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一、作品赏析
(一)内容简介
住在树林里的老奶奶为小朋友们找到了许多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场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说话了,这可怎么办呢?聪明的老奶奶把故事一个个全包进了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会讲故事了……
(二)主题分析
通过讲述老奶奶把故事包进粽子里,然后再寻找吃了会讲故事的孩子的曲折经历,引发孩子们对粽子的美好向往,同时激发起他们学讲故事的愿望。
(三)情节分析
密密的树林里有一座房子,里面住着谁呢?一位躺在床上、头上敷着毛巾的老奶奶进入了小读者的视线:啊,住在里面的老奶奶病了!小读者是否很担心呢?
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出现在屋外,她的病好了,可是她拿着白米和叶子做什么呢?
小动物们都来吃包着故事的粽子,可是“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不同小动物的叫声一定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也引发了焦虑:松鼠、狐狸、百灵鸟……它们不会说话!
于是小动物们找到了会说话的小姑娘,并动脑筋把她带到了老奶奶家,小读者的焦虑此时可以放下一半了。看,小姑娘吃了香喷喷的粽子,给大家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小读者一定也很想听听吧!
(四)角色分析
故事中的老奶奶胖胖的身体、自自的头发、围着围裙,除了生病的那幅画面,都是笑眯眯的、慈祥的表情,让人一看就觉得很亲切。
故事中每个小动物的出现大都是笑眯眯、可爱的样子,温顺的性格一览无余。而在找不回小姑娘的那刻,每个小动物的眉毛纠结、嘴角下垂,显露出它们的苦恼。
小姑娘慌张、惊讶、开心的表情变化,正是她对“粽子里的故事”从不知道到了解的心理转变过程,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印象深刻。
(五)图画分析
1.画面构图、色彩
画面的色彩明亮,大片黄黄的、橘色的暖色基调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故事所传递的温暖、祥和的气息,凸显了故事的主题。
在构图上,作者运用了大片的、简单的背景来烘托人物和主题,使得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十分清晰,突出了故事所要表现的主要情节。
2.图画中蕴藏的细节
图画书中老奶奶的发髻、褂子和布鞋,小姑娘的朝天辫、花棉袄配小绿裤的服饰打扮,还有小背篓、小陶盆以及溪边淘米、洗粽叶的画面……这些细节的刻画与故事的主线“粽子”串连起来,展现出
浓浓的民俗韵味。
(六)语言分析
故事中的文字优美,娓娓道来,其中也不乏跌宕的情节,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这句话反反复复,贯穿整个故事,使小读者读上去既琅琅上口,又充分表达了老奶奶的美好心愿。
“粽叶”和“粽米”对于幼儿来说是新出现的词汇,但加上了“又青又香”和“又圆又白”这两对形容词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采、洗、包、吃、讲”这五个动词将整个故事的情节串连起来:采粽叶——洗粽米——包粽子——吃粽子——讲故事。
象声词“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的出现既表现了不同动物的叫声,同时也使得整个故事更具童趣。
二、活动设计
(一)活动设计1
1、设计思路
老奶奶有许多好听的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场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说话了。为了把故事讲下去,聪明的老奶奶把故事全包进了粽子里,并在小动物们的帮助下开始寻找吃了粽子会讲故事的小朋友……
优美的故事娓娓道来,不禁引发了孩子们对粽子的美好向往,也同时激发了他们学语言、讲故事的愿望。
2、活动目标
(1)听故事,理解老奶奶让大家“吃了粽子讲故事”的美好愿望。
(2)乐于参与传话、词语接龙等语言游戏,体验听说的乐趣。
3、活动准备
图画书、PPT课件
自制大粽子两只:一只用来“传话”,一只用来“接龙”
粽子糖若干
4、活动过程
(1)经验回顾,引发兴趣
出示封面:
一吃过粽子吗?粽子里有什么?
一听说过包着故事的粽子吗?今天就来听一听《粽子里的故事》。
(2)倾听、理解故事情节
①包粽子(出示第1~5页):
一生病前,老奶奶有什么本领?
一老奶奶为什么要包粽子?她有什么愿望?
小结:原来,老奶奶的愿望是: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②吃粽子(出示第6~1 2页):
一谁吃了老奶奶的粽子?它会讲故事吗?
一学学小动物吃了粽子后的样子。
小结:小动物们虽然吃了粽子,但是它们不会说话,所以不会讲故事。
③讲故事(出示第1 3~22页):
一小动物用什么办法找来小姑娘吃粽子?
一小姑娘吃了粽子后怎么样?
小结:小动物们为老奶奶引来采蘑菇的小姑娘,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粽子,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
④完整欣赏故事:
一小姑娘带着一肚子的故事回家了。如果你是小姑娘,你回家后会做什么呢?
(3)迁移运用,开展游戏
一老师这里有几只大粽子,我们一起来吃粽子讲故事吧!
①(拆开第一只粽子。)传话游戏:
玩法:将幼儿分成两组,将词组传给每组的第一个,幼儿依次传话至最后一个,公布答案,比比哪组传的准确率高,哪组便获得品尝粽子糖的机会。
规则:传话者要附在听者耳边传话,声音不能响但应清晰;听话者要仔细倾听传话内容,尽可能正确模仿并传递。
②(拆开第二只粽子。)词语接龙:
玩法:将幼儿分成两组,教师说出词组后,由两组幼儿轮流依次接龙,直到接不上为止,接上的一组可获得品尝粽子糖的机会。
规则:词头接词尾,可同音相接。
(4)延伸活动
一你们吃了粽子也练了讲故事的本领,这里还有最后一只粽子,里面有许多好听的故事。老师把它放在区角里,下次你可以和朋友一起去试试一边吃粽子,一边故事接龙哦。
(二)活动设计2
1、设计思路
孩子们见过粽子、吃过粽子,但不了解粽子。包粽子、吃粽子作为我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以故事主要线索的形式出现,更易于为孩子接受和理解。怎样
包粽子?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端午节还有哪些民俗活动?结合“我是中国人”的大班主题,《粽子里的故事》将引发二场孩子们关于“粽子”的大讨论以及“端午”热。
2、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情节,能学说老奶奶的心愿。
(2)了解一些端午节的习俗,和朋友一起品尝粽子,分享节日的快乐。
3、活动准备
镑图画书、PPT课件不同形状、不同馅料的粽子图片
不同馅料的粽子若干,餐刀、水果叉若干
4、活动过程
(1)导入激趣
一(播放课件。)你吃过粽子吗?粽子里有什么?
一(出示图片。)你还看到过怎样的粽子?
一听说过粽子里的故事吗?
(2)讲述故事
①完整讲述:
一老奶奶为什么要包粽子?
一谁吃了粽子?最后谁会讲故事?
一粽子里包着的到底是什么?
2、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并体验语言游戏的快乐。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
活动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做语言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粽子里的故事》PPT、一段背景音乐、粽子、故事盒等
活动过程:
一、 回忆经验并导入
1、出示PPT:猜猜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
在什么时候要吃粽子?
你吃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
小结: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我们都要吃粽子。(教案来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香香的粽子里可以包着各种各样好吃的馅料。
☆结合音乐欣赏故事,教师和着音乐节奏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让幼儿能静下心来感受故事的魅力。
二、 看看讲讲故事
今天这个神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播放PPT,欣赏故事)
1、 倾听故事第一部分(在密密的树林里——谁就会讲故事了)
T: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呢? T:看,谁来了?它们吃了粽子会讲故事吗?
2、看看讲讲故事第二部分
T:先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小猴子(兔子、狐狸、松鼠、小鸟)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小猴子“吱吱吱吱”讲不出故事。
T: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讲不出故事,真着急,怎么办?还能请谁来帮忙呢?
☆以“吃吧吃吧,吃了故事讲故事……”这句话贯穿故事始终,成为活动的线索,让活动紧紧扣住中心。
3、倾听、理解故事最后一部分
T:(出示PPT8):看,谁来到了树林里?她在干什么?
(PPT9):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小姑娘呢?它们的邀请成功了么?
(PPT10、11):小动物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
T:小姑娘吃了粽子,会讲故事吗,我们继续听故事。(倾听故事结尾)
三、 做游戏吃粽子
T:老奶奶不但请小动物、小姑娘吃粽子,还要请我们小朋友吃粽子,但是在吃粽子前要先完成三个游戏(藏在粽子里):
1、打开粽子一,游戏:听话。
要求:幼儿仔细倾听老师的提问并回答问题。
2、 打开粽子二,游戏:接龙。
(1)“词语接龙”要求:幼儿用两个字或三个字的词接龙,前一词的词尾是下一词的词首。
(2)“句子接龙”要求:用许多词说一件事情,后一人要将前一人的话重复一遍再接下去。
3、打开粽子三,游戏:悄悄话。
要求:老师在幼儿耳边说一句故事中的话让幼儿传话。
☆在玩语言游戏中体验倾听的重要性和培养仔细听认真想的好习惯。
4、吃粽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幼儿吃粽子)
四、吃了粽子讲故事
教师操作故事盒,幼儿讲述故事: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粽子里的故事》……(教师与幼儿一起讲述故事) ☆以幼儿熟悉的粽子引入到活动中来,使孩子有讲述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反思:
活动实施下来,总体感觉,效果非常好,活动很顺利,幼儿非常喜欢,非常投入,活动的微调非常有必要,不但使幼儿能在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体验了愉悦,而且,也使每个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都获得了经验的提升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活动能顺利、有序的开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通过活动,也感觉到,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有一些方面要有待提高和培养。如:学习习惯的培养。当有一个幼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幼儿应耐心等待,认真倾听;当你知道问题答案的时候,要养成举手发言的好习惯。如:游戏规则的建立和游戏意识的培养。如在游戏“悄悄话”中,要认真仔细地听,听清楚了,再按游戏规则进行传话,这样游戏就能顺利进行了。除此之外,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都要注意游戏规则的建立和游戏意识的培养。
3、大班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并体验语言游戏的快乐。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重难点:
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
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做语言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粽子里的故事》PPT、一段背景音乐、粽子、故事盒等
活动过程:
一、 回忆经验并导入
1、出示PPT:猜猜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
在什么时候要吃粽子?
你吃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
小结: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我们都要吃粽子。香香的粽子里可以包着各种各样好吃的馅料。
☆结合音乐欣赏故事,教师和着音乐节奏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让幼儿能静下心来感受故事的魅力。
二、 看看讲讲故事
今天这个神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播放PPT,欣赏故事)
1、 倾听故事第一部分(在密密的树林里——谁就会讲故事了)
T: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呢? T:看,谁来了?它们吃了粽子会讲故事吗?
2、看看讲讲故事第二部分
T:先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小猴子(兔子、狐狸、松鼠、小鸟)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小猴子“吱吱吱吱”讲不出故事。
T: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讲不出故事,真着急,怎么办?还能请谁来帮忙呢?
☆以“吃吧吃吧,吃了故事讲故事……”这句话贯穿故事始终,成为活动的线索,让活动紧紧扣住中心。
3、倾听、理解故事最后一部分
T:(出示PPT8):看,谁来到了树林里?她在干什么?
(PPT9):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小姑娘呢?它们的邀请成功了么?
(PPT10、11):小动物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
T:小姑娘吃了粽子,会讲故事吗,我们继续听故事。(倾听故事结尾)
三、 做游戏吃粽子
T:老奶奶不但请小动物、小姑娘吃粽子,还要请我们小朋友吃粽子,但是在吃粽子前要先完成三个游戏(藏在粽子里):
1、打开粽子一,游戏:听话。
要求:幼儿仔细倾听老师的提问并回答问题。
2、 打开粽子二,游戏:接龙。
(1)“词语接龙”要求:幼儿用两个字或三个字的词接龙,前一词的词尾是下一词的词首。
(2)“句子接龙”要求:用许多词说一件事情,后一人要将前一人的话重复一遍再接下去。
3、打开粽子三,游戏:悄悄话。
要求:老师在幼儿耳边说一句故事中的话让幼儿传话。
☆在玩语言游戏中体验倾听的重要性和培养仔细听认真想的好习惯。
4、吃粽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幼儿吃粽子)
四、吃了粽子讲故事
1、教师操作故事盒,幼儿讲述故事: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粽子里的故事》……(教师与幼儿一起讲述故事) ☆以幼儿熟悉的粽子引入到活动中来,使孩子有讲述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反思:
活动实施下来,总体感觉,效果非常好,活动很顺利,幼儿非常喜欢,非常投入,活动的微调非常有必要,不但使幼儿能在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体验了愉悦,而且,也使每个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都获得了经验的提升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活动能顺利、有序的开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通过活动,也感觉到,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有一些方面要有待提高和培养。如:学习习惯的培养。当有一个幼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幼儿应耐心等待,认真倾听;当你知道问题答案的时候,要养成举手发言的好习惯。如:游戏规则的建立和游戏意识的培养。如在游戏“悄悄话”中,要认真仔细地听,听清楚了,再按游戏规则进行传话,这样游戏就能顺利进行了。除此之外,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都要注意游戏规则的建立和游戏意识的培养。
4、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节日教案
《粽子里的故事》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老奶奶的肚子里装满了故事,她的故事可多啦!大家都喜欢听她的故事。通过这个和端午有关的语言活动,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和表达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积极参与集体游戏。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图片,理解故事的内容;
2、 大胆想象并讲述故事内容;
3、 乐意参与集体游戏。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有所了解。
2、《粽子里的故事》ppt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小动物们的动作、表情,大胆猜测故事内容。
难点: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1、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提问:猜猜是什么食物?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我们要吃粽子?(端午节)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粽子?
2、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粽子里面包的和你们吃过的都不一样,那它包着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图书、听故事吧,答案就在故事里。
3、教师出示ppt1,引导幼儿认识故事题目《粽子里的故事》。
二、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大胆讲述故事情节。
1、出示ppt2,师:老奶奶的肚子里装满了故事,她的故事可多啦!大家都喜欢听她的故事。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来听老奶奶讲故事啦?(小松鼠、小狐狸、小兔子、小猴子、小鸟)
这么好听的故事,大家听的怎么样?(认真、专心致志)
2、出示ppt3,提问:
⑴老奶奶生了一场大病以后,不能大声讲话了,大家再也听不到好听的故事了。老奶奶很着急,那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鼓励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⑵师:小朋友们帮老奶奶想了这么多的办法,我们来看看老奶奶她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ppt4,提问:
⑵上有哪些东西?(粽子叶、糯米)
⑵老奶奶在干什么?(包粽子)她的表情是怎样的?
⑶教师小结:原来,老奶奶她有一个心愿,就是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出好多的故事。
4、出示ppt5、
5、老奶奶把粽子做好了,谁会来吃呢?
6、提问:
⑴ppt5:谁来了?(小松鼠)吱吱吱,吱吱吱,来了一只小松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6: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没有)
⑶师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马上有了故事,可小松鼠不会说话,一个
劲地叫:"吱吱吱"就是讲不出故事。接下来还会有谁来呢?
7、出示ppt7、8,提问:
⑴ppt7:谁又来了?(小狐狸) 哩哩哩,哩哩哩,来了一只小狐狸。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8: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不能)
⑶ 教师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小狐狸也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哩哩哩"就是讲不出故事。
8、结合小松鼠、小狐狸吃粽子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其他小动物来吃粽子的情景。
⑴除了小松鼠和小狐狸外,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吃过粽子了?(小鸟、小兔、小猴)
⑵引导幼儿分别想象并讲述小鸟、小兔、小猴来吃粽子的情景。
① 师: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讲小松鼠和小狐狸来吃粽子的话说说其他小动物呢?
② 它们都讲出故事了吗?
③这么多小动物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那为什么讲不出故事呢? 7、出示ppt9,提问:
⑴它们讲不出故事觉得怎么样?(很难过、着急)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和小狐狸的表情以及小动物们周围的各种符号,大胆猜测小动物们的心理活动。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⑵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你有什么办法吗?
⑷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8、出示ppt10、11,提问:
⑴ppt10: 这个时候,谁来了?(小姑娘)小姑娘在干什么?(采蘑菇)
⑵师:原来,小动物们是想请小姑娘来帮助它们,为什么小动物们会请小姑娘来帮忙呢?(因为小姑娘会说话) ⑶小姑娘会答应帮它们吗?
⑷ppt11:小姑娘答应它们了吗?小姑娘为什么要逃跑呢?
⑸教师小结:小动物们高兴得一起冲过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了,所以,小姑娘扔下竹篮拼命逃。
9、出示ppt12、13、14,提问:
⑴ppt12:小姑娘吓跑了,那该怎么办呢?
⑵ppt13:小动物们用了什么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 ⑶ppt14:小姑娘回来了吗?她是怎样回来的? 10、出示ppt15、16、17、18:提问:
⑴ppt15:师:小姑娘采呀采,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老奶奶站在门口等着小姑娘,她看到小姑娘,会怎么说?(美丽的小姑娘,快来吃粽子,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16:师:香喷喷的粽子真好吃,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把故事全吃到肚子里去啦!
5、中班绘本阅读粽子里的故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图片,理解故事的内容;
2、 大胆想象并讲述故事内容;
3、 乐意参与集体游戏。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有所了解。
2、《粽子里的故事》ppt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小动物们的动作、表情,大胆猜测故事内容。
难点: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1、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提问:猜猜是什么食物?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我们要吃粽子?(端午节)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粽子?
2、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粽子里面包的和你们吃过的都不一样,那它包着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图书、听故事吧,答案就在故事里。
3、教师出示ppt1,引导幼儿认识故事题目《粽子里的故事》。
二、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大胆讲述故事情节。
1、出示ppt2,师:老奶奶的肚子里装满了故事,她的故事可多啦!大家都喜欢听她的故事。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来听老奶奶讲故事啦?(小松鼠、小狐狸、小兔子、小猴子、小鸟)
这么好听的故事,大家听的怎么样?(认真、专心致志)
2、出示ppt3,提问:
⑴老奶奶生了一场大病以后,不能大声讲话了,大家再也听不到好听的故事了。老奶奶很着急,那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鼓励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⑵师:小朋友们帮老奶奶想了这么多的办法,我们来看看老奶奶她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ppt4,提问:
⑴有哪些东西?(粽子叶、糯米)
⑵老奶奶在干什么?(包粽子)她的表情是怎样的?
⑶教师小结:原来,老奶奶她有一个心愿,就是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出好多的故事。
4、出示ppt5、
5、老奶奶把粽子做好了,谁会来吃呢?
6、提问:
⑴ppt5:谁来了?(小松鼠)吱吱吱,吱吱吱,来了一只小松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6: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没有)
⑶师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马上有了故事,可小松鼠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吱吱吱···"就是讲不出故事。接下来还会有谁来呢?
7、出示ppt7、8,提问:
⑴ppt7:谁又来了?(小狐狸) 哩哩哩,哩哩哩,来了一只小狐狸。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8: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不能)
⑶ 教师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小狐狸也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哩哩哩···"就是讲不出故事。
8、结合小松鼠、小狐狸吃粽子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其他小动物来吃粽子的情景。
⑴除了小松鼠和小狐狸外,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吃过粽子了?(小鸟、小兔、小猴)
⑵引导幼儿分别想象并讲述小鸟、小兔、小猴来吃粽子的情景。
① 师: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讲小松鼠和小狐狸来吃粽子的话说说其他小动物呢?
② 它们都讲出故事了吗?
③这么多小动物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那为什么讲不出故事呢? 7、出示ppt9,提问:
⑴它们讲不出故事觉得怎么样?(很难过、着急)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和小狐狸的表情以及小动物们周围的各种符号,大胆猜测小动物们的心理活动。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⑵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你有什么办法吗?
⑷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8、出示ppt10、11,提问:
⑴ppt10: 这个时候,谁来了?(小姑娘)小姑娘在干什么?(采蘑菇)
⑵师:原来,小动物们是想请小姑娘来帮助它们,为什么小动物们会请小姑娘来帮忙呢?(因为小姑娘会说话) ⑶小姑娘会答应帮它们吗?
⑷ppt11:小姑娘答应它们了吗?小姑娘为什么要逃跑呢?
⑸教师小结:小动物们高兴得一起冲过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了,所以,小姑娘扔下竹篮拼命逃。
9、出示ppt12、13、14,提问:
⑴ppt12:小姑娘吓跑了,那该怎么办呢?
⑵ppt13:小动物们用了什么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 ⑶ppt14:小姑娘回来了吗?她是怎样回来的?
10、出示ppt15、16、17、18:提问:
⑴ppt15:师:小姑娘采呀采,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老奶奶站在门口等着小姑娘,她看到小姑娘,会怎么说?(美丽的小姑娘,快来吃粽子,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16:师:香喷喷的粽子真好吃,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把故事全吃到肚子里去啦!
反思:
选择这个故事,是因为今天正好是端午节上来的第一天,孩子们对粽子的热情尤存,它本是大班的一个故事教学内容,我把它改编过了,故事也重新改过了。我把目标定位在情感表达和语言表达方面。在设计环节时,第一部分是一个引子,其中有一个提问:吃了粽子肚子感觉饱饱的,(孩子们很自然地说出饱饱的),为下面吃故事粽子,肚子里有了许多故事,埋下了一个伏笔。第二部分故事欣赏环节中,我第一次的设计是让孩子第一遍就完整的欣赏故事,试教下来,能力强的孩子把整个故事的大致意思全部都复述了出来,使问题的设置无法正常推进。于是,我想到把故事分成两段,第一段结束后,让孩子们自己帮小动物想办法,进行发散性思维,激活幼儿在教学现场的思维(第二次试教时效果很好)。这里我也有另外一个用意,语言活动中,由于孩子往往是坐的时间比较长,容易产生思维疲劳,在这里顿一下,让孩子们自由想象,能重新调动起孩子继续学习的积极性,思维也能活跃起来。(拆粽子这个环节,也有相同的作用)
最后,我把故事包在粽子里,强烈地构起孩子想看,想说的愿望。其中,解粽子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习如何解开,在遇到相同的故事时,孩子自然地说:‘我们的故事是一样的’,于是,我顺利地引到合作讲故事。 在故事的提供上,我准备了适合不同层次幼儿需要的故事,有两副画面的,三副画面的,最多是四副画面的。本来我在粽子上没写名字,后来考虑到,如果不写名字,能力相对比较差的孩子,如果拿到四副画面的故事创编,那对他的难度就会比较大,孩子就会失去创编的兴趣。
在最后一个环节,分享故事中,我的引导还不够,集体教学活动,既要有目标的意识,有对教学活动期望效果的追求,更要关注过程的价值,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长有意义的经验;既要有精心的预设,使教学活动在研究孩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更要给幼儿以生成的空间,并有效地回应幼儿大量不确定的生成问题。在回应孩子方面,我觉得自己做的还是非常不够的。
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处于一种比较活跃的状态,随着环节一步步地推进,孩子自然产生了强烈的想“说”的愿望,自然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6、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并体验语言游戏的快乐。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
2、难点: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做语言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粽子里的故事》PPT、一段背景音乐、粽子、故事盒等
活动过程:
一、 回忆经验并导入
1、出示PPT:猜猜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
在什么时候要吃粽子?
你吃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
小结: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我们都要吃粽子。香香的粽子里可以包着各种各样好吃的馅料。
☆结合音乐欣赏故事,教师和着音乐节奏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让幼儿能静下心来感受故事的魅力。
二、 看看讲讲故事
今天这个神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播放PPT,欣赏故事)
1、 倾听故事第一部分(在密密的树林里——谁就会讲故事了)
T: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呢? T:看,谁来了?它们吃了粽子会讲故事吗?
2、看看讲讲故事第二部分
T:先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小猴子(兔子、狐狸、松鼠、小鸟)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小猴子“吱吱吱吱”讲不出故事。
T: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讲不出故事,真着急,怎么办?还能请谁来帮忙呢?
☆以“吃吧吃吧,吃了故事讲故事……”这句话贯穿故事始终,成为活动的线索,让活动紧紧扣住中心。
3、倾听、理解故事最后一部分
T:(出示PPT8):看,谁来到了树林里?她在干什么?
(PPT9):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小姑娘呢?它们的邀请成功了么?
(PPT10、11):小动物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
T:小姑娘吃了粽子,会讲故事吗,我们继续听故事。(倾听故事结尾)
三、 做游戏吃粽子
T:老奶奶不但请小动物、小姑娘吃粽子,还要请我们小朋友吃粽子,但是在吃粽子前要先完成三个游戏(藏在粽子里):
1、打开粽子一,游戏:听话。
要求:幼儿仔细倾听老师的提问并回答问题。
2、 打开粽子二,游戏:接龙。
(1)“词语接龙”要求:幼儿用两个字或三个字的词接龙,前一词的词尾是下一词的词首。
(2)“句子接龙”要求:用许多词说一件事情,后一人要将前一人的话重复一遍再接下去。
3、打开粽子三,游戏:悄悄话。
要求:老师在幼儿耳边说一句故事中的话让幼儿传话。
☆在玩语言游戏中体验倾听的重要性和培养仔细听认真想的好习惯。
4、吃粽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幼儿吃粽子)
四、吃了粽子讲故事
教师操作故事盒,幼儿讲述故事: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粽子里的故事》……(教师与幼儿一起讲述故事) ☆以幼儿熟悉的粽子引入到活动中来,使孩子有讲述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反思:
活动实施下来,总体感觉,效果非常好,活动很顺利,幼儿非常喜欢,非常投入,活动的微调非常有必要,不但使幼儿能在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体验了愉悦,而且,也使每个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都获得了经验的提升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活动能顺利、有序的开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通过活动,也感觉到,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有一些方面要有待提高和培养。如:学习习惯的培养。当有一个幼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幼儿应耐心等待,认真倾听;当你知道问题答案的时候,要养成举手发言的好习惯。如:游戏规则的建立和游戏意识的培养。如在游戏“悄悄话”中,要认真仔细地听,听清楚了,再按游戏规则进行传话,这样游戏就能顺利进行了。除此之外,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都要注意游戏规则的建立和游戏意识的培养。
7、中班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体验故事角色,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学习看图创编简单的故事。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粽子,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故事;包有故事纸的粽子(人手一个,上面写有幼儿的名字);空白故事书;背景版一块;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师:(出示一个粽子)瞧,这是什么?(粽子)前几天我们为什么放假呀?(端午节)你们都吃粽子了吗?粽子好吃吗?你都吃了什么粽子?
师小结:原来,粽子里可以包许多好吃的东西,包的东西不一样,吃出来的味道也不一样。
二、倾听故事
1、故事前大半段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有趣故事,你们想听吗?
幼儿完整欣赏PPT配音故事。
提问,体验角色
(1)故事里有谁?
(2)(出示老奶奶)老奶奶有一个什么大本领?(会讲许多故事)
(3)老奶奶不能讲故事了,她想了个什么办法?
(4)谁先来吃了老奶奶包的故事粽子?
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有了故事,可它却说不出来,它怎么叫的?小松鼠着急吗?
(幼儿角色体验,引发编故事的愿望)
(5)后来,又来了谁?
小狐狸吃了粽子,肚子里有了故事,可它却说不出来,它怎么叫的?小狐狸着急吗?
(角色体验)
2、完整欣赏故事
师:小动物们吃了奶奶的粽子,却不能讲故事,你们能帮小动物想个好办法吗?
(幼儿自由想象述说)
师:我们来听听,小动物们想的办法是不是跟你们想的一样呢?
(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三、创编故事
师:你们想不想像故事里的小姑娘一样,吃了粽子会讲许多的故事?
1、幼儿分组或个别看图创编故事。
2、幼儿分享故事。
活动反思:
选择这个故事,是因为今天正好是端午节上来的第一天,孩子们对粽子的热情尤存,它本是大班的一个故事教学内容,我把它改编过了,故事也重新改过了。我把目标定位在情感表达和语言表达方面。在设计环节时,第一部分是一个引子,其中有一个提问:吃了粽子肚子感觉饱饱的,(孩子们很自然地说出饱饱的),为下面吃故事粽子,肚子里有了许多故事,埋下了一个伏笔。第二部分故事欣赏环节中,我第一次的设计是让孩子第一遍就完整的欣赏故事,试教下来,能力强的孩子把整个故事的大致意思全部都复述了出来,使问题的设置无法正常推进。于是,我想到把故事分成两段,第一段结束后,让孩子们自己帮小动物想办法,进行发散性思维,激活幼儿在教学现场的思维(第二次试教时效果很好)。这里我也有另外一个用意,语言活动中,由于孩子往往是坐的时间比较长,容易产生思维疲劳,在这里顿一下,让孩子们自由想象,能重新调动起孩子继续学习的积极性,思维也能活跃起来。(拆粽子这个环节,也有相同的作用)
最后,我把故事包在粽子里,强烈地构起孩子想看,想说的愿望。其中,解粽子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习如何解开,在遇到相同的故事时,孩子自然地说:‘我们的故事是一样的’,于是,我顺利地引到合作讲故事。
在故事的提供上,我准备了适合不同层次幼儿需要的故事,有两副画面的,三副画面的,最多是四副画面的。本来我在粽子上没写名字,后来考虑到,如果不写名字,能力相对比较差的孩子,如果拿到四副画面的故事创编,那对他的难度就会比较大,孩子就会失去创编的兴趣。
在最后一个环节,分享故事中,我的引导还不够,集体教学活动,既要有目标的意识,有对教学活动期望效果的追求,更要关注过程的价值,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长有意义的经验;既要有精心的预设,使教学活动在研究孩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更要给幼儿以生成的空间,并有效地回应幼儿大量不确定的生成问题。在回应孩子方面,我觉得自己做的还是非常不够的。
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处于一种比较活跃的状态,随着环节一步步地推进,孩子自然产生了强烈的想“说”的愿望,自然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8、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反思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图片,理解故事的内容;
2、 大胆想象并讲述故事内容;
3、 乐意参与集体游戏;
4、 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 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有所了解。
2、《粽子里的故事》ppt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小动物们的动作、表情,大胆猜测故事内容。
难点: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1、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提问:猜猜是什么食物?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我们要吃粽子?(端午节)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粽子?
2、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粽子里面包的和你们吃过的都不一样,那它包着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图书、听故事吧,答案就在故事里。
3、教师出示ppt1,引导幼儿认识故事题目《粽子里的故事》。
二、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大胆讲述故事情节。
1、出示ppt2,师:老奶奶的肚子里装满了故事,她的故事可多啦!大家都喜欢听她的故事。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来听老奶奶讲故事啦?(小松鼠、小狐狸、小兔子、小猴子、小鸟)
这么好听的故事,大家听的怎么样?(认真、专心致志)
2、出示ppt3,提问:
⑴老奶奶生了一场大病以后,不能大声讲话了,大家再也听不到好听的故事了。老奶奶很着急,那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鼓励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⑵师:小朋友们帮老奶奶想了这么多的办法,我们来看看老奶奶她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ppt4,提问:
⑵上有哪些东西?(粽子叶、糯米)
⑵老奶奶在干什么?(包粽子)她的表情是怎样的?
⑶教师小结:原来,老奶奶她有一个心愿,就是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出好多的故事。
4、出示ppt5、
5、老奶奶把粽子做好了,谁会来吃呢?
6、提问:
⑴ppt5:谁来了?(小松鼠)吱吱吱,吱吱吱,来了一只小松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6: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没有)
⑶师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马上有了故事,可小松鼠不会说话,一个
劲地叫:"吱吱吱"就是讲不出故事。接下来还会有谁来呢?
7、出示ppt7、8,提问:
⑴ppt7:谁又来了?(小狐狸) 哩哩哩,哩哩哩,来了一只小狐狸。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8: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不能)
⑶ 教师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小狐狸也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哩哩哩"就是讲不出故事。
8、结合小松鼠、小狐狸吃粽子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其他小动物来吃粽子的情景。
⑴除了小松鼠和小狐狸外,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吃过粽子了?(小鸟、小兔、小猴)
⑵引导幼儿分别想象并讲述小鸟、小兔、小猴来吃粽子的情景。
① 师: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讲小松鼠和小狐狸来吃粽子的话说说其他小动物呢?
② 它们都讲出故事了吗?
③这么多小动物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那为什么讲不出故事呢?
7、出示ppt9,提问:
⑴它们讲不出故事觉得怎么样?(很难过、着急)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和小狐狸的表情以及小动物们周围的各种符号,大胆猜测小动物们的心理活动。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⑵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你有什么办法吗?
⑷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8、出示ppt10、11,提问:
⑴ppt10: 这个时候,谁来了?(小姑娘)小姑娘在干什么?(采蘑菇)
⑵师:原来,小动物们是想请小姑娘来帮助它们,为什么小动物们会请小姑娘来帮忙呢?(因为小姑娘会说话)
⑶小姑娘会答应帮它们吗?
⑷ppt11:小姑娘答应它们了吗?小姑娘为什么要逃跑呢?
⑸教师小结:小动物们高兴得一起冲过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了,所以,小姑娘扔下竹篮拼命逃。
9、出示ppt12、13、14,提问:
⑴ppt12:小姑娘吓跑了,那该怎么办呢?
⑵ppt13:小动物们用了什么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
⑶ppt14:小姑娘回来了吗?她是怎样回来的?
10、出示ppt15、16、17、18:提问:
⑴ppt15:师:小姑娘采呀采,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老奶奶站在门口等着小姑娘,她看到小姑娘,会怎么说?(美丽的小姑娘,快来吃粽子,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16:师:香喷喷的粽子真好吃,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把故事全吃到肚子里去啦!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条件优越,拥有几代人的关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懂得关爱他人,分享意识较弱,情感比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开展了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活动中,我以粽子为核心,贯穿整个过程,让孩子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通过有趣的语言游戏:“听”、“说”、“接龙”、 “悄悄话”。帮助孩子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并获得更多的情感。
活动中,我始终坚持把问题抛给孩子,启发他们去寻找答案,如:“悄悄话”游戏,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怎么玩,而是说:“如果我对他讲了悄悄话,要让最后一个孩子知道,可以怎么做呢?这样,孩子就通过想、说,获得游戏规则。
整个活动,内容丰富,采用了绘本的情景来开展“听、说”训练,传递了敬爱老人的情感,培养了助人为乐的美德,体验了共同分享的快乐。
总之,孩子在活动中体验了快乐,收获了知识,活动目标得以有效的达成。但是,活动中孩子的表现有时也让我措手不及,今后,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让教学活动更丰富有趣,更完美。
9、大班优秀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图片,理解故事的内容。
2、大胆想象并讲述故事内容。
3、乐意参与集体游戏。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有所了解。
2、《粽子里的故事》ppt
活动重难点:
1、重点:通过观察小动物们的动作、表情,大胆猜测故事内容。
2、难点: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1、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提问:猜猜是什么食物?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我们要吃粽子?(端午节)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粽子?
2、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粽子里面包的和你们吃过的都不一样,那它包着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图书、听故事吧,答案就在故事里。
3、教师出示ppt1,引导幼儿认识故事题目《粽子里的故事》。
二、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大胆讲述故事情节。
1、出示ppt2,师:老奶奶的肚子里装满了故事,她的故事可多啦!大家都喜欢听她的故事。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来听老奶奶讲故事啦?(小松鼠、小狐狸、小兔子、小猴子、小鸟)
这么好听的故事,大家听的怎么样?(认真、专心致志)
2、出示ppt3,提问:
⑴老奶奶生了一场大病以后,不能大声讲话了,大家再也听不到好听的故事了。老奶奶很着急,那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鼓励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⑵师:小朋友们帮老奶奶想了这么多的办法,我们来看看老奶奶她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ppt4,提问:
⑵上有哪些东西?(粽子叶、糯米)
⑵老奶奶在干什么?(包粽子)她的表情是怎样的?
⑶教师小结:原来,老奶奶她有一个心愿,就是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出好多的故事。
4、出示ppt5、
5、老奶奶把粽子做好了,谁会来吃呢?
6、提问:
⑴ppt5:谁来了?(小松鼠)吱吱吱,吱吱吱,来了一只小松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6: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没有)
⑶师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马上有了故事,可小松鼠不会说话,一个
劲地叫:"吱吱吱···"就是讲不出故事。接下来还会有谁来呢?
7、出示ppt7、8,提问:
⑴ppt7:谁又来了?(小狐狸) 哩哩哩,哩哩哩,来了一只小狐狸。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8: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不能)
⑶ 教师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小狐狸也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哩哩哩···"就是讲不出故事。
8、结合小松鼠、小狐狸吃粽子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其他小动物来吃粽子的情景。
⑴除了小松鼠和小狐狸外,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吃过粽子了?(小鸟、小兔、小猴)
⑵引导幼儿分别想象并讲述小鸟、小兔、小猴来吃粽子的情景。
① 师: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讲小松鼠和小狐狸来吃粽子的话说说其他小动物呢?
② 它们都讲出故事了吗?
③这么多小动物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那为什么讲不出故事呢? 7、出示ppt9,提问:
⑴它们讲不出故事觉得怎么样?(很难过、着急)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和小狐狸的表情以及小动物们周围的各种符号,大胆猜测小动物们的心理活动。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⑵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你有什么办法吗?
⑷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8、出示ppt10、11,提问:
⑴ppt10: 这个时候,谁来了?(小姑娘)小姑娘在干什么?(采蘑菇)
⑵师:原来,小动物们是想请小姑娘来帮助它们,为什么小动物们会请小姑娘来帮忙呢?(因为小姑娘会说话) ⑶小姑娘会答应帮它们吗?
⑷ppt11:小姑娘答应它们了吗?小姑娘为什么要逃跑呢?
⑸教师小结:小动物们高兴得一起冲过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了,所以,小姑娘扔下竹篮拼命逃。
9、出示ppt12、13、14,提问:
⑴ppt12:小姑娘吓跑了,那该怎么办呢?
⑵ppt13:小动物们用了什么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
⑶ppt14:小姑娘回来了吗?她是怎样回来的? 10、出示ppt15、16、17、18:提问:
⑴ppt15:师:小姑娘采呀采,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老奶奶站在门口等着小姑娘,她看到小姑娘,会怎么说?(美丽的小姑娘,快来吃粽子,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16:师:香喷喷的粽子真好吃,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把故事全吃到肚子里去啦!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条件优越,拥有几代人的关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懂得关爱他人,分享意识较弱,情感比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开展了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活动中,我以粽子为核心,贯穿整个过程,让孩子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通过有趣的语言游戏:“听”、“说”、“接龙”、 “悄悄话”。帮助孩子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并获得更多的情感。
活动中,我始终坚持把问题抛给孩子,启发他们去寻找答案,如:“悄悄话”游戏,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怎么玩,而是说:“如果我对他讲了悄悄话,要让最后一个孩子知道,可以怎么做呢?这样,孩子就通过想、说,获得游戏规则。
整个活动,内容丰富,采用了绘本的情景来开展“听、说”训练,传递了敬爱老人的情感,培养了助人为乐的美德,体验了共同分享的快乐。
总之,孩子在活动中体验了快乐,收获了知识,活动目标得以有效的达成。但是,活动中孩子的表现有时也让我措手不及,今后,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让教学活动更丰富有趣,更完美。
10、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3、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重点: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难点: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活动准备:课件、粽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故事,(出示幻灯片),请你们看看这一幅图,这是一个关于谁的故事呢?(幼儿看图说图上都有谁)你能猜猜故事里会讲些什么吗?(幼儿自由发言)
2、小结:猜了那么多,都很有可能哦,那到底是个什么故事呢?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粽子的故事》。(出示课题)
3、师: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粽子是什么味道的呢?什么时候吃粽子?(出示图片)请幼儿自由发言
4、师: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粽子的故事》吧
二、欣赏故事
1、分段听故事,观看PPT
(奶奶家住在密密的树林里------不能讲故事给小动物们听了。怎么办呢?)
师:这位奶奶有个非常大的本领是什么呀?
师:可奶奶不能说话了,那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幼儿讨论)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奶奶是怎么做的。
2、听故事,观看PPT
(于是,老奶奶把青青的叶子——谁吃了粽子谁就会讲故事。)
师:奶奶是怎么做的呢?奶奶是用什么来包粽子的?
师小结:原来奶奶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故事。
师:粽子是做好了,可是要有人来吃粽子才会讲故事,谁会来呢?如果是你会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幼儿自由发言)
3、幼儿说了之后,师小结把故事完整讲述并出示小鸟、松鼠、猴子、狐狸、兔子PPT。
( 叽叽喳喳,飞来了一只小鸟,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小鸟吃了老奶奶的粽子,肚子里马上有了故事,可小鸟扑棱扑棱讲不出故事。
吱吱吱,吱吱吱,来了一只小松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小松鼠吃了老奶奶的粽子,肚子里马上有了故事,可是小松鼠不会讲话,一个劲的叫:吱吱吱…
吱、吱吱,跳来了一只猴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小猴吃了老奶奶的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猴子窜上窜下地讲不出故事。
哩哩哩,哩哩哩,跑来了一只小狐狸。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小狐狸吃了老奶奶的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小狐狸也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哩哩哩……”
蹦蹦蹦,跳来了一只小兔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小兔子吃了老奶奶的粽子,肚子里也马上有了故事,可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讲不出故事。
师:大家吃了老奶奶的粽子不会讲故事,真急人。嗯,怎么办呢?那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好呢?(人、小朋友)
4、师:你们会讲故事吗?那你的故事是从哪里来的?(幼儿讨论)如:看电视学来的,听爸爸妈妈讲的等等。师:是的,我们不仅要会听还要会看才会讲故事
5、你们想不想到老奶奶的屋子里吃粽子讲故事?如果你们想到老奶奶的屋子里吃粽子讲故事,那就先来吃许老师的粽子,看看你们有没有讲故事的本领?
6、打开第一个粽子:词语接龙(小熊)
7、打开第二个粽子:句子接龙(教室里有很多客人)
8、打开第三个粽子:传话(我很开心、你很棒、你能行的)
9、师:你们真的有本领去奶奶的屋子里吃粽子讲故事,那我们继续往下看谁也去了奶奶屋子里吃粽子讲故事的
10、观看PPT
(还得找个会说话的小朋友——扔下竹篮拼命逃。)
师:动物们找到了谁?
师:小姑娘为什么要逃跑啊?(因为小动物们一高兴就冲了上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了)
11、观看PPT
(糟糕!——一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
师:小姑娘吓跑了,动物们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姑娘引来?(动物们用蘑菇引来了小姑娘)
12、观看PPT
(美丽的小姑娘——把故事说给更多的小朋友听)
师: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的粽子,发生了什么事?
师:小姑娘告别老奶奶、小动物们的时候怎么说的呢?
结束语:你们的奶奶会讲故事吗?你们的奶奶会包粽子吗?回家之后问一问,明天来上学时告诉老师听,好吗?
活动反思:
活动实施下来,总体感觉,效果非常好,活动很顺利,幼儿非常喜欢,非常投入,活动的微调非常有必要,不但使幼儿能在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体验了愉悦,而且,也使每个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都获得了经验的提升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活动能顺利、有序的开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通过活动,也感觉到,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有一些方面要有待提高和培养。如:学习习惯的培养。当有一个幼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幼儿应耐心等待,认真倾听;当你知道问题答案的时候,要养成举手发言的好习惯。如:游戏规则的建立和游戏意识的培养。如在游戏“悄悄话”中,要认真仔细地听,听清楚了,再按游戏规则进行传话,这样游戏就能顺利进行了。除此之外,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都要注意游戏规则的建立和游戏意识的培养。
11、大班语言一课三研粽子里的故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认真观察图片,理解故事的内容;
、 大胆想象并讲述故事内容;
、 乐意参与集体游戏。
、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1、幼儿在活动前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有所了解。
、《粽子里的故事》ppt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小动物们的动作、表情,大胆猜测故事内容。
难点: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提问:猜猜是什么食物?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我们要吃粽子?(端午节)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粽子?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粽子里面包的和你们吃过的都不一样,那它包着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图书、听故事吧,答案就在故事里。
、教师出示ppt1,引导幼儿认识故事题目《粽子里的故事》。
二、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大胆讲述故事情节。
、出示ppt2,师:老奶奶的肚子里装满了故事,她的故事可多啦!大家都喜欢听她的故事。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来听老奶奶讲故事啦?(小松鼠、小狐狸、小兔子、小猴子、小鸟)
这么好听的故事,大家听的怎么样?(认真、专心致志)
、出示ppt3,提问:
⑴老奶奶生了一场大病以后,不能大声讲话了,大家再也听不到好听的故事了。老奶奶很着急,那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鼓励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⑵师:小朋友们帮老奶奶想了这么多的办法,我们来看看老奶奶她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ppt4,提问:
⑵上有哪些东西?(粽子叶、糯米)
⑵老奶奶在干什么?(包粽子)她的表情是怎样的?
⑶教师小结:原来,老奶奶她有一个心愿,就是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出好多的故事。
、出示ppt5、
、老奶奶把粽子做好了,谁会来吃呢?
、提问:
⑴ppt5:谁来了?(小松鼠)吱吱吱,吱吱吱,来了一只小松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6: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没有)
⑶师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马上有了故事,可小松鼠不会说话,一个
劲地叫:"吱吱吱···"就是讲不出故事。接下来还会有谁来呢?
、出示ppt7、8,提问:
⑴ppt7:谁又来了?(小狐狸) 哩哩哩,哩哩哩,来了一只小狐狸。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8: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不能)
⑶ 教师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小狐狸也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哩哩哩···"就是讲不出故事。
、结合小松鼠、小狐狸吃粽子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其他小动物来吃粽子的情景。
⑴除了小松鼠和小狐狸外,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吃过粽子了?(小鸟、小兔、小猴)
⑵引导幼儿分别想象并讲述小鸟、小兔、小猴来吃粽子的情景。
① 师: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讲小松鼠和小狐狸来吃粽子的话说说其他小动物呢?
② 它们都讲出故事了吗?
③这么多小动物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那为什么讲不出故事呢? 7、出示ppt9,提问:
⑴它们讲不出故事觉得怎么样?(很难过、着急)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和小狐狸的表情以及小动物们周围的各种符号,大胆猜测小动物们的心理活动。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⑵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你有什么办法吗?
⑷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8、出示ppt10、11,提问:
⑴ppt10: 这个时候,谁来了?(小姑娘)小姑娘在干什么?(采蘑菇)
⑵师:原来,小动物们是想请小姑娘来帮助它们,为什么小动物们会请小姑娘来帮忙呢?(因为小姑娘会说话) ⑶小姑娘会答应帮它们吗?
⑷ppt11:小姑娘答应它们了吗?小姑娘为什么要逃跑呢?
⑸教师小结:小动物们高兴得一起冲过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了,所以,小姑娘扔下竹篮拼命逃。 9、出示ppt12、13、14,提问:
⑴ppt12:小姑娘吓跑了,那该怎么办呢?
⑵ppt13:小动物们用了什么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 ⑶ppt14:小姑娘回来了吗?她是怎样回来的? 10、出示ppt15、16、17、18:提问:
⑴ppt15:师:小姑娘采呀采,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老奶奶站在门口等着小姑娘,她看到小姑娘,会怎么说?(美丽的小姑娘,快来吃粽子,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16:师:香喷喷的粽子真好吃,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把故事全吃到肚子里去啦!
活动反思:
活动实施下来,总体感觉,效果非常好,活动很顺利,幼儿非常喜欢,非常投入,活动的微调非常有必要,不但使幼儿能在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体验了愉悦,而且,也使每个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都获得了经验的提升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活动能顺利、有序的开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通过活动,也感觉到,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有一些方面要有待提高和培养。如:学习习惯的培养。当有一个幼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幼儿应耐心等待,认真倾听;当你知道问题答案的时候,要养成举手发言的好习惯。如:游戏规则的建立和游戏意识的培养。如在游戏“悄悄话”中,要认真仔细地听,听清楚了,再按游戏规则进行传话,这样游戏就能顺利进行了。除此之外,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都要注意游戏规则的建立和游戏意识的培养。
12、大班端午节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游戏的快乐。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3、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4、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活动准备:PPT、3只粽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刘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猜猜看可能是什么故事呢?
2、出示PPT,幼儿猜测故事内容。
小结:猜了那么多,都很有可能哦,到底是个什么故事呢?我们来看看。
二、欣赏故事
1、出示故事名字《粽子里的故事》
——吃过粽子吗?什么味道的?(豆沙、肉、蛋黄)
小结:原来粽子里面可以包各种各样的馅儿,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要吃粽子呢?
2、简单讲述粽子的来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我们要吃粽
子。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大家要记住哦。
3、——那么《粽子里的故事》会讲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分段观看PPT,欣赏故事,
(在密密的树林里——也就不能把找来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了。)
——那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看看老奶奶是怎么做的。
5、继续欣赏故事(老奶奶采来一把箬叶——谁就能讲出有趣的故事来。)
——原来奶奶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故事。
6、松鼠图片
——谁来了?小松鼠来干什么,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
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可是“吱吱吱”的讲不出来7、狐狸图片
——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
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哩哩哩”的讲不出来。
8、继续欣赏故事(接着——只好摇摇头。)
小结: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
9、继续欣赏故事(小松鼠,小狐狸——她一定把这些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小结:粽子里面藏了很多故事,小女孩吃了粽子,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三、“吃”粽子
1、——老奶奶的粽子里有故事,刘老师带来的粽子也很神奇,来吃吃刘老师带来的粽子,讲讲刘老师粽子里的故事。
2、出示粽子一:听话(“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谁听见了奶奶用了哪两样东西包粽子?(箬叶、米)
——谁能把故事里说的什么样的米、什么样的箬叶讲清楚?
3、出示粽子二:悄悄话(“我爱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悄悄话是什么意思?(轻轻讲,用心听)
(——为什么会传错?悄悄话是很难的,要用心听、仔细听、游戏才能玩下去,我们等会儿到教室里继续玩。)
4、出示粽子三:祝福(互相)(“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我们马上要离开幼儿园,离开我们的好伙伴,上小学去了,那你有什么祝福的话要跟好朋友说吗?
——你收到了什么祝福?你祝福了谁?
四、延伸
——孩子们,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回到家,和奶奶一起吃吃粽子,听奶奶讲讲故事,也可以把你的故事讲给奶奶听。
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多种感官的活动,幼儿才得到了收获。同时,也知道了什么是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实践操作。活动结束前,孩子们都很开心。我想他们的开心不是因为他们吃到了粽子,而是他们自己操作了、探索了、发现了;并通过自己的多种感官了解了活动的主要目的。
13、教案大班语言详案《粽子里的故事》反思
设计思路
老奶奶有许多好听的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场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说话了。为了把故事讲下去,聪明的老奶奶把故事全包进了粽子里,并在小动物们的帮助下开始寻找吃了粽子会讲故事的小朋友……优美的故事娓娓道来,不禁引发了孩子们对粽子的美好向往,也同时激发了他们学语言、讲故事的愿望。
活动目标
(1)听故事,理解老奶奶让大家“吃了粽子讲故事”的美好愿望。
(2)乐于参与传话、词语接龙等语言游戏,体验听说的乐趣。
(3)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图画书、PPT课件
自制大粽子两只:一只用来“传话”,一只用来“接龙”
粽子糖若干
活动过程
(1)经验回顾,引发兴趣
示封面:
一吃过粽子吗?粽子里有什么?
一听说过包着故事的粽子吗?今天就来听一听《粽子里的故事》。
(2)倾听、理解故事情节
①包粽子(出示第1~5页):
一生病前,老奶奶有什么本领?
一老奶奶为什么要包粽子?她有什么愿望?
小结:原来,老奶奶的愿望是: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②吃粽子(出示第6~1 2页):
一谁吃了老奶奶的粽子?它会讲故事吗?
一学学小动物吃了粽子后的样子。
小结:小动物们虽然吃了粽子,但是它们不会说话,所以不会讲故事。
③讲故事(出示第1 3~22页):
一小动物用什么办法找来小姑娘吃粽子?
一小姑娘吃了粽子后怎么样?
小结:小动物们为老奶奶引来采蘑菇的小姑娘,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粽子,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
④完整欣赏故事:
一小姑娘带着一肚子的故事回家了。如果你是小姑娘,你回家后会做什么呢?
(3)迁移运用,开展游戏
一老师这里有几只大粽子,我们一起来吃粽子讲故事吧!
①(拆开第一只粽子。)传话游戏:
玩法:将幼儿分成两组,将词组传给每组的第一个,幼儿依次传话至最后一个,公布答案,比比哪组传的准确率高,哪组便获得品尝粽子糖的机会。
规则:传话者要附在听者耳边传话,声音不能响但应清晰;听话者要仔细倾听传话内容,尽可能正确模仿并传递。
②(拆开第二只粽子。)词语接龙:
玩法:将幼儿分成两组,教师说出词组后,由两组幼儿轮流依次接龙,直到接不上为止,接上的一组可获得品尝粽子糖的机会。
规则:词头接词尾,可同音相接。
(4)延伸活动
一你们吃了粽子也练了讲故事的本领,这里还有最后一只粽子,里面有许多好听的故事。老师把它放在区角里,下次你可以和朋友一起去试试一边吃粽子,一边故事接龙哦。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条件优越,拥有几代人的关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懂得关爱他人,分享意识较弱,情感比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开展了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活动中,我以粽子为核心,贯穿整个过程,让孩子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通过有趣的语言游戏:“听”、“说”、“接龙”、 “悄悄话”。帮助孩子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并获得更多的情感。
活动中,我始终坚持把问题抛给孩子,启发他们去寻找答案,如:“悄悄话”游戏,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怎么玩,而是说:“如果我对他讲了悄悄话,要让最后一个孩子知道,可以怎么做呢?这样,孩子就通过想、说,获得游戏规则。
整个活动,内容丰富,采用了绘本的情景来开展“听、说”训练,传递了敬爱老人的情感,培养了助人为乐的美德,体验了共同分享的快乐。
总之,孩子在活动中体验了快乐,收获了知识,活动目标得以有效的达成。但是,活动中孩子的表现有时也让我措手不及,今后,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让教学活动更丰富有趣,更完美。
14、中班语言优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图片,理解故事的内容;
2、 大胆想象并讲述故事内容;
3、 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4、 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有所了解。
2、《粽子里的故事》ppt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小动物们的动作、表情,大胆猜测故事内容。
难点: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1、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提问:猜猜是什么食物?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我们要吃粽子?。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端午节)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粽子?
2、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粽子里面包的和你们吃过的都不一样,那它包着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图书、听故事吧,答案就在故事里。
3、教师出示ppt1,引导幼儿认识故事题目《粽子里的故事》。
二、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大胆讲述故事情节。
1、出示ppt2,师:老奶奶的肚子里装满了故事,她的故事可多啦!大家都喜欢听她的故事。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来听老奶奶讲故事啦?(小松鼠、小狐狸、小兔子、小猴子、小鸟)
这么好听的故事,大家听的怎么样?(认真、专心致志)
2、出示ppt3,提问:
⑴老奶奶生了一场大病以后,不能大声讲话了,大家再也听不到好听的故事了。老奶奶很着急,那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鼓励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⑵师:小朋友们帮老奶奶想了这么多的办法,我们来看看老奶奶她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ppt4,提问:
⑴有哪些东西?(粽子叶、糯米)
⑵老奶奶在干什么?(包粽子)她的表情是怎样的?
⑶教师小结:原来,老奶奶她有一个心愿,就是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出好多的故事。
4、出示ppt5、
5、老奶奶把粽子做好了,谁会来吃呢?
6、提问:
⑴ppt5:谁来了?(小松鼠)吱吱吱,吱吱吱,来了一只小松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6: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没有)
⑶师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马上有了故事,可小松鼠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吱吱吱···"就是讲不出故事。接下来还会有谁来呢?
7、出示ppt7、8,提问:
⑴ppt7:谁又来了?(小狐狸) 哩哩哩,哩哩哩,来了一只小狐狸。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8: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不能)
⑶ 教师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小狐狸也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哩哩哩···"就是讲不出故事。
8、结合小松鼠、小狐狸吃粽子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其他小动物来吃粽子的情景。
⑴除了小松鼠和小狐狸外,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吃过粽子了?(小鸟、小兔、小猴)
⑵引导幼儿分别想象并讲述小鸟、小兔、小猴来吃粽子的情景。
① 师: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讲小松鼠和小狐狸来吃粽子的话说说其他小动物呢?
② 它们都讲出故事了吗?
③这么多小动物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那为什么讲不出故事呢? 7、出示ppt9,提问:
⑴它们讲不出故事觉得怎么样?(很难过、着急)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和小狐狸的表情以及小动物们周围的各种符号,大胆猜测小动物们的心理活动。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⑵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你有什么办法吗?
⑷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8、出示ppt10、11,提问:
⑴ppt10: 这个时候,谁来了?(小姑娘)小姑娘在干什么?(采蘑菇)
⑵师:原来,小动物们是想请小姑娘来帮助它们,为什么小动物们会请小姑娘来帮忙呢?(因为小姑娘会说话) ⑶小姑娘会答应帮它们吗?
⑷ppt11:小姑娘答应它们了吗?小姑娘为什么要逃跑呢?
⑸教师小结:小动物们高兴得一起冲过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了,所以,小姑娘扔下竹篮拼命逃。
9、出示ppt12、13、14,提问:
⑴ppt12:小姑娘吓跑了,那该怎么办呢?
⑵ppt13:小动物们用了什么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 ⑶ppt14:小姑娘回来了吗?她是怎样回来的?
10、出示ppt15、16、17、18:提问:
⑴ppt15:师:小姑娘采呀采,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老奶奶站在门口等着小姑娘,她看到小姑娘,会怎么说?(美丽的小姑娘,快来吃粽子,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16:师:香喷喷的粽子真好吃,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把故事全吃到肚子里去啦!
反思:
选择这个故事,是因为今天正好是端午节上来的第一天,孩子们对粽子的热情尤存,它本是大班的一个故事教学内容,我把它改编过了,故事也重新改过了。我把目标定位在情感表达和语言表达方面。在设计环节时,第一部分是一个引子,其中有一个提问:吃了粽子肚子感觉饱饱的,(孩子们很自然地说出饱饱的),为下面吃故事粽子,肚子里有了许多故事,埋下了一个伏笔。第二部分故事欣赏环节中,我第一次的设计是让孩子第一遍就完整的欣赏故事,试教下来,能力强的孩子把整个故事的大致意思全部都复述了出来,使问题的设置无法正常推进。于是,我想到把故事分成两段,第一段结束后,让孩子们自己帮小动物想办法,进行发散性思维,激活幼儿在教学现场的思维(第二次试教时效果很好)。这里我也有另外一个用意,语言活动中,由于孩子往往是坐的时间比较长,容易产生思维疲劳,在这里顿一下,让孩子们自由想象,能重新调动起孩子继续学习的积极性,思维也能活跃起来。(拆粽子这个环节,也有相同的作用)
最后,我把故事包在粽子里,强烈地构起孩子想看,想说的愿望。其中,解粽子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习如何解开,在遇到相同的故事时,孩子自然地说:‘我们的故事是一样的’,于是,我顺利地引到合作讲故事。 在故事的提供上,我准备了适合不同层次幼儿需要的故事,有两副画面的,三副画面的,最多是四副画面的。本来我在粽子上没写名字,后来考虑到,如果不写名字,能力相对比较差的孩子,如果拿到四副画面的故事创编,那对他的难度就会比较大,孩子就会失去创编的兴趣。
在最后一个环节,分享故事中,我的引导还不够,集体教学活动,既要有目标的意识,有对教学活动期望效果的追求,更要关注过程的价值,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长有意义的经验;既要有精心的预设,使教学活动在研究孩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更要给幼儿以生成的空间,并有效地回应幼儿大量不确定的生成问题。在回应孩子方面,我觉得自己做的还是非常不够的。
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处于一种比较活跃的状态,随着环节一步步地推进,孩子自然产生了强烈的想“说”的愿望,自然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15、大班端午节语言公开课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3、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重点: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难点: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活动准备:课件、粽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今天许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故事,(出示幻灯片),请你们看看这一幅图,这是一个关于谁的故事呢?(幼儿看图说图上都有谁)你能猜猜故事里会讲些什么吗?(幼儿自由发言)
2、小结:猜了那么多,都很有可能哦,那到底是个什么故事呢?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粽子的故事》。(出示课题)
3、师: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粽子是什么味道的呢?什么时候吃粽子?(出示图片)请幼儿自由发言
4、师: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粽子的故事》吧
二、欣赏故事
1、分段听故事,观看PPT
(奶奶家住在密密的树林里------不能讲故事给小动物们听了。怎么办呢?)
师:这位奶奶有个非常大的本领是什么呀?
师:可奶奶不能说话了,那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幼儿讨论)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奶奶是怎么做的。
2、听故事,观看PPT
(于是,老奶奶把青青的叶子——谁吃了粽子谁就会讲故事。)
师:奶奶是怎么做的呢?奶奶是用什么来包粽子的?
师小结:原来奶奶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故事。
师:粽子是做好了,可是要有人来吃粽子才会讲故事,谁会来呢?如果是你会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幼儿自由发言)
3、幼儿说了之后,师小结把故事完整讲述并出示小鸟、松鼠、猴子、狐狸、兔子PPT。
(叽叽喳喳,飞来了一只小鸟,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小鸟吃了老奶奶的粽子,肚子里马上有了故事,可小鸟扑棱扑棱讲不出故事。
吱吱吱,吱吱吱,来了一只小松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小松鼠吃了老奶奶的粽子,肚子里马上有了故事,可是小松鼠不会讲话,一个劲的叫:吱吱吱…
吱、吱吱,跳来了一只猴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小猴吃了老奶奶的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猴子窜上窜下地讲不出故事。
哩哩哩,哩哩哩,跑来了一只小狐狸。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小狐狸吃了老奶奶的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小狐狸也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哩哩哩……”
蹦蹦蹦,跳来了一只小兔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小兔子吃了老奶奶的粽子,肚子里也马上有了故事,可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讲不出故事。
师:大家吃了老奶奶的粽子不会讲故事,真急人。嗯,怎么办呢?那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好呢?(人、小朋友)
4、师:你们会讲故事吗?那你的故事是从哪里来的?(幼儿讨论)如:看电视学来的,听爸爸妈妈讲的等等。师:是的,我们不仅要会听还要会看才会讲故事
5、你们想不想到老奶奶的屋子里吃粽子讲故事?如果你们想到老奶奶的屋子里吃粽子讲故事,那就先来吃许老师的粽子,看看你们有没有讲故事的本领?
6、打开第一个粽子:词语接龙(小熊)
7、打开第二个粽子:句子接龙(教室里有很多客人)
8、打开第三个粽子:传话(我很开心、你很棒、你能行的)
9、师:你们真的有本领去奶奶的屋子里吃粽子讲故事,那我们继续往下看谁也去了奶奶屋子里吃粽子讲故事的
10、观看PPT
(还得找个会说话的小朋友——扔下竹篮拼命逃。)
师:动物们找到了谁?
师:小姑娘为什么要逃跑啊?(因为小动物们一高兴就冲了上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了)
11、观看PPT
(糟糕!——一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
师:小姑娘吓跑了,动物们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姑娘引来?(动物们用蘑菇引来了小姑娘)
12、观看PPT
(美丽的小姑娘——把故事说给更多的小朋友听)
师: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的粽子,发生了什么事?
师:小姑娘告别老奶奶、小动物们的时候怎么说的呢?
结束语:你们的奶奶会讲故事吗?你们的奶奶会包粽子吗?回家之后问一问,明天来上学时告诉老师听,好吗?
16、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粽子里的故事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并体验语言游戏的快乐。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
活动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做语言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粽子里的故事》PPT、一段背景音乐、粽子、故事盒等
活动过程:
一、 回忆经验并导入
1、出示PPT:猜猜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
在什么时候要吃粽子?
你吃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
小结: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我们都要吃粽子。香香的粽子里可以包着各种各样好吃的馅料。
☆结合音乐欣赏故事,教师和着音乐节奏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让幼儿能静下心来感受故事的魅力。
二、 看看讲讲故事
今天这个神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播放PPT,欣赏故事)
1、 倾听故事第一部分(在密密的树林里——谁就会讲故事了)
T: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呢? T:看,谁来了?它们吃了粽子会讲故事吗?
2、看看讲讲故事第二部分
T:先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小猴子(兔子、狐狸、松鼠、小鸟)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小猴子“吱吱吱吱”讲不出故事。
T: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讲不出故事,真着急,怎么办?还能请谁来帮忙呢?
☆以“吃吧吃吧,吃了故事讲故事……”这句话贯穿故事始终,成为活动的线索,让活动紧紧扣住中心。
3、倾听、理解故事最后一部分
T:(出示PPT8):看,谁来到了树林里?她在干什么?
(PPT9):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小姑娘呢?它们的邀请成功了么?
(PPT10、11):小动物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
T:小姑娘吃了粽子,会讲故事吗,我们继续听故事。(倾听故事结尾)
三、 做游戏吃粽子
T:老奶奶不但请小动物、小姑娘吃粽子,还要请我们小朋友吃粽子,但是在吃粽子前要先完成三个游戏(藏在粽子里):
1、打开粽子一,游戏:听话。
要求:幼儿仔细倾听老师的提问并回答问题。
2、 打开粽子二,游戏:接龙。
(1)“词语接龙”要求:幼儿用两个字或三个字的词接龙,前一词的词尾是下一词的词首。
(2)“句子接龙”要求:用许多词说一件事情,后一人要将前一人的话重复一遍再接下去。
3、打开粽子三,游戏:悄悄话。
要求:老师在幼儿耳边说一句故事中的话让幼儿传话。
☆在玩语言游戏中体验倾听的重要性和培养仔细听认真想的好习惯。
4、吃粽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幼儿吃粽子)
四、吃了粽子讲故事
1、教师操作故事盒,幼儿讲述故事: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粽子里的故事》……(教师与幼儿一起讲述故事) ☆以幼儿熟悉的粽子引入到活动中来,使孩子有讲述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反思:
活动实施下来,总体感觉,效果非常好,活动很顺利,幼儿非常喜欢,非常投入,活动的微调非常有必要,不但使幼儿能在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体验了愉悦,而且,也使每个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都获得了经验的提升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活动能顺利、有序的开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通过活动,也感觉到,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有一些方面要有待提高和培养。如:学习习惯的培养。当有一个幼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幼儿应耐心等待,认真倾听;当你知道问题答案的时候,要养成举手发言的好习惯。如:游戏规则的建立和游戏意识的培养。如在游戏“悄悄话”中,要认真仔细地听,听清楚了,再按游戏规则进行传话,这样游戏就能顺利进行了。除此之外,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都要注意游戏规则的建立和游戏意识的培养。
17、小班语言工具箱里的故事教案
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介绍,让幼儿了解工具箱里小工具的用途。
2、 使幼儿明白齐心合作的重要性。
3、 通过幼儿介绍自己爸爸的工具箱,培养幼儿语言的表述能力。
4、 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 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贴绒图片、 小工具箱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工具箱,提问引出课题:
1、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一只放什么东西的箱子吗?
2、 你们想听一个有关工具箱的故事吗?
二、教师讲一遍故事,然后提问。
1、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 工具箱里都放了哪些工具?
三、幼儿再听教师讲一遍故事,并分别出示贴绒教具,然后提问:
1、 工具箱里的小工具它们在吵什么呀?它们都说自己有什么本领?
2、 榔头和钉子两兄弟的比赛是谁胜利了?
3、 榔头和钉子两兄弟的比赛结果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教师小结:各种工具它们都有各自的用处,大家互相合作,才能起到最好的作用。
四、组织幼儿介绍爸爸的工具箱。
这个小小的工具箱用处可大啦,你们见过自己家里有这样的工具箱吗?你家里的工具箱有些什么小工具?是怎样使用的?
五、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家去找找爸爸的工具箱,带一种小工具介绍给小朋友。
18、大班美术花园里的故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会合理布置有关花园内容的画面,能大胆构图并具有一定的情节性。
2、 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想象力,大胆表述花园里所发生的故事。
3、 对绘画涂色感兴趣,具有较好的表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4、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 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花朵、昆虫图片若干。
2、 记号笔、油画棒、作业纸。
活动过程:
1、 情景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朋友,想知道他们是谁吗?(分别出示:花朵、昆虫……)
提问:小瓢虫飞到花园里来干什么呢?
听瓢虫自我介绍的录音:我是小瓢虫,昨天我看见花蝴蝶在花园里快乐地飞来飞去,高兴极了,所以我也想来看看美丽的花园,顺便找些好朋友和我一起玩耍。
师:原来小瓢虫是来找朋友的,花园里真美丽,还有哪些动物也会到花园里来玩呢?花园里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2、 提出绘画要求。
(1)小朋友想把花园里发生的故事画下来吗?
(2)要求:画时先想好花园里有那些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花朵,哪些小动物在花园里快乐的玩耍,注意画面的布置要合理,涂色要均匀,画完后编个好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3、 幼儿作画。
(1)老师巡视指导。
(2)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构图、选色。
4、 评价作品。
(1)你觉得哪个花园最美丽?为什么?
(2)你的花园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5、活动延伸。
把孩子的作品订成一本大书,封面写上"花园里的故事"供幼儿日后翻阅、欣赏和讲述。
活动反思:
一节活动,不在于教师如何的精彩,而在于孩子在学中的快乐。活动过程中,我始终记得“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尽量给予孩子们相对自由的想象与表达空间,让大家动手、动脑、动口,充分调动其感官与肢体,促使孩子们积极主动投入到活动中来,自主自觉地完成教育目标。从整体上来看,幼儿的兴趣得到了很好地激发,在活动过程中也体验到了操作的乐趣,体验到大家合作的快乐感。但是有些环节出现了一些小的疏忽,也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由于过于强调幼儿的主体性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性,教师知道要求不够严格,以至于幼儿的活动有些散,缺少依靠点。另外由于时间限制,在孩子们还意犹未尽的时候我打断了他们,我想在孩子们心里应该有不情愿的成分吧。
19、小班教案《浴缸里的故事》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情境引发快乐想象。
2、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
3、锻炼手部精细动作,提高手眼协调的能力。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故事大书:《谁来陪我洗澡》。
2、动物图像若干、动物贴纸。
3、一张画好浴缸的全开海报纸。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引发快乐的想象:“谁陪小琪洗澡?”
1、出示大书,让幼儿猜测故事内容。
师:“好大一本书啊,里面藏着什么故事呢?谁来猜猜看?”(幼儿猜测故事内容)
2、教师翻开故事大书并给幼儿讲故事。师:“翻开封面,我们一页一页地来看”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幼儿看图说一说:泡泡变成了什么东西?
3、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引发快乐想象。
师:“泡泡变成了什么东西呀?”
师:“小琪还会请什么动物来陪她洗澡呢?”幼儿回答,教师将幼儿的答案画在黑板上。
二、记录、分享快乐想象:“谁来陪我洗澡?”
1、分享快乐想象。
师:要是我们小朋友也有魔法泡泡,你希望谁来陪你洗澡呢?
引导幼儿与同伴互相说一说。指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幼儿回答出的动物图像身上标好幼儿名字)
2、总结交流。
师:“哇,这么多动物都来陪我们小朋友洗澡,看看都有谁啊!”逐一出示动物图像,引导幼儿一起说说这些动物的名称。
3、进行操作活动,表达快乐的想象。
20、小班教案《池塘里的故事》
【活动目标】
1、目测5以内的物体数量,巩固认识5以内的数。
2、会讲述画面内容,能根据画面进行简单的分类计数。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操作材料、雪花片若干。
【活动方法】
引导法、图示法、操作法。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水果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小朋友们看看都有哪些水果?(西瓜、苹果、莉、香蕉、草莓……),每样有多少?
2、幼儿依次说出图中的水果数量。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草莓有5个的?
学习按数量归类,教师:草莓有几个?请幼儿从操作框中拿出与草莓数量一样多的雪花片。
二、通过《池塘里的故事》学习简单的分类计数。
1、教师出示《池塘里的故事》图,幼儿观察。
2、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画面上有什么?各有几只?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4、学习看数字说出与之相对应的池塘中青蛙、小鱼及荷叶、荷花的数量。
三、幼儿操作活动。
1、请幼儿看看图中小鱼和青蛙各有几只,并把与之数量相对应的数字用线连到括号里。
2、看数字,选择相应数量的雪花片放在数字宝宝后面。
四、教师讲评幼儿作品并小结,结束活动。
21、大班美术教案:花园里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花园里的故事
活动目标
1、会合理布置有关花园内容的画面,能大胆构图并具有一定的情节性。
2、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想象力,大胆表述花园里所发生的故事。
3、对绘画涂色感兴趣,具有较好的表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花朵、昆虫图片若干。
2、记号笔、油画棒、作业纸。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朋友,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分别出示:花朵、昆虫……)
2、提问:小瓢虫飞到花园里来干什么呢?
3、听瓢虫自我介绍的录音:
我是小瓢虫,昨天我看见花蝴蝶在花园里快乐地飞来飞去,高兴极了,
所以我也想来看www.qinzibuy.com看美丽的花园,顺便找些好朋友和我一起玩耍。
4、教师:原来小瓢虫是来找朋友的,花园里真美丽,还有哪些动物也会到花园里来玩呢?
花园里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提出绘画要求。
1、小朋友想把花园里发生的故事画下来吗?
2、要求:画时先想好花园里有那些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花朵,哪些小动物在花园里快乐的玩耍,
注意画面的布置要合理,涂色要均匀,画完后编个好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三、幼儿作画。
1、老师巡视指导。
2、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构图、选色。
四、评价作品。
1、你觉得哪个花园最美丽?为什么?
2、你的花园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活动延伸。
把孩子的作品订成一本大书,封面写上“花园里的故事”供幼儿日后翻阅、欣赏和讲述。
22、大班语言教案:照片里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照片里的故事
活动目标
1.能运用连贯、完整、富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语言讲述照片的内容。
2.感受照片所表现内容的多样性。
3.体验与人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自己的照片2~3张,课前请家长和孩子共同交流、回忆有关照片的内容。
2.自制一本相册。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组织幼儿参观照片,相互交流照片的内容
1、提出参观的要求
教师:请你找一找哪张照片是你的,和好朋友讲一讲你的照片上有谁,
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2、同伴间互相讲述,教师了解幼儿讲述的大致情况,给予个别幼儿恰当的指导。
二、教师示范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1、教师示范讲述:我的照片的故事。
教师讲述:这是我和我的孩子在泰山旅游时拍的一张照片。放假的时候,
我和我的孩子来到了泰山,泰山是一座很高的山,我们沿着台阶向上爬,一路上看到了高高的树、绿绿的草和五颜六色的花,最www.qinzibuy.com有趣的是山上的石头,有的像小猴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大象,真是好玩极了!我们爬了好长时间,终于爬到山顶了。
我们高兴地说:我们爬到山顶了,我们胜利了!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讲述的要点以及讲述的条理性和完整性。
(1)我的故事里有谁?
(2)我和我的孩子在什么时候去了什么地方?
(3)我们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心里觉得怎么样?
三、启发、引导幼儿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各类照片,感受照片所表现的不同内容,体验大胆讲述、与人交流的快乐。
1、个别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教师:谁愿意去选一张自己的照片,将照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幼儿讲述在幼儿园活动中拍的照片的故事。
3、经验迁移,讲述他人照片的故事。
(1)全家福照片。
(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非常开心、快乐、幸福!拍张全家福作为纪念。)
(2)自选照片,再次与同伴交流、分享照片的故事。
四、分类整理,制作班级相册,共享照片的故事
1、引导幼儿为照片归类、整理。
教师:每一张照片不仅能讲述一个好听的故事,还能帮助我们记往一件事情,每一张照片都很珍贵,我们应该将它保存好。
请幼儿按照片拍摄的地点归类、整理。
2、制作班级相册,分享活动的快乐。
教师:这些照片装在一起,给它加个封面就做成一本相册了,这是我们的班级相册,我们还会有更多的照片存放在里面,我们还要继续讲照片的故事。
23、中班教案《森林里的故事》
活动目标
能够合理地想象并讲出故事讲给大家听。
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打开自己的想像空间,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森林里可能会发生的事情,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小动物头饰:猴子、梅花鹿、小熊、兔子。
活动过程
一、交流
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想一想森林里都有那些动物(老虎、猴子、兔子、猫头鹰……..),最喜欢的动物有哪些。
二、看教学挂图
1、 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说一说是什么地方。
2、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吸引孩子的注意。
(教师:这里总是静悄悄的,除了哗啦啦的流水声什么也听不见,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三、编故事
1、 在挂图上贴上两个小房子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谁搬到森林里了,这里可能是谁的家,它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请小朋友分组想一想、讲一讲。
2、 请各组选一个人讲一讲 本组编的故事。
四、分析
1、 请幼儿说说小朋友故事讲得好不好,怎样才能把故事说得更清楚。鼓励幼儿表达各自的见解。
2、 请幼儿时是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个方面来讲故事,并逐一举例,如时间就是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比如夏天的一个中午或星期一早上等。
3、 请幼儿再次用新方法讲述故事。
五、看图讲故事
1、 请幼儿看《幼儿用书》,教师有感情的讲述并提问。
2、 鼓励幼儿尝试跟教师一起边念边指读故事。
24、大班社会活动医院里的故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医院是看病的地方,了解医务工作者治病救人的职业特点。
2.能积极参与活动,主动询问,大胆讲述。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联系在医院工作的家长拍成录像(着装,带医药箱、听诊器、压舌板等)。
2.丰富幼儿有关医院的知识经验,医生及人物动态形象图片。
活动过程:
一、交流已有经验。
组织幼儿交流自己到医院就诊的经历。
师:我们都生过病,也去医院就诊过。那请小朋友来谈谈你到医院看病的情景,好吗?二、欢迎医生伯伯(阿姨)。
师: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阿姨,我们听她介绍一下自己。(观看ppt)师:这位阿姨是做什么的?(医生)她在干什么?(看病)请小朋友观察这位医生阿姨穿的什么?手中拿了什么?(医生用听诊器、注射器等医疗器械等)。请小朋友们来模仿一下医生阿姨看病的样子呢?(请个别模仿医生)。
三、幼儿向医生咨询自己想了解的有关医院、医生的问题。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想问问医生阿姨有关医院、医生的问题呢?(请幼儿问问题)四、师幼共同交流活动中搜集到的信息。
师:刚才,小朋友问了那么多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吧!(看ppt)结束:医生今天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关于医院的信息,我们在这里也谢谢她!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以缺勤幼儿为突破口,不但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也唤醒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后面医生、护士角色的扮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幼儿进区自由分配角色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角色意识。但由于幼儿年龄小,又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在游戏时幼儿不会大胆的进行语言交流,他们只会依赖玩具进行游戏,满足于玩具的摆弄之中,缺乏交往能力。如在游戏时,“医生”在看病前,不会询问“病人”的病因,大部分都是拿起听诊器开始听诊,而“病人”还没等“医生”说什么,就把药拿走。所以在游戏中,我们一定要随时观察,发现问题用角色的身份参与语言指导:如医生可以问病人:“你哪里不舒服?”,病人要问医生:“医生,我要吃药吗?或我需要打针吗?等语言交流。”这样可以让幼儿在模仿中学会用语言交往,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角色游戏是现实生活的再现,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在爱心医院里体验到不同的角色,了解到了医生、护士的职责,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同时在游戏时体验了看病的简单流程,只是还需教师介入提醒。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还应通过视频、亲身体验等方式丰富幼儿经验,让角色游戏开展的更有效!幼儿玩的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