列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树立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从而提高幼儿积极主动性。活动中教师扮演着积极的观察者,支持者的角色,捕捉幼儿主动思维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肯定,积极为幼儿建构良好的动力机制。
主题二:有趣的盒子
由于制作教玩具的需要,孩子们对家长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大小盒子非常感兴趣,这些大大小小的盒子便成了孩子们每天必玩的玩具,有的孩子互相之间讲述盒子上的图案,有的则进行叠高楼,盒子分类。因此根据幼儿的兴趣我们班生成了“有趣的盒子”这一活动主题。从多元智能角度架构各大领域的教学活动。
1、 语言智能活动
讲述盒子上的图文——展示图文并茂的盒子,以广告的方式介绍盒子上的图画与文字;编讲盒子上的故事以及盒子信箱——在活动中孩子充分发挥了自身主动性,通过画画的形式将信投入信箱,孩子互相分享。
2、 数理逻辑智能活动
给盒子分类——按盒子的形状、大小、材料分类,然后列出表格,统计分类结果;用盒子做实验——如:用盒子做沉浮实验,研究盒子在是很么情况下会浮起来或沉下去,用盒子做水上载重实验,试验不同的盒子载重量有什么不同,等等。
3、 视觉空间智能活动
美化盒子——尝试用各种后绘画工具在盒子上画画,建议他们根据盒子的用途作画;盒子建构——用盒子搭建个中物品,如房子、小乔、动物等。
4、 身体运动智能活动
盒子体育游戏——创造性地用盒子做各种运动性的游戏,如障碍跳、托物走等;盒子创意制作——将盒子加工、改造成各种物件,如盒子车、盒子乐器等。
5、 音乐智能活动
盒子乐队——在纸盒、铁盒上打节奏,进行盒子打击乐合奏;遍“盒子歌”——根据盒子上的图案编歌词,或将盒子拟人化遍歌词。
通过多种智能的角度设计活动,孩子的积极参与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激发幼儿的主动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日常生活中的幼儿的所见所闻对幼儿主动性的提高
在一次晨间锻炼活动时,几个孩子在操场上发现了几条蚯蚓,这几条蚯蚓深深地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唧唧喳喳的议论:“它有嘴吗”“蚯蚓爱吃什么”“它会咬人吗”“它怕水吗?”看到孩子们这么好奇,于是我和孩子们在班里的生物角对蚯蚓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清楚看到了蚯蚓的外形特征,老师鼓励孩子将所猜想的食物喂给小蚯蚓,再观察它是不是肯吃那些食物,随着孩子们的问题逐渐增多,对蚯蚓的系列探索活动越来越丰富,孩子们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每到自由活动时,“蚯蚓屋”成了他们的秘密基地,对蚯蚓的主题活动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只给予了支持者,引导者的帮助,是孩子们自发自主的一次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和积极想办法寻求答案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各种活动中,都非常注意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主动性。针对不同的想法,给予评价和表扬,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孩子们在日常活动中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这也是因为孩子接受了轻松、自由、开放的学习气氛,才更乐意参与教学及日常活动。激发幼儿的主动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丰富多彩的多元智能教育活动形式对幼儿主动性的提高。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改变了幼儿园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探索孩子们个性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孩子们个性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把单一的集体教学变为集体的、小组的、个别的和包括社会参与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从教师的单边行为到有孩子参与的双边互动,从教师主观确定到以孩子发展实际情况和感兴趣为依据,激发孩子主动发展。
1、师幼互动的集体活动。在每学期的活动中,主题都是通过主题网的形势逐步展开。在预设的主题中,我们设计出符合幼儿的各种活动,同时我们也主张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不失时机的“生成课程”,实现“有准备的课程”和“根据需要的课程”的有机结合。有意义的集体活动,要求每位幼儿的积极参与强调的是社会建构的意义,而不是单向传递的意义,即由教师组织在同一个主题下的探索活动,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同伴交流和表达,鼓励以集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来建构有个人特点的知识经验。在《开饭了》主题活动中,教师组织的《小豆跳不起来》活动,教师通过讲故事,引导幼儿集体讨论,并用动作表现故事内容,在幼儿夸张的表演过程中,他们不仅明白了饮食要均衡,而且不要多吃高脂肪类食物,整个活动幼儿都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他们还自发的进行了健康宝贝的评比,使活动达到高潮。
2、适合幼儿特点的活动区活动。多元智能创意活动多采取主题与区域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大多是以个别形式进行游戏和探索,这也是幼儿主动性迅速发展的好途径。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会有更多的机会和幼儿进行交流和沟通,同时去发现幼儿特殊兴趣,如:开设了星星书吧、咪咪展览馆、丁丁表演区、宝贝汽车城、月月快乐家和典典美工室等区域,(而这些区域的命名则是幼儿的小名,当轮到谁的小名命名就由他来主管此区域。)将主题活动延伸为区域活动,将活动区中幼儿最为感兴趣的活动扩展为主题活动,幼儿在活动区的选择上是自主的、自愿的、他们喜欢并乐意参与活动区的活动。在《玩具店》主题活动中,教师在活动区的布置上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投放了大量孩子感兴趣的材料:“星星书吧”放置有关于玩具的图书、图片、拼图;“咪咪展览馆”中有新玩具,旧玩具、自制的玩具;“月月快乐家”变成了玩具超市……,这些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活动区成了他们的最爱。他们在美工室用废旧材料做出“娃哈哈、姥姥、纸筒小人”,用大泥巴做成汽车、坦克,用彩纸为小熊猫做一件漂亮的衣服;在展览馆比一比几辆车的车速,数数有几辆相同的车,在“马路上”怎样开车……,他们不断按自己的想法改变游戏,动手动脑,在活动中能够自主而感到快乐,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挥和发展。也正是区域活动使幼儿的多项智能得到了均衡发展。
3、因人而宜的个别活动。 为了真正实践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多次学习和研讨,形成“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在多元的实际生活和游戏活动的情境下,从多角度观察,评价和分析孩子的智能优势和弱势,据此设计,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真正让每个幼儿都有发展。班上有位叫鹏鹏的小朋友,活泼好动,爱说话。在活动区活动两三分钟就换一个项目,但老师发现他语言智能比较好,喜欢听故事,专注力差,坐不住。如何顺应他的优势,带动不足呢?老师很有兴趣地来到“星星书吧”了,通过家园联系册,老师还把多元智能理论,把孩子的强项、特点逐一介绍给家长,让家长更理解教育,了解孩子,更能参与、支持幼儿园的工作,在此基础上,老师又调动了他的热情,乐于助人的特点,请她和小朋友一起讲故事、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一个小朋友的弱势智能受到了训练,得以发展,她的智能强项又带动其他人,孩子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他们便会产生乐学,爱学的愿望,在活动中体验幸福、体验成长。
4、适合幼儿兴趣的主动探究活动。多元智能理论揭示儿童的认知方式具有独特性,掌握基本技能和发展多种智力的方法多种多样。因此教师要以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为出发点,为儿童创设主动活动的环境,并在活动中不断向儿童提问、给他们提供新的材料来鼓励、丰富和支持儿童自己选择的活动,从而促进儿童主动学习。记得一次室内自由活动,王庭耀小朋友从地上捡起一根绳子,他用两只手分别撑开绳子,用一只脚踩住下面。“三角形”,他大声说。孩子们听到后都围了过来,他自豪地大声说。“再看我又变出什么”,他用两只手、两只脚分别撑开绳子,“长方形”。接下来他又把绳子放在地上形成圆形。孩子们也能准确地说出这三种图形,看来在活动课中所学的知识他们已经掌握了。看到这里,于是请小朋友都来变魔术,他们高兴极了。“老师,我会玩儿面条”,“面条”?我很纳闷“就是我和姥姥玩儿的那个。”噢,我明白了,他说的是猜绳游戏,别看王庭耀是个小男孩,但他猜绳猜得真不错。大家的注意力都被这种神奇的玩法吸引了,教室里热闹极了,他们时而屏住呼吸、时而拍手大笑,我都被他们的热情感染了,“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跳绳,怎么样?”“好”!“一、二、三……十四、十五”随着我的跳动,孩子们大声的数着数,他们一边数一边喊“真好玩,我也想学……”一根废弃的绳子,不仅引起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又帮助孩子们复习认识图形、锻炼手的肌肉、练习数数,看来绳子的作用真不小。在以后的活动和生活中,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加注重为幼儿创设主动探究的环境,让孩子们在愉悦的环境中主动学习。
(四)、多元智能促使家园共建活动得以实现。 幼儿园、家庭、社区是幼儿生活、学习的直接而重要的场所,多元智能理论深刻地阐述了幼儿在真实的生活实践中构建知识经验与能力的价值。其中,家庭,幼儿园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幼儿生活在家庭和幼儿园这两种不同的环境之中,两者既有连续性又有差异性。为了更好的教育幼儿,发展幼儿主动性,我们经常联系与沟通,互相交流幼儿的发展情况,随时掌握幼儿的各种变化与动态,实现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让家长们明确培养积极主动性的目的,了解幼儿时期主动性的一些具体表现。同时,我们在进行每一个主题活动时都将主题活动目标、主题网络、活动的需要、准备,需家长参与项目等以“点击多元智能”的板块呈现出来,既让家长明确,了解活动的目的,又取得家长对活动的支持。例如《包饺子》、《做蛋糕》、《亲子游戏》、《玩具展览会》等一系列的活动,都吸引了家长们,他们对这种活动非常理解和支持,也非常感兴趣,正是这种活动,不仅激发了家长们的活动热情,更带动了孩子们主动参与的
意识。
六、总结:
在“多元智能活动与幼儿主动性”的课题实践活动中,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在幼儿发展均衡,无论从幼儿的语言表达,科学探究、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均能表现出幼儿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都比同龄班幼儿表现突出,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总之,我园的课题实验和改革,使我们的教师们真正树立了人人都有成功的儿童观。同时,也了解了在多元智能领域里,人人都是可育之才。我们坚信,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我们会努力创设多元的活动场景,树立多元的评价标准,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从多元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尝试多种方式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