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柔的匕首,忧伤的祭文——我读《社戏》
温柔的匕首,忧伤的祭文
——我读《社戏》
文/廖俊艳
一、《社戏》与《呐喊》
《呐喊》真实地反映“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揭示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而《社戏》一文,一派祥和自由,温柔天真,这明丽温情的底色似乎与《呐喊》的基本色调相距甚远。为什么?
二、写作背景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不仅承受着西方列强的外部压力,而且还面临着国内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社会变革无法进行,民众陷入水深火热。古典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被打破,混乱的社会形态,使大众跌入存在的虚无感,生命无意义的深渊。
十月革命使不断沉思探索的鲁迅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运动的爆发,使鲁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奋,用笔无情地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教育的弊端,发出”救救孩子”和推翻封建”铁屋子”的号召,以鲜明的革命者的立场接连发出匕首和投枪,小说《社戏》应运而生。
《社戏》用第一人称叙事,在对旧制度无情揭露和批判的同时,也充满了对故乡温暖细腻的情感描写。
理想往往基于对现实的否定与颠覆。虽然平桥村不是“我”出生的地方,但是记忆中农村的美丽景致,可爱亲切的幼时伙伴,以及乡民淳朴真挚的感情,对成年的”我”来说,是最幸福的童年记忆,作者借此勾勒出心中理想社会的轮廓。那些温暖细腻的笔触,其实质是对旧制度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三、理想的乐土
(一)理想的社会环境
平桥村是个小渔村,离海边不远,是一个极偏僻,临河的小村庄,打鱼,种田,保持着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虽然并非与世隔绝如桃源,但至少是相当闭塞,唯其闭塞,所以恶浊的世风较少侵袭人心。小国寡民,清静无为,自给自足,与世无争,是一个美丽祥和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家园。
(二)理想的人际关系
抛开钓虾,放牛,看社戏这些活动中温情真挚的少年情谊,下面这些细节可以给我们很多关于人际关系的启示:
例如: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用特属儿童的群体思维对待长者,令人忍俊不禁,可见这里的少年们长期在宽松平和、无刻板礼教束缚的人际关系里成长,纯真天性不受压抑,无畏无惧。
再如:“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蹋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这段对话没有逃避闪躲,左支右绌,只有理直气壮、云淡风轻。六一公公无意责备孩子们偷豆,他在意孩子们不好好摘豆糟蹋劳动果实;戏称小鬼,责中带笑,语气平和,毫无威压之感;孩子们则敢于强词夺理,大胆回敬,仿佛偷豆之举给了六一公公天大的面子,更为了不让六一公公多说,直接指责他吓跑了自己的虾。在这个语境中的每一个人,无拘无束,心灵舒展,享有充分的话语权。
小说在叙事中有意避开了阶级对立,这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合村同姓,都是本家,亲缘关系上有如远古的氏族部落。他们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免受诗书礼易、封建意识的侵染,他们头脑中没有封建的等级观念,私有观念淡薄,民风淳朴,人人无畏无惧,坦荡荡,乐陶陶。对一年一度从大市镇来临的读书少年而言,小渔村是友情的海洋,温暖的乐土。在这里,鲁迅先生充分抒写了自己对于人际关系的美妙构想。
(三)理想的儿童生态
儿童的社会地位及相应的生活状态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儿童内在价值被尊重被实现,既是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标志,也是社会文明持续发展的动力。
双喜是作者着重刻画的一个熠熠发光、受人瞩目的艺术形象,而着墨不多的阿发和桂生,同样寄托着作者对少年天性的赞美,表达着作者对文明社会的理想诉求。
概说双喜
双喜是这群孩子中绝对的领袖,更是读者的宠儿。在为“我”解忧,陪“我”看戏的语境里,他表现得心思缜密,善解人意,大方得体。精于判断,善于统筹,细致妥贴。在应对八公公和六一公公的语境里,他又显得辞锋犀利,顽皮狡黠。人物形象立体而丰满,众多赏析文字见仁见智,不再赘述。
细说阿发
在这群少年中,阿发是仅次于领袖人物双喜的存在。或许,在双喜不在的时候,阿发就是这一群少年的主心骨。
在群体活动中,阿发有掌舵的潜能,不仅仅是高超的劳动技能。去赵庄的船上,双喜掌前,阿发掌后,他和双喜是老搭档,有默契,他们共同引领着少年们的整体活动,规范着少年们的集体意识。
阿发有判断形势的能力,也有拍板服众的权威。在他的分析和倡议下,一群少年在远离戏台的地方挤在船头看戏。
双喜习惯和阿发商议集体活动,他知道阿发母亲的节俭也了解阿发的豁达无私。阿发理性而有号召力,他决定摘自家罗汉豆的理由充分,把事情做到最好却无意于取悦众人,踏实稳妥,缜密善思。这个在江南水乡自由天地里成长的少年,善良无私,朴实能干,纯净灵动,是一个可爱可敬的人物形象。
再说桂生
“我”疲倦了,托桂生买豆浆。桂生白天是看过戏的,专程陪伴,还要忍受戏文的无聊。但毫不影响他热情好客,值得托付,心细如发,他确认了卖豆浆的聋子已经离开后提出舀一瓢水来喝的建议,周到细致,不厌其烦,负责到底。
平桥村少年,个性鲜明,无拘无束,活力四射。
玩有技巧,掘蚯蚓,穿鱼钩,钓虾子,不半天便可钓到一大碗,豪气满满,霸气十足。
身怀绝技,识水性,善弄潮,驾船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美感天生。去时月下行船连山急退踏浪如飞,归时如浪里白条引得老渔父大声喝采。
这是一个遇到问题有思路,作出决断有把握,解决问题有实效,有智慧,有能力,有魄力,有凝聚力的少年群像。
这是没有被封建教育所束缚,所压制,所框正,所扭曲的自然健康的形象,内在价值自然实现。这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少年生态,足以引起有识之士对病态社会疗救的注意和思考。
四、鲜明的对比
会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我”,作为被封建教育打磨过的存在,成为这群孩子的对立面。
“我”来自城中小康人家,文弱胆怯,生活封闭而保守,读书几乎是他全部的生活内容。被牛欺生,放牛只能远远地看着;面对不能看戏的窘境,他委屈憋闷郁郁寡欢,无力争取,束手无策。
对比之下,双喜等乡间孩子几乎无所不能,大人不能解决的难题,他们完美应对超乎成人想象。这是未经礼教束缚和封建教育毒化的自然天性,也是作者希望被保护被发展的理想状态。
鲜明的对比之下,是作者对“幼者本位”的关注,是无声胜有声的呐喊,是貌似温和的犀利批判:救救孩子!
五、题目的深意
社,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土地是农耕文明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百姓安居家国绵延的根本保证。中国农民对土地有着宗教信仰般的虔诚与敬畏,社戏则是这种民族心理的世俗表达。换言之,社戏是寄托百姓幸福生活诉求的精神家园。
因此,在一九二二年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段,“社戏”这个题目就被赋予特殊的含义,它不只是文章中的一个核心事件,也不只是作者心中温暖的童年记忆,它更是劳苦大众被时代摧毁了的美好的精神家园,因此,这篇充满了浪漫色彩的小说,更是一篇充满感伤的祭文,为逝去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家园。
六、含蓄的感召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是一个非常动人的结尾。
童年作为人类生活根基存在的精神空间,总有几个深植在群体记忆中的意象,唤起读者的“人生经验通感”,在何时何地都能够引起精神上的共鸣和回响。
失去了的“好戏,好豆”就是征服读者心灵的秘密武器:每个人记忆中都有过这不可再回的”好豆,好戏”,它放大了每个人心中的失落感。
钩沉读者心灵深处的情感积淀,点燃读者追忆美好的情感之火,引起“心灵的共振”。当读者调动自己的人生经验去补充和生发这种“失落感”,反思与批判的意义就启程了。
温柔是更深刻的批判,忧伤是更有力的唤醒:“手中的书本放下了,心里的书本却翻开了”。
2、【优秀作文选登】原来,悟空爱学习——《西游记》读后感
原来,悟空爱学习
——《西游记》读后感
作者:黄浩瑀 指导教师 :赵秀英
山东省禹城市解放路小学五(1)班
编辑:梅语文
1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爱读书,我喜欢的书,我会反复地去读。如《西游记》我就读了不止一遍。我喜欢唐僧的执着,喜欢猎八戒的幽默,沙僧的任劳任怨,尤其喜欢武艺高强的孙悟空,他保护师父,一路去西天取经,不畏艰险,降妖除魔,最后在他的保护下,师徒四人终于取得直经,修成正果。
开始,我只是被《西游记》中的精彩故事和情节深深地吸引,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这些有趣的故事,我读了一遍又
遍,读着读着,我忽然发现:“原来,活泼好动的悟空爱学习”。故事一开始,孙悟空在花果山上被尊称为“美猴王”。每天,有猴子猴孙侍奉,游山玩水,好不自在。悟空不满足这种生活,决定去远方拜师学艺,他驾着木筏,在大海上漂泊,历时十数年,经历了种种磨难,终于到达了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起初,苦提祖师大声喝斥想赶他走,不想收他为徒。他苦苦哀求,终于感动了菩提祖师,方才愿意收他为徒。从此以后,悟空就跟着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闲时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柴”。
2
每件事孙悟空都做得很认真。后来,他的努力感动了师父菩提祖师,他教给了悟空七十二变,教他驾筋斗云。后来,他才有本领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终被封为斗战胜佛。
我读了数遍之后,掩卷沉思:孙悟空在花果山多么自在,但是他没有放弃学习。我想到了我们在明亮的教室里,有亲切的老师,友好的同学,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这么好的条件,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
读完《西游记》,我告诫自己,为了家长和老师的期盼,为了我的梦想,我也会像悟空那样好好学习,不负好时光。
3
作者简介
我是山东省禹城市解放路小学五年级一班的黄浩瑀。我爱读书,爱运动,爱画画,很高兴能与大家分享我的读书感受。
3、借助创造性复述,结合资料,读好对话,体验情感——《小岛》文本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前的阅读提示中设计两个要求
1.借助将军的口吻,讲述故事
2.结合资料,了解守岛部队的生活,说说对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要求
课文第一个要求与第二单元的《猎人海力布》中的课后习题,“以海力布的课文讲一讲劝说乡亲们搬家”相似,可以看作是对上一个单元中创造性复述的复习。同时也是希望初步了解守岛部队的艰难生活和爱国情怀,因此讲述的过程中要求不是简明,而是应该将一些动人的细节穿插其中,如谦让绿叶菜,如将绿油油的菜地当作中国地图的细节。
课文的第二个要求则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关,“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守岛部队的生活学生是不了解的,而没有这样的认知学生就无法对谦让绿菜的感人之处引起共鸣,不了解守岛的艰苦和与世隔绝,对于战士们一定要不辞辛劳的将故乡土带到小岛上的行为就无法理解。
同时在教学中要对前几课中的多角度选择,利用资料的意识习惯加以强化,可以在课前以小组的形式,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初步筛选,在课堂中,以小组展示的方式依次出示各组的资料,展示完成后,发放结合资料优劣度评价表,从资料的角度的多样,资料对文本理解的帮助度,资料的真实可信度等角度引导学生展开相互评价,强化资料收集有方法有规范的认识
再有效结合资料的基础上,学生对于课文中最后一段话的理解是水到渠成的,课文中这样富含情感的个性化语言和情节很多,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是啊,可战士们愿意从家乡背,连菜种都是老家带来的。”(人物)“那绿油油的一片,竟构成了一幅中国地图。”“回望小岛,他看到那片绿色土地上,一轮鲜红的太阳正在升起。”(环境)加深对于战士们爱家更爱国,为国舍家的高尚情感
最后在朗读中表达这样的情感。本文对话较多,可以尝试排练课本剧表达情感,本文镜头感较强,也可以尝试用绘画电影镜头的方式表达情感。
4、文言,文章,文化——《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以《论语》为例)
文本的分析:
1.文言文的朗读和理解的关系:
我一直秉承这样一个观点,文言文的读通顺和理解应该是同时进行的,不像古诗可以先读出节奏在进行理解,这是因为古诗讲究格律,有固定的停顿处,如五言古诗的第三个字,七言古诗的第五个字,再加上押韵的配合和相对于稀少的字数,让古诗可以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成诵。
但是小学阶段所选的文言文大都为散文,既没有固定的停顿,也少有特定的押韵,因此如果不配合理解就先让学生去朗读,往往会产生误读,而产生误读的地方也往往是学生不理解的地方,就算是教师告诉学生应该怎么读,画出特定的停顿符号,但因为学生不理解,难免陷入韩愈所说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效果。
因此,我们在教学文言文的时候,应该先让学生尝试对文言文进行理解,然后在根据文言文的理解来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不要强求特定处的停顿,而是要深究学生的朗读是不是根据理解而来的,这样的理解有没有道理,特别是在文言虚词处,如六上的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处,”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在而出可以停顿也可以不停顿,要鼓励学生多远理解,自由朗读
2.关于《论语》节选的分析:
文言文距离我们当下的时代越是遥远,在阅读和理解的过程难度就越大。这个难度,难在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三者之中,语音变化最大,但基本不妨碍我们的理解,语法变化最大,但好在出现频率较低,因此阅读文言的主要难度就集中于文言文的词汇。
《论语》作为先秦的作品,从词汇语音语法处都与今天有所差异,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教材将本课原本三篇的文言文缩到两篇的目的之一。但好在课文边上存在大量的注释,这是学生理解文言文的一大助力,在教学中,要唤起学生之前学文言文时的关注注释的既有经验,同时作为文学经典,《论语》的很多内容已经成为了常见的成语,名言,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阅读中,或多或少的接触过,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既有的知识储备进行理解,还可以如课文所说的联系生活实际读书体会来理解《论语》
教学的设计
读题导入,唤起学习文言文的经验
板书课题,尝试读题,提问学生:你这样停顿的是因为你知道题目的意思是( )
过渡;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有助于我们读好文言文,引导思考:我们之前学过哪些理解文言文意思d的方法
相机出示:联系注释,尝试组词,关注插图,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
多种方法,自主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A.自主交流。
1,尝试用学过的方法,却理解文言文的第一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学生自主翻译,
(2)为字的教学,出示广告语“山高人为峰”提示学生,当做判断讲,读第二声
尝试造句,我是小学生就是可以成为我为小学生,我是小课代表就是我为。
(3)知,提醒学生关注注释,他是智慧的意思,应该怎么读?板书,关注注释,读准字音。
2.教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过渡:你能根据注释的意思,读准这个读音吗,出示“敏而好学”中的好学
(2)联系注释,理解全句,想好意思,读准这句话
3.教学“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学生自主翻译,根据翻译朗读
(2)教师相机教学识。出示现代汉语中识的读音。联系成语博闻强识。再次强调,识读作zhi,回扣板书,联系注释,读准读音
(3)引入主语,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是对谁的要求,那么诲人不倦又是对谁的要求呢
(4)联系意思,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尝试用以上方法,理解意思,读准字音和停顿,教师相机指导。
B.同桌互说,互读,考察理解,朗诵
C.出示文言文的意思,尝试根据意思,读出对应文言文
D.出示顺版无标点文言文,读好停顿,读音,
最
结合生活,感受文言文的文化内涵
1.出示《论语》的写作背景,孔子和弟子的对话,教育弟子的格言.
2.尝试推测孔子分别对怎么样的弟子说出的这些话。
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原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推测子路的性格,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你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4.针对其他文言文句子找现实生活例子,加强理解。
5.总结:经典作品的魅力就在于此,它超越时空,可以给千年后的我们以智慧的启迪。
5、李竹平:发现变化,享受快乐——《金色的草地》精讲
发现变化,享受快乐
——《金色的草地》精讲
小朋友们,在生活中积极观察、善于观察,是一件能让自己收获满满的事情,既可以丰富知识,又可以创造快乐。
苏联有一个名叫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普里什文的诗人、作家,他被称为“伟大的牧神”、“完整的大艺术家”、“世界生态文学和大自然文学的先驱”、“俄罗斯语言百草”,他被认为是最会观察自然的诗人,善于倾听鸟兽之语、能够与树木对话、常常聆听草虫之音,从而发现了许多大自然的秘密。他写了很多在自然中观察、发现的诗文,出版了很多本书,比如《大自然的日历》《林中水滴》、《太阳宝库》、《大地的眼睛》、《船木松林》等。今天我们要聊的课文《金色的草地》就是这位了不起的普里什文写的。
一说到草地,有的小朋友可能会想到绿草如茵、绿油油等词语,脑海中出现的是一大片的绿色。“金色的草地”,那是怎么回事呢?读过课文的小朋友当然已经知道了:因为这片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句变成金色的了”。见过长满蒲公英的草地的小朋友读了课文第一自然段,心中可能会想:这有什么好写的呢?我也知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啊!这都不需要观察,随便看一眼就知道了。
那,普里什文为什么要写它呢?读了第二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这片长满蒲公英的草地给普里什文和弟弟带来了不少快乐。他们常常在草地上玩相互吹蒲公英种子的游戏。除了游戏的快乐,普里什文也说这些蒲公英“并不引人注目”。那,仅仅是为了与读者分享这份玩耍的快乐吗?如果真是这样,这篇文章也就到此为止了,没有多大意思了。
读这篇文章,我们要特别注意第三自然段。小朋友们可以快速找到这段话中的一个问句:“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句说明作者产生了好奇心。对什么产生了好奇心?“这”指的是什么?答案在前面三句话里。“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三句话里,写了三个不同的时间:清早、中午、傍晚。三个时间,看到的草地颜色不一样,清早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是绿色的。普里什文对这样的变化产生了好奇心,这天傍晚马上就做了一件事——仔细观察,发现这时候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这样,普里什文就浮现了蒲公英开花的秘密:“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如果不是善于发现,不是有好奇心,不是仔细观察,这样的秘密即使就在身边,也不会知道的。
小朋友们,正是对蒲公英开花秘密的发现,让普里什文更喜欢这片草地和蒲公英了,所以他说:“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读到这儿,再回头看第一和第二自然段,就会发现,以前这片草地也给作者带来了玩耍的快乐,但并没有感受到草地多么可爱,蒲公英多么有趣。以前,在作者眼里,这些蒲公英“并不引人注目”,现在,是特别引人注目了。这种变化,可都是好奇心和仔细观察带来的啊!
把这样的观察发现的经历写下来,写的时候,一定心情愉快,甚至感到自豪吧。不然,普里什文怎么会写下那么多与自然有关的诗文呢?
小朋友们,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观察发现?比如,牵牛花开花时有什么变化,洗澡花的名字与它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和身边的人说一说,然后也写下来吧。
怎样才能听到李竹平老师更多的课文精讲内容呢?长按下面图片就能找到渠道了!
6、发挥范例的作用,感受私人的情感——《父爱之舟》文本分析与教学设计
文本的分析:
父爱之舟是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和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在这一要素下,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带有作者浓厚情感的文体类型——散文。
不同于第一篇课文《慈母情深》是一件有着完整起因经过结果的叙事散文,本文的完全是由与父爱的有关一系列事件所串连,看似琐碎却又仅仅围绕对父亲感激怀念这一情感展开,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逐一分析,一方面破坏了文章叙事散但抒情凝的结构,学生获得对于父爱的感恩怀念的情感是零碎的,另一方面,这种大包大揽式的串讲往往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成为老师的单独灌输,
因此,我认为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老师们不妨选择某一个场景为范例,指导学生关注场景,关注细节,用批注,想象,表演对读多种方式去加深理解。在学生习得方法后展开小组合作,交流中明确我对父亲感激和怀念之情。
除了借助场景,细节来表达作者私人的情感之外,散文中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也是作者来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这也是在教学的过程要加以关注的。
教学的设计:
一,慈母对比,建立父爱初印象
二,思维导图,理清父爱分场景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朗读中随文识字,鼓励学生自学生字,运用习得的方法互相交流,针对读音,写法,理解上有特殊性的词语,教师相机指导
如“冤枉”中的枉,本来是第三声,在这边要读作轻声
如“纸屑”中的屑,作为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下方的“肖”要略微超出尸字头
如“启迪”,结合上下文和吴冠中的后来的成就进行理解,也可以借助查字典的方式理解。
2.默读课文,出示思维导图,梳理课文中的父爱场景
三,聚焦庙会,觅得共情的方法
1.想象朗读,感受细节下的父爱
p pt出示课文中的庙会片段:大问题引领:你从哪里看出了父亲对我的爱
预设:(1)父亲领我到小摊上吃热豆腐脑,自己不吃
(2)父亲为我制作万花筒
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为吴冠中,想象为父亲,结合生活中父母亲把好的东西让给自己的经历,感受父亲不吃目的在于让我多吃一点,通过朗读读出深切父爱
2.句子对比;关注场景下的父爱
(1)ppt出示将庙会热闹场景删去的片段,(如下)大问题引领思考:哪一种写法更能体现父爱?对于热闹场景描写有何作用?
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
3.总结:通过对细节的大胆想象,带入朗读
通过对特定场景比较(加一加,减一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感受作者对父亲的感激
四,学以致用,共情作者多方式
小组合作,任意选择一个场景,用刚刚的方法,说说作者对父亲的情感。
小组交流,品味情感
五,独特文字,品味散文多情语
1,结合写作背景,体会情感复杂
补充吴冠中写作时年事已高,父亲去世已久的背景,体会除感激父爱之外的怀念之情。
2.情感先行,引出有特点的句子
这样的情感下,请结合全文,体会为什么作者要以父爱之舟为题
体会我什么时候能用自己手中的这支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7、寻找——筛选——结合,合理利用资料,理解课文情感——《古诗三首——示儿》教学设计
文本的分析
1.关于单元的编排
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为“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那么什么样的文章需要学生结合资料呢,我想往往是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和阅读的经验难以理解,或理解的不够深刻的文本。本单元所选择的文章也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特点,《古诗三首》和《少年中国说》作为古诗文,年代久远,不结合特定历史资料,难以理解。《圆明园的毁灭》中的圆明园早已消失,学生就算见过毁灭的后的惨状,也必须结合资料才能了解当初的美丽,从而体会情感,至于《小岛》虽然是发生在当代的故事,但是军队,守岛人的经历也不是学生所能理解的,要理解课文中爱过情感,非结合资料不可。
2.关于结合资料的思考
那么如何结合资料呢?学生在百度上搜索圆明园,搜索梁启超,就叫做搜集资料吗?显然不是,这样的资料是琐碎的,与文本关联度不高的,对于体会作者的情感甚至会造成干扰因素,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大家都知道陆游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故事,如果学生仅仅搜集这个资料,来读《示儿》,恐怕体会到爱国情感反而弱了。因此结合资料不仅仅是寻找资料,它还包括对于资料到选择,和选择后的使用。
3.关于学生起点的预判
在写《示儿》教学设计前,我看了一些教案,有些教案认为学生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生已经接触过“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因此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如何收集整理资料可以简化,但是,我们如果仔细研读四年级的收集资料要求,会发现它在诗歌单元中所提到的根据需要与文本结合并不密切,如《短诗三首》课后按需要收集不过是收集自己喜欢的现代诗,与课文关联不大。同时语文要素的中的”初步“二字似乎也暗含着仅仅是让学生知道有收集资料这种学习方法,因此我认为,教材在五上再次提出结合资料,事实上在学生了解可以收集资料的前提是,给予方法性的指导。
教学的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的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2.结合注释,读懂古诗,能说出诗歌的大致意思
3.收集并根据本文删选资料,结合资料,读出诗人对国土沦陷的悲痛之情。
教学重难点:
结合资料,理解诗人的悲痛之情,通过吟诵,读出悲愤之情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诗人陆游的生平资料。
2.学生收集南宋时期金兵侵略中原,国土沦陷的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入,关注注释,读懂诗题
板书示儿,通过预习,你知道了示儿的意思就是?(给儿子看)表扬学生关注注释,读懂了题目,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诗人临终前,留了一首怎样的诗给儿子看。
二,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尝试读出节奏。提示七绝的停顿在每一句的第四个字,初次朗读中相机教学祭的写法,注意祭的上半部分有两点。
2.学生展示读,师生合作读的方式(学生读一句诗歌前4个字,学生读后3个字),读出节奏,强化朗读的效果
三,再读诗歌,利用注释,读懂古诗。
1.结合注释,突破重点词语
。
(1)古诗能够读正确,读出节奏,相信读懂意思,一定难不倒你?我们通过注释知道了示儿的意思,你还知道了哪些词的意思。(相机教学生字“乃”引导学生关注作为一个古今异义词的意思)
(2)学生自主交流,交流完后尝试着完整解释一句话,解释两句话,再到完整的解释整首诗。
.同桌交流,互说诗歌意思,
2
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理解诗歌意思,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
3.了解意思后,再读故事,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的意思。
四,学习删选,结合资料,品味诗情
1.结合诗人陆游的资料,学会处理资料,初步了解诗人情感
(1)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和陆游有关的资料(可能涉及陆游的籍贯, 创作风格,作品,仕途官职乃至和表妹唐婉的爱情故事)
(2)指导学生对资料做出选择,提问:你觉得这些资料的哪些部分对你理解这首诗歌是有帮助的,画出相关内容。
(3)总结,我们对资料要进行合理的选择,要删选出对自己理解有帮助的资料。
(4)结合资料,以表演的方式,想象说话的方式,化身为旅游,读出自己浓厚的爱国情怀。
2.结合南宋历史背景,自主结合资料,加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
(1)出示三则资料
a.关于南宋和金国作战,节节败退,国破山河的资料
b.老百姓在金人统治下民不聊生的资料
c.南宋统治者腐败无能的资料。
(2)要求,先对这些资料进行合理选择,画出对你理解有帮助的内容,再说说看你会怀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首诗。
(3)展示朗读,结合资料说说自己读出怎么样的感情
(4)将学生通过三种资料的感受的情感融为一处,结合陆游生平。再次朗读古诗,加深对于国家沦陷,不见收复,收复故国希望渺茫的悲愤之情。“
8、细腻流动的情感,居高临下的审美——《珍珠鸟》文本分析及教学设简案
一,文本的分析
珍珠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体现本单元语文要素“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体现得最为明显的一篇课文,作者的情感总体基调是对鸟的喜爱。而这份喜爱又随着与鸟儿相处的变化而有细腻的差异,他的情感是在流动的,如看见鸟的欢喜——不打扰鸟的小心——遇见雏儿的惊喜——对雏鸟亲近的窃喜,享受——完全信任的得意,感慨。
这样的文字是非常精致的,这样的抒情是非常规范,且适宜本阶段的儿童去模仿,去学习的。
然而我始终对《珍珠鸟》这篇课文有一定的偏见,最重要的就在于本篇课文的结尾对于主题的强行拔高,中国古典式的文人是不是都有一种“文以载道”的情怀所在呢?这是不是给我们学生起了一个不好的示范呢?你看多少小朋友写作文时叙事灵动,充满童趣,就是因为受了这样的文字的影响,在结尾总喜欢来一句: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知道其他老师是如何看待这样的结尾,我本人反正看得时候,是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在我看来,真正的散文的情感是隐藏于文字之后的,是留待读者自我发现的,如《珍珠鸟》这般则是剥夺读者的阅读体验,甚至有说教的问题了。就好像是一个故意卖弄的人站在高高的台子上,一脸得意地说:“哈哈,你们都看不出来吧,我来告诉你们吧。”
所以我觉得从如何抒情的角度来看,本文精致规范,有其可取之处,而从抒情的具体内容来看,失却了自然,难入上乘。
二,教学的取舍与设计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师不需要做太多的指导,而应当帮助学生借助本单元前三篇课文的阅读积累,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抒情的。
梳理文章的脉络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看我和两只大鸟是如何熟悉的,说说看我和雏儿是如何建立信任的
勾连单元的学习
(1)回忆《白鹭》是如何表现对白鹭的喜爱之情的?在本文中有没有类似的地方(对外形的可爱之处的描绘)
(2)回忆《落花生》是如何抒发对花生的感悟的?本文中有没有类似的地方?
(文末:信赖——一句)
(3)回忆《桂花雨》是如何通过桂花表达对乡下的思念的?,本文中有没有类似的地方
(具体的事件,和小珍珠鸟逐渐变友好恰如回忆桂花雨)
3.提取写作的密码
(1)本文中小珍珠鸟一出现时,和我逐渐接近时,最后完全信任我时。我的内心有何波动,找出具体的句子,说一说(关注:起先,随后,跟着,渐渐等表示事件推移的词语)
(2)你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内心随着事情的变化而不同变化的,选择一件事写下来。(尝试用上起先,随后,跟着,渐渐等表示事件推移的词语来搭配情感变化)
9、教得完整,不如学得充分——《我最喜欢的玩具》教学反思
《我最喜欢的玩具》是低段的第一次正式写话。教材中提示要让学生说出“最喜爱的玩具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好玩在哪里?”要写在方格纸上,注意格式: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今天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语境,明确任务
1.出示之前收集的小朋友们的玩具照片,唤醒记忆。
2.创设情境:最受欢迎玩具征集令
二年级五班要评选“最受欢迎玩具”啦!
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好玩在哪里?
小朋友们,亮出你的宝贝玩具,快来参加吧!
3.明确要求:要想让你的宝贝玩具成功入选,必须说清楚什么?
(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样子、好玩的地方,相机板书:名称、样子、好玩)
二、活动闯关,练习表达
1.第一关:晒名称
(1)仿造句式说一说:我最喜爱的玩具是 。
(2)升级:我有 ,它是 (怎么来的) ,我非常喜欢它。
2.第二关:晒样子。
生自由说,相机提示可以从大小、颜色、形状、构成、手感等方面说,完善思维导图。
3.第三关:说好玩的地方。
(本来想只说玩法的,发现孩子不由自主地从名称、样子和玩法来谈,这个环节就改为了学生自由说,关注玩法是否说清楚)
三、由说到写,外显思维
1.借助例文,说说怎么连起来说。
我有一辆遥控车,它是爸爸送给我的,我非常喜欢它。遥控车有两只手掌那么大,车身是桔红色的,配上黑色的轮胎,更是惹人喜爱。它的车顶跟别的遥控车不同,上面没有天线,因为它是无线接收信息的。玩的时候,我把遥控器的操纵杆向前推,车子就会向前开,向后拉的话,车子就会向后倒,可有趣了。
(1)读。有个小朋友贝贝写了一个推荐卡,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2)怎么介绍的?
先说名称,再说样子,最后说好玩的地方。说样子时介绍了大小、颜色、形状……,还可以用上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
2.第四关:写一写。
(1)把刚刚说的写下来,怎么说的就怎么写。
(2)出示格式要求。
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3)写一写。
(4)借助评价单,评价。
评价内容
标准
自评
他评
1.写清玩具名称
2.写了样子(颜色/形状/大小等)
3.写了好玩的地方(玩法)
4.用上积累的好词好句
5.开头空两格,标点占一格
四、小结
教学反思:
今天第二节,两个妹妹来听课,课前准备很充分,以为想得很清楚,但是效果不是很好。课后仔细思考了原因,调整了思路,第四节课在另一班级进行了尝试,学生参与热情高了,表达更充分了。有意思的是:前一个班级课前布置了观察玩具,玩玩具,还拍摄了照片。后一个班级什么都没有做,而且是学生最容易走神的第四节课,效果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仔细回想,可能有如下原因。
一是明晰习作任务。第二次教学时,课前进行了谈话(初次见面),调动了学生的热情。开课时,让学生欣赏了别人的玩具后,由教师说任务改为抽生读要求,后来学生对这次写话的要求表达就很顺畅,也很明晰。
二是交际语境的一以贯之。在第二次教学时,我给予了孩子充分的肯定,在语言上由原来的更多指向表达改为指向交际:哇,听你这样一介绍,我都好想玩一玩了。芭比娃娃,可以有那么多漂亮的衣服,我喜欢……
三是处理好“分”与“合”的关系。汪潮教授认为:对低年级孩子来说,从写句子到连句成段,是一个从分到整合的过程,是低年级写话的基本程序,也是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这两次教学,都有由分到合的过程,但是处理方式却不一样。前一次教学,引入学习伙伴贝贝,将贝贝的分享作品(例文)分解在教学环节中,希望在每个“分”的时候给孩子提示。可是学生在和口头表达时受到一些限制,特别是看到要从几个方面来介绍样子,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第二次教学,让学生自由练说,教师相机提示关键信息,引导有顺序地表达,介绍一点、两点、三点都没有问题,学生没有负担。习作例文只在学生连起来时进行呈现,并做成在方格写的样式,很直观(前一次教学还没有来得及呈现)。显然,前一次教学牵的痕迹较重。后一次教学,学生自由练说,在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学习过程比较充分。
此时,才真正明白薛法根老师说的“教得完整,不如学得充分。”
这次教学中还有一点没有想到。第二次教学时,学生说得比较高兴,可以落实到笔头上,有的学生开始犯难“我不想写”。在教学中,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情况,有的学生课堂上说得好,但是写得却不怎么样。今天和大家做了研讨,大家认为可以美化一下作业单,比如不仅仅是书写的方格和评价标准,还可以添加学生粘贴图片的地方,图+文字说不定会更加吸引他们。此外,可以将这样的交际语境落到实处,学生写作后,班级进行评比。想想是个不错的方式呢,可以继续试一下。
10、新城分校801班 金希澈:铮铮铁骨,百炼成钢——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铮铮铁骨,百炼成钢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实验中学新城分校801班金希澈
书,作为我们的精神食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些书如匆匆过客,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在你的记忆中淡去,但有些书却会影响你终身!在我读过的书中,有一本书对我影响颇深,这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无产阶级英雄的故事。保尔出生于一个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父亲在他幼年时就去世了,全靠母亲替人洗衣、做饭来维持生活;12岁时,他就到车站食堂打工,在那受尽了侮辱。一天,布尔什维克的朱赫来被抓走,保尔在白匪押送朱赫来时救了他。但由于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抓进了监狱。过了一段时间,一个高级军官错把保尔当普通犯人放了出去。保尔的哥哥把他送去参加了红军。在一次战斗中,他的头部受了伤,使他无法再上前线,不得不送回家乡养病。病好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由于伤病和疲劳,保尔的身体越来越坏,1927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没有放弃生活,转而投入了写作。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他请人代录,完成了一部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作为一名普通战士,是当时无数坚定的革命者代表。他创造的小说人物保尔·柯察金是一代人的形象,是英雄群体的结晶。这些英雄怀着无比的革命热情,无论在任何工作岗位上,无论在任何时刻,都让自己的生命力猛烈地燃烧。他们毫无私心杂念,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为了革命奉献自己。虽然,他们的生命之火在很短时间内就燃烧掉了,但他们的光辉事迹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描写新人成长历程和揭示新人优秀品质的小说。奥斯特洛夫斯基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变得坚硬,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这个书名,形象地概括了他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自己这一代人的成长道路和思想性格。
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小说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在生活的巨大压力中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这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奥斯特洛夫斯基和海伦·凯勒虽是两种出身、遭际各异的残障者,却殊途同归都成为世人钦敬的楷模、偶像,这是因为他们都拥有自己的信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果说,海伦·凯勒的精魂宛若甘甜的清泉,滴滴沁人心脾;那奥斯特洛夫斯基则犹如壮美的高峰,使人祛除卑劣,增添豪情。
书,给予我们启示,带给我们思索,然而思索过后更重要的是去实践,让青春在搏击中展示独特风采,让人生在奉献中绵延!
指导老师:邓韦泽
11、一艇见一城,动静皆情趣 ——《威尼斯的小艇》文本解读
马克·吐温的《威尼斯的小艇》,以小见大,以约见丰,将威尼斯这座水城最突出的特点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既然威尼斯是一座水城,交通工具当然就是水上的船了——但不是一般的船,而是威尼斯特有的小艇,被称为“刚朵拉”。小艇“刚朵拉”是什么样子的呢?马克·吐温用简洁而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小艇的样子勾勒出来,也将小艇的精气神勾勒了出来——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有点像独木舟”“像挂在天边的新月”“仿佛田沟里的水蛇”,一个对比加两个连续的比喻,小艇的样子就清晰而鲜活了。独木舟,突出了小艇的窄小;新月,表现小艇样子的同时还让人感受到小艇的可爱;水蛇,的确是轻快灵活的,而且是有生命活力的。
说不完的情趣
这样的小艇,当然会给威尼斯带来独特的“”。
生动
这情趣,首先是的。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又快,又稳,又灵活。读着第四自然段,想象自己就坐在小艇里,那种体验是新鲜的,是惬意的。
小艇载着有各种各样的人,也就是载着威尼斯的日常和生活,载着威尼斯的繁华和热闹。这是第五自然段带来的印象。作者写了沿河做生意的商人、高声谈笑的青年妇女、去郊外呼吸新鲜空气的保姆和孩子、上教堂做祷告的老人带着的全家。各色人等,各种活动,都与小艇息息相关。
静谧的
到了半夜,小艇把从戏院里出来的人送回住处。一番热闹之后,“水面上渐渐沉寂”,“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这时候,是一份静谧的情趣——在这份里,又叫人不禁回味起先前的生动来;还会让人想到,第二天,生动和热闹会与清晨一起醒来。
一篇短短的文字,就将威尼斯最具特色的动静之美带到了读者面前,带到了读者的心里。这就是马克·吐温的魅力,紧紧围绕小艇,从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人们白天的活动、半夜戏院散场一番热闹后归于静寂等方面,将一个独特的威尼斯水城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仿佛带着读者在威尼斯做了一次极有攻略感的旅行。
有了这样的解读,结合单元阅读训练要素(体会课文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考虑文本本身的特色,KUD学习目标可以这样定位:
K(知道):学生将知道介绍一个地方,可以从最有代表性的事物入手(小艇是能够突出水城威尼斯城市和日常生活特点的交通工具)。
U(理解):运用合适的表达方法能够更好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表现生动之情趣的,多运用动态描写;表现静谧之情趣的,则用静态描写。)
D(行动):学生将能够对比分析不同作家描写同一个地方时,表达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将能够结合具体词句分析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重点学习目标确定了,学习活动可以怎样设计呢?明天我们再分享。
12、课堂,是“发现”的过程——《天窗》教学反思
随着一声“下课”,今天与孩子们共同阅读《天窗》的课堂落幕了。
回想这节课,从准备、整理、研磨到今天的课堂,一路走来,最大的收获是深刻地领会到“课堂,是发现的过程”这句话的意义。
备课——发现之初
正如学生上课之前要预习一样,老师上课之前都会反复读课文研究文本,这是课堂的“发现之初”。老师要去努力发现文本的设计意图,将文本的每一句话细细品读。老师先把文章读懂读透,才能把课教好。
如果备课的时候发现有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那就太好了,我们要立刻刨根问底查找资料,一定不要带着似是而非地感觉进课堂。
例如《天窗》这篇课文是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为什么排在这个单元?这个单元的整体目标是什么?本课要将孩子的视野引向何处呢?
通过备课我知道了这个单元主题是“名著之旅”,《天窗》是我国现代作家茅盾笔下的一篇著名散文,文章以作者儿时的生活为题材,生动地再现了孩子们透过天窗,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景,含蓄地揭示了“想象”和“创新”的主题。
如此,我便领悟到要从文本中发现能激发孩子“想象”的契合点。
磨课——发现“取舍”
每当课前整理资料推敲教学方案的时候,总会想到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虽然上一节课远没有“治大国”那般步步为营,但是“油盐酱醋”同样要恰到好处,既不能多也不能少。打磨一节课,就是反复琢磨,反复推敲的过程,磨去“虚浅多余”的,才能打磨出一节扎实稳健的课。
经历了备课之初的广泛搜集阅读材料之后,就进入了整理阶段——课堂只有四十分钟,在这四十分钟里哪些是要突出的重点,哪些与本课的中心关系不大,必然要面临取舍。
名著之名就在于作品经得起不同人群从各种不同角度去解读
还以这次准备《天窗》一课为例,搜集资料的时候发现《天窗》中既有对孩子的心情描写,又有借助“天窗”以“小”见“大”;既有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妙用,又有极富哲理的思考……,然而老师发现了这么多“点”,难道都要在这一节课中竹筒倒豆子一股脑塞给学生吗?
显然不可以!
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也抓不住!
所以在整理素材的时候要学会删繁就简,“舍去”与中心议题无关的,“取来”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就可以“得到”我们所期待的结果。
“取舍”的过程说来容易,实则极其艰难。因为每一处“发现”都会感觉那样精彩,每一个方案都有自己的心血,甚至每一环设计都有过自己或前人成功的经验,而且,舍得多了心疼,舍得少了课堂重点还是不够突出,所以说,“舍什么”“舍多少”真是一个技术活儿!
还好,在李校长的帮助指点下我懂得应该看准“想象”这个主干,舍去其他细枝末节。
课堂——发现之旅
如果把课前的备课磨课比作开胃小菜,那么课堂就不啻为一桌盛宴。绿色的生态课堂应该是一场充满了发现的奇妙之旅。
首先,课堂上学生应该在老师的引领、同学的交流中有所发现。学生们应该发现什么呢?
1.发现自我
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引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就要围绕课堂中心设置不同的环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展示的机会,在展示中发现自己的能力。
比如小学语文课堂讲究“读”,而学生读书的能力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孩子可能读得声情并茂,有的孩子可能读得通顺流畅,当然也会有孩子读比较长的句子就显得比较吃力——但是,课堂不是能力强的孩子独有的舞台。作为老师所能给予孩子的是把展示的机会公平地分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读的时候发现,原来“我能”!能参与!能读下来!能读得更好!
2.发现认知
真实的课堂体现了学生“学”的过程,体现了学生由“不会”到“会”的过程,所以,课堂上学生们要发现新的认知。
“认知”这个东西说起来很平常,就是对一个事物或现象的看法嘛!但是等到人们去交流的时候就会发现,对于同一个事物人们理解的层面是不同的。所以人们要想把一件事说清楚就是建立一个概念。
课堂上学生们的学习活动通常是透过交流对问题的看法来实现的,对问题达成了共识就说明孩子们收获了新的知识。
比如讲读《天窗》的时候,我从“大人们眼中的天窗”“孩子们眼中的天窗”“作家眼中的天窗”三个层面来理解课文。通过读课文学生们很容易就发现了“大人们眼中的天窗是用来采光的”,但是学生们却不知如何概括“孩子们眼中的天窗”有什么意义,后来分析了两个“这时候”孩子们发现了,原来天窗可以在孩子们感到失望的时候给孩子们小小的补偿,所以天窗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种“慰藉”,而且在“地洞里似的屋子里”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天窗在孩子们眼里只是“慰藉”吗?小小的天窗会使孩子们的想象活跃起来,活泼会想的孩子会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让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在想象中展开——天窗在孩子们眼里,是通往想象世界的那扇神奇的大门啊!
3.发现兴趣
如果说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的课堂就应该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标。
课堂不能让学生“高高兴兴进去,垂头丧气出来”,因为总是“垂头丧气”的孩子会对课堂失去兴趣、对学习失去兴趣。
课堂应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对学习活动充满信心兴味盎然。这样一来,老师的评价激励就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的课堂上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读课文,出现了很多错误,但是因为老师的一句“我要表扬你的参与意识,咱们慢慢来,相信坚持勇敢地展示自己你会读得越来越好!”不但这个孩子露出了笑脸,其他孩子也深受鼓舞。
其次,课堂也是老师发现的过程。
发现生成
课堂总是会有新的生成,所以,课堂不是老师设好了“圈套”等学生去“钻”,而是老师一路引领孩子“发现”的同时也收获自己的“发现”。
要想发现课堂的生成,老师要静心倾听孩子的发言,真诚地与孩子交流。
发现遗憾
有时候遗憾也是一种收获,发现遗憾才可以避免重复遗憾,才会有“下一次”的超越。所以,课后认真反思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今天写下这节课的反思,为自己记下“发现”的同时,也记住了下一次的目标。
13、温柔的匕首,忧伤的祭文——我读《社戏》
温柔的匕首,忧伤的祭文
——我读《社戏》
文/廖俊艳
一、《社戏》与《呐喊》
《呐喊》真实地反映“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揭示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而《社戏》一文,一派祥和自由,温柔天真,这明丽温情的底色似乎与《呐喊》的基本色调相距甚远。为什么?
二、写作背景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不仅承受着西方列强的外部压力,而且还面临着国内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社会变革无法进行,民众陷入水深火热。古典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被打破,混乱的社会形态,使大众跌入存在的虚无感,生命无意义的深渊。
十月革命使不断沉思探索的鲁迅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运动的爆发,使鲁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奋,用笔无情地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教育的弊端,发出”救救孩子”和推翻封建”铁屋子”的号召,以鲜明的革命者的立场接连发出匕首和投枪,小说《社戏》应运而生。
《社戏》用第一人称叙事,在对旧制度无情揭露和批判的同时,也充满了对故乡温暖细腻的情感描写。
理想往往基于对现实的否定与颠覆。虽然平桥村不是“我”出生的地方,但是记忆中农村的美丽景致,可爱亲切的幼时伙伴,以及乡民淳朴真挚的感情,对成年的”我”来说,是最幸福的童年记忆,作者借此勾勒出心中理想社会的轮廓。那些温暖细腻的笔触,其实质是对旧制度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三、理想的乐土
(一)理想的社会环境
平桥村是个小渔村,离海边不远,是一个极偏僻,临河的小村庄,打鱼,种田,保持着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虽然并非与世隔绝如桃源,但至少是相当闭塞,唯其闭塞,所以恶浊的世风较少侵袭人心。小国寡民,清静无为,自给自足,与世无争,是一个美丽祥和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家园。
(二)理想的人际关系
抛开钓虾,放牛,看社戏这些活动中温情真挚的少年情谊,下面这些细节可以给我们很多关于人际关系的启示:
例如: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用特属儿童的群体思维对待长者,令人忍俊不禁,可见这里的少年们长期在宽松平和、无刻板礼教束缚的人际关系里成长,纯真天性不受压抑,无畏无惧。
再如:“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蹋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这段对话没有逃避闪躲,左支右绌,只有理直气壮、云淡风轻。六一公公无意责备孩子们偷豆,他在意孩子们不好好摘豆糟蹋劳动果实;戏称小鬼,责中带笑,语气平和,毫无威压之感;孩子们则敢于强词夺理,大胆回敬,仿佛偷豆之举给了六一公公天大的面子,更为了不让六一公公多说,直接指责他吓跑了自己的虾。在这个语境中的每一个人,无拘无束,心灵舒展,享有充分的话语权。
小说在叙事中有意避开了阶级对立,这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合村同姓,都是本家,亲缘关系上有如远古的氏族部落。他们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免受诗书礼易、封建意识的侵染,他们头脑中没有封建的等级观念,私有观念淡薄,民风淳朴,人人无畏无惧,坦荡荡,乐陶陶。对一年一度从大市镇来临的读书少年而言,小渔村是友情的海洋,温暖的乐土。在这里,鲁迅先生充分抒写了自己对于人际关系的美妙构想。
(三)理想的儿童生态
儿童的社会地位及相应的生活状态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儿童内在价值被尊重被实现,既是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标志,也是社会文明持续发展的动力。
双喜是作者着重刻画的一个熠熠发光、受人瞩目的艺术形象,而着墨不多的阿发和桂生,同样寄托着作者对少年天性的赞美,表达着作者对文明社会的理想诉求。
概说双喜
双喜是这群孩子中绝对的领袖,更是读者的宠儿。在为“我”解忧,陪“我”看戏的语境里,他表现得心思缜密,善解人意,大方得体。精于判断,善于统筹,细致妥贴。在应对八公公和六一公公的语境里,他又显得辞锋犀利,顽皮狡黠。人物形象立体而丰满,众多赏析文字见仁见智,不再赘述。
细说阿发
在这群少年中,阿发是仅次于领袖人物双喜的存在。或许,在双喜不在的时候,阿发就是这一群少年的主心骨。
在群体活动中,阿发有掌舵的潜能,不仅仅是高超的劳动技能。去赵庄的船上,双喜掌前,阿发掌后,他和双喜是老搭档,有默契,他们共同引领着少年们的整体活动,规范着少年们的集体意识。
阿发有判断形势的能力,也有拍板服众的权威。在他的分析和倡议下,一群少年在远离戏台的地方挤在船头看戏。
双喜习惯和阿发商议集体活动,他知道阿发母亲的节俭也了解阿发的豁达无私。阿发理性而有号召力,他决定摘自家罗汉豆的理由充分,把事情做到最好却无意于取悦众人,踏实稳妥,缜密善思。这个在江南水乡自由天地里成长的少年,善良无私,朴实能干,纯净灵动,是一个可爱可敬的人物形象。
再说桂生
“我”疲倦了,托桂生买豆浆。桂生白天是看过戏的,专程陪伴,还要忍受戏文的无聊。但毫不影响他热情好客,值得托付,心细如发,他确认了卖豆浆的聋子已经离开后提出舀一瓢水来喝的建议,周到细致,不厌其烦,负责到底。
平桥村少年,个性鲜明,无拘无束,活力四射。
玩有技巧,掘蚯蚓,穿鱼钩,钓虾子,不半天便可钓到一大碗,豪气满满,霸气十足。
身怀绝技,识水性,善弄潮,驾船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美感天生。去时月下行船连山急退踏浪如飞,归时如浪里白条引得老渔父大声喝采。
这是一个遇到问题有思路,作出决断有把握,解决问题有实效,有智慧,有能力,有魄力,有凝聚力的少年群像。
这是没有被封建教育所束缚,所压制,所框正,所扭曲的自然健康的形象,内在价值自然实现。这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少年生态,足以引起有识之士对病态社会疗救的注意和思考。
四、鲜明的对比
会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我”,作为被封建教育打磨过的存在,成为这群孩子的对立面。
“我”来自城中小康人家,文弱胆怯,生活封闭而保守,读书几乎是他全部的生活内容。被牛欺生,放牛只能远远地看着;面对不能看戏的窘境,他委屈憋闷郁郁寡欢,无力争取,束手无策。
对比之下,双喜等乡间孩子几乎无所不能,大人不能解决的难题,他们完美应对超乎成人想象。这是未经礼教束缚和封建教育毒化的自然天性,也是作者希望被保护被发展的理想状态。
鲜明的对比之下,是作者对“幼者本位”的关注,是无声胜有声的呐喊,是貌似温和的犀利批判:救救孩子!
五、题目的深意
社,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土地是农耕文明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百姓安居家国绵延的根本保证。中国农民对土地有着宗教信仰般的虔诚与敬畏,社戏则是这种民族心理的世俗表达。换言之,社戏是寄托百姓幸福生活诉求的精神家园。
因此,在一九二二年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段,“社戏”这个题目就被赋予特殊的含义,它不只是文章中的一个核心事件,也不只是作者心中温暖的童年记忆,它更是劳苦大众被时代摧毁了的美好的精神家园,因此,这篇充满了浪漫色彩的小说,更是一篇充满感伤的祭文,为逝去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家园。
六、含蓄的感召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是一个非常动人的结尾。
童年作为人类生活根基存在的精神空间,总有几个深植在群体记忆中的意象,唤起读者的“人生经验通感”,在何时何地都能够引起精神上的共鸣和回响。
失去了的“好戏,好豆”就是征服读者心灵的秘密武器:每个人记忆中都有过这不可再回的”好豆,好戏”,它放大了每个人心中的失落感。
钩沉读者心灵深处的情感积淀,点燃读者追忆美好的情感之火,引起“心灵的共振”。当读者调动自己的人生经验去补充和生发这种“失落感”,反思与批判的意义就启程了。
温柔是更深刻的批判,忧伤是更有力的唤醒:“手中的书本放下了,心里的书本却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