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班音乐游戏小鸟和大树的游戏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乐意随着音乐模仿小鸟飞,喜欢做小鸟和大树的游戏。
体验小鸟和大树的相亲相爱。
教学重点:听音乐做小鸟和大树的游戏
教学难点:模仿小鸟飞
活动准备:
1、动画:大树和小鸟
2、大树手饰、小鸟挂饰
3、音乐:小鸟飞
活动过程:
小鸟飞飞——模仿小鸟飞的动作
听音乐:猜猜谁来了?
屏幕上出现飞翔的小鸟
小鸟是怎么飞的?
一起模仿小鸟飞
观察要点:
1)谁的翅膀最柔软?张得大大的?
2)哪只小鸟飞得高又高?(小脚踮起来)
【幼儿已有的动作经验是脚步不动,翅膀飞起来时上下动的幅度不是很大,因此在模仿小鸟飞时,可用策略:找找谁是我的小鸟孩子来提升幼儿的原有动作经验、用鸟妈妈和小鸟一起飞的方式来梳理幼儿的动作经验,引起幼儿的模仿】
想象:小鸟在天上飞啊飞,还会干什么呢?
请个别幼儿来演示动作:如理理羽毛、喝喝水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小鸟飞。
二、小鸟和大树做游戏
1、屏幕上出现大树:大树在干什么呀?
2、一起听着音乐模仿大树轻轻地摇动手臂
3、欣赏动画:小鸟和大树的游戏
小鸟和大树是怎么做游戏的?
追问:小鸟什么时候会停下来呢?找到朋友会干什么呢?
4、再次欣赏动画。
森林里住着可爱的小鸟,它围着大树飞来飞去可高兴了,音乐停了,它们就和大树抱一抱,做最好的朋友。
5、游戏:小鸟和大树
1)游戏规则:
谁愿意演小鸟、谁愿意演大树?(分别戴上手饰和挂饰)
什么时候小鸟和大树拥抱要听好哦!一只小鸟找到一棵大树朋友。
2)幼儿结伴游戏
观察要点:
小鸟是否能在音乐停止时找到大树朋友
小鸟和大树朋友是否拥抱在一起。
【如大树朋友没有小鸟,则可以通过策略:大树很孤单,需要鸟朋友来吸引小鸟和大树做朋友;在游戏过程中需要关注大树,是否能听着音乐轻轻地摇动手臂,教师可以和大树一起做动作】
3)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可以换一个大树朋友一起游戏
三、拓展:小鸟为什么要做大树的朋友呢?
欣赏小鸟和大树相亲相爱的照片:做鸟窝、在大树上休息等。
活动反思:
《大树和小鸟》一首十分简单活泼的儿童诗,非常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在教授这首儿童诗诗,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这首好听的儿童诗吸引了。整个活动开展的十分顺畅。
活动开始,我把大树和小鸟的图片展示给孩子们观看。请孩子们想一想,这棵大树是什么样子的,小鸟会在大树上面干什么,大树又会做什么。让孩子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进行诗歌的朗诵欣赏。诗歌很简单,配上准备好的图谱,让幼儿们耳目一新。图谱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儿歌,还能让他们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主动学习,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非常喜欢,也很感兴趣。在互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我一次又一次的抽掉图谱,和孩子们玩“去图谱背儿歌”的游戏,孩子们十分感兴趣。在边游戏边记忆的过程中很顺利的把诗歌记住了。
《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的乐趣。”因此,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分角色表演,首先,由老师扮演大树,找几个较为活跃的孩子做小鸟,来表演这首诗歌。然后请男孩子做大树,女孩子做小鸟表演,最后男女小朋友交换角色表演。让幼儿在游戏情景中互相交往、互相合作。《纲要》还告诉我们: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还设计了仿编诗歌的环节,仿编诗歌是一种融思维、语言发展一体的创造性活动,在这中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我运用多种方法,把多个领域的知识相互渗透。整个活动中,我除了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将社会方面的内容巧妙的渗透在其中,比如,让幼儿了解了好朋友之间那种相互依存、友好的关系。增强了幼儿之间礼貌交往的意识,充分体验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幼儿自始至终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通过仔细观看和积极讲述,幼儿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运用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情境。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而让幼儿“有话可说”就是语言教学活动的关键。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离不开循循善诱,更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法则。幼儿个性化语言的发展,需要教师适时引导,这样他们才能有自己的语言本色,每个人才能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他们自己想说的话。
2、语言活动《小鸟和大树》小班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朗诵并表演诗歌。
2.感受大树和小鸟相互依存的关系。
3.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挂图,六幅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大树和小鸟的依存关系
1. 小鸟的家在哪里?(高高的大树)原来“大树高高,住着小鸟。”大树给了小鸟一个……(温暖的家)
⒉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开心吗?为什么这么开心?(因为它们是好朋友,相互帮助、相亲相爱……)大树和小鸟,相亲相爱,相依相偎,谁也离不开谁。有一首好听的诗歌讲的就是“大树和小鸟”这对好朋友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欣赏、学习诗歌
⒈ 教师有感情地边朗诵诗歌边用动作表演。$3
⒉请幼儿说说听儿歌时的感受。
你喜欢这首儿歌吗?为什么?
⒊ 根据儿歌内容做相应地提问:(教师用动作提示)
大树高高,住着谁呀?(住着小鸟)大树笑笑,小鸟怎么样?(小鸟叫叫)大树摇摇,小鸟又怎么样?(小鸟跳跳,)大树小鸟在一起怎么样?(快乐陶陶)
⒋为什么大树、小鸟快乐陶陶呢?(因为它们是好朋友,好朋友在一起就会非常快乐)快乐陶陶的意思就是非常快乐,非常高兴。
三、以互动的形式朗诵、表演儿歌
⒈ 教师再次朗诵一遍诗歌,引导幼儿说说诗歌的前一句和后一句有什么规律(一句是关于大树的诗句,一句是关于小鸟的诗句)。$3
⒉ 教师念第一句的诗,幼儿念后一个诗句;交换,再次朗诵。
⒊ 让幼儿尝试结伴学念诗歌。
⒋幼儿找一个朋友,一人做大树,一人做小鸟,一起表演儿歌。
四、思维拓展,了解一些相关联的事物。
讨论:还有谁和谁也是分不开好朋友?
五、延伸活动
放学回家,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把这些好朋友也编到诗歌里,好吗?
教学反思:
1、诗歌短小简炼、琅琅上口,通过富有动感的语言向幼儿展现了一幅大自然中动植物互相依存的快乐景象。其中仿编部分是为了让幼儿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把朋友间因友爱而产生的快乐广为传诵,从而营造“快乐陶陶”的氛围。为做到这一点,教师需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注意相关联的人和物,并揭示其相互间的协调关系。
2、幼儿在和教师扮演角色,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增强了学习诗歌的兴趣,他们在肢体语言的交流中理解了诗歌所蕴藏的内涵。大树和小鸟大树高高,住着小鸟。小鸟叫叫,大树笑笑。大树摇摇,小鸟跳跳。大树小鸟,快乐陶陶。
3、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设计《小鸟和大树》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朗诵并表演诗歌。
2. 感受大树和小鸟相互依存的关系。
3.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准备
挂图,六幅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大树和小鸟的依存关系
1. 小鸟的家在哪里?(高高的大树)原来“大树高高,住着小鸟。”大树给了小鸟一个……(温暖的家)
⒉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开心吗?为什么这么开心?(因为它们是好朋友,相互帮助、相亲相爱……)大树和小鸟,相亲相爱,相依相偎,谁也离不开谁。有一首好听的诗歌讲的就是“大树和小鸟”这对好朋友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欣赏、学习诗歌
⒈ 教师有感情地边朗诵诗歌边用动作表演。$3
⒉请幼儿说说听儿歌时的感受。
你喜欢这首儿歌吗?为什么?
⒊ 根据儿歌内容做相应地提问:(教师用动作提示)
大树高高,住着谁呀?(住着小鸟)大树笑笑,小鸟怎么样?(小鸟叫叫)大树摇摇,小鸟又怎么样?(小鸟跳跳,)大树小鸟在一起怎么样?(快乐陶陶)
⒋为什么大树、小鸟快乐陶陶呢?(因为它们是好朋友,好朋友在一起就会非常快乐)快乐陶陶的意思就是非常快乐,非常高兴。
三、以互动的形式朗诵、表演儿歌
⒈ 教师再次朗诵一遍诗歌,引导幼儿说说诗歌的前一句和后一句有什么规律(一句是关于大树的诗句,一句是关于小鸟的诗句)。$3
⒉ 教师念第一句的诗,幼儿念后一个诗句;交换,再次朗诵。
⒊ 让幼儿尝试结伴学念诗歌。
⒋幼儿找一个朋友,一人做大树,一人做小鸟,一起表演儿歌。
四、思维拓展,了解一些相关联的事物。
讨论:还有谁和谁也是分不开好朋友?
五、延伸活动
放学回家,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把这些好朋友也编到诗歌里,好吗?
教学反思:
1、诗歌短小简炼、琅琅上口,通过富有动感的语言向幼儿展现了一幅大自然中动植物互相依存的快乐景象。其中仿编部分是为了让幼儿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把朋友间因友爱而产生的快乐广为传诵,从而营造“快乐陶陶”的氛围。为做到这一点,教师需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注意相关联的人和物,并揭示其相互间的协调关系。
2、幼儿在和教师扮演角色,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增强了学习诗歌的兴趣,他们在肢体语言的交流中理解了诗歌所蕴藏的内涵。大树和小鸟大树高高,住着小鸟。小鸟叫叫,大树笑笑。大树摇摇,小鸟跳跳。大树小鸟,快乐陶陶。
4、大班音乐教案《小鸟和大树的游戏》含反思
活动目标:
乐意随着音乐模仿小鸟飞,喜欢做小鸟和大树的游戏。
体验小鸟和大树的相亲相爱。
教学重点:
听音乐做小鸟和大树的游戏
教学难点:
模仿小鸟飞
活动准备:
1、动画:大树和小鸟
2、大树手饰、小鸟挂饰
3、音乐:小鸟飞
活动过程:
小鸟飞飞——模仿小鸟飞的动作
听音乐:猜猜谁来了?
屏幕上出现飞翔的小鸟
小鸟是怎么飞的?
一起模仿小鸟飞
观察要点:
1)谁的翅膀最柔软?张得大大的?
2)哪只小鸟飞得高又高?(小脚踮起来)
【幼儿已有的动作经验是脚步不动,翅膀飞起来时上下动的幅度不是很大,因此在模仿小鸟飞时,可用策略:找找谁是我的小鸟孩子来提升幼儿的原有动作经验、用鸟妈妈和小鸟一起飞的方式来梳理幼儿的动作经验,引起幼儿的模仿】
想象:小鸟在天上飞啊飞,还会干什么呢?
请个别幼儿来演示动作:如理理羽毛、喝喝水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小鸟飞。
二、小鸟和大树做游戏
1、屏幕上出现大树:大树在干什么呀?
2、一起听着音乐模仿大树轻轻地摇动手臂
3、欣赏动画:小鸟和大树的游戏
小鸟和大树是怎么做游戏的?
追问:小鸟什么时候会停下来呢?找到朋友会干什么呢?
4、再次欣赏动画。
森林里住着可爱的小鸟,它围着大树飞来飞去可高兴了,音乐停了,它们就和大树抱一抱,做最好的朋友。
5、游戏:小鸟和大树
1)游戏规则:
谁愿意演小鸟、谁愿意演大树?"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分别戴上手饰和挂饰)
什么时候小鸟和大树拥抱要听好哦!一只小鸟找到一棵大树朋友。
2)幼儿结伴游戏
观察要点:
小鸟是否能在音乐停止时找到大树朋友
小鸟和大树朋友是否拥抱在一起。
【如大树朋友没有小鸟,则可以通过策略:大树很孤单,需要鸟朋友来吸引小鸟和大树做朋友;在游戏过程中需要关注大树,是否能听着音乐轻轻地摇动手臂,教师可以和大树一起做动作】
3)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可以换一个大树朋友一起游戏
三、拓展:小鸟为什么要做大树的朋友呢?
欣赏小鸟和大树相亲相爱的照片:做鸟窝、在大树上休息等。
活动反思:
《大树和小鸟》一首十分简单活泼的儿童诗,非常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在教授这首儿童诗诗,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这首好听的儿童诗吸引了。整个活动开展的十分顺畅。
活动开始,我把大树和小鸟的图片展示给孩子们观看。请孩子们想一想,这棵大树是什么样子的,小鸟会在大树上面干什么,大树又会做什么。让孩子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进行诗歌的朗诵欣赏。诗歌很简单,配上准备好的图谱,让幼儿们耳目一新。图谱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儿歌,还能让他们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主动学习,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非常喜欢,也很感兴趣。在互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我一次又一次的抽掉图谱,和孩子们玩“去图谱背儿歌”的游戏,孩子们十分感兴趣。在边游戏边记忆的过程中很顺利的把诗歌记住了。
《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的乐趣。”因此,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分角色表演,首先,由老师扮演大树,找几个较为活跃的孩子做小鸟,来表演这首诗歌。然后请男孩子做大树,女孩子做小鸟表演,最后男女小朋友交换角色表演。让幼儿在游戏情景中互相交往、互相合作。《纲要》还告诉我们: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还设计了仿编诗歌的环节,仿编诗歌是一种融思维、语言发展一体的创造性活动,在这中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我运用多种方法,把多个领域的知识相互渗透。整个活动中,我除了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将社会方面的内容巧妙的渗透在其中,比如,让幼儿了解了好朋友之间那种相互依存、友好的关系。增强了幼儿之间礼貌交往的意识,充分体验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幼儿自始至终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通过仔细观看和积极讲述,幼儿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运用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情境。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而让幼儿“有话可说”就是语言教学活动的关键。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离不开循循善诱,更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法则。幼儿个性化语言的发展,需要教师适时引导,这样他们才能有自己的语言本色,每个人才能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他们自己想说的话。
5、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小鸟和大树的游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随着音乐模仿小鸟飞,喜欢做小鸟和大树的游戏。
2、体验小鸟和大树的相亲相爱。
3、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听音乐做小鸟和大树的游戏
2、难点:模仿小鸟飞
活动准备:
1、动画:大树和小鸟
2、大树手饰、小鸟挂饰
3、音乐:小鸟飞
活动过程:
小鸟飞飞——模仿小鸟飞的动作
听音乐:猜猜谁来了?
屏幕上出现飞翔的小鸟
小鸟是怎么飞的?
一起模仿小鸟飞
观察要点:
1)谁的翅膀最柔软?张得大大的?
2)哪只小鸟飞得高又高?(小脚踮起来)
【幼儿已有的动作经验是脚步不动,翅膀飞起来时上下动的幅度不是很大,因此在模仿小鸟飞时,可用策略:找找谁是我的小鸟孩子来提升幼儿的原有动作经验、用鸟妈妈和小鸟一起飞的方式来梳理幼儿的动作经验,引起幼儿的模仿】
想象:小鸟在天上飞啊飞,还会干什么呢?
请个别幼儿来演示动作:如理理羽毛、喝喝水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小鸟飞。
二、小鸟和大树做游戏
1、屏幕上出现大树:大树在干什么呀?
2、一起听着音乐模仿大树轻轻地摇动手臂
3、欣赏动画:小鸟和大树的游戏
小鸟和大树是怎么做游戏的?
追问:小鸟什么时候会停下来呢?找到朋友会干什么呢?
4、再次欣赏动画。
森林里住着可爱的小鸟,它围着大树飞来飞去可高兴了,音乐停了,它们就和大树抱一抱,做最好的朋友。
5、游戏:小鸟和大树
1)游戏规则:
谁愿意演小鸟、谁愿意演大树?(分别戴上手饰和挂饰)
什么时候小鸟和大树拥抱要听好哦!一只小鸟找到一棵大树朋友。
2)幼儿结伴游戏
观察要点:
小鸟是否能在音乐停止时找到大树朋友
小鸟和大树朋友是否拥抱在一起。
【如大树朋友没有小鸟,则可以通过策略:大树很孤单,需要鸟朋友来吸引小鸟和大树做朋友;在游戏过程中需要关注大树,是否能听着音乐轻轻地摇动手臂,教师可以和大树一起做动作】
3)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可以换一个大树朋友一起游戏
三、拓展:小鸟为什么要做大树的朋友呢?
欣赏小鸟和大树相亲相爱的照片:做鸟窝、在大树上休息等。
活动反思:
《大树和小鸟》一首十分简单活泼的儿童诗,非常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在教授这首儿童诗诗,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这首好听的儿童诗吸引了。整个活动开展的十分顺畅。
活动开始,我把大树和小鸟的图片展示给孩子们观看。请孩子们想一想,这棵大树是什么样子的,小鸟会在大树上面干什么,大树又会做什么。让孩子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进行诗歌的朗诵欣赏。诗歌很简单,配上准备好的图谱,让幼儿们耳目一新。图谱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儿歌,还能让他们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主动学习,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非常喜欢,也很感兴趣。在互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我一次又一次的抽掉图谱,和孩子们玩“去图谱背儿歌”的游戏,孩子们十分感兴趣。在边游戏边记忆的过程中很顺利的把诗歌记住了。
《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的乐趣。”因此,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分角色表演,首先,由老师扮演大树,找几个较为活跃的孩子做小鸟,来表演这首诗歌。然后请男孩子做大树,女孩子做小鸟表演,最后男女小朋友交换角色表演。让幼儿在游戏情景中互相交往、互相合作。《纲要》还告诉我们: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还设计了仿编诗歌的环节,仿编诗歌是一种融思维、语言发展一体的创造性活动,在这中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我运用多种方法,把多个领域的知识相互渗透。整个活动中,我除了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将社会方面的内容巧妙的渗透在其中,比如,让幼儿了解了好朋友之间那种相互依存、友好的关系。增强了幼儿之间礼貌交往的意识,充分体验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幼儿自始至终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通过仔细观看和积极讲述,幼儿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运用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情境。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而让幼儿“有话可说”就是语言教学活动的关键。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离不开循循善诱,更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法则。幼儿个性化语言的发展,需要教师适时引导,这样他们才能有自己的语言本色,每个人才能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他们自己想说的话。
6、小班语言大树和小鸟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诗歌,初步认读汉字"大"和"小"。
2、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按诗歌的结构、采用部分替换的方式仿编诗歌。
3、体验大树与小鸟之间互相友爱、相互依存的情感。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玩过"大树和小鸟"的音乐游戏。
2、与诗歌内容匹配的动画。
3、大树、小鸟头饰。
4、字卡"大"和"小"。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游戏:大树和小鸟。
1、音乐响起,教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一群小鸟。引导幼儿在大树周围做各种动作,如亲亲大树、摸摸大树、在大树旁跳舞、为大树捉虫, 唱歌给大树听等。音乐结束,游戏结束,坐回自己的座位。
2、提问: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开心吗?(集体回答)有一首诗歌讲的就是"大树和小鸟"的故事。你们来听听看。
二、欣赏诗歌。
1、教师把大树和六只小鸟贴于黑板,教师朗诵诗歌一遍,并提问:
(1)教师:这首诗歌里,大树和小鸟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2)大树和小鸟是一对好朋友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它们在一起玩)(3)教师:为什么大树和小鸟快乐陶陶呢?(它们玩得很开心)三、观看动画"大树和小鸟",进一步感知大树和小鸟的关系。(播放两遍)师:有一个有趣的动画要送给你们。认真看哦!
四、幼儿集体学习诗歌,理解其内容。
1、提问:动画看完了,那么这首诗歌好听吗?教师再次朗诵诗歌,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2、大树高高,住着小鸟。从诗歌中,你听到了大树和小鸟的哪些事?
(小鸟叫叫,大树笑笑;大树摇摇,小鸟跳跳。)教师出示图片,与幼儿以互动的形式学习诗歌。
3、诗歌是怎样来说大树和小鸟的事情的。先说"大树高高",下一句是什么,大树是谁的家?(住着小鸟)接着说"小鸟叫叫",大树有什么反应?(大树笑笑)然后"大树摇摇",小鸟干什么呢?(小鸟跳跳),最后说到:"大树和小鸟,快乐陶陶!"教师以留白的方式,引导幼儿一边学念诗歌。如教师边指图片边念"大树--",幼儿接念"高高";教师再念"住着--",幼儿接念"小鸟".......
4、教师念关于大树的诗句,幼儿念关于小鸟的诗句。
师:我做大树,你们做小鸟。老师念大树的诗句,幼儿念小鸟的诗句。
5、学习认读汉字"大"和"小"。
(1)教师:这首诗歌里有些字是重复出现的,你发现了吗?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字卡"大"和"小"。
(3)引导幼儿边认读边用身体动作来进行模仿。
6、引导幼儿结伴学念,然后互换角色。
你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念,学着老师刚才的样子。你念大树,她念小鸟。学一学小鸟和大树开心的样子。也可以小声的讨论一下,大树上还会住着谁呢?
五、师幼合作仿编诗歌。
教师:高高的大树上还会住着谁呢?大树说只有一位朋友,那请小朋友帮大树找一些好朋友,你想把谁请过来?2、你们把这么多小动物请过来,大树请你把这些动物编到儿歌里去,谁愿意帮忙?(如幼儿说到松鼠,则将诗歌中所有的小鸟替换为松鼠进行仿编)六、迁移经验,引发探讨。
今天我们学的诗歌呀,告诉我们大树和小鸟是一对好朋友,它们相互依靠,在一起做游戏,天天乐淘淘。那小朋友自己呢?你们和好朋友在一起也是乐淘淘的吗?做什么事情让你们感到乐淘淘呢?
教学反思:
仿编诗歌是一种融思维、语言发展一体的创造性活动,在这中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幼儿的学习从模仿开始,仿编诗歌很符合幼儿的学习规律,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创编活动。
总体上,这次活动完成得比较好,幼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但仿编诗歌对于幼儿还是一件比较新鲜而且又有一定难度的事,在以后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多进行这样的联系。
7、中班语言教案:大树和小鸟
活动目标: 1、理解大树和小鸟的依存关系。 2、初步学习按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一、游戏:大树和小鸟。 ——教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一群小鸟。引导幼儿在大树周围做各种动作,如亲亲大树、摸摸大树、在大树旁跳舞、为大树捉虫等。 ——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开心吗?有一首诗歌讲的就是“大树和小鸟”的事情。 二、欣赏诗歌。 ——出示挂图,教师朗诵诗歌一遍。
——大树高高,住着小鸟。大树和小鸟做了哪些事?
——你从哪里看出大树和小鸟是一对好朋友?
——为什么大树、小鸟快乐陶陶呢? 三、以互动的形式学念诗歌。 ——教师再朗诵一遍诗歌,引导幼儿说说这首诗歌每一节的前一句和后一句有什么规律。(前一句是关于小鸟的诗句,后一句是关于大树的诗句) ——教师念关于大树的诗句,幼儿念关于小鸟的诗句。 ——引导幼儿结伴学念,然后互换角色。四、仿编诗歌。 ——讨论:还有谁和谁也是一对好朋友? ——引导幼儿分组或个别仿编。 如:大海大大,/游来小鱼;/花儿美美,/飞来蝴蝶;/天空蓝蓝,/摇着云朵等。 建议: 1、诗歌短小简炼、琅琅上口,通过富有动感的语言向幼儿展现了一幅大自然中动植物互相依存的快乐景象。其中仿编部分是为了让幼儿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把朋友间因友爱而产生的快乐广为传诵,从而营造“快乐陶陶”的氛围。为做到这一点,教师需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注意相关联的人和物,并揭示其相互间的协调关系。
2、幼儿在和教师扮演角色,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增强了学习诗歌的兴趣,他们在肢体语言的交流中理解了诗歌所蕴藏的内涵。大树和小鸟大树高高,住着小鸟。小鸟叫叫,大树笑笑。大树摇摇,小鸟跳跳。大树小鸟,快乐陶陶。
8、幼儿园语言教案:大树和小鸟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树和小鸟
活动目标
1、理解大树和小鸟的依存关系。
2、初步学习按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
活动过程
一、游戏:大树和小鸟。
1、教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一群小鸟。
引导幼儿在大树周围做各种动作,如亲亲大树、摸摸大树、在大树旁跳舞、为大树捉虫等。
2、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开心吗?有一首诗歌讲的就是“大树和小鸟”的事情。
二、欣赏诗歌。
1、出示挂图,教师朗诵诗歌一遍。
2、大树高高,住着小鸟。大树和小鸟做了哪些事?
3.你从哪里看出大树和小鸟是一对好朋友?
4、为什么大树、小鸟快乐陶陶呢?
三、以互动的形式学念诗歌。
1、教师再朗诵一遍诗歌,引导幼儿说说这首诗歌每一节的前一句和后一句有什么规律。
(前一句是关于小鸟的诗句,后一句是关于大树的诗句)
2、教师念关于大树的诗句,幼儿念关于小鸟的诗句。
3、引导幼儿结伴学念,然后互换角色。
四、仿编诗歌。
1、讨论:还有谁和谁也是一对好朋友?
2、引导幼儿分组或个别仿编。
如:大海大大,/游来小鱼;/花儿美美,/飞来蝴蝶;/天空蓝蓝,/摇着云朵等。
活动建议
1、诗歌短小简炼、琅琅上口,通过富有动感的语言向幼儿展现了一幅大自然中动植物互相依存的快乐景象。其中仿编部分是为了让幼儿在熟悉诗www.qinzibuy.com歌的基础上,把朋友间因友爱而产生的快乐广为传诵,从而营造“快乐陶陶”的氛围。为做到这一点,教师需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注意相关联的人和物,并揭示其相互间的协调关系。
2、幼儿在和教师扮演角色,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增强了学习诗歌的兴趣,他们在肢体语言的交流中理解了诗歌所蕴藏的内涵。大树和小鸟大树高高,住着小鸟。小鸟叫叫,大树笑笑。大树摇摇,小鸟跳跳。大树小鸟,快乐陶陶。
9、中班语言大树和小鸟教案反思
教学意图:
现在的孩子在家很娇惯所以养成自私、蛮横的坏习惯,不懂谦让,不会与同伴分享快乐。于是设计了此次活动《大树和小鸟》。拓展幼儿的视野和经验。
教学目标:
1、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理解大树和小鸟的依存关系。
2、初步学习按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体验仿编后的成功感。
3、增进爱护鸟类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懂得要勇敢自立。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准备:
白板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聚光灯画面,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朋友,你们看看是谁?
教师移动聚光灯位置,帮助幼儿看清。
师:对了,真的是一棵树。大树脸上怎么样?大树笑的这么开心,谁会和他一起玩呢?
2、播放FLASH,鼓励幼儿仔细观看画面,然后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师: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干什么呢?
3、观察画面,借助图谱引导幼儿学习诗歌。
(1)师:我们来看看,这棵大树长得怎么样?
请个别幼儿说说,教师导入诗歌的语句“老师这儿也有一个好听的词叫高高。大树高高。”
请幼儿说一说“大树高高”。
教师将幼儿说的用图谱的形式记录下来。
(2)师:大树高高,住着谁呢?(请幼儿完整表述)
先说再展示图谱,引导幼儿用诗歌的语言说出:大树高高,住着小鸟。
(3)师:小鸟围着大树在干吗呀?(飞,唱歌……)
师:我们能不能也用2个一样的好听的词来说呢?(唱唱、叫叫)
引出小鸟唱唱(叫叫)。老师进行记录。
(4)师:大树听见了小鸟的歌声,它会怎么样呢?
谁也会用好听的词来说说看。引导幼儿说出:大树笑笑。
师:真棒,我也赶紧把它记录下来,大树……笑笑怎么记呢?哦,画2个一样的笑脸。
(5)师:风来了,大树会怎么样?
个别幼儿说说。
师:除了树叶会掉下来,大树还会在风里摇晃,谁也会用和前面一样好听的词来说说看。“大树摇摇”
(6)师:大树摇摇,小鸟会在树上怎么样?
教师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跳。
(7)师: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唱唱、跳跳、笑笑,心里怎么样啊?谁会用好听的词来说说看?
引导幼儿学习新词:快乐陶陶。
老师记录快乐陶陶,提问:谁和谁快乐陶陶啊?(大树小鸟)
3、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结构特征。
(1)看图谱完整朗诵。
师:老师把我们小朋友说的都记录下来了,我们一起来跟着图谱说说看吧。(第一遍就看着图谱念)
师:连起来就变成了一首好听的诗歌了,给它加上个名字吧。(第二遍跟着音乐看着图谱念)
(2)感受诗歌的结构特征
A、师:你们觉得这首诗歌好听在哪里?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图谱,找找诗歌好听的秘密藏在哪里呢?
B、教师将叠词用圈圈起来,引导幼儿观察,引出叠词。
师:哦,原来在这首诗歌里用了许多一样的词,这样诗歌读上去就更有节奏更好听了。老师告诉你们哦,这样2个一样的字放在一起叫叠词。
(2)分角色朗诵诗歌,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韵味。
师:现在老师想和你们做个小游戏,有红线的老师念,没有红线的就小朋友念,好吗?(配上音乐,看着图谱念)
师:男孩子念有红线的,那么女孩子呢?(配音乐)
(3)小结:
大树和小鸟一对好朋友相亲相爱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
4、借助画面,仿编诗歌活动。
(1)师:除了大树和小鸟是一对好朋友,还有谁和谁也是好朋友呢?谁会用叠词来说说看。
教师将孩子说到的放到白板上,随机添画图谱。
(2)老师出示4幅图片,请幼儿来说说看,可随意说个几句,然后请孩子孩子回班级中说给其他的孩子听。
活动延伸:
家园互动:幼儿想出多种保护鸟类的方法,请家长来代写。把记录的方法与其他小朋友分享。
教学反思:
仿编诗歌是一种融思维、语言发展一体的创造性活动,在这中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幼儿的学习从模仿开始,仿编诗歌很符合幼儿的学习规律,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创编活动。
总体上,这次活动完成得比较好,幼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但仿编诗歌对于幼儿还是一件比较新鲜而且又有一定难度的事,在以后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多进行这样的联系。
10、小班音乐:大树妈妈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树妈妈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调,并理解歌词内容。
2、能初步创编树的造型并随乐曲节奏表演。
3、结伴表演大树和小鸟,表现角色间相亲相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已学会了鸟飞的律动。
活动过程:
1、练声
(1)复习歌曲《两只小鸟》。(要求幼儿在音乐伴奏下,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并且有正确的演唱姿势)
(2)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小鸟和大树妈妈相亲相爱,小鸟把家安在了大树上,大树妈妈随着风轻轻摇动树枝,沙沙的声音好像在为鸟宝宝唱摇篮曲。下雨了,大树妈妈那长着叶子的手臂就像撑起的一把伞,为鸟宝宝挡住风雨。
2、基本部分:欣赏曲子《大树妈妈》(重点部分)
(1)通过课件,引起幼儿兴趣,引出主题。
知道吗?今天小鸟也飞到小(2)班,飞在一棵大树枝上筑了巢,大树妈妈随着风轻轻摇动树枝,摇起了小宝宝。哎呀,不好,刮风了、下雨了,你们猜猜小鸟怎么啦?(请幼儿自由讨论发言),别着急,有大树妈妈在呢,树妈妈那长满枝叶的手臂就像撑起的一把伞,为鸟宝宝挡住风雨。
(2)欣赏歌曲《大树妈妈》
请幼儿边看课件、边欣赏歌曲《大树妈妈》一遍。 今天李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大树妈妈》,讲的就是大树妈妈和小鸟的故事,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等一会儿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
(3)提问:这首曲子的名称叫什么?你听到些什么呢?
3、第二次欣赏曲子。
(1)我们再来仔细听一遍,大树妈妈长得怎么样?它为小鸟做什么事情呢?
(2)提问:大树妈妈长得怎样?它为小鸟做了什么事情?
小结:因为有了大树妈妈的爱护、关心,小鸟们快乐的成长,所以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听上去很轻松、愉快,让我们再听一遍。
(3)欣赏第三遍。提醒幼儿边听边摇晃身体。
(4)在音乐伴奏下自由表演大树妈妈和小鸟一遍。
4、结束部分:复习律动《碰一碰》
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跳舞,提醒幼儿在唱到“碰哪里”这一句时,能马上找到朋友,两人做动作。
11、中班主题大树和小鸟教案反思
教学意图:
大树和小鸟之间友好快乐的浓浓情意,反映了大树和小鸟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适合中班幼儿学习。贴近幼儿生活,为幼儿所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有助于拓展幼儿的视野和经验。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同时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初步认读汉字“大”和“小”。
2.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采用部分替换的方式仿编诗歌。
3.体验大树与小鸟之间互相友爱、相互依存的情感。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准备:
1.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玩过“大树和小鸟”的音乐游戏。
2.图片一套(即一幅幅画有单独图案的卡片),字卡“大”和“小”。
3.笔、纸。
教学过程:
(一)集体玩音乐游戏“大树和小鸟”。
1.教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一群小鸟,在音乐声中,幼儿围着大树做各种动作,如亲亲大树,摸摸大树,在大树旁跳舞,为大树捉虫等。
教师: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做游戏开心吗?有一首诗歌讲的也是“大树和小鸟”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初步欣赏诗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教师:这首诗歌里,大树和小鸟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3.教师:为什么大树和小鸟快乐陶陶呢?
(三)教师再次配乐朗诵诗歌,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大树和小鸟在一起是怎么快乐地生活的?(引导幼儿根据诗歌里的词句回答)
2.教师出示图片,与幼儿以互动的形式学习诗歌。
教师以留白的方式,引导幼儿一起学念诗歌。如教师边指图片边念:大树——幼儿接念:高高。教师再念:住着——幼儿接念:小鸟。
(四)学习认读汉字“大”和“小”。
1.教师:这首诗歌里有些字是重复出现的,你发现了吗?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字卡“大”和“小”。
3.引导幼儿边认读边用身体动作来模仿。
(五)师幼合作仿编诗歌。
1.教师:高高的大树上还会住着谁呢?(如幼儿说到松鼠,则将诗歌中所有的小鸟替换为松鼠进行仿编。)
2.教师将幼儿所说的内容,以简笔画的方式记录在记录纸上,替换掉原来诗歌里的小鸟图片,引导幼儿根据新图片的内容念一念仿编的新诗歌。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散步、餐前准备等环节,引导幼儿利用幼儿用书复习诗歌,并继续仿编诗歌,同时将幼儿独自仿编的诗歌在集体中朗诵。
活动建议:
1. 活动目标1可以加上“初步认识诗歌中的叠词”。
2. 在教具的准备上,可以做的大一些,这样比较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
3. 在提问后,教师可以灵活地根据幼儿的回答提炼成诗歌里的语言。
4. 在出示板书前,教师可以以互动的形式和小朋友一起说一说、做一做。
附:儿歌《大树和小鸟》
大树高高,
住着小鸟。
小鸟叫叫,
大树笑笑。
大树摇摇,
小鸟跳跳。
大树小鸟,
快乐陶陶。
教学反思:
诗歌中大树和小鸟是幼儿熟悉、喜欢的朋友,激发了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创造力,让他们进行诗歌仿编,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对幼儿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本次活动,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活动的导入环节,我出示背景图大树后, 引导小朋友做小鸟和大树做游戏,摸摸、亲亲等,但小朋友看见背景图后都显得很兴奋,个个拥到背景图前欢呼跳跃,场面比较混乱,所以我在这个环节只好草草收尾,马上进入了下一环节。孩子们在观察图片熟悉诗歌内容这一环节中,我让孩子们自己观察图片,自己说出诗歌的内容。这样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就被积极地调动起来了,而且也更容易记住。同时我引导孩子发现儿歌中的特点,发现和认识叠词,这个环节孩子还是能较好的完成的。在巩固儿歌的,我于孩子们玩对接游戏,教师说一句,孩子说一句,很默契,而且也在反复的朗诵中巩固了学习内容。在创编环节中,当我提出问题:“大树上除了住着小鸟,还会有谁也住在那呢?”小朋友一下子说不出什么小动物,但我也准备了很多的替换动物图片,当我让笑朋友从自己的椅子后面请出这些小动物的时候,小朋友的思维就不再显得那么局限了,开始了踊跃的创编。
本次活动中,我创设了一个温馨的场景,让笑朋友主动的投入活动中,积极回应孩子们,达到了一个良好的师幼互动。
在整个活动设计时,我把学习儿歌,初步认识叠词作为活动的重点,而进行部分创编作为活动的难点。在活动准备上,也运用了背景图、动物图片等来进行辅助教学,这样孩子在反复学习中就不会觉得枯燥了。
不足之处:
在活动的准备阶段,我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图片的准备上,而疏忽了对活动环节的反复除揣摩。虽然我也做了一定的修改,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还比较顺利。
整个活动中,我除了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将社会方面的内容巧妙的渗透在其中,比如,让幼儿了解了好朋友之间那种相互依存、友好的关系。增强了幼儿之间礼貌交往的意识,充分体验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幼儿自始至终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通过仔细观看和积极讲述,幼儿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12、中班语言活动大树和小鸟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大树和小鸟的依存关系。
2、初步学习按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
准备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游戏:大树和小鸟。
教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一群小鸟。引导幼儿在大树周围做各种动作,如亲亲大树、摸摸大树、在大树旁跳舞、为大树捉虫等。
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开心吗?有一首诗歌讲的就是“大树和小鸟”的事情。
二、欣赏诗歌。
出示PPT课件,教师朗诵诗歌一遍。
大树高高,住着小鸟。大树和小鸟做了哪些事?
你从哪里看出大树和小鸟是一对好朋友?
为什么大树、小鸟快乐陶陶呢?
四、仿编诗歌。
讨论:还有谁和谁也是一对好朋友?
引导幼儿分组或个别仿编。
如:大海大大,小鱼游游;花儿美美,蝴蝶飞飞;天空蓝蓝,云朵飘飘等。
活动反思:
本周我们进行了中班语言《大树和小鸟》一课三论研讨活动。我对本次活动做了如下反思。
《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氛围。整个活动环节层层递进,幼儿的注意力也相对集中,第一环节导入部分,我是先出示大小字样,让幼儿自己先说一说是什么。因为在平时的活动中,我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的幼儿都认识大和小这两个字。所以我想让这两个字作为我的导入环节,从而引起幼儿的兴趣。但经过老师们的讨论觉得这个讨论环节不是特别好,应以情感投入来导入。在教具方面:我没有在黑板上画出一句一句线条,导致幼儿看图片很费劲,不知是从上到下,还是从左到右。在最后一个环节仿编活动,"高高的大树上除了住着小鸟,还住着谁呢?"这边语言应该再精炼一点可以说"还住着哪些小动物呢?"在整个活动中,在于体验大树与小鸟之间互相友爱、相互依存的情感。这一环节可以说是体现的不明确,我是强加给他们的概念。甚至没有小朋友能体会其中的情感。所以幼儿在学习儿歌时,只记住了儿歌而忽略了情感的表达。而本次活动目标旨在让幼儿既有情感的表达又学会了儿歌。所以我并没有完全的达到预设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我要时常告诫自己以后心中一定要装着活动的重难点,活动前要想想用怎样的方式、怎样的语言来突破这个重难点,怎么样说孩子才能明白,才能理解,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我能有新的突破。
13、中班音乐活动大树和小鸟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
2. 调动幼儿各种感观,让幼儿感知音乐的高低。
3. 培养幼儿用创造性的方式表达高低的能力。
活动准备:
大树四棵、背景图、各种小动物、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律动:小动物律动2. 练声,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 故事:鸭妈妈和小鸭,引出妈妈和孩子的叫声。(高和低)
2. 幼儿讨论各种动物的妈妈和孩子的叫声(出示贴绒)
3. 游戏:看谁玩得对师:妈妈 幼:孩子(交换角色)
4. 出示音乐(一)欣赏并讨论音乐有什么变化(有高有低)
5. 幼儿再听音乐(一)听到高的音乐学孩子叫,听到低的音乐学妈妈叫。
6. 幼儿听音乐(一)根据音乐的高低变换动作。
7. 游戏:大树和小鸟
1) 幼儿讨论并学习小鸟飞的动作。
2)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当听到高的音乐时小鸟在树林里飞,当听到低的音乐是就蹲下来对着大树点头。
3) 先分组请幼儿游戏,最后一起游戏。
三 结尾部分欣赏舞蹈:绿苗
教学反思:
诗歌中大树和小鸟是幼儿熟悉、喜欢的朋友,激发了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创造力,让他们进行诗歌仿编,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对幼儿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本次活动,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活动的导入环节,我出示背景图大树后, 引导小朋友做小鸟和大树做游戏,摸摸、亲亲等,但小朋友看见背景图后都显得很兴奋,个个拥到背景图前欢呼跳跃,场面比较混乱,所以我在这个环节只好草草收尾,马上进入了下一环节。孩子们在观察图片熟悉诗歌内容这一环节中,我让孩子们自己观察图片,自己说出诗歌的内容。这样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就被积极地调动起来了,而且也更容易记住。同时我引导孩子发现儿歌中的特点,发现和认识叠词,这个环节孩子还是能较好的完成的。在巩固儿歌的,我于孩子们玩对接游戏,教师说一句,孩子说一句,很默契,而且也在反复的朗诵中巩固了学习内容。在创编环节中,当我提出问题:“大树上除了住着小鸟,还会有谁也住在那呢?”小朋友一下子说不出什么小动物,但我也准备了很多的替换动物图片,当我让笑朋友从自己的椅子后面请出这些小动物的时候,小朋友的思维就不再显得那么局限了,开始了踊跃的创编。
本次活动中,我创设了一个温馨的场景,让笑朋友主动的投入活动中,积极回应孩子们,达到了一个良好的师幼互动。
在整个活动设计时,我把学习儿歌,初步认识叠词作为活动的重点,而进行部分创编作为活动的难点。在活动准备上,也运用了背景图、动物图片等来进行辅助教学,这样孩子在反复学习中就不会觉得枯燥了。
不足之处:
在活动的准备阶段,我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图片的准备上,而疏忽了对活动环节的反复除揣摩。虽然我也做了一定的修改,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还比较顺利。
整个活动中,我除了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将社会方面的内容巧妙的渗透在其中,比如,让幼儿了解了好朋友之间那种相互依存、友好的关系。增强了幼儿之间礼貌交往的意识,充分体验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幼儿自始至终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通过仔细观看和积极讲述,幼儿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14、中班语言公开课大树和小鸟教案反思
一、活动前的思考教材的分析:这是一首短小精炼、通俗易懂、富有韵律的儿童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在短小的诗歌中蕴含了大树和小鸟之间友好快乐的浓浓情意,适合中班幼儿学习,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创造力,让他们进行诗歌部分仿编,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对幼儿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教材中让幼儿理解大树和小鸟的依存关系是本活动的难点,教师很难用深奥的理论来阐述,在活动设计中,我还是通过让幼儿了解大树和小鸟是好朋友,为什么是好朋友来说明这个问题。这样更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幼儿分析:孩子们在以往类似的语言活动中,大多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乐意用语言简单表述自己的想,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大小字样有一定的熟悉。但是由于幼儿的词汇量如叠词等比较少,因此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并努力为每个幼儿提供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学习诗歌,加深对汉字大、小的认识。
2.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采用部分替换的方式,尝试仿编诗歌。
3.体验大树与小鸟之间互相友爱、相互依存的情感。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三、活动准备1.图片一套(即一幅幅画有单独图案的卡片。
2.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初步认识大、小字样。
3.幼儿用书:《大树和小鸟》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小字样1.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神秘的客人,看看是谁呢?
2.出示大小字样让幼儿猜测。教师:原来是一位大客人和一位小客人呀。
3.教师:其实呀它们各自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一个叫大树,一个叫小鸟。它们给我们班的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叫《大树和小鸟》。
(二)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初步欣赏诗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教师:这首诗歌里,大树和小鸟都做了哪些事情呢?(幼儿讲到什么,就出示哪张图片。)3.教师:为什么大树和小鸟快乐陶陶呢?
4.教师总结:大树和小鸟相互帮助,相互友爱。所以它们生活在一起很快乐。那我们再把这一件快乐的事情感受一下吧。
(三)教师再次朗诵诗歌,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结合留白的方式,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学念诗歌。如教师边指图片边念:大树--幼儿接念:高高。教师再念:住着--幼儿接念:小鸟。等等。
(四)分角色学念诗歌。
1.教师将幼儿进行分组,一半念大树,一半念小鸟。
2.男孩女孩分组,男孩念大树,女孩念小鸟。
3.教师将幼儿进行分组比赛。
(六)仿编诗歌。
1.教师:高高的大树上还会住着谁呢?(如幼儿说到松鼠,则将诗歌中所有的小鸟替换为松鼠进行仿编。)五、活动延伸:
1.家园公园:回家后也可以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一说,跟他们一起表演。
2.游戏活动:游戏的时候,可以跟你们的好朋友说一说除了松鼠还可以换成什么?
活动反思: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让幼儿轻松愉快的进行纸工艺术活动。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15、中班语言大树妈妈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早晨,瑶瑶的小朋友入园时,妈妈帮助她整理衣服、放小书包、抬小凳子,而瑶瑶呢木然的站在那里,看着妈妈为她不停的忙碌,我急忙走过去对瑶瑶说:“瑶瑶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妈妈为你做事应该跟妈妈说谢谢呀。”瑶瑶说:“为什么呢?不是我要她做的。”
一天下午,放学的时候,妈妈来接豪豪,刚走出教室,豪豪把小书包扔在地上就跑,妈妈在后面大声叫他拿书包,他头也不回地说“不要不要”,妈妈只好无奈的捡起书包背在自己的肩上。
孩子的行为让我大为震惊,不由得反思: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数受到上两代人过度的保护和重视,以自我为中心,被动的、理所当然的接受着身边人的关爱,而自己却很少主动关心身边爱他的人,感恩之心严重缺失。而且从事例二中我也清醒的感受到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差,词不达意。我想通过《大树妈妈》的这个活动让孩子学会感恩,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欣赏和感受诗歌所表现的美妙意境,理解诗歌中的主要内容。
2、通过幼儿初步尝试仿编诗歌,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体验诗歌中大树妈妈与娃娃们相互关爱的情感,激发幼儿爱他人的情感,学习感恩。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欣赏和感受诗歌所表现的美妙意境,能够理解诗歌中的主要内容。
教学的难点:幼儿初步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知识的准备:教师在活动前利用散步、谈话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2、物质的准备:多媒体课件,大树妈妈的图片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谈话引题,幼儿猜想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爱你们吗?妈妈是怎么爱你们的?”引导幼儿回答。
第二部分:理解学习诗歌内容
教师出示大树的图片提问 “大树妈妈一个人非常的孤单、寂寞,这该怎么办呢?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大树妈妈生活在森林里,小朋友请你猜一猜,还有谁会愿意做大树妈妈的娃娃?”(幼儿讲述)
幼儿观看课件,教师提问:大树妈妈喜欢娃娃,有谁愿意成为大树妈妈的娃娃?他们能给大树妈妈什么?大树妈妈有许多许多娃娃,有小鸟娃娃、星星娃娃、松鼠娃娃、小星星娃娃,还有许多树叶娃娃,大树妈妈是怎样喜欢娃娃的,娃娃们又是怎样爱大树妈妈的。
第三部分、欣赏和感受诗歌的意境,体验诗歌中大树妈妈与娃娃们相互关爱的情感。
教师配以优美的背景音乐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请幼儿欣赏,欣赏后提问让幼儿讨论:你觉得娃娃们喜欢大树妈妈吗?从哪些话里可以听出它们很爱大树妈妈?
第四部分:朗诵诗歌
教师带着幼儿一起朗诵诗歌,进一步熟悉诗歌的内容。
第五部分:拓展想象、仿编诗歌
教师示范:把小鸟换成蝴蝶,就是:蝴蝶说:“我来当你娃娃,给你唱歌”、或把唱歌换成画画、跳舞换成捶背·······,运用多媒体课件等方法让幼儿仿编。
第六部分:活动的延伸:
请小朋友想一想:大树妈妈爱娃娃,娃娃爱大树妈妈,谁最爱小朋友?小朋友又最爱谁呢?是怎样爱的呢?
附:散文 大树妈妈
大树妈妈,喜欢娃娃,
小鸟说:“我来当你娃娃,给你唱歌。”
大树妈妈说:“好哇,好哇”
小熊说:“ 我来当你娃娃,给你跳舞。”
大树妈妈说:“好啊,好啊”
小星星说:“我来当你娃娃,晚上陪你说说话。”
大树妈妈说:“好啊,好啊”
大树妈妈有了很多娃娃。
小鸟娃娃,小熊娃娃,星星娃娃,还有许多树叶娃娃。
大树妈妈给娃娃讲故事,娃娃给大树妈妈唱歌,跳舞,说悄悄话。
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幼儿从小接触好的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及语言能力。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在语言活动中欣赏和感受诗歌所表现的美妙意境;培养幼儿的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使幼儿从中感受语言的美好,从而愿意用语言来表达,并体验诗歌中大树妈妈与娃娃们相互关爱的情感,激发幼儿爱他人的情感,学习感恩。
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我认为较为成功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的明确,让幼儿的兴趣跟着丰富有趣的活动环节走,学知识,学习中有快乐。活动结束后,幼儿精神愉悦,多种能力得到了锻炼。
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爱你们吗?妈妈是怎么爱你们的?”引导幼儿回答。中班的孩子年龄还小,对妈妈还是有着依恋的情感,所以在谈到自己的妈妈时,每个孩子都非常开心,快乐,就会自然而然地说出很多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话,还会从妈妈帮娃娃做的事情等方面进行讲述。
2、整个活动密度适中,形式多样,环节设计合理,层次分明,很好的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3、能够很好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准备充分,很好地辅助了教学。
4、整个活动师生互动配合默契,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自由的、大胆的说,尽情的想象,再加上教师的鼓励与肯定,幼儿的自信油然而生。
当然,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1、由于孩子初步学习创编诗歌,大部分幼儿感觉一定的难度不能大胆地想象创编,还有个别幼儿回答问题时表达的语句不完整。以后我还得加强语言方面的训练。
2、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切的感受到新教学法对教师的工作和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感到了自己教学机智和教学经验的不足,所以,我今后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积极地加强学习,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16、大班音乐大树妈妈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我园开展了乡土课程实验,我作为课题组成员,承担了风景名胜组的实验与研究,带孩子参观了森林公园,了解的森林公园是家乡的旅游名胜。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会唱儿歌,掌握歌唱的意思和基本节奏型。
2、要求孩子能根据歌词进行创编动作和舞蹈。
3、要求孩子懂得爱家乡的森林资源,并萌发保护家乡,爱家乡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唱会歌曲,并理解歌曲带我们的美感。难点则是大树妈妈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帮助和好处有哪些,让孩子通过歌曲进行想象。
活动准备
投影仪、歌曲视频 图片
活动过程
(1) 开始环节,讲一讲。老师用故事的形式把歌曲的内容讲给孩子们听,故事是最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小朋友,在美丽的森林公园里,有一颗百岁的大树妈妈,他茂盛的树冠,象一把巨大的伞。
(2) 学歌词。大树妈妈,个儿高,对着摇篮唱歌谣,摇啊摇,摇啊摇,摇篮里的小鸟睡着了。大树妈妈个儿高,对着摇篮呵呵笑,风来了,雨来了,摇篮上的大伞撑开了。
(3) 基本环节,唱一唱。老师把整首歌曲完整的唱一遍,让幼儿倾听,给幼儿留下完整的歌曲形象和印象。
(4) 问一问。老师问幼儿,刚才你们听到老师唱得什么,你们记住了那一句,你们最喜欢哪一句,请把它说出来或者哼出来。
(5) 说一说。老师把机会留给孩子,让她们水出自己听到歌曲内容,孩子们学新歌的时候,都不可能一下学会,但是,孩子们你记这一言我记那一句,不知不觉,一首新歌很快就被大家记住,并学会了。
(6) 唱一唱,老师又提出要求,希望这次能把自己记住的和喜欢的那些歌曲唱出来。孩子们带着任务去唱,老师就会事半功倍,老师教孩子们唱,老师一边教孩子唱,孩子也学着唱。
(7) 老师请能唱第一句的孩子唱出来,甚至每一句请个会唱的孩子,这个过程里,不会唱的孩子也被调动起来,不会唱得孩子也在学习,唱会了的也想展示自己。
(8) 齐唱整首歌曲。分组唱歌曲,其他的没有唱得人当观众进行欣赏。
(9) 边唱边跳,老师请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分组进行表演。有的孩子说大树妈妈在摇孩子睡觉,有的说大树妈妈在撑开自己的大伞,有的说大叔妈妈在鸟儿遮风避雨。
(10) 活动延伸部分,“模特秀”老师弹奏着歌曲旋律,孩子们边唱边跳,老师的琴声停了,孩子们必须停下来,并保持刚才的舞蹈动作不动,看谁保持得久,动了的进行节目表演,活动继续进行。所有的游戏活动的主旋律一直是“大树妈妈”的音乐,巩固这首歌曲。
(11) 节奏练习。请幼儿拿出自己的文具盒,笔、等等来做打击节奏的游戏,一组幼儿敲桌子,一组幼儿敲盒子,一组幼儿敲笔筒,一组幼儿跺脚,一组幼儿拍肩,一组幼儿拍腿等等,对他们进行分工后再进行节奏的练习和表演。
教学反思
这个音乐活动孩子们课堂有很高的兴致,和老师互动得比较活跃,只是在基本环节里,我要求幼儿把自己喜欢的那一句哼出来,还是有难度的,对于大班的孩子他们能依样画葫芦的模仿唱出来就很补容易了。
其次,就是在创编环节里,我应该先要求孩子们自己进行创编动作,不要给他们一个定势的思维模式,我也不应该在唱歌的时候配上自己的动作,那样就让孩子以为老师的这个动作是标准的模式,他们的思维就束缚在这个范畴里面,他们在创编的时候就以老师的为标准,他们的创编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影响,。
最后,我们不能对孩子的创编轻易的横加评价对于错,创编和想象可以是马行空的,不着边际,没有对和错之分,只有鼓励和赞扬,才能把孩子的潜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挖掘出来。
17、小班游戏大树妈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练习在规定的范围内四散躲闪地跑。
2.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对缎炼的兴趣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作池塘,在池塘外另画一个圆圈作渔翁的家。
活动过程:
小朋友是鱼,而老师呢就是渔翁。现在老师边学小鱼游边和老师学一首儿歌"小鱼小鱼游啊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向东游,向西游,游来游去真自由。"(让幼儿边做边念几遍,动作让幼儿自己发挥,这个作为游戏前的准备运动)师:现在老师叫给大家说说这游戏这个游戏怎么玩。其实很简单的。小朋友做小鱼念儿歌,念完后,老师可说"渔翁来了",小鱼就在水塘里跑。不能跑出圈,跑出圈的话,小鱼没水就会死了。如果被渔翁捉到的小鱼就被渔翁带到渔翁的家里了。(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你们可以看看,圈里有很多叉叉,代表的是小石洞,一个洞只能躲一只小鱼,假如你快被抓到,但是你站在叉叉上,你就可以蹲在洞里等其他小鱼来救你才可以动。当老师说"天黑了,渔翁要回家了"游戏就结束了,老师就要看看,还有几只小鱼还没被抓到。
1.老师带领幼儿游戏,然后请一个幼儿来扮渔翁。老师在旁观察,如幼儿有不遵守游戏规则,老师给以指出纠正。
2.可以有两名渔翁,增加游戏难度。
3.活动次数可临时根据活动时间、幼儿活动量调整,至少两次。
4.活动间隔时可表扬一些表现好的幼儿,并可对能力较差的幼儿进行鼓励。
师:刚才游戏时,我发现**小朋友表现的特棒,抓到了很多只小鱼。还有没被抓到的这些小鱼,他们都很厉害,我们给他们鼓鼓掌。其他这次被抓的小鱼我们也不要灰心,我们再完一次好么?
活动结束,放松身体
活动反思:以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的兴趣。引出今天的主题,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如何做客,在娃娃家中幼儿进行模仿,孩子知道了怎样去做客,在模仿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
18、中班主题教案反思《大树和小鸟》
教学意图:
大树和小鸟之间友好快乐的浓浓情意,反映了大树和小鸟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适合中班幼儿学习。贴近幼儿生活,为幼儿所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有助于拓展幼儿的视野和经验。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同时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初步认读汉字“大”和“小”。
2.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采用部分替换的方式仿编诗歌。
3.体验大树与小鸟之间互相友爱、相互依存的情感。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准备:
1.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玩过“大树和小鸟”的音乐游戏。
2.图片一套(即一幅幅画有单独图案的卡片),字卡“大”和“小”。
3.笔、纸。
教学过程:
(一)集体玩音乐游戏“大树和小鸟”。
1.教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一群小鸟,在音乐声中,幼儿围着大树做各种动作,如亲亲大树,摸摸大树,在大树旁跳舞,为大树捉虫等。
教师: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做游戏开心吗?有一首诗歌讲的也是“大树和小鸟”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初步欣赏诗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教师:这首诗歌里,大树和小鸟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3.教师:为什么大树和小鸟快乐陶陶呢?(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
(三)教师再次配乐朗诵诗歌,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大树和小鸟在一起是怎么快乐地生活的?(引导幼儿根据诗歌里的词句回答)
2.教师出示图片,与幼儿以互动的形式学习诗歌。
教师以留白的方式,引导幼儿一起学念诗歌。如教师边指图片边念:大树——幼儿接念:高高。教师再念:住着——幼儿接念:小鸟。
(四)学习认读汉字“大”和“小”。
1.教师:这首诗歌里有些字是重复出现的,你发现了吗?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字卡“大”和“小”。
3.引导幼儿边认读边用身体动作来模仿。
(五)师幼合作仿编诗歌。
1.教师:高高的大树上还会住着谁呢?(如幼儿说到松鼠,则将诗歌中所有的小鸟替换为松鼠进行仿编。)
2.教师将幼儿所说的内容,以简笔画的方式记录在记录纸上,替换掉原来诗歌里的小鸟图片,引导幼儿根据新图片的内容念一念仿编的新诗歌。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散步、餐前准备等环节,引导幼儿利用幼儿用书复习诗歌,并继续仿编诗歌,同时将幼儿独自仿编的诗歌在集体中朗诵。
活动建议:
1. 活动目标1可以加上“初步认识诗歌中的叠词”。
2. 在教具的准备上,可以做的大一些,这样比较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
3. 在提问后,教师可以灵活地根据幼儿的回答提炼成诗歌里的语言。
4. 在出示板书前,教师可以以互动的形式和小朋友一起说一说、做一做。
附:儿歌《大树和小鸟》
大树高高,
住着小鸟。
小鸟叫叫,
大树笑笑。
大树摇摇,
小鸟跳跳。
大树小鸟,
快乐陶陶。
教学反思:
诗歌中大树和小鸟是幼儿熟悉、喜欢的朋友,激发了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创造力,让他们进行诗歌仿编,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对幼儿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本次活动,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活动的导入环节,我出示背景图大树后, 引导小朋友做小鸟和大树做游戏,摸摸、亲亲等,但小朋友看见背景图后都显得很兴奋,个个拥到背景图前欢呼跳跃,场面比较混乱,所以我在这个环节只好草草收尾,马上进入了下一环节。孩子们在观察图片熟悉诗歌内容这一环节中,我让孩子们自己观察图片,自己说出诗歌的内容。这样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就被积极地调动起来了,而且也更容易记住。同时我引导孩子发现儿歌中的特点,发现和认识叠词,这个环节孩子还是能较好的完成的。在巩固儿歌的,我于孩子们玩对接游戏,教师说一句,孩子说一句,很默契,而且也在反复的朗诵中巩固了学习内容。在创编环节中,当我提出问题:“大树上除了住着小鸟,还会有谁也住在那呢?”小朋友一下子说不出什么小动物,但我也准备了很多的替换动物图片,当我让笑朋友从自己的椅子后面请出这些小动物的时候,小朋友的思维就不再显得那么局限了,开始了踊跃的创编。
本次活动中,我创设了一个温馨的场景,让笑朋友主动的投入活动中,积极回应孩子们,达到了一个良好的师幼互动。
在整个活动设计时,我把学习儿歌,初步认识叠词作为活动的重点,而进行部分创编作为活动的难点。在活动准备上,也运用了背景图、动物图片等来进行辅助教学,这样孩子在反复学习中就不会觉得枯燥了。
不足之处:
在活动的准备阶段,我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图片的准备上,而疏忽了对活动环节的反复除揣摩。虽然我也做了一定的修改,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还比较顺利。
整个活动中,我除了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将社会方面的内容巧妙的渗透在其中,比如,让幼儿了解了好朋友之间那种相互依存、友好的关系。增强了幼儿之间礼貌交往的意识,充分体验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幼儿自始至终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通过仔细观看和积极讲述,幼儿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19、中班教案《大树和小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大树和小鸟的依存关系。
2、初步学习按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大树和小鸟。
教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一群小鸟。引导幼儿在大树周围做各种动作,如亲亲大树、摸摸大树、在大树旁跳舞、为大树捉虫等。
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开心吗?有一首诗歌讲的就是“大树和小鸟”的事情。
二、欣赏诗歌。
出示挂图,教师朗诵诗歌一遍。
大树高高,住着小鸟。大树和小鸟做了哪些事?
你从哪里看出大树和小鸟是一对好朋友?
为什么大树、小鸟快乐陶陶呢?
三、以互动的形式学念诗歌。
教师再朗诵一遍诗歌,引导幼儿说说这首诗歌每一节的前一句和后一句有什么规律。(前一句是关于小鸟的诗句,后一句是关于大树的诗句)
教师念关于大树的诗句,幼儿念关于小鸟的诗句。
引导幼儿结伴学念,然后互换角色。
四、仿编诗歌。
讨论:还有谁和谁也是一对好朋友?
引导幼儿分组或个别仿编。
如:大海大大,/游来小鱼;/花儿美美,/飞来蝴蝶;/天空蓝蓝,/摇着云朵等。
教学反思:
1、诗歌短小简炼、琅琅上口,通过富有动感的语言向幼儿展现了一幅大自然中动植物互相依存的快乐景象。其中仿编部分是为了让幼儿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把朋友间因友爱而产生的快乐广为传诵,从而营造“快乐陶陶”的氛围。为做到这一点,教师需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注意相关联的人和物,并揭示其相互间的协调关系。
2、幼儿在和教师扮演角色,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增强了学习诗歌的兴趣,他们在肢体语言的交流中理解了诗歌所蕴藏的内涵。大树和小鸟大树高高,住着小鸟。小鸟叫叫,大树笑笑。大树摇摇,小鸟跳跳。大树小鸟,快乐陶陶。
20、中班语言教案《大树和小鸟》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理解大树和小鸟的依存关系。
2、初步学习按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体验仿编后的成功感。
3 、增进爱护鸟类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懂得要勇敢自立。
4 、在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 、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准备:
白板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聚光灯画面,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朋友,你们看看是谁?
教师移动聚光灯位置,帮助幼儿看清。
师:对了,真的是一棵树。大树脸上怎么样?大树笑的这么开心,谁会和他一起玩呢?
2、播放FLASH,鼓励幼儿仔细观看画面,然后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师: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干什么呢?
3、观察画面,借助图谱引导幼儿学习诗歌。
(1)师:我们来看看,这棵大树长得怎么样?
请个别幼儿说说,教师导入诗歌的语句“老师这儿也有一个好听的词叫高高。大树高高。”
请幼儿说一说“大树高高”。
教师将幼儿说的用图谱的形式记录下来。
(2)师:大树高高,住着谁呢?(请幼儿完整表述)
先说再展示图谱,引导幼儿用诗歌的语言说出:大树高高,住着小鸟。
(3)师:小鸟围着大树在干吗呀?(飞,唱歌……)
师:我们能不能也用2个一样的好听的词来说呢?(唱唱、叫叫)
引出小鸟唱唱(叫叫)。老师进行记录。
(4)师:大树听见了小鸟的歌声,它会怎么样呢?
谁也会用好听的词来说说看。引导幼儿说出:大树笑笑。
师:真棒,我也赶紧把它记录下来,大树……笑笑怎么记呢?哦,画2个一样的笑脸。
(5)师:风来了,大树会怎么样?
个别幼儿说说。
师:除了树叶会掉下来,大树还会在风里摇晃,谁也会用和前面一样好听的词来说说看。“大树摇摇”
(6)师:大树摇摇,小鸟会在树上怎么样?
教师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跳。
(7)师: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唱唱、跳跳、笑笑,心里怎么样啊?谁会用好听的词来说说看?
引导幼儿学习新词:快乐陶陶。
老师记录快乐陶陶,提问:谁和谁快乐陶陶啊?(大树小鸟)
3、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结构特征。
(1)看图谱完整朗诵。
师:老师把我们小朋友说的都记录下来了,我们一起来跟着图谱说说看吧。(第一遍就看着图谱念)
师:连起来就变成了一首好听的诗歌了,给它加上个名字吧。(第二遍跟着音乐看着图谱念)
(2)感受诗歌的结构特征
A、师:你们觉得这首诗歌好听在哪里?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图谱,找找诗歌好听的秘密藏在哪里呢?
B、教师将叠词用圈圈起来,引导幼儿观察,引出叠词。
师:哦,原来在这首诗歌里用了许多一样的词,这样诗歌读上去就更有节奏更好听了。老师告诉你们哦,这样2个一样的字放在一起叫叠词。
(2)分角色朗诵诗歌,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韵味。
师:现在老师想和你们做个小游戏,有红线的老师念,没有红线的就小朋友念,好吗?(配上音乐,看着图谱念)
师:男孩子念有红线的,那么女孩子呢?(配音乐)
(3)小结:
大树和小鸟一对好朋友相亲相爱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
4、借助画面,仿编诗歌活动。
(1)师:除了大树和小鸟是一对好朋友,还有谁和谁也是好朋友呢?谁会用叠词来说说看。
教师将孩子说到的放到白板上,随机添画图谱。
(2)老师出示4幅图片,请幼儿来说说看,可随意说个几句,然后请孩子孩子回班级中说给其他的孩子听。
活动延伸:
家园互动:幼儿想出多种保护鸟类的方法,请家长来代写。把记录的方法与其他小朋友分享。
教学反思:
仿编诗歌是一种融思维、语言发展一体的创造性活动,在这中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幼儿的学习从模仿开始,仿编诗歌很符合幼儿的学习规律,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创编活动。
总体上,这次活动完成得比较好,幼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但仿编诗歌对于幼儿还是一件比较新鲜而且又有一定难度的事,在以后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多进行这样的联系。
21、中班主题公开课大树和小鸟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大树和小鸟的依存关系。
2、初步学习按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准备】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大树和小鸟。
教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一群小鸟。引导幼儿在大树周围做各种动作,如亲亲大树、摸摸大树、在大树旁跳舞、为大树捉虫等。
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开心吗?有一首诗歌讲的就是“大树和小鸟”的事情。
二、欣赏诗歌。
出示挂图,教师朗诵诗歌一遍。
大树高高,住着小鸟。大树和小鸟做了哪些事?
你从哪里看出大树和小鸟是一对好朋友?
为什么大树、小鸟快乐陶陶呢?
三、以互动的形式学念诗歌。
教师再朗诵一遍诗歌,引导幼儿说说这首诗歌每一节的前一句和后一句有什么规律。(前一句是关于小鸟的诗句,后一句是关于大树的诗句)
教师念关于大树的诗句,幼儿念关于小鸟的诗句。
引导幼儿结伴学念,然后互换角色。
四、仿编诗歌。
讨论:还有谁和谁也是一对好朋友?
引导幼儿分组或个别仿编。
如:大海大大,/游来小鱼;/花儿美美,/飞来蝴蝶;/天空蓝蓝,/摇着云朵等。
教学反思:
1、诗歌短小简炼、琅琅上口,通过富有动感的语言向幼儿展现了一幅大自然中动植物互相依存的快乐景象。其中仿编部分是为了让幼儿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把朋友间因友爱而产生的快乐广为传诵,从而营造“快乐陶陶”的氛围。为做到这一点,教师需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注意相关联的人和物,并揭示其相互间的协调关系。
2、幼儿在和教师扮演角色,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增强了学习诗歌的兴趣,他们在肢体语言的交流中理解了诗歌所蕴藏的内涵。大树和小鸟大树高高,住着小鸟。小鸟叫叫,大树笑笑。大树摇摇,小鸟跳跳。大树小鸟,快乐陶陶。
22、小班音乐活动大树妈妈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树是儿童生活中熟知的事物,本课以此为题材,对儿童进行初步的立体造型练习。根据小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创设“大树妈妈”的生动情境导入新课,并以此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丰富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调,并理解歌词内容。
2、能初步创编树的造型并随乐曲节奏表演。
3、结伴表演大树和小鸟,表现角色间相亲相爱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光盘
2、幼儿已学会了鸟飞的律动。
活动过程:
一、教师演示多媒体
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小鸟和大树妈妈相亲相爱,小鸟把家安在了大树上,大树妈妈随着风轻轻摇动树枝,沙沙的声音好像在为鸟宝宝唱摇篮曲。下雨了,大树妈妈那长着叶子的手臂就像撑起的一把伞,为鸟宝宝挡住风雨。
二、教师手拿大型树叶扮演大树妈妈,进行表演唱两遍,幼儿边听边摇晃身体做风吹大树状。
(用多媒体光盘放音乐)
三、启发幼儿创编各种树造型。教师带领全体幼儿模仿其中较好的造型动作,边哼音乐边随乐曲做动作。
四、分角色表演。
教师扮大树妈妈,幼儿扮小鸟,小鸟围在大树妈妈身边做鸟飞,睡觉,刮风下雨及依偎大树妈妈的动作。
五、结伴表演。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是基于幼儿年龄、幼儿知识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运用幼儿的已有经验,创设环境、氛围,利用多媒体让幼儿表达已知,在设置的几个环节中层层递进,在集体活动中教师不仅运用师生互动发展幼儿,还运用生生互动,促使幼儿互相传递信息,互相感染情绪,在游戏中获得成功。
23、小班音乐欣赏大树妈妈教案反思
一、设计思路:
树是儿童生活中熟知的事物,本课以此为题材,对儿童进行初步的立体造型练习。根据小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创设“大树妈妈”的生动情境导入新课,并以此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丰富的情感。
二、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调,并理解歌词内容。
2、能初步创编树的造型并随乐曲节奏表演。
3、结伴表演大树和小鸟,表现角色间相亲相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光盘
2、幼儿已学会了鸟飞的律动。
活动过程:
一、教师演示多媒体
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小鸟和大树妈妈相亲相爱,小鸟把家安在了大树上,大树妈妈随着风轻轻摇动树枝,沙沙的声音好像在为鸟宝宝唱摇篮曲。下雨了,大树妈妈那长着叶子的手臂就像撑起的一把伞,为鸟宝宝挡住风雨。
二、教师手拿大型树叶扮演大树妈妈,进行表演唱两遍,幼儿边听边摇晃身体做风吹大树状。
(用多媒体光盘放音乐)
三、启发幼儿创编各种树造型。教师带领全体幼儿模仿其中较好的造型动作,边哼音乐边随乐曲做动作。
四、分角色表演。
教师扮大树妈妈,幼儿扮小鸟,小鸟围在大树妈妈身边做鸟飞,睡觉,刮风下雨及依偎大树妈妈的动作。
五、结伴表演。
六、点评:
这个活动是基于幼儿年龄、幼儿知识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运用幼儿的已有经验,创设环境、氛围,利用多媒体让幼儿表达已知,在设置的几个环节中层层递进,在集体活动中教师不仅运用师生互动发展幼儿,还运用生生互动,促使幼儿互相传递信息,互相感染情绪,在游戏中获得成功。
教学反思:
《大树妈妈》是一首抒情性的儿童歌曲,歌曲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歌颂了大树妈妈对小鸟的百般呵护。歌曲旋律亲切、柔和,休止符的运用非常生动地表现了大树妈妈对小鸟的深厚的爱。整首歌曲的基调是抒情的,需要表现的声音是轻柔的,根据二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的天性,唱好这首歌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歌曲八分休止符的第一次出现,还出现了六次,学生掌握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
24、中班语言活动大树妈妈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虽无只接表达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爱意,但朴实的字里行充满着“大人与小孩”之间那种相互依偎,相互关心、形影不离的添犊之情。她能唤起幼儿潜意识中与妈妈之间的那份亲密的情感。本次活动着眼于体验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依偎的情感并鼓励幼儿模仿散文中的对话,有表情地表述。在活动中,通过课件欣赏,渲染气氛,激发情感、强化语言诉感染力,通过理解欣赏、讨论,培养幼儿大胆、响亮地说话创设自然、有趣的教育情景。
活动目标:
1、欣赏和感受散文所表现的美妙意境,体验散文中妈妈与娃娃相依偎的情感。
2、通过让幼儿尝试仿编散文,激发幼儿爱他人的情感。
3、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散文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课件(大树妈妈)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妈妈喜欢你吗?那么,大树妈妈喜欢它的娃娃吗?猜一猜,大树妈妈的娃娃是谁呢?
二、欣赏和感受诗歌的意境
观看课件
欣赏后提问:大树妈妈喜欢娃娃,谁做了它的娃娃?大树妈妈有许多许多娃娃,有小鸟娃娃、星星娃娃、小熊娃娃 、小星星娃娃,还有许多树叶娃娃,大树妈妈是怎样喜欢娃娃的,娃娃们又是怎样爱大树妈妈的,请小朋友再仔细听一听。
再次欣赏后提问:你觉得娃娃们喜欢大树妈妈吗?从哪些话里可以听出它们很爱大树妈妈?
三、创编诗歌
1、小动物知道了,都想来当大树妈妈的娃娃,你们想想她们会怎样对大树妈妈说呢?
2、幼儿创编,相互交流
四、幼儿讨论
大树妈妈爱娃娃,娃娃爱大树妈妈,小朋友你们爱谁呢?是怎样爱的呢?
附:散文
大树妈妈
大树妈妈,喜欢娃娃,
小鸟说:“我来当你娃娃,给你唱歌。”
大树妈妈说:“好哇,好哇”
小熊说:“ 我来当你娃娃,给你跳舞。”
大树妈妈说:“好啊,好啊”
小星星说:“我来当你娃娃,晚上陪你说说话。”
大树妈妈说:“好啊,好啊”
大树妈妈有了很多娃娃。
小鸟娃娃,小熊娃娃,星星娃娃,还有许多树叶娃娃。
大树妈妈给娃娃讲故事,娃娃给大树妈妈唱歌,跳舞,说悄悄话。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幼儿从小接触好的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及语言能力。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在语言活动中欣赏和感受散文所表现的美妙意境;培养幼儿的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使幼儿从中感受语言的美好,从而愿意用语言来表达,并体验散文中大树妈妈与娃娃们相互关爱的情感,激发幼儿爱他人的情感,学习感恩。
25、大班语言活动大树妈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感受散文的意境美,感受并理解娃娃与大树妈妈之间的情感。
2、通过对小松鼠、小鸟、小星星的特征的了解,理解比喻句。
3、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仿照原有句式进行创编,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钢琴曲磁带、配乐散文。
2、夜空下大树妈妈的背景图,小松鼠、小星星、小鸟贴图。
活动过程:
导入:
师:小朋友,你爱你的妈妈吗?
幼儿:爱!
师:你妈妈爱你吗?
幼儿:爱!
师:大树妈妈也很爱她的娃娃,那大树妈妈的娃娃是谁呢?
幼儿一:大树妈妈的娃娃是树叶。
幼儿二:大树妈妈的娃娃是小鸟。
一、欣赏散文
1、第一遍欣赏散文,了解大树妈妈有哪些娃娃。
师:请欣赏散文《大树妈妈》,听一听大树妈妈的娃娃到底是谁?(放配乐散文)
师:大树妈妈的娃娃是谁?
幼儿一:大树妈妈的娃娃有小松鼠、小鸟、小星星。
幼儿二:大树妈妈还有许多树叶娃娃。
2、第二遍欣赏散文,了解娃娃们对妈妈说了些什么。
师:大树妈妈很爱娃娃,娃娃们也很爱妈妈。你从哪些话里可以听出娃娃是很爱妈妈的呢?请小朋友们再来欣赏一遍散文。(放配乐散文,并出示背景图)
师:娃娃们很爱自己的妈妈,娃娃们是怎么说的呢?谁先说的?
幼儿一:小鸟先说。小鸟说:“我会唱歌。”(师在背景图上放上小鸟贴图)
师:谁能用散文里的话来说?
幼儿二:小鸟说:“我来当你的娃娃,给你唱歌。”
师:小松鼠是怎么说的?(放上松鼠贴图)
幼儿一:小松鼠说:“我来当你的娃娃,给你跳舞。”
师:小星星是怎么说的?(放上星星贴图)
幼儿一:小星星说:“我来当你的娃娃,晚上陪你说悄悄话。”
二、理解比喻句
师:为什么说小鸟会唱歌?
幼儿一:小鸟会唧唧喳喳叫。
幼儿二:小鸟叫地很好听。
幼儿三:小鸟叫地很好听,大家都喜欢。
师:因为小鸟唧唧喳喳叫起来很好听,好象在唱歌,所以小鸟说:“我来当你的娃娃,给你唱歌。”
师:为什么说小松鼠会跳舞呢?
幼儿一:小松鼠会一跳一跳。
幼儿二:小松鼠会跳来跳去,所以说它会跳舞。
【调整】教师引导幼儿看松鼠贴图,重点指着大尾巴。
幼儿三:小松鼠跳来跳去,大尾巴摆来摆去,好象在跳舞。
师:小松鼠有一条漂亮的大尾巴,它跳来跳去时,大尾巴摆来摆去,姿态很美,好象在跳舞。所以小松鼠说:“我来当你的娃娃,给你跳舞。”
师:为什么说小星星会说悄悄话呢?
幼儿一:因为小星星说得很轻。
幼儿二:因为小星星一闪一闪的,好象在说悄悄话。
师:小星星一闪一闪的,好象在说悄悄话,所以小星星说:“我来当你的娃娃,晚上陪你说悄悄话。”
三、创编散文
师:大树妈妈还有些什么娃娃?他们能为大树妈妈做些什么呢?请你想一想,讲给旁边的小朋友听一听。
幼儿安静,师放钢琴曲。幼儿按开火车的先后顺序说说创编成果,重点指导过的幼儿:
幼儿一:树叶也是大树妈妈的娃娃。
师:他们能为大树妈妈做些什么呢?
幼儿一:天热的时候,能给妈妈扇风。
师:所以树叶说:“我来当你的娃娃,帮你扇风。“
幼儿二:大树妈妈的娃娃还有果子娃娃。
师:果子娃娃能帮妈妈做些什么呢?
幼儿二:长在大树妈妈上面,很漂亮。
师:所以可以这样编,果子娃娃说:“我来当你的娃娃,把你打扮得漂亮。“
通过树上还有谁会来玩,树林里还有谁,他们有什么特点,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加以描述。如小猴荡着秋千陪大树妈妈玩;蚯蚓给大树妈妈松土……
四、延伸
师:小朋友编得都非常好,请小朋友去把自己编的散文画出来,好吗?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幼儿从小接触好的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及语言能力。
26、中班主题教案《大树和小鸟》教学反思
教学意图:
大树和小鸟之间友好快乐的浓浓情意,反映了大树和小鸟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适合中班幼儿学习。贴近幼儿生活,为幼儿所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有助于拓展幼儿的视野和经验。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同时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初步认读汉字“大”和“小”。
2.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采用部分替换的方式仿编诗歌。
3.体验大树与小鸟之间互相友爱、相互依存的情感。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7.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教学准备:
1.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玩过“大树和小鸟”的音乐游戏。
2.图片一套(即一幅幅画有单独图案的卡片),字卡“大”和“小”。
3.笔、纸。
教学过程:
(一)集体玩音乐游戏“大树和小鸟”。
1.教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一群小鸟,在音乐声中,幼儿围着大树做各种动作,如亲亲大树,摸摸大树,在大树旁跳舞,为大树捉虫等。
教师: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做游戏开心吗?有一首诗歌讲的也是“大树和小鸟”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初步欣赏诗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教师:这首诗歌里,大树和小鸟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3.教师:为什么大树和小鸟快乐陶陶呢?
(三)教师再次配乐朗诵诗歌,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大树和小鸟在一起是怎么快乐地生活的?(引导幼儿根据诗歌里的词句回答)
2.教师出示图片,与幼儿以互动的形式学习诗歌。
教师以留白的方式,引导幼儿一起学念诗歌。如教师边指图片边念:大树——幼儿接念:高高。教师再念:住着——幼儿接念:小鸟。
(四)学习认读汉字“大”和“小”。
1.教师:这首诗歌里有些字是重复出现的,你发现了吗?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字卡“大”和“小”。
3.引导幼儿边认读边用身体动作来模仿。
(五)师幼合作仿编诗歌。
1.教师:高高的大树上还会住着谁呢?(如幼儿说到松鼠,则将诗歌中所有的小鸟替换为松鼠进行仿编。)
2.教师将幼儿所说的内容,以简笔画的方式记录在记录纸上,替换掉原来诗歌里的小鸟图片,引导幼儿根据新图片的内容念一念仿编的新诗歌。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散步、餐前准备等环节,引导幼儿利用幼儿用书复习诗歌,并继续仿编诗歌,同时将幼儿独自仿编的诗歌在集体中朗诵。
活动建议:
1. 活动目标1可以加上“初步认识诗歌中的叠词”。
2. 在教具的准备上,可以做的大一些,这样比较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
3. 在提问后,教师可以灵活地根据幼儿的回答提炼成诗歌里的语言。
4. 在出示板书前,教师可以以互动的形式和小朋友一起说一说、做一做。
附:儿歌《大树和小鸟》
大树高高,
住着小鸟。
小鸟叫叫,
大树笑笑。
大树摇摇,
小鸟跳跳。
大树小鸟,
快乐陶陶。
教学反思:
诗歌中大树和小鸟是幼儿熟悉、喜欢的朋友,激发了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创造力,让他们进行诗歌仿编,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对幼儿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本次活动,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活动的导入环节,我出示背景图大树后, 引导小朋友做小鸟和大树做游戏,摸摸、亲亲等,但小朋友看见背景图后都显得很兴奋,个个拥到背景图前欢呼跳跃,场面比较混乱,所以我在这个环节只好草草收尾,马上进入了下一环节。孩子们在观察图片熟悉诗歌内容这一环节中,我让孩子们自己观察图片,自己说出诗歌的内容。这样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就被积极地调动起来了,而且也更容易记住。同时我引导孩子发现儿歌中的特点,发现和认识叠词,这个环节孩子还是能较好的完成的。在巩固儿歌的,我于孩子们玩对接游戏,教师说一句,孩子说一句,很默契,而且也在反复的朗诵中巩固了学习内容。在创编环节中,当我提出问题:“大树上除了住着小鸟,还会有谁也住在那呢?”小朋友一下子说不出什么小动物,但我也准备了很多的替换动物图片,当我让笑朋友从自己的椅子后面请出这些小动物的时候,小朋友的思维就不再显得那么局限了,开始了踊跃的创编。
本次活动中,我创设了一个温馨的场景,让笑朋友主动的投入活动中,积极回应孩子们,达到了一个良好的师幼互动。
在整个活动设计时,我把学习儿歌,初步认识叠词作为活动的重点,而进行部分创编作为活动的难点。在活动准备上,也运用了背景图、动物图片等来进行辅助教学,这样孩子在反复学习中就不会觉得枯燥了。
不足之处:
在活动的准备阶段,我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图片的准备上,而疏忽了对活动环节的反复除揣摩。虽然我也做了一定的修改,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还比较顺利。
整个活动中,我除了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将社会方面的内容巧妙的渗透在其中,比如,让幼儿了解了好朋友之间那种相互依存、友好的关系。增强了幼儿之间礼貌交往的意识,充分体验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幼儿自始至终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通过仔细观看和积极讲述,幼儿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