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语言小老鼠做饼干教案
设计意图:
我们都知道小班幼儿爱模仿的特点非常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我选择儿歌《小老鼠做饼干》这个内容是因为这首儿歌有趣,富有游戏化的情境,凭借其富有情趣、朗朗上口等特点深受幼儿的喜爱,体现了"趣中求效"的理念。我们平时的儿歌教学都比较呆板,大多是以图片或是图谱的方式让孩子学会整首儿歌。但本次教学活动,我就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游戏的情境中让孩子学念儿歌,感受儿歌的情趣,并能用动作表现儿歌内容,体验表演的乐趣。当然在学会儿歌的基础上我还鼓励孩子们运用简单的句式进行创编,使孩子从始至终沉静在做饼干的氛围中。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学念儿歌,感受儿歌的情趣。
2.能用动作表现儿歌内容,体验表演的乐趣。
3.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4.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活动准备:图片锅若干(教师一个,幼儿人手一个),实物锅一个,内有饼干。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
1.猜谜:有个动物,它有尖尖的脑袋,细细长长的尾巴,会"吱吱、吱吱"叫,你们知道是谁吗?今天,老师请你们扮演小老鼠,老师扮演老鼠妈妈。
2.师幼互动,扮演老鼠妈妈和小老鼠。
3.讨论做饼。
(二)学念儿歌:理解并掌握儿歌内容
师:妈妈这里也有一个大锅子,我把小老鼠们说的方法来试一试吧。
1.教师边做动作边朗诵:小老鼠做饼干,咕噜咕噜--啪;搅一搅,拌一拌,咕噜咕噜--啪。
2.师:这么美妙的香味传出去,被其他的小动物闻到了,谁闻到了?(小狗)小狗想吃香香的饼干,我们给他做一块吧。
3.师幼继续帮小动物做饼干。
小狗想吃香香的饼干,边做边说:"香香的饼干做出来!"
后来又被谁闻到了?(小鸭)小鸭也想吃饼干,小鸭这个饼干是什么味道的?学说"脆脆的饼干做出来!"
还--遇到了谁?小猪也想吃饼干,学说:"甜甜的饼干做出来!"
(三)情境游戏:进行儿歌创编
1.幼儿炒作平底锅集体创编儿歌:小老鼠做饼干,咕噜咕噜啪,搅一搅,拌一拌,咕噜咕噜啪,xx饼干做出来。
2.相互交换锅子,做不同的饼干。
(四)延伸活动:品尝饼干
分发并品尝饼干,回到活动室。
2、小班科学教案:小动物做饼干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动物做饼干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小班末期,幼儿对三角形,正方形,原形特点已经基本掌握,为了让他们更充分地感知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因此设计此次有趣的游戏活动。,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以故事引出主题,然后为小动物做饼干和送饼干,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巩固对三种图形的特征的认识。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复习巩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点,并学会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2、初步学习对应粘贴的能力(学习使用双面胶粘贴)
3、产生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活动准备:
彩色复印纸图形块若干、泡沫图形块若干、小猴子手偶一个、三个小动物(小熊、小松鼠、小鸟)的教具、双面胶、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门各一个、剪刀若干。
重点、难点:
重点: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难点:通过增加材料的难度引导幼儿正确区分三种图形。
活动过程:
1、以故事《森林里的动物》导入,巩同对三种图形的特征的认识。
教师:前几天小猴子来咱们幼儿园参加咱们的六一活动特别高兴,走的时候幼儿园送给它很多好吃的夹心饼干,小猴子把饼干带回大森林里送给其他小动物们品尝,它们都特别喜欢吃。就是这些饼干(教师出示图形饼干)。
教师:这是什么形状的饼干呀?
幼儿:三角形。
教师:三角形的饼干长得什么样呢?
幼儿:有三个角、还有三条边。
教师:对,那这是什么形状的饼干呢?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总结出i种图形的特点: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圆形的边是弯弯的合拢的曲线;正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
教师:现在森林里举行盛大的宴会,那我们送点什么给他们呢?
教师:它们爱吃饼干,我们就给他们做一些饼干吧。
2、操作活动:为小动物做饼干。
(1)出示三种动物教具。
教师:我们看看今天都有哪些动物来参加宴会(教师一一出示三种动物)。
幼儿:小熊、小松鼠、小鸟。
教师:你们看看它们的嘴分别是什么形状,嘴的形状就代表它们喜欢吃什么形状的饼干。
幼儿:小熊是正方形、小松鼠是圆形、小鸟是三角形。
(2)为小动物制作它们喜欢吃的三种形状的饼干。
①将桌子分成三个组,分别制作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②幼儿自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制作饼干。
③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两种材料:一种是已画好的三种图形,幼儿直接拿剪刀剪下来即可;另一种要求幼儿自己画自己剪。
3、给小动物送饼干。
(1)教师向幼儿提出送饼干的要求。
教师:请小朋友们把做好的饼干送给我们的小动物吧,但千万别送错哦。
教师:去往森林的路上有一条小河,小河上有三种不同形状的路线。如果你做的是正方形的饼干就要踏着正方形的小路过去,做的是三角形饼干就要踏着三角形的小路过河,如果是做圆形饼干的小朋友就要走圆形的路,千万不要掉到小河里。
教师:过了小河还要钻过山洞,那里也有三个形状的门,请小朋友们想想:应该走哪个门?
(2)给小动物送饼干。
①将同种图形摆放成三条路,让幼儿去送饼干。
教师将三种形状的泡沫块摆成三条路线,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要给小动物们送饼干。一名幼儿赶忙跑过小河钻过三角形门送到鸟妈妈的嘴里,但是他没有踩着三角形的泡沫块。
教师走过去问幼儿:你刚才做的是什么形状的饼干?
幼儿:三角形。
教师:那你应该送给哪个小动物?
幼儿:送给小鸟。
教师:河上有三条小路,你应该走哪条小路呢?
教师:请你看看哪条路铺的石头跟你做的饼干是一样的形状呢?
幼儿:这条。(他用手指指地上的三角形小路)
这时,又有一名幼儿跑过来随意把饼干放在了一只动物的嘴里,扭头便走。
教师:我刚才看到你做了一个特别好吃的饼干,能告诉我是什么形状的吗?
幼儿:正方形。
教师:请你看看哪只小动物嘴巴和你饼干形状一样呢?
幼儿:小熊。
教师:那你为什么送给小鸟呢?
幼儿:我特喜欢小鸟。
教师:那你看看小鸟的嘴巴是什么形状呢?
幼儿:三角形。
教师:对啊,如果你喜欢小鸟,那你就应该选一些它喜欢吃的饼干喂它,好吗?
幼儿:好。
②将小河的拼摆逐渐增加难度:从同种图形摆在一起到把各种图形混在一起。要求幼儿经过寻找、辨别、判断后才能经过小河。
4、小结:与幼儿清点、验证送给小动物的饼干是否正确。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1)活动的设计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组织形式上以游戏贯穿始终,使幼儿在教师创设的快乐游戏情境中加深了对三种图形的区分和认识;
(2)教师能仔细地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并能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灵活地调整游戏难度,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2、活动中的不足:
隐藏的目标相对较多,使幼儿无法全面顾及,如使用剪刀剪图形对小班幼儿来说有点困难,这样影响了幼儿送“饼干”的时间,进而影响主要目标的完成。
主要内容:
1、这节活动让幼儿给小动物做图形饼干,游戏化的方式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境性比较强,整个活动始终让幼儿在情境化的游戏中反复操作,从而复习、巩固了对三种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2、教师对幼儿的能力和经验非常了解,看得出幼儿基本都有使用双面胶的经验,而且许多幼儿还比较熟练。所以教师让幼儿用双面胶粘贴非常合适,缩短了他们送饼干的时间,可以看得出教师之前对幼儿已有经验的分析充分。
3、教师组织的每个环节比较严谨,如在过小河时对幼儿的要求提得明确、具体。并且注意观察,对个别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但建议给小动物送饼干时,教师可以提醒幼儿对它们说一句礼貌的话语,从而有效地落实社会领域的情感目标。
综合评析: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准备充分,提供的材料适宜、丰富,能较好地物化教育目标,通过丰富多样化的材料使幼儿反复操作、练习,如让幼儿做不同形状的饼干、给动物送饼干要走过三种形状的小路、钻过三种形状的门、找到三种不同形状动物的嘴巴喂饼干。将教育目标和要求完全贯穿于游戏之中,使幼儿在快乐中获得发展。
教师通过提供具有层次性的材料、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游戏环节满足了不同水平的幼儿发展需求,如提供两种材料,即一种是已画好的三种图形,幼儿直接拿剪刀剪下来即可;另一种是要求幼儿自己画自己剪,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需求。
建议教师直接给幼儿提供做好的图形以缩短他们做“饼干”的时间,以便有更多的时间让他们选择去送各种形状的饼干,这样可以增加幼儿辨认的次数,让每位幼儿都有机会送每种图形的饼干。
3、中班音乐活动小动物练体操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唱清楚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2、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来表现歌曲,感受歌曲中快乐的情绪。
3、加深对几种体操项目名称的了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小白兔、小猴子、大黑熊、小鸭子的图片。
2、画有体操器械的森林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出示画有体操器械的森林背景图,师:“森林里有许多小动物要来都来练体操,你们猜猜看,小动物平时都练哪些体操项目?”
2、请个别幼儿根据背景图上的体操器械,讲述体操项目的名称。
二、学习歌曲。
1、师:“老师把小动物练体操的事编了一首好听的歌曲,题目就叫《小动物练体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教师范唱歌曲。
2、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1) 歌曲的名称叫什么?
(2) “歌曲中,有哪些小动物来练习体操?”
(2) “它们练了哪些体操项目?”
(3) 请个别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将小动物与体操器械想匹配。重点引导幼儿感受黑熊走在平衡木上快乐、滑稽的样子,引出下一句“逗得小鸭嘎嘎叫”。
3、幼儿朗诵歌词。
(1) 填充式,按歌曲的节奏,教师说前半句,幼儿接后半句。
(2) 教师带领幼儿边看图谱,边按节奏朗诵歌词。
4、在音乐伴奏下,学习歌曲。
(1) 放慢节奏演唱,但要求唱清歌词。
(2) 重点引导幼儿唱准结束句“小动物们多认真,练习体操真快乐。”
(3) 用活泼欢快的歌声表现歌曲。
三、歌表演。
1、幼儿边唱歌曲,边表演动作。
2、师:“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想来练习体操,下一次,我们把其它小动物也编到歌曲中来唱一唱。”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4、中班教案《好吃的小饼干》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饼干的特征;
2、能够大胆地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乐于和同伴、教师进行交流。
3、探索、发现生活中饼干的多样性。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感知饼干的特征;难点是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饼干的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洗净小手;
2、各式饼干放于一个盘子内,若干个一次性纸盘和小筐子(放置若干块湿手帕);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方式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漂亮的饼干,它们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你们高兴不高兴呀?
幼:高兴!
二、探索饼干的特征
1、看包装
2、剥包装
3、看形状、颜色
4、尝味道
5、师小结: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认识了美丽的饼干,我们都知道了饼干有各种各样的形状,饼干有圆圆的、方方的、长长的、扁扁的,它们身上都有不同的味道,尝起来有的甜,有的香。
三、结束
师:小朋友们这么喜欢这些饼干,饼干吃多了好不好?
幼:不好。
师:对,饼干吃多了会影响身体健康的。
教学反思
喜欢饼干是每个幼儿的共性,而这一活动,正是在幼儿最感兴趣的基础上开展的。原本在设计这一活动时,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饼干的特征,并能够乐于和同伴、教师进行交流。但在实际活动中,发现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远远超出了我的设想。孩子们能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对饼干的各种认知。
上完此课后觉得,是不是在课上缺少了一些更能吸引小朋友的奖品。如果把游戏做为一种比赛的形式可能会更好。
5、小班实物讲述活动我的小饼干说课稿教案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小班实物讲述活动《我的喜欢小饼干》。
一、设计思路
3-4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喜爱的事物充满了表达和欲望,幼儿可以通过描述性词汇来对喜爱的事物进行表达。
饼干是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并且幼儿对于吃的东西永远充满着兴趣。所以我选择了这样一个内容进行讲述活动。
二、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贯穿于一个教育活动的始终,对活动起着主导作用。我将目标分为以下三点:
1、在集体场合自然大方地讲话。
2、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饼干的样子、颜色、形状等。
3、能通过活动丰富词汇,比如“圆圆的、甜甜的、香香的”等描述性词语。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
指导幼儿通过活动讲出一些描述性词汇。
因为小班幼儿的语言正在发展阶段,所以要教师来引导幼儿来表达,这也是活动的难点。
四、活动准备
1、若干的形状、大小、味道不一样的小饼干。
2、活动所需要的盘子、遮挡物(布)。
五、教学方法
1、首先要让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直观法和操作体验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
从中让幼儿从视觉、嗅觉、触觉方面来激发幼儿的讲述兴趣。
2、其次运用谈话法来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活动一开始,先用“闻一闻”的方式让幼儿激发兴趣。幼儿能依据凭借物的特点首先来猜想是什么。
请个别幼儿上来一一体验过后,让幼儿说出对此凭借物的感受并引导幼儿说出“香香的”等类似词语,然后教师解开谜题。
2、让幼儿摸一摸饼干,让幼儿说一说饼干都有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引导幼儿用描述性词汇。
(和个别幼儿进行交流)
二、活动过程
1、教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自己喜欢的饼干啊?我将你们喜欢的饼干送给你们好不好呀?但是你们要说出你要的饼干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什么味道的才行。这样我才能把你们想要的饼干送给你。
2、幼儿将自己想要的饼干拿到之后,教师让幼儿相互交流,“你的饼干是什么样的,我的饼干是什么样子的”,相互尝一尝,看一看。和同伴讲述之后,自由讲述到个别讲述。
三、活动结束
1、教师最后将幼儿所喜欢的饼干特点加以总结,比如,有的小朋友的饼干是甜甜的,圆圆的,扁扁的。
2、告诉幼儿不仅仅只有饼干才能用圆圆扁扁来形容它,还有其他你们喜欢的东西。那就请小朋友回家后找一找,还有什么你喜欢的东西来用这些词语去形容。
3、幼儿可以回家把这些分享给爸爸妈妈。
6、大班音乐律动:做饼干
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做饼干
一、教师动作建议
音乐A段:
1-4小节,双手用力向下压(做揉面状)4次,拍手2次(做拍面状)、双手向前推(做放进烤箱状)。
5-16小节,重复1-4小节动作3次。
17-20小节,双手在身前自由的从左到右和从右到左做“撒芝麻”的动作。
21-24小节,重复17-20小节动作
音乐A’段:
25-40小节,重复A段1-16小节动作。
音乐B段:
41-42小节,右手伸出食指从右到左在身前快速滑动(表示一分钟烘烤的时间)。
43-44小节,右手伸出食指从右到左在身前快速滑动(表示两分钟烘烤的时间)。
45-46小节,右手伸出食指从右到左在身前快速滑动(表示三分钟饼干烘烤的时间)。
47-48小节,双手做从烤箱中取出饼干状动作。
音乐B’段:
49-54小节,双手手心向里,向左、右、前三个方向到鼻子处做闻香味状3次。
55-56小节,拍手4次。
结束句:双手在身体两侧慢慢打开,手指抖动,后双手在两侧斜前方打开定住。
◆游戏玩法建议
A和A’段: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站好,把对方想象成一个小面团,可以揉捏身体的各个部分。间奏部分:一人蹲下,一人绕圈给“小面团”撒芝麻,两人交替做。B和B’段:两人牵手做“双层饼干”,听音乐做牵手翻身的游戏,两个乐句一次,结尾乐句停顿摆好造型。等待“糕点师傅”找出色香味最美的“双层饼干”。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把握音乐节奏,尝试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糕点师傅的忙碌与喜悦。
2、感受音乐活泼诙谐的意境,通过“做饼干”、“闻香味”等游戏情境来分辨不同的乐句、乐段,初步了解音乐结构。
3、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牵手翻身”的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注意同伴间的相互合作。
【活动准备】
音乐、厨师帽、夹饼干的钳子。
【活动过程】
1、通过教师的动作引导让幼儿了解音乐的结构和旋律、节奏。
(l)提问导入:你们吃过饼干吗?吃过什么饼干?那你们做过饼干吗?今天我要当一次糕点师傅,给你们做一次饼干,请你们来尝一尝!
(2)教师随音乐做动作,幼儿欣赏,观察教师是怎么做饼干的,猜测这些动作是什么意思。
(3)放音乐,教师边做动作边解释动作含义。
(4)放音乐,请小朋友来尝试做饼干,教师在这一步骤有意识的和孩子进行简单的身体动作交流。
(5)请一位幼儿当“糕点师傅”,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做饼干。并交代清楚“糕点师傅”的任务是在音乐的中间部分给所有的饼干“撒芝麻”。
2、通过幼儿之间的合作感受音乐活泼诙谐的风格。
(1)诸一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示范。(揉面、撒芝麻)
(2)自己找好朋友随音乐前半段做一遍,可以创设各种不同的动作。
3、玩游戏:做双层饼干。
(l)介绍游戏规则,(两个人的头都要从同一个手臂下钻过去,然后再从同一个手臂钻回来。)请一位幼儿和教师一起示范,并在最后一个乐句摆造型,说说自己做的是什么饼干(动物饼干、字母饼干等等)。
(2)两两牵手,先跟老师一起做,掌握好节奏。
4、选择伙伴,随音乐完整做一遍。
5、创设情境:我来闻闻哪块饼干最香,用个大钳子把他们钳出来送给老师们尝尝。
7、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小动物练体操》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唱清楚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2、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来表现歌曲,感受歌曲中快乐的情绪。
3、加深对几种体操项目名称的了解。
活动准备:
1、小白兔、小猴子、大黑熊、小鸭子的图片。
2、画有体操器械的森林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出示画有体操器械的森林背景图,师:“森林里有许多小动物要来都来练体操,你们猜猜看,小动物平时都练哪些体操项目?”
2、请个别幼儿根据背景图上的体操器械,讲述体操项目的名称。
二、学习歌曲。
1、师:“老师把小动物练体操的事编了一首好听的歌曲,题目就叫《小动物练体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教师范唱歌曲。
2、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1) 歌曲的名称叫什么?
(2) “歌曲中,有哪些小动物来练习体操?”
(2) “它们练了哪些体操项目?”
(3) 请个别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将小动物与体操器械想匹配。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重点引导幼儿感受黑熊走在平衡木上快乐、滑稽的样子,引出下一句“逗得小鸭嘎嘎叫”。
3、幼儿朗诵歌词。
(1) 填充式,按歌曲的节奏,教师说前半句,幼儿接后半句。
(2) 教师带领幼儿边看图谱,边按节奏朗诵歌词。
4、在音乐伴奏下,学习歌曲。
(1) 放慢节奏演唱,但要求唱清歌词。
(2) 重点引导幼儿唱准结束句“小动物们多认真,练习体操真快乐。”
(3) 用活泼欢快的歌声表现歌曲。
三、歌表演。
1、幼儿边唱歌曲,边表演动作。
2、师:“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想来练习体操,下一次,我们把其它小动物也编到歌曲中来唱一唱。”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8、小班教案《做饼干舞》
活动目标:
1.了解做饼干的过程,并说一说,做一做。
2.能跟着音乐旋律做动作,体验做饼干的乐趣。
3.能大胆表现音乐的内容、情感。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1.律动《做饼干舞》
2.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音乐表演进场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到饼干王国去参观,你们准备好了吗?出发喽!(随音乐进场)饼干王国到了!
师:瞧,饼干王国有这么多好吃的饼干耶!快我们坐下来欣赏一下吧。都有哪些饼干呀?(有心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字母、花朵、兔子、小熊等等)小朋友,你喜欢吃饼干吗?你吃的饼干是什么样子(形状、是什么口味的)的?你有跟爸爸妈妈一起做过饼干吗?饼干是怎么做成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饼干王国的点心师是怎么做的!
二、欣赏图片,感受做饼干的过程。
1.欣赏制作饼干的流程图
材料准备(瞧,饼干王国的点心师正在准备做饼干的材料,有面粉、鸡蛋、黄油等等。)——筛一筛(首先,把面粉用筛子筛一筛,筛一筛,筛一筛)——加加水(筛好面粉就要给面粉加水啦!)——捏一捏(然后把面粉搅拌一下,和一和,再捏一捏,揉一揉。)——形成大面团(瞧,一个大大的面团就出现了。)——压一压(再将面团分成小面团一个个压扁扁)——摆整齐(整整齐齐的摆放在烤盘上)——烤一烤(再放进烤箱烤一烤)——饼干出炉(嘀嘀嘀!香喷喷的饼干就做好了。)
2.谈话总结(出示6张图)
师:好吃的饼干是怎么做出来的呀?(观看6张制作饼干图)
首先,要干什么呀?(筛面粉)我们一起来说一说“面粉筛一筛,筛一筛,筛一筛。”筛好面粉怎么办的?(加水啦!)对,加水咕噜噜,咕噜噜,咕噜噜。水加好了,点心师又怎么做的呢?(捏一捏)来,我们一起来,捏一捏,捏一捏,捏一捏,捏一捏。师手指图片问:那这张图片点心师傅在干什么呢?(压扁扁)压扁扁,压扁扁。压完后要把它放进烤箱干嘛去?(烤一烤)我们也把它放进去烤一烤。师:嘀嘀嘀,饼干怎么啦?(做好啦!)哇,好吃的饼干又香又脆。
师:饼干是怎么做的,和老师一起再说一说。(再完整的说一遍)
【筛一筛、咕噜噜、捏一捏、压扁扁、烤一烤、吃饼干喽】
三、学跳做饼干舞,感受学习的乐趣
1.完整范跳
师:哇,做饼干真有趣,邢老师还会跳做饼干舞呢!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呀!(教师跟着音乐边说边跳)
2.分动作学习
师:好看吗?那你想不想来学做饼干舞呢?(想!)
【(幼儿小筛子准备好)师:那刚才你看清楚我是怎么跳的吗?把小筛子拿出来,我把面粉放进你的筛子里。我们一起筛面粉了!筛一筛,把面粉筛一筛哦,这边筛一筛,那边筛一筛,上面筛一筛,筛下来,慢慢筛,扭一扭,屁股扭一扭,好,慢慢的扭上来,扭上来,扭上来。(教师边说边做动作:面粉筛一筛,筛一筛,筛一筛。)好了,你们的面粉都筛好了吗?(好了)那我们现在要干什么呀?(手指图片)用小茶壶加加水,对了,看,这是我的小茶壶!你的小茶壶呢,在哪里?(在这里)加水吧!加水咕噜噜,咕噜噜,咕噜噜。要发出声音哦,咕噜噜,咕噜噜,我们再多加一点,咕噜噜,咕噜噜,再多加一点,咕噜噜,咕噜噜,(加水咕噜噜,咕噜噜,咕噜噜)水加好了,我们接着干嘛呀?捏一捏面团,捏一捏,小手捏一捏。(捏一捏,捏一捏,捏一捏,捏一捏,捏一捏,捏一捏)咦,你们的面团捏好了吗?捏好面团,我们要怎么做呢?(压扁扁)压扁扁,压扁扁,压扁扁,压扁扁,咦,我们压了几下?(要压4下)再压一遍。好啦,压好后我们要送进烤箱干嘛呀?(烤一烤)注意喽,小饼干要正面烤一烤(正面正面,跳起来),还有呢?转过身去,反面也烤一烤(反面反面),拍手回来(好吃的饼干香又脆)(教师示范:正面正面,反面反面,好吃的饼干香又脆。)哦,饼干做好了,来!大家一起吃饼干喽(再次做动作强调:吃饼干喽)!】师:小朋友,学会做饼干了吗?
3.幼儿完整表演
(1)师:那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做饼干吧!准备好,把面粉放进去啦(加面粉的动作)师: “点心师做饼干,大家一起做!”面粉筛一筛,筛一筛,筛一筛;加水咕噜噜,咕噜噜,咕噜噜;捏一捏,捏一捏,捏一捏,捏一捏,捏一捏,捏一捏;压扁扁,压扁扁,压扁扁,压扁扁,放进烤箱烤一烤,正面(正面),反面(反面),好吃的饼干香又脆,吃饼干喽!
师:闻一闻我们做得饼干(做闻的动作)好香哦!让我们来吃一口,啊呜!(吃饼干的动作)饼干香不香?(香)恩,又香又脆。啊呜啊呜啊呜(吃饼干的动作)
(2)师:哇,小朋友真能干,我们多做些饼干,好不好?开始喽。跟我一起边说边做,声音要响亮哦!
四、尝试造型
师:咦,你的饼干是什么形状的?你是动物饼干呀,是什么小动物饼干?(小兔)我看出来你的小耳朵竖起来了。小兔在哪呀,做一做。
师:这次我们跟着音乐做一做动物饼干吧!你喜欢什么小动物你就摆出他的造型,我们开始吧!(造型亮相)
师:咦,动物饼干在哪里呀?你做的什么动物饼干?
五、结束
师:哇,今天的饼干王国之旅就结束了,我们做了这么多好吃又有趣的饼干,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哦,想送给谁呀?幼儿说一说(爸爸、妈妈、老师、好朋友等等)
师:我们就去送给他们尝尝吧~~出发喽~。【幼儿捧着饼干随着音乐有节奏的走出去,做再见的动作。】(小朋友走走走,送饼干,送饼干喽……)
9、中班数学做饼干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在等量的橡皮泥上印制“饼干”其数量的多少与印制饼干用的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以及橡皮泥底板厚薄之间的关系。
2、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块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泥工板
2、印制饼干用的大小模具(瓶盖)若干
3、幼儿记录用的纸和笔人手一份,自制桂冠一顶。
【活动过程】
1、出示橡皮泥引起幼儿操作兴趣。
2、教师示范用模具(小瓶盖)印制饼干并讲述印制饼干的要求.。
老师: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用模具来印饼干。先看老师是怎样印的:先将一块橡皮泥放在大瓶盖内压平铺满,然后选择一个小模具(小瓶盖)在橡皮泥上面印压饼干。要求印的时候每个饼干不重叠,不交叉要饼干是完整的。印压3次后提问:你们印了几块饼干?
幼儿:3块
老师:猜猜看继续印下去还能印几块饼干?
幼儿:5块也有的说7块,
3、幼儿第一次尝试操作:探索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小模具印制饼干的数量与饼干排列疏密的关系。
老师:我给你们准备了和我一样大的橡皮泥,一样大的底板和小模具,请小朋友来印饼干,并将数量写在记录纸上“第一次操作”格子里。
老师巡视幼儿操作情况。
4、组织讨论:为什么印出的饼干会不一样多?引导幼儿比较两名幼儿印制的饼干。
老师:同样大的橡皮泥,用相同的模具印饼干,为什么明明印了5块?毛毛印了7块呢?
幼儿甲:明明印的饼干空隙大,毛毛的空隙小。
幼儿乙:明明的饼干没有排好,中间缝大,毛毛的缝小所以印的饼干多
老师小结: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样大的底板中,用同样大的模具印饼干,排列越紧,印的饼干越多,排列越疏,印的越少。
5、幼儿进行第二次探索,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大模具印饼干,并记录操作结果。
老师:第一次用小模具和第二次用大模具印的饼干一样多吗?为什么?幼儿回答。
老师小结: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小模具印的饼干多,用大模具印的饼干少。
6、幼儿进行第三次探索:饼干的数量与橡皮泥底板的厚薄之间的关系。并记录操作结果。
老师:如何用这块橡皮泥做出更多的饼干?
幼儿甲:用小模具做饼干。
幼儿乙:饼干排列紧密可以多做一些。
老师: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如果用泥工板做底板,把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印饼干,会不会印的多呢?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老师小结:同样大的橡皮泥在泥工板上弄的越薄(面积越大)做出的饼干越多。
7、游戏竞赛:争夺桂冠
教师出示自制的桂冠,引起幼儿竞赛兴趣。
老师:看谁能用这块橡皮泥做出更多的饼干老师就把这顶桂冠戴在谁的头上。教师巡视幼儿操作情况,及时发现冠军,引导幼儿讲述他的制作方法,将桂冠带在得冠军的小朋友的头上。鼓励大家课后要想出更好的办法争取下次夺冠。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域内提供橡皮泥,泥工板,大小不等的模具等,供幼儿继续探索,进一步感知饼干的数量与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及橡皮泥的厚薄之间的关系。
教学反思
操作是幼儿学习,建构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因此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是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这节课活动材料都是幼儿喜欢摆弄的橡皮泥和大小不等的瓶盖。教师让幼儿在操作中逐步感知;用等量的橡皮泥做饼干,其数量的多少与选择模具大小,排列的疏密,橡皮泥底板的厚薄(面积)的关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浅显化,易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活动中教师注重既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都参与操作,始终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又及时鼓励有创新能力的幼儿,使每个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心智的发展。
10、小班科学动物做饼干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复习巩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点,并学会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2、初步学习对应粘贴的能力(学习使用双面胶粘贴)。
3、产生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彩色复印纸图形块若干、泡沫图形块若干、小猴子手偶一个、三个小动物(小熊、小松鼠、小鸟)的教具、双面胶、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门各一个、剪刀若干。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活动难点:
通过增加材料的难度引导幼儿正确区分三种图形。
活动过程:
1、以故事《森林里的动物》导入,巩同对三种图形的特征的认识。
教师:前几天小猴子来咱们幼儿园参加咱们的六一活动特别高兴,走的时候幼儿园送给它很多好吃的夹心饼干,小猴子把饼干带回大森林里送给其他小动物们品尝,它们都特别喜欢吃。就是这些饼干(教师出示图形饼干)。
教师:这是什么形状的饼干呀?
幼儿:三角形。
教师:三角形的饼干长得什么样呢?
幼儿:有三个角、还有三条边。
教师:对,那这是什么形状的饼干呢?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总结出i种图形的特点: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圆形的边是弯弯的合拢的曲线;正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
教师:现在森林里举行盛大的宴会,那我们送点什么给他们呢?
教师:它们爱吃饼干,我们就给他们做一些饼干吧。
2、操作活动:为小动物做饼干。
(1)出示三种动物教具。
教师:我们看看今天都有哪些动物来参加宴会(教师一一出示三种动物)。
幼儿:小熊、小松鼠、小鸟。
教师:你们看看它们的嘴分别是什么形状,嘴的形状就代表它们喜欢吃什么形状的饼干。
幼儿:小熊是正方形、小松鼠是圆形、小鸟是三角形。
(2)为小动物制作它们喜欢吃的三种形状的饼干。
①将桌子分成三个组,分别制作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②幼儿自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制作饼干。
③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两种材料:一种是已画好的三种图形,幼儿直接拿剪刀剪下来即可;另一种要求幼儿自己画自己剪。
3、给小动物送饼干。
(1)教师向幼儿提出送饼干的要求。
教师:请小朋友们把做好的饼干送给我们的小动物吧,但千万别送错哦。
教师:去往森林的路上有一条小河,小河上有三种不同形状的路线。如果你做的是正方形的饼干就要踏着正方形的小路过去,做的是三角形饼干就要踏着三角形的小路过河,如果是做圆形饼干的小朋友就要走圆形的路,千万不要掉到小河里。
教师:过了小河还要钻过山洞,那里也有三个形状的门,请小朋友们想想:应该走哪个门?
(2)给小动物送饼干。
①将同种图形摆放成三条路,让幼儿去送饼干。
教师将三种形状的泡沫块摆成三条路线,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要给小动物们送饼干。一名幼儿赶忙跑过小河钻过三角形门送到鸟妈妈的嘴里,但是他没有踩着三角形的泡沫块。
教师走过去问幼儿:你刚才做的是什么形状的饼干?
幼儿:三角形。
教师:那你应该送给哪个小动物?
幼儿:送给小鸟。
教师:河上有三条小路,你应该走哪条小路呢?
教师:请你看看哪条路铺的石头跟你做的饼干是一样的形状呢?
幼儿:这条。(他用手指指地上的三角形小路)
这时,又有一名幼儿跑过来随意把饼干放在了一只动物的嘴里,扭头便走。
教师:我刚才看到你做了一个特别好吃的饼干,能告诉我是什么形状的吗?
幼儿:正方形。
教师:请你看看哪只小动物嘴巴和你饼干形状一样呢?
幼儿:小熊。
教师:那你为什么送给小鸟呢?
幼儿:我特喜欢小鸟。
教师:那你看看小鸟的嘴巴是什么形状呢?
幼儿:三角形。
教师:对啊,如果你喜欢小鸟,那你就应该选一些它喜欢吃的饼干喂它,好吗?
幼儿:好。
②将小河的拼摆逐渐增加难度:从同种图形摆在一起到把各种图形混在一起。要求幼儿经过寻找、辨别、判断后才能经过小河。
4、小结:与幼儿清点、验证送给小动物的饼干是否正确。
活动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1)活动的设计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组织形式上以游戏贯穿始终,使幼儿在教师创设的快乐游戏情境中加深了对三种图形的区分和认识;
(2)教师能仔细地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并能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灵活地调整游戏难度,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2、活动中的不足:
隐藏的目标相对较多,使幼儿无法全面顾及,如使用剪刀剪图形对小班幼儿来说有点困难,这样影响了幼儿送“饼干”的时间,进而影响主要目标的完成。
主要内容:
1、这节活动让幼儿给小动物做图形饼干,游戏化的方式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境性比较强,整个活动始终让幼儿在情境化的游戏中反复操作,从而复习、巩固了对三种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2、教师对幼儿的能力和经验非常了解,看得出幼儿基本都有使用双面胶的经验,而且许多幼儿还比较熟练。所以教师让幼儿用双面胶粘贴非常合适,缩短了他们送饼干的时间,可以看得出教师之前对幼儿已有经验的分析充分。
3、教师组织的每个环节比较严谨,如在过小河时对幼儿的要求提得明确、具体。并且注意观察,对个别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但建议给小动物送饼干时,教师可以提醒幼儿对它们说一句礼貌的话语,从而有效地落实社会领域的情感目标。
11、小班主题喂小动物吃饼干教案
科学活动:喂小动物吃“饼干”
(李媛媛 济南军区司令部机关幼儿园 25000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探究图形奥秘的兴趣。
2.引导幼儿辨认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3.帮助和指导幼儿按形状对物体进行分类。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图片若干,兔宝宝、猫宝宝和熊猫宝宝各一个,布口袋一个,小黑板一个,雪花片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奇妙的口袋”。
教师有意识的提供一些图形卡片,鼓励幼儿摸出图片后,告诉大家摸的是什么图形。
2.“猜图形”的游戏。
教师出示几张几何图片,请幼儿认认,说说图形名称后闭上眼睛,教师取下其中的图形片,让幼儿睁开眼睛,猜一猜什么图形不见了。
3.小动物来做客,幼儿观察小动物嘴巴的形状。
教师出示小动物:我们班来了三只可爱的小动物,看看这些动物的嘴巴有什么不一样?(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4.小动物吃“饼干”,按形状分图形片。
(1)观察“饼干”
教师出示图形片:小动物们肚子饿了,我们一起喂它们吃“饼干”吧!这是小动物吃的“饼干”,看看有些什么样的“饼干”?(幼儿观察,发现“饼干”有圆形的,还有三角形和正方形的。) [教案频道www.qinzibuy.com/jiaoan]
(2)喂小动物吃“饼干”
教师:小动物要吃什么形状的“饼干”呢?
(3)幼儿根据小动物的嘴巴形状,喂相同形状的“饼干”。
5.延伸活动:雪花片分类
幼儿按三角形或正方形或圆形一个形状特征将雪花片分类。教师巡回观察,予以个别指导。
12、中班数学活动做饼干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 感知在等量的橡皮泥上印制“饼干”其数量的多少与印制饼干用的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以及橡皮泥底板厚薄之间的关系。
2. 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3.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教学准备
1. 幼儿人手一块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泥工板
2. 印制饼干用的大小模具(瓶盖)若干
3. 幼儿记录用的纸和笔人手一份,自制桂冠一顶。
教学过程
1. 出示橡皮泥引起幼儿操作兴趣。
2. 教师示范用模具(小瓶盖)印制饼干并讲述印制饼干的要求.。
老师: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用模具来印饼干。先看老师是怎样印的:先将一块橡皮泥放在大瓶盖内压平铺满,然后选择一个小模具(小瓶盖)在橡皮泥上面印压饼干。要求印的时候每个饼干不重叠,不交叉要饼干是完整的。印压3次后提问:你们印了几块饼干?
幼儿:3块
老师:猜猜看继续印下去还能印几块饼干?
幼儿:5 块也有的说7块,
3. 幼儿第一次尝试操作:探索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小模具印制饼干的数量与饼干排列疏密的关系。
老师:我给你们准备了和我一样大的橡皮泥,一样大的底板和小模具,请小朋友来印饼干,并将数量写在记录纸上“第一次操作”格子里。
老师巡视幼儿操作情况。
4. 组织讨论:为什么印出的饼干会不一样多?引导幼儿比较两名幼儿印制的饼干。
老师:同样大的橡皮泥,用相同的模具印饼干,为什么明明印了5块?毛毛印了7块呢?
幼儿甲:明明印的饼干空隙大,毛毛的空隙小。
幼儿乙:明明的饼干没有排好,中间缝大,毛毛的缝小所以印的饼干多
老师小结: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样大的底板中,用同样大的模具印饼干,排列越紧,印的饼干越多,排列越疏,印的越少。
5. 幼儿进行第二次探索,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大模具印饼干,并记录操作结果。
老师:第一次用小模具和第二次用大模具印的饼干一样多吗?为什么?
幼儿回答
老师小结: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小模具印的饼干多,用大模具印的饼干少。
6. 幼儿进行第三次探索:饼干的数量与橡皮泥底板的厚薄之间的关系。并记录操作结果。
老师:如何用这块橡皮泥做出更多的饼干?
幼儿甲:用小模具做饼干。
幼儿乙:饼干排列紧密可以多做一些。
老师: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如果用泥工板做底板,把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印饼干,会不会印的多呢?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老师小结:同样大的橡皮泥在泥工板上弄的越薄(面积越大)做出的饼干越多。
7. 游戏竞赛:争夺桂冠
教师出示自制的桂冠,引起幼儿竞赛兴趣。
老师:看谁能用这块橡皮泥做出更多的饼干老师就把这顶桂冠戴在谁的头上。教师巡视幼儿操作情况,及时发现冠军,引导幼儿讲述他的制作方法,将桂冠带在得冠军的小朋友的头上。鼓励大家课后要想出更好的办法争取下次夺冠。
教学延伸
在数学区域内提供橡皮泥,泥工板,大小不等的模具等,供幼儿继续探索,进一步感知饼干的数量与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及橡皮泥的厚薄之间的关系。
幼儿操作时教师巡回观察,让幼儿充分体验自主学习,探索,记数的乐趣。
教学反思
操作是幼儿学习,建构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因此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是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这节课活动材料都是幼儿喜欢摆弄的橡皮泥和大小不等的瓶盖。教师让幼儿在操作中逐步感知;用等量的橡皮泥做饼干,其数量的多少与选择模具大小,排列的疏密,橡皮泥底板的厚薄(面积)的关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浅显化,易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活动中教师注重既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都参与操作,始终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又及时鼓励有创新能力的幼儿,使每个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心智的发展。
13、大班教案《做饼干》含反思
教学目标
1.感知在等量的橡皮泥上印制“饼干”其数量的多少与印制饼干用的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以及橡皮泥底板厚薄之间的关系。
2. 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3.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准备
1. 幼儿人手一块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泥工板
2. 印制饼干用的大小模具(瓶盖)若干
3. 幼儿记录用的纸和笔人手一份,自制桂冠一顶。
教学过程
1. 出示橡皮泥引起幼儿操作兴趣。
2. 教师示范用模具(小瓶盖)印制饼干并讲述印制饼干的要求.。
老师: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用模具来印饼干。先看老师是怎样印的:先将一块橡皮泥放在大瓶盖内压平铺满,然后选择一个小模具(小瓶盖)在橡皮泥上面印压饼干。要求印的时候每个饼干不重叠,不交叉要饼干是完整的。印压3次后提问:你们印了几块饼干?
幼儿;3块
老师;猜猜看继续印下去还能印几块饼干?
幼儿;5 块也有的说7块,
3. 幼儿第一次尝试操作:探索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小模具印制饼干的数量与饼干排列疏密的关系。
老师:我给你们准备了和我一样大的橡皮泥,一样大的底板和小模具,请小朋友来印饼干,并将数量写在记录纸上“第一次操作”格子里。
老师巡视幼儿操作情况。
4组织讨论:为什么印出的饼干会不一样多?引导幼儿比较两名幼儿印制的饼干。
老师:同样大的橡皮泥,用相同的模具印饼干,为什么明明印了5块?毛毛印了7块呢?
幼儿甲:明明印的饼干空隙大,毛毛的空隙小。
幼儿乙:明明的饼干没有排好,中间缝大,毛毛的缝小所以印的饼干多
老师小结: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样大的底板中,用同样大的模具印饼干,排列越紧,印的饼干越多,排列越疏,印的越少。
5 幼儿进行第二次探索,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大模具印饼干,并记录操作结果。
老师:第一次用小模具和第二次用大模具印的饼干一样多吗?为什么?
幼儿回答
老师小结: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小模具印的饼干多,用大模具印的饼干少。
6幼儿进行第三次探索:饼干的数量与橡皮泥底板的厚薄之间的关系。并记录操作结果。
老师:如何用这块橡皮泥做出更多的饼干?
幼儿甲:用小模具做饼干。
幼儿乙:饼干排列紧密可以多做一些。
老师: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如果用泥工板做底板,把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印饼干,会不会印的多呢?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老师小结:同样大的橡皮泥在泥工板上弄的越薄(面积越大)做出的饼干越多。
7游戏竞赛:争夺桂冠
教师出示自制的桂冠,引起幼儿竞赛兴趣。
老师:看谁能用这块橡皮泥做出更多的饼干老师就把这顶桂冠戴在谁的头上。教师巡视幼儿操作情况,及时发现冠军,引导幼儿讲述他的制作方法,将桂冠带在得冠军的小朋友的头上。鼓励大家课后要想出更好的办法争取下次夺冠。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域内提供橡皮泥,泥工板,大小不等的模具等,供幼儿继续探索,进一步感知饼干的数量与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及橡皮泥的厚薄之间的关系。
幼儿操作时教师巡回观察,让幼儿充分体验自主学习,探索,记数的乐趣。
教学反思
操作是幼儿学习,建构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因此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是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这节课活动材料都是幼儿喜欢摆弄的橡皮泥和大小不等的瓶盖。教师让幼儿在操作中逐步感知;用等量的橡皮泥做饼干,其数量的多少与选择模具大小,排列的疏密,橡皮泥底板的厚薄(面积)的关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浅显化,易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活动中教师注重既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都参与操作,始终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又及时鼓励有创新能力的幼儿,使每个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心智的发展
14、中班韵律《做饼干》教案
动作建议:
[1]小节:前奏。准备动作双手放在膝盖上,教师预令“准备和面粉。
[2-3]小节:和面粉动作。双手手心向下平放于胸前位置,向逆时针方向划圈,每小节4次,共8次。
[4-5]小节:揉面团动作。双手手心向下平放于胸前,双手往向下推做揉面团的动作,每小节4次,共8次。
[6-7]小节:加配料动作。双手握拳大拇指向下,放于眼睛前方,双手一起向下做加配料的动作,每小节4次,共8次。
[8]小节:间奏,教师预令“准备压印模”
[9-111小节:压印模动作。双手手心向上雄开放在胸前的两側,左手保持不动,右手从右侧向左侧按压,做压印模的动作,右手再回到原位,每小节2次,共6次。
[12]小节:进烤箱动作。坐在椅子上时,双手握拳,胳膊弯曲放于身体两侧前后摆动,双脚一下ー下踏步;站立动作时,双手握拳,胳膊弯曲放于身体两侧前后摆动,所有人踏步往中间集中做进烤箱的动作。
[13-14]小节:烤饼干动作。双手握挙向下蹲,站立双手向上伸直,每小节2次,共4次。
[15]小节:拍手拍3下,同时一起说“1,2,3,耶”,说“耶”的时候要闭上眼睛并摆出创编的饼干的造型。
游戏玩法说明:
1.幼儿创编饼干造型。在歌曲的结尾处“1,2,3,耶”的时候摆出自己创编的饼干造型。
2.走进烤箱。幼儿站立围成圆圈形的烤箱,在“进烤箱”的动作时,一起往圆圈中间走。
3.买併干。瓜瓜背着大购物袋来买饼干,幼儿在摆完造型后要紧紧的闭上眼睛,瓜瓜挑一个造型摆的最独特的,或眼睛闭的最紧的併干(幼儿)买走,并藏在大购物袋后面,请其他小朋友来猜猜是谁被买走了;接着循环游戏增加购买饼干的数量。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做饼干流程的基础上,有节奏的做出和面粉、揉面团、加配料、压印模、烤饼干的动作。
2.在观察教师造型的基础上,尝试用身体动作造型表现不同的饼干造型,并保持静止不动。
3.积极参与做饼干游戏,体验猜测发现同伴被买走的兴奋和满足。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15、小班教案《做饼干》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复习巩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点,并学会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2、初步学习对应粘贴的能力(学习使用双面胶粘贴)。
3、产生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彩色复印纸图形块若干、泡沫图形块若干、小猴子手偶一个、三个小动物(小熊、小松鼠、小鸟)的教具、双面胶、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门各一个、剪刀若干。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活动难点
通过增加材料的难度引导幼儿正确区分三种图形。
活动过程:
1、以故事《森林里的动物》导入,巩同对三种图形的特征的认识。
教师:前几天小猴子来咱们幼儿园参加咱们的六一活动特别高兴,走的时候幼儿园送给它很多好吃的夹心饼干,小猴子把饼干带回大森林里送给其他小动物们品尝,它们都特别喜欢吃。就是这些饼干(教师出示图形饼干)。
教师:这是什么形状的饼干呀?
幼儿:三角形。
教师:三角形的饼干长得什么样呢?
幼儿:有三个角、还有三条边。
教师:对,那这是什么形状的饼干呢?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总结出i种图形的特点: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圆形的边是弯弯的合拢的曲线;正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
教师:现在森林里举行盛大的宴会,那我们送点什么给他们呢?
教师:它们爱吃饼干,我们就给他们做一些饼干吧。
2、操作活动:为小动物做饼干。
(1)出示三种动物教具。
教师:我们看看今天都有哪些动物来参加宴会(教师一一出示三种动物)。
幼儿:小熊、小松鼠、小鸟。
教师:你们看看它们的嘴分别是什么形状,嘴的形状就代表它们喜欢吃什么形状的饼干。
幼儿:小熊是正方形、小松鼠是圆形、小鸟是三角形。
(2)为小动物制作它们喜欢吃的三种形状的饼干。
①将桌子分成三个组,分别制作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②幼儿自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制作饼干。
③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两种材料:一种是已画好的三种图形,幼儿直接拿剪刀剪下来即可;另一种要求幼儿自己画自己剪。
3、给小动物送饼干。
(1)教师向幼儿提出送饼干的要求。
教师:请小朋友们把做好的饼干送给我们的小动物吧,但千万别送错哦。
教师:去往森林的路上有一条小河,小河上有三种不同形状的路线。如果你做的是正方形的饼干就要踏着正方形的小路过去,做的是三角形饼干就要踏着三角形的小路过河,如果是做圆形饼干的小朋友就要走圆形的路,千万不要掉到小河里。
教师:过了小河还要钻过山洞,那里也有三个形状的门,请小朋友们想想:应该走哪个门?
(2)给小动物送饼干。
①将同种图形摆放成三条路,让幼儿去送饼干。
教师将三种形状的泡沫块摆成三条路线,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要给小动物们送饼干。一名幼儿赶忙跑过小河钻过三角形门送到鸟妈妈的嘴里,但是他没有踩着三角形的泡沫块。
教师走过去问幼儿:你刚才做的是什么形状的饼干?
幼儿:三角形。
教师:那你应该送给哪个小动物?
幼儿:送给小鸟。
教师:河上有三条小路,你应该走哪条小路呢?
教师:请你看看哪条路铺的石头跟你做的饼干是一样的形状呢?
幼儿:这条。(他用手指指地上的三角形小路)
这时,又有一名幼儿跑过来随意把饼干放在了一只动物的嘴里,扭头便走。
教师:我刚才看到你做了一个特别好吃的饼干,能告诉我是什么形状的吗?
幼儿:正方形。
教师:请你看看哪只小动物嘴巴和你饼干形状一样呢?
幼儿:小熊。
教师:那你为什么送给小鸟呢?
幼儿:我特喜欢小鸟。
教师:那你看看小鸟的嘴巴是什么形状呢?
幼儿:三角形。
教师:对啊,如果你喜欢小鸟,那你就应该选一些它喜欢吃的饼干喂它,好吗?
幼儿:好。
②将小河的拼摆逐渐增加难度:从同种图形摆在一起到把各种图形混在一起。要求幼儿经过寻找、辨别、判断后才能经过小河。
4、小结:与幼儿清点、验证送给小动物的饼干是否正确。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1)活动的设计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组织形式上以游戏贯穿始终,使幼儿在教师创设的快乐游戏情境中加深了对三种图形的区分和认识;
(2)教师能仔细地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并能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灵活地调整游戏难度,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2、活动中的不足:
隐藏的目标相对较多,使幼儿无法全面顾及,如使用剪刀剪图形对小班幼儿来说有点困难,这样影响了幼儿送“饼干”的时间,进而影响主要目标的完成。
主要内容:
1、这节活动让幼儿给小动物做图形饼干,游戏化的方式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境性比较强,整个活动始终让幼儿在情境化的游戏中反复操作,从而复习、巩固了对三种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2、教师对幼儿的能力和经验非常了解,看得出幼儿基本都有使用双面胶的经验,而且许多幼儿还比较熟练。所以教师让幼儿用双面胶粘贴非常合适,缩短了他们送饼干的时间,可以看得出教师之前对幼儿已有经验的分析充分。
3、教师组织的每个环节比较严谨,如在过小河时对幼儿的要求提得明确、具体。并且注意观察,对个别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但建议给小动物送饼干时,教师可以提醒幼儿对它们说一句礼貌的话语,从而有效地落实社会领域的情感目标。
综合评析: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准备充分,提供的材料适宜、丰富,能较好地物化教育目标,通过丰富多样化的材料使幼儿反复操作、练习,如让幼儿做不同形状的饼干、给动物送饼干要走过三种形状的小路、钻过三种形状的门、找到三种不同形状动物的嘴巴喂饼干。将教育目标和要求完全贯穿于游戏之中,使幼儿在快乐中获得发展。
教师通过提供具有层次性的材料、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游戏环节满足了不同水平的幼儿发展需求,如提供两种材料,即一种是已画好的三种图形,幼儿直接拿剪刀剪下来即可;另一种是要求幼儿自己画自己剪,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需求。
建议教师直接给幼儿提供做好的图形以缩短他们做“饼干”的时间,以便有更多的时间让他们选择去送各种形状的饼干,这样可以增加幼儿辨认的次数,让每位幼儿都有机会送每种图形的饼干。
16、 中班韵律《做饼干》教案
动作建议:
[1]小节:前奏。准备动作双手放在膝盖上,教师预令“准备和面粉。
[2-3]小节:和面粉动作。双手手心向下平放于胸前位置,向逆时针方向划圈,每小节4次,共8次。
[4-5]小节:揉面团动作。双手手心向下平放于胸前,双手往向下推做揉面团的动作,每小节4次,共8次。
[6-7]小节:加配料动作。双手握拳大拇指向下,放于眼睛前方,双手一起向下做加配料的动作,每小节4次,共8次。
[8]小节:间奏,教师预令“准备压印模”
[9-111小节:压印模动作。双手手心向上雄开放在胸前的两側,左手保持不动,右手从右侧向左侧按压,做压印模的动作,右手再回到原位,每小节2次,共6次。
[12]小节:进烤箱动作。坐在椅子上时,双手握拳,胳膊弯曲放于身体两侧前后摆动,双脚一下ー下踏步;站立动作时,双手握拳,胳膊弯曲放于身体两侧前后摆动,所有人踏步往中间集中
做进烤箱的动作。
[13-14]小节:烤饼干动作。双手握挙向下蹲,站立双手向上伸直,每小节2次,共4次。
[15]小节:拍手拍3下,同时一起说“1,2,3,耶”,说“耶”的时候要闭上眼睛并摆出创编的饼干的造型。
游戏玩法说明:
1.幼儿创编饼干造型。在歌曲的结尾处“1,2,3,耶”的时候摆出自己创编的饼干造型。
2.走进烤箱。幼儿站立围成圆圈形的烤箱,在“进烤箱”的动作时,一起往圆圈中间走。
3.买併干。瓜瓜背着大购物袋来买饼干,幼儿在摆完造型后要紧紧的闭上眼睛,瓜瓜挑一个造型摆的最独特的,或眼睛闭的最紧的併干(幼儿)买走,并藏在大购物袋后面,请其他小朋友来猜猜是谁被买走了;接着循环游戏增加购买饼干的数量。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做饼干流程的基础上,有节奏的做出和面粉、揉面团、加配料、压印模、烤饼干的动作。
2.在观察教师造型的基础上,尝试用身体动作造型表现不同的饼干造型,并保持静止不动。
3.积极参与做饼干游戏,体验猜测发现同伴被买走的兴奋和满足。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17、中班健康与社会眼睛小体操教案反思
教学内容:《眼睛小体操》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的功能。
2.了解自己的各种表情(笑、生气、害羞、发怒等),通过说说、演演、画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培养用眼卫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知道开心的笑有助于身体健康,尝试想办法保持好心情,做一个高兴的娃娃。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培养用眼卫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情。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的功能。
教学准备:
1.笑、生气、害羞、发怒表情的课件。
2.幼儿用书的图片(PPT)、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谜语导入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
上大门,下大门,关起门来就睡觉
2.了解眼睛的构造,用途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眼睛的上面有什么?眼睫毛有什么用处?中间像黑葡萄的是什么?眼睛的最中间的小圆点是什么?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关于眼睛的大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眼睛的结构。
教师小结:我们的眼睛由眼皮、睫毛、眼球等部分组成,眼睛里的眼球像个小球,它是会动的。
2.欣赏故事《眼镜和鼻梁》
提问:眼镜和鼻梁为什么吵架?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结:眼镜带在鼻梁上很不舒服,明明得了近视眼,没有眼镜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眼睛。
3.教师:我们的眼睛有哪些本领呢?我们是不是要保护好眼睛呢?你们知道怎样做会伤害眼睛吗?
(1)幼儿集体讨论并回答。
(2)幼儿回答。教师:如果我们的眼睛有问题将会怎么样呢?(就无法看清东西了,生活很不方便)大家想想看,如果农民没有好眼睛会怎么样?解放军叔叔没有好眼睛会怎么样?工人叔叔没有好眼睛会怎么样?医生没有好眼睛又会怎么样?
(3)幼儿思考并猜测回答,教师小结。
4.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吗?
(1)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并鼓励幼儿一起跟着教师的示范做“眼睛小体操”。
教师:小朋友,我们的眼睛都休息够了吗?现在我们一起出去看看外面的风景好不好?看看谁看得最远。
5.出示笑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上翘、眉毛和眼睛弯弯的,眼睛眯成一条线等。
师:你们什么时候也会笑? 你们会学一学她笑的样子吗?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高兴?
6.出示哭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下、眉毛和眼睛也往下,有眼泪等。
师:猜猜她为什么哭? 怎样让她自己变的开心了呢?
7.你们什么时候也会哭?(重点启发、鼓励幼儿帮助同伴或娃娃想办法解决她遇到的伤心事,使她高兴起来,让幼儿懂得关心他人。)
8.教师与幼儿玩变脸游戏。
①一个人做表情,大家猜。
玩法:开始时大家一起念儿歌:嘴角弯弯,眼睛弯弯,猜猜我的心情怎么样;小嘴嘟嘟,眉毛皱皱,猜猜我的心情好不好?当儿歌念完后,一个人做表情,大家猜。
②一个人说表情,大家做。
玩法:游戏开始时相同,只是在念完儿歌后,一个人说表情,大家做。
9.让幼儿看幼儿用书,仔细观察图片中小朋友的表情,并进行讨论。
①教师:老师今天请来了很多好朋友,我们看看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②幼儿观看后讨论。教师小结:笑脸代表开心快乐,这样的表情是最漂亮的,我们大家都喜欢,开心的笑还会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对待好朋友都应该笑哦!
(1)教师:我们一起来听歌曲《找朋友》。当歌曲开始时到找到朋友后要对好朋友做一个特别的表情,让朋友感到快乐。
(2)幼儿开始玩游戏,教师在一旁指导。
三、结束部分
1.给幼儿提供没有五官的小朋友形象,鼓励幼儿动手在上面画一画各种表情。
2.教师总结学习内容,评价幼儿表现。组织幼儿下课活动。
教学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将天气和心情结合起来,巧妙地将幼儿感受别人情绪与天气预报联系起来,在设计此活动时,我考虑到这是个偏重社会领域的活动,于是我把幼儿的“注意听”与“大胆说”作为设计这次活动的重点。活动过程中,我注意用我的语言和眼神与孩子进行交流,为他们创设了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老师的随机教育能力和指导性语言的运用,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例,我会在以后常教育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结合理论,努力使自己的摸索、实践过程缩短,以便自己不断地、迅速地得以提高。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将天气和心情结合起来,巧妙地将幼儿感受别人情绪与天气预报联系起来,在设计此活动时,我考虑到这是个偏重社会领域的活动,于是我把幼儿的“注意听”与“大胆说”作为设计这次活动的重点。活动过程中,我注意用我的语言和眼神与孩子进行交流,为他们创设了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老师的随机教育能力和指导性语言的运用,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例,我会在以后常教育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结合理论,努力使自己的摸索、实践过程缩短,以便自己不断地、迅速地得以提高。
18、中班教案《眼睛小体操》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的功能。
2.了解自己的各种表情(笑、生气、害羞、发怒等),通过说说、演演、画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培养用眼卫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知道开心的笑有助于身体健康,尝试想办法保持好心情,做一个高兴的娃娃。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教学重难点:
培养用眼卫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情。
初步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的功能。
教学准备:
1.笑、生气、害羞、发怒表情的课件。
2.幼儿用书的图片(PPT)、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谜语导入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
上大门,下大门,关起门来就睡觉
2.了解眼睛的构造,用途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眼睛的上面有什么?眼睫毛有什么用处?中间像黑葡萄的是什么?眼睛的最中间的小圆点是什么?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关于眼睛的大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眼睛的结构。
教师小结:我们的眼睛由眼皮、睫毛、眼球等部分组成,眼睛里的眼球像个小球,它是会动的。
2.欣赏故事《眼镜和鼻梁》
提问:眼镜和鼻梁为什么吵架?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结:眼镜带在鼻梁上很不舒服,明明得了近视眼,没有眼镜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眼睛。
3.教师:我们的眼睛有哪些本领呢?我们是不是要保护好眼睛呢?你们知道怎样做会伤害眼睛吗?
(1)幼儿集体讨论并回答。
(2)幼儿回答。教师:如果我们的眼睛有问题将会怎么样呢?(就无法看清东西了,生活很不方便)大家想想看,如果农民没有好眼睛会怎么样?jiefangjun叔叔没有好眼睛会怎么样?工人叔叔没有好眼睛会怎么样?医生没有好眼睛又会怎么样?
(3)幼儿思考并猜测回答,教师小结。
4.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吗?
(1)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并鼓励幼儿一起跟着教师的示范做“眼睛小体操”。
教师:小朋友,我们的眼睛都休息够了吗?现在我们一起出去看看外面的风景好不好?看看谁看得最远。
5.出示笑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上翘、眉毛和眼睛弯弯的,眼睛眯成一条线等。
师:你们什么时候也会笑?你们会学一学她笑的样子吗?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高兴?
6.出示哭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下、眉毛和眼睛也往下,有眼泪等。
师:猜猜她为什么哭?怎样让她自己变的开心了呢?
7.你们什么时候也会哭?(重点启发、鼓励幼儿帮助同伴或娃娃想办法解决她遇到的伤心事,使她高兴起来,让幼儿懂得关心他人。)
8.教师与幼儿玩变脸游戏。
①一个人做表情,大家猜。
玩法:开始时大家一起念儿歌:嘴角弯弯,眼睛弯弯,猜猜我的心情怎么样;小嘴嘟嘟,眉毛皱皱,猜猜我的心情好不好?当儿歌念完后,一个人做表情,大家猜。
②一个人说表情,大家做。
玩法:游戏开始时相同,只是在念完儿歌后,一个人说表情,大家做。
9.让幼儿看幼儿用书,仔细观察图片中小朋友的表情,并进行讨论。
①教师:老师今天请来了很多好朋友,我们看看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②幼儿观看后讨论。教师小结:笑脸代表开心快乐,这样的表情是最漂亮的,我们大家都喜欢,开心的笑还会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对待好朋友都应该笑哦!
(1)教师:我们一起来听歌曲《找朋友》。当歌曲开始时到找到朋友后要对好朋友做一个特别的表情,让朋友感到快乐。
(2)幼儿开始玩游戏,教师在一旁指导。
三、结束部分
1.给幼儿提供没有五官的小朋友形象,鼓励幼儿动手在上面画一画各种表情。
2.教师总结学习内容,评价幼儿表现。组织幼儿下课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将天气和心情结合起来,巧妙地将幼儿感受别人情绪与天气预报联系起来,在设计此活动时,我考虑到这是个偏重社会领域的活动,于是我把幼儿的“注意听”与“大胆说”作为设计这次活动的重点。活动过程中,我注意用我的语言和眼神与孩子进行交流,为他们创设了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老师的随机教育能力和指导性语言的运用,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例,我会在以后常教育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结合理论,努力使自己的摸索、实践过程缩短,以便自己不断地、迅速地得以提高。
19、小班数学给小动物送饼干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感知图形的主要特征。
2、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标记,学习按图形标记摆放相应的图形。
3、学习使用印章,能在操作过程中保持书面整洁。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图形、图形标记。
2、大图形、标记、幼儿用书、印章、动物。
活动过程:
一、观察饼干的形状,了解形状的主要特征。
1、出示饼干,提问:这是什么?什么形状的?你喜欢吃什么形状的饼干?
2、出示图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它是什么样子的?
3、师折叠图形,引导幼儿直观感受图形的特征,使幼儿知道图形的具体特征。
二、认识图形标记,给小动物送饼干。
1、出示图形标记,认识图形标记。
2、出示三只绒毛玩具动物,引导幼儿观察动物身体上的图形标记,认识图形标记。
3、引导幼儿观察图形标记,推测动物喜欢吃什么形状的饼干。
4、请幼儿给小动物送饼干,鼓励幼儿边送边说:“小动物,请你吃什么形状的饼干。”
三、操作活动,制作饼干。
1、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图片,根据动物身上的形状标记制作印章画。
2、观察各形状的彩色饼干,与相对应的小动物连线。
四、交流评价活动。
师幼共同检查盘子里饼干放得是否正确,表扬操作认真的幼儿。
活动反思:
运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数学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兴趣极高,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图形特征有了进一步的巩固认识,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0、中班数学为小兔做饼干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数量的关系。
2、学习用数字、图形记录结果。
3、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用纸板剪成的大大小小的"饼干"若干。
2、人手一个圆形积木或瓶盖、橡皮泥、泥工板、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为小兔做饼干。
1、出示兔子玩具及"饼干"。小兔子从点心店里买了一盒好吃的饼干,它们是什么样的呢?(有大有小)2、小兔子吃了还想吃,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再做一些饼干。
3、引导幼儿瓶盖或圆形积木等不同模具在泥工板上压印饼干,看看每块橡皮泥能做几块饼干,并用写数字或画图形(圆点、短线等)的方法记录。
4、在操作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做饼干时采用的方法,并引导幼儿探索怎样压印才能多做一些饼干。
5、从幼儿所做的饼干数量的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皮"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饼干大,数量少;饼干小,数量多。
二、谁做的饼干多。
1、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做出的饼干数量,比一比谁做的饼干多,为什么。
2、找出饼干做得最多的幼儿,请他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模具,怎么做的,什么能做这么多。
3、幼儿再次尝试做饼干,将前后两次的操作结果作一次比较,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积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初步获得如何有效合理地在有限的"面皮"上印制饼干的经验和方法。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活动材料,如彩色纸张、四个带动物头饰的盒子、各种形状的饼干等,幼儿们非常喜欢,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由于本次活动是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幼儿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多数幼儿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孩子们容易接受,所以本次活动进行的比较顺利。整过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非常的投入,到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还意犹未尽。
但在师幼检查分饼干的情况时,我发现给小动物的分的饼干没有发下去的多,原来有的孩子不愿意把饼干拿出来分给小动物,想留着自己吃,把饼干藏起来了,还有的孩子拿到饼干就吃,根本没听见老师说什么。爱吃饼干是孩子的天性,我忽视了这一点,所以有的孩子就没有参与分饼干这一环节的活动。如果这个环节先让孩子自己吃一点饼干,再分一部分给小动物,效果会更好一些。
21、中班韵律活动《做饼干》教案
挑战5循环游戏增加购买数量
挑战4游戏一:瓜瓜买饼干
挑战3围成圆圈变成圆圆的烤箱
挑战2站立做动作加入下肢动作
挑战1幼儿自由创编自己喜欢的饼干造型
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在座位上做上肢动作(2追)
动作教师示范动作,幼儿进行观察然后动作匹配
故事
动作建议:
[1]小节:前奏。准备动作双手放在膝盖上,教师预令“准备和面粉。
[2-3]小节:和面粉动作。双手手心向下平放于胸前位置,向逆时针方向划圈,每小节4次,共8次。
[4-5]小节:揉面团动作。双手手心向下平放于胸前,双手往向下推做揉面团的动作,每小节4次,共8次。
[6-7]小节:加配料动作。双手握拳大拇指向下,放于眼睛前方,双手一起向下做加配料的动作,每小节4次,共8次。
[8]小节:间奏,教师预令“准备压印模”
[9-111小节:压印模动作。双手手心向上雄开放在胸前的两側,左手保持不动,右手从右侧向左侧按压,做压印模的动作,右手再回到原位,每小节2次,共6次。
[12]小节:进烤箱动作。坐在椅子上时,双手握拳,胳膊弯曲放于身体两侧前后摆动,双脚一下ー下踏步;站立动作时,双手握拳,胳膊弯曲放于身体两侧前后摆动,所有人踏步往中间集中
做进烤箱的动作。
[13-14]小节:烤饼干动作。双手握挙向下蹲,站立双手向上伸直,每小节2次,共4次。
[15]小节:拍手拍3下,同时一起说“1,2,3,耶”,说“耶”的时候要闭上眼睛并摆出创编的饼干的造型。
游戏玩法说明:
1.幼儿创编饼干造型。在歌曲的结尾处“1,2,3,耶”的时候摆出自己创编的饼干造型。
2.走进烤箱。幼儿站立围成圆圈形的烤箱,在“进烤箱”的动作时,一起往圆圈中间走。
3.买併干。瓜瓜背着大购物袋来买饼干,幼儿在摆完造型后要紧紧的闭上眼睛,瓜瓜挑一个造型摆的最独特的,或眼睛闭的最紧的併干(幼儿)买走,并藏在大购物袋后面,请其他小朋友来猜猜是谁被买走了;接着循环游戏增加购买饼干的数量。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做饼干流程的基础上,有节奏的做出和面粉、揉面团、加配料、压印模、烤饼干的动作。
2.在观察教师造型的基础上,尝试用身体动作造型表现不同的饼干造型,并保持静止不动。
3.积极参与做饼干游戏,体验猜测发现同伴被买走的兴奋和满足。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22、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做饼干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数量的关系。
2、学习用数字、图形记录结果。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为小兔做饼干
——出示兔子玩具及饼干,小兔从点心店买来一盒好吃的饼干,它们是什么样的呢?(有大有小)
——小兔吃了还想吃,想请我们帮忙再做一些饼干。
——引导幼儿用模具在泥块上压印饼干,看看每块油泥能做几块饼干,并用写数字或画图形(圆点、短线等)的方法记录。
——在操作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做饼干时采用的方法,并引导幼儿探索怎样压印才能多做一些饼干。
——从幼儿所做饼干数量的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皮”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饼干大,数量少;饼干小,数量多。
二、谁做的饼干多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做出的饼干数量,比一比谁做的饼干多,为什么。
——找出饼干做得最多的幼儿,请他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模具,怎么做的?为什么能做那么多。
——幼儿再次尝试做饼干,将前后2次的操作结果做一比较,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积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初步获得如何有效合理地在有限的面皮上印制饼干的经验和方法。
2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做饼干》反思
教学目标
1. 感知在等量的橡皮泥上印制“饼干”其数量的多少与印制饼干用的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以及橡皮泥底板厚薄之间的关系。
2. 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3.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6. 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 幼儿人手一块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泥工板
2. 印制饼干用的大小模具(瓶盖)若干
3. 幼儿记录用的纸和笔人手一份,自制桂冠一顶。
教学过程
1. 出示橡皮泥引起幼儿操作兴趣。
2. 教师示范用模具(小瓶盖)印制饼干并讲述印制饼干的要求.。
老师: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用模具来印饼干。先看老师是怎样印的:先将一块橡皮泥放在大瓶盖内压平铺满,然后选择一个小模具(小瓶盖)在橡皮泥上面印压饼干。要求印的时候每个饼干不重叠,不交叉要饼干是完整的。印压3次后提问:你们印了几块饼干?
幼儿;3块
老师;猜猜看继续印下去还能印几块饼干?
幼儿;5 块也有的说7块,
3. 幼儿第一次尝试操作:探索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小模具印制饼干的数量与饼干排列疏密的关系。
老师:我给你们准备了和我一样大的橡皮泥,一样大的底板和小模具,请小朋友来印饼干,并将数量写在记录纸上“第一次操作”格子里。
老师巡视幼儿操作情况。
4组织讨论:为什么印出的饼干会不一样多?引导幼儿比较两名幼儿印制的饼干。
老师:同样大的橡皮泥,用相同的模具印饼干,为什么明明印了5块?毛毛印了7块呢?
幼儿甲:明明印的饼干空隙大,毛毛的空隙小。
幼儿乙:明明的饼干没有排好,中间缝大,毛毛的缝小所以印的饼干多
老师小结: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样大的底板中,用同样大的模具印饼干,排列越紧,印的饼干越多,排列越疏,印的越少。
5 幼儿进行第二次探索,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大模具印饼干,并记录操作结果。
老师:第一次用小模具和第二次用大模具印的饼干一样多吗?为什么?
幼儿回答
老师小结: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小模具印的饼干多,用大模具印的饼干少。
6幼儿进行第三次探索:饼干的数量与橡皮泥底板的厚薄之间的关系。并记录操作结果。
老师:如何用这块橡皮泥做出更多的饼干?
幼儿甲:用小模具做饼干。
幼儿乙:饼干排列紧密可以多做一些。
老师: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如果用泥工板做底板,把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印饼干,会不会印的多呢?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老师小结:同样大的橡皮泥在泥工板上弄的越薄(面积越大)做出的饼干越多。
7游戏竞赛:争夺桂冠
教师出示自制的桂冠,引起幼儿竞赛兴趣。
老师:看谁能用这块橡皮泥做出更多的饼干老师就把这顶桂冠戴在谁的头上。教师巡视幼儿操作情况,及时发现冠军,引导幼儿讲述他的制作方法,将桂冠带在得冠军的小朋友的头上。鼓励大家课后要想出更好的办法争取下次夺冠。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域内提供橡皮泥,泥工板,大小不等的模具等,供幼儿继续探索,进一步感知饼干的数量与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及橡皮泥的厚薄之间的关系。
幼儿操作时教师巡回观察,让幼儿充分体验自主学习,探索,记数的乐趣。
教学反思
操作是幼儿学习,建构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因此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是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这节课活动材料都是幼儿喜欢摆弄的橡皮泥和大小不等的瓶盖。教师让幼儿在操作中逐步感知;用等量的橡皮泥做饼干,其数量的多少与选择模具大小,排列的疏密,橡皮泥底板的厚薄(面积)的关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浅显化,易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活动中教师注重既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都参与操作,始终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又及时鼓励有创新能力的幼儿,使每个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心智的发展
小百科:饼干的词源是“烤过两次的面包”,是从法语的bis(再来一次)和cuit(烤)中由来的。它是用面粉和水或牛奶不放酵母而烤出来的,可作为旅行、航海、登山时的储存食品,在战争时期用于军人们的备用食品也是非常方便适用的。
24、中班数学我会做饼干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数量的关系。
2、学习用数字、图形记录结果。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为小兔做饼干
——出示兔子玩具及饼干,小兔从点心店买来一盒好吃的饼干,它们是什么样的呢?(有大有小)
——小兔吃了还想吃,想请我们帮忙再做一些饼干。
——引导幼儿用模具在泥块上压印饼干,看看每块油泥能做几块饼干,并用写数字或画图形(圆点、短线等)的方法记录。
——在操作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做饼干时采用的方法,并引导幼儿探索怎样压印才能多做一些饼干。
——从幼儿所做饼干数量的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皮”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饼干大,数量少;饼干小,数量多。
二、谁做的饼干多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做出的饼干数量,比一比谁做的饼干多,为什么。
——找出饼干做得最多的幼儿,请他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模具,怎么做的?为什么能做那么多。
——幼儿再次尝试做饼干,将前后2次的操作结果做一比较,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积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初步获得如何有效合理地在有限的面皮上印制饼干的经验和方法。
教学反思
操作是幼儿学习,建构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因此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是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这节课活动材料都是幼儿喜欢摆弄的橡皮泥和大小不等的瓶盖。教师让幼儿在操作中逐步感知;用等量的橡皮泥做饼干,其数量的多少与选择模具大小,排列的疏密,橡皮泥底板的厚薄(面积)的关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浅显化,易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活动中教师注重既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都参与操作,始终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又及时鼓励有创新能力的幼儿,使每个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心智的发展
25、小班美术活动学做圆饼干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愉快的尝试将一大块泥分成几小块,学习搓圆、压扁的技能。
2、自由选择不同的印章,将饼干印出各种花样,体验创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各色橡皮泥若干,刻有不同花样的小印章若干。
2、娃娃一个,小盆子若干。
活动过程:
出示娃娃(幼儿与娃娃相互问好)
教师示范讲解
1、学做小饼干。先将一大块泥分成几小块,拿一小块放在一只手的手心里,另一只手旋转团圆,然后压。扁做成一块圆饼干。
2、印章压花。取一个印章在饼干上轻轻一压,轧出花样即可。一块饼干上可压上几个花样。
3、交代任务。请每个小朋友多做几块,饼干要做的圆,做得好看,让娃娃吃饱。教师出示各种教具。
幼儿操作
1、提醒幼儿先搓圆再压扁,印印章时要轻一些,几块饼干可印上不同的花纹。
2、提醒幼儿给娃娃吃的饼干要卫生,要放在泥工板上做。提供幼儿不同的操作材料。
讲评给娃娃送饼干。
活动反思:
1、幼儿能很好的理解搓和压扁,也能很好的完成搓圆和压扁的技能。通过材料幼儿与同伴于老师之间有很好的互动,从动作快的幼儿去帮动作慢的幼儿等可以看出。
2、这是幼儿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操作,幼儿从日常的经验中看到的变成现在的实际操作,促进幼儿大限度的发展。
3、不足方面:还可以在后面的环节加上给圆饼干印图案,这样幼儿的兴趣还会更大,效果也会更好。
26、中班健康教案《眼睛小体操》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眼睛的结构(眼皮、睫毛、眼球等),知道眼睛的功能。
2、培养不用手揉眼等的用眼卫生和不疲劳用眼、常做眼保健操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每人一面小镜子;2、眼睛的放大图片;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教师出谜语,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现在我出个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上边毛,小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你要猜不着,对着我瞧瞧。(眼睛)
2、利用小镜子和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眼睛的结构。
(1)、让幼儿利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眼睛。
(2)、教师出示关于眼睛的放大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眼睛的结构。
(3)、教师小结:我们的眼睛由眼皮、睫毛、眼球等部分组成,眼睛里的眼球像个小球,它是会动的。
3、自由讨论眼睛的作用。
(1)、教师:我们的眼睛有哪些本领呢?我们要保护好眼睛吗?你们平时见过哪些伤害眼睛的事情呢?
(2)、幼儿集体讨论并回答。
4、教师讲述故事《小猫的眼睛》,引导幼儿讨论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5、结合幼儿用书,学习“眼睛小体操”,了解保护眼睛的方法。
6、活动结束。
(1)、教师:小朋友,我们的眼睛都休息够了吗?现在我们一起出去看看外面的风景好不好?看看谁能看得最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将天气和心情结合起来,巧妙地将幼儿感受别人情绪与天气预报联系起来,在设计此活动时,我考虑到这是个偏重社会领域的活动,于是我把幼儿的“注意听”与“大胆说”作为设计这次活动的重点。活动过程中,我注意用我的语言和眼神与孩子进行交流,为他们创设了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老师的随机教育能力和指导性语言的运用,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例,我会在以后常教育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结合理论,努力使自己的摸索、实践过程缩短,以便自己不断地、迅速地得以提高。
27、中班数学教案《做饼干》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数量的关系。
2、学习用数字、图形记录结果。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为小兔做饼干
——出示兔子玩具及饼干,小兔从点心店买来一盒好吃的饼干,它们是什么样的呢?(有大有小)
——小兔吃了还想吃,想请我们帮忙再做一些饼干。
——引导幼儿用模具在泥块上压印饼干,看看每块油泥能做几块饼干,并用写数字或画图形(圆点、短线等)的方法记录。
——在操作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做饼干时采用的方法,并引导幼儿探索怎样压印才能多做一些饼干。
——从幼儿所做饼干数量的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皮”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饼干大,数量少;饼干小,数量多。
二、谁做的饼干多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做出的饼干数量,比一比谁做的饼干多,为什么。
——找出饼干做得最多的幼儿,请他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模具,怎么做的?为什么能做那么多。
——幼儿再次尝试做饼干,将前后2次的操作结果做一比较,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积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初步获得如何有效合理地在有限的面皮上印制饼干的经验和方法。
教学反思
操作是幼儿学习,建构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因此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是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这节课活动材料都是幼儿喜欢摆弄的橡皮泥和大小不等的瓶盖。教师让幼儿在操作中逐步感知;用等量的橡皮泥做饼干,其数量的多少与选择模具大小,排列的疏密,橡皮泥底板的厚薄(面积)的关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浅显化,易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活动中教师注重既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都参与操作,始终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又及时鼓励有创新能力的幼儿,使每个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心智的发展
28、小班科学教案《动物做饼干》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复习巩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点,并学会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2、初步学习对应粘贴的能力(学习使用双面胶粘贴)。
3、产生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彩色复印纸图形块若干、泡沫图形块若干、小猴子手偶一个、三个小动物(小熊、小松鼠、小鸟)的教具、双面胶、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门各一个、剪刀若干。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活动难点:
通过增加材料的难度引导幼儿正确区分三种图形。
活动过程:
1、以故事《森林里的动物》导入,巩同对三种图形的特征的认识。
教师:前几天小猴子来咱们幼儿园参加咱们的六一活动特别高兴,走的时候幼儿园送给它很多好吃的夹心饼干,小猴子把饼干带回大森林里送给其他小动物们品尝,它们都特别喜欢吃。就是这些饼干(教师出示图形饼干)。
教师:这是什么形状的饼干呀?
幼儿:三角形。
教师:三角形的饼干长得什么样呢?
幼儿:有三个角、还有三条边。
教师:对,那这是什么形状的饼干呢?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总结出i种图形的特点: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圆形的边是弯弯的合拢的曲线;正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
教师:现在森林里举行盛大的宴会,那我们送点什么给他们呢?
教师:它们爱吃饼干,我们就给他们做一些饼干吧。
2、操作活动:为小动物做饼干。
(1)出示三种动物教具。
教师:我们看看今天都有哪些动物来参加宴会(教师一一出示三种动物)。
幼儿:小熊、小松鼠、小鸟。
教师:你们看看它们的嘴分别是什么形状,嘴的形状就代表它们喜欢吃什么形状的饼干。
幼儿:小熊是正方形、小松鼠是圆形、小鸟是三角形。
(2)为小动物制作它们喜欢吃的三种形状的饼干。
①将桌子分成三个组,分别制作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②幼儿自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制作饼干。
③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两种材料:一种是已画好的三种图形,幼儿直接拿剪刀剪下来即可;另一种要求幼儿自己画自己剪。
3、给小动物送饼干。
(1)教师向幼儿提出送饼干的要求。
教师:请小朋友们把做好的饼干送给我们的小动物吧,但千万别送错哦。
教师:去往森林的路上有一条小河,小河上有三种不同形状的路线。如果你做的是正方形的饼干就要踏着正方形的小路过去,做的是三角形饼干就要踏着三角形的小路过河,如果是做圆形饼干的小朋友就要走圆形的路,千万不要掉到小河里。
教师:过了小河还要钻过山洞,那里也有三个形状的门,请小朋友们想想:应该走哪个门?
(2)给小动物送饼干。
①将同种图形摆放成三条路,让幼儿去送饼干。
教师将三种形状的泡沫块摆成三条路线,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要给小动物们送饼干。!.快思.教案网出处!一名幼儿赶忙跑过小河钻过三角形门送到鸟妈妈的嘴里,但是他没有踩着三角形的泡沫块。
教师走过去问幼儿:你刚才做的是什么形状的饼干?
幼儿:三角形。
教师:那你应该送给哪个小动物?
幼儿:送给小鸟。
教师:河上有三条小路,你应该走哪条小路呢?
教师:请你看看哪条路铺的石头跟你做的饼干是一样的形状呢?
幼儿:这条。(他用手指指地上的三角形小路)
这时,又有一名幼儿跑过来随意把饼干放在了一只动物的嘴里,扭头便走。
教师:我刚才看到你做了一个特别好吃的饼干,能告诉我是什么形状的吗?
幼儿:正方形。
教师:请你看看哪只小动物嘴巴和你饼干形状一样呢?
幼儿:小熊。
教师:那你为什么送给小鸟呢?
幼儿:我特喜欢小鸟。
教师:那你看看小鸟的嘴巴是什么形状呢?
幼儿:三角形。
教师:对啊,如果你喜欢小鸟,那你就应该选一些它喜欢吃的饼干喂它,好吗?
幼儿:好。
②将小河的拼摆逐渐增加难度:从同种图形摆在一起到把各种图形混在一起。要求幼儿经过寻找、辨别、判断后才能经过小河。
4、小结:与幼儿清点、验证送给小动物的饼干是否正确。
活动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1)活动的设计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组织形式上以游戏贯穿始终,使幼儿在教师创设的快乐游戏情境中加深了对三种图形的区分和认识;
(2)教师能仔细地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并能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灵活地调整游戏难度,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2、活动中的不足:
隐藏的目标相对较多,使幼儿无法全面顾及,如使用剪刀剪图形对小班幼儿来说有点困难,这样影响了幼儿送“饼干”的时间,进而影响主要目标的完成。
主要内容:
1、这节活动让幼儿给小动物做图形饼干,游戏化的方式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境性比较强,整个活动始终让幼儿在情境化的游戏中反复操作,从而复习、巩固了对三种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2、教师对幼儿的能力和经验非常了解,看得出幼儿基本都有使用双面胶的经验,而且许多幼儿还比较熟练。所以教师让幼儿用双面胶粘贴非常合适,缩短了他们送饼干的时间,可以看得出教师之前对幼儿已有经验的分析充分。
3、教师组织的每个环节比较严谨,如在过小河时对幼儿的要求提得明确、具体。并且注意观察,对个别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但建议给小动物送饼干时,教师可以提醒幼儿对它们说一句礼貌的话语,从而有效地落实社会领域的情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