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木叶亭皋下原文】
风流子·木叶亭皋下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诗人名片】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祖籍楚州淮阴(今属江苏)。熙宁六年(1074)中进士,先后担任过秘书省正字、起居舍人等职。张耒以诗名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著有《张右史文集》。
【风流子·木叶亭皋下注释】
①亭皋:水边的平地。
②捣衣:其实就是“洗衣”,洗衣过程中用棒槌敲打衣物之意。
③青鸟沉浮:音信全无。
【风流子·木叶亭皋下译文】
树叶纷纷飘落在水边平地上,重阳将近,又是妇女为亲人捶打寒衣的深秋了。怎奈我像庾信那样在他乡羁留,满腹愁绪,双鬓渐白。轻慢地把菊花插在头上,恐怕那菊花也会感到羞辱吧。天色已晚,遥望楚天,一直望到水气笼罩的白蘋尽头,一直望到水边开花的红蓼深处。芳草含情,延伸到天际,牵动离人的忧愁。斜阳无语,鸿雁横渡南浦,我在西楼久久伫立。
不知伊人是否安康?虽然有书信和题诗,可是两地渺远,无从寄送。碧云已合而伊人未至,青鸟杳然而音书全无。伊人也许在风前月下,芳心懊恼,眉头紧皱,怎么也无法停止这相思之愁。情到深处,无从诉说,不如交付给东去的江流。
【风流子·木叶亭皋下鉴赏】
这是一首行役词。
上片写景,景中含情,以萧疏之景衬心中寂寥、相思之情。起首三句“木叶”、“重阳”和“捣衣”三事连用,饱含思乡念归之情。这三事虽是直述而出,但用情之深,令人读之黯然。随后四句写思乡之苦。“庾肠”、“潘鬓”分别化用庾信羁旅北地而不忘家国和西晋文学家潘岳“三十有二,始见二毛”的典故,可见词人思乡情切。“楚天”以下七句,句句写景,如江河直下,饱含深情。“白苹”、“红蓼”都是引人愁思的事物,所以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寓情于景,用拟人手法写游子的思乡之情。“雁横南浦”写大雁尚按时回归,而人却连雁都不如,相见无期。
下片情景交融,视角转换,幻想情人的相思情态。“玉容”即所思之人,“玉”言其人之美。“香笺”四句,是游子对情人的怀想。随后四句,从情人的角度切入,虚写情人怀念游子时的状貌,衬托出游子对情人真挚的情感和浓烈的相思。最后两句,融情于景,写相思深切,以至于无语。其实也不是不想说,只是说之无用,反添愁苦,还不如付之滔滔江水。
这首词物象丰富,情感真挚,手法细腻,境界深沉,感人肺腑。
《餐樱庑词话》评此词:张文潜《风流子》:“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景语亦复寻常,惟用在过拍,即此顿住,便觉老当浑成。换头:“玉容知安否?”融景入情,力量甚大。此等句有力量,非深于词,不能知也。“香笺”至“沉浮”,微嫌近滑,幸“风前”四句,深婉入情,为之补救,而“芳心”“翠眉”,又稍稍刷色。下云:“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盖至是不能用质语为结束矣。
文章标题:《风流子·木叶亭皋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宋)张耒作品
链接地址:http://www.yiduiyi.net.cn/libai/tsy/2374.html